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67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九江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九江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相应区域;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

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

《列子·汤问》载:

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

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

”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

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

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

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

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

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

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

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

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

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

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

 

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言意关系”的具体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书画创作讲究疏中有密和留白,让欣赏者于有尽中想象无尽。

B.音乐创作擅长用“余音”来引人回味,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诗歌写作的独特在于以“虚中见实”的手法实现诗歌意境的再创造。

D.戏曲表演依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生活场景,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点。

B.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不能够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

C.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D.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

B.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

C.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

D.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

各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

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

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

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

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动众。

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

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

“如李公长者,何可负?

”其谋遂寝。

昭述闻之,以戒监军。

监军自是不复为暴。

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

“向非公,无噍类矣。

”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

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

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

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初,六符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

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①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

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

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

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

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

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

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

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

从袷享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

赠礼部尚书,谥恪。

(节选自《宋史·李昭述传》)

【注】①疾置:

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愈旬而就/

B.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C.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D.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士院,官署名,掌起草任免将相、号令征伐等机密诏令,并备皇帝顾问,宋称翰林学士院。

B.致斋,指精致的书斋学舍,内涵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茗香绕竹,无不精致,文化韵味浓厚。

C.转运使,主管运输的巾央或地方官职,宋时该职曾为一个地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D.遮道,又称“拦路”“借留”,典出东汉寇恂,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昭述善掌大局,政绩显著。

朝廷刚设置义勇军时,人心动荡不安,他换乘驿站马匹,不顾疲劳日行百里,劝谕父老,安定众心,后被举荐,深受朝廷重用。

B.李昭述德才兼备,深孚众望。

他巧妙处理江陵屯兵因认为库粮陈腐而打算闹事的事件,凭借自身的长者威望消除了潭州戍卒的暴乱计划,离任时人们相送。

C.李昭述恪尽职守,关注民生。

他在担任群牧制置使属下判官时,郓州官员随意扩大官邸用地,侵占当地百姓良田,李昭述把这些占地全部返还给百姓。

D.李昭述子承父荫,他先承父辈官爵出仕,后经皇帝召试赐进士出身,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不懈努力,最终升至尚书右丞,死后追赠礼部尚书。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

(5分)

(2)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阅读下列这两首诗,完成第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

喻昂贵的柴米。

 8.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对表现作品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5分)

9.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

”二句,表现出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来赞美琵琶女技巧卓绝,只不过随意拨弄三两下,就可以看出其造诣深厚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前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写在后面。

只能做选定大题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金嘴

劳马

到北京出差,晚上没事,我去大学里看望老同学“焦大头”。

焦大头显然是绰号,表明他脑袋的大小与众不同。

大学时,大头与我住上下铺,是班里的“神侃”,能说善辩,只要话一开头,后面就全归他了,一个人包场,讲三四个小时不待喝口水的,真正的“金嘴子”。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

据说讲课效果极好,名气很大,全国各地到处讲演。

他的职称也比别人评得早,已成了知名教授了。

同学们聚在一起时,经常会提起他,都认为大头是“后天发展先天”,天生就是做教师的材料。

大头的夫人也是我们班上的同学。

如果按脑袋的体积取外号的话,没有比“小头”的称呼最贴切的了。

但从没有人这么叫过她。

毕业后我们已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听他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神侃”一番,读大学时听他讲话真是享受。

敲开房门,“大头”迎了出来。

“请”,他把我让进了客厅。

“大头”明显有些老态,脑袋“亮”了起来,年轻时的满头浓发已不知去向。

“夫人呢?

”我想见他的另一半。

“不在。

”他答。

“怎么样,这些年过得挺滋润吧?

”我问。

“还好。

”“大头”的语调和表情都很深沉。

“听说你讲课出了名,满世界地飞来飞去,都快讲疯了吧?

”我打趣道。

“哪里,哪里。

”“大头”以前从没这么谦虚过。

“据说你讲课收入颇丰,出场费很高,跟歌星差不多了吧?

”我希望他能把话头接过去。

“传说,传说。

”他又缩了回去。

“同学们跟你联系多吗?

”我想换一个话题。

“不多。

”他只迸出了两个字。

我喝了口他递过来的白开水,环顾了一圈客厅,逐一评点了房间内的所有摆设和装饰。

“大头”总是笑眯眯的,偶尔“嗯、嗯”几声。

“你怎么样?

”沉默了好一阵子,他终于说出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只好把毕业后工作、学习、生活的一切细节向他作了详尽的交代,他似听非听地点着头,显得兴趣不大。

我又对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许多当今无聊的男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试图激起他的谈兴。

要知道这可是“大头”的强项,大学期间若是碰到这类话题哪有别人插嘴的份儿。

“大头”听得挺认真,但一直没有共同探讨的意思,还是“嗯嗯”“噢噢”地点着头。

我极扫兴,后悔不该大老远地来看他。

“你怎么不说话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