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调研报告.docx
《留学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学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学调研报告
2022留学调研报告
2022留学调研报告1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政府维新变法时,派遣了一批青年志士去西方学习工业技术,以此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3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批青年远度重洋,求知域外。
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
解放后,由于中国在冷战格局中的阵营地位,出国留学以前苏联为主。
1978年以后,出国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
据统计,1978-1996年间,我国前往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累计达27万人,这其中国家公派的为4.4万,单位公派8.6万,剩下的13.9万人属于自费出国.自90年代起历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士。
只95年一年,就有2751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占了当年各国留美学生所获博士总数的10%强,高居各国留美学生之首。
__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所高校的随机抽取了301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
一、你问我要去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在我们对五所大学301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211名有意向出国,比例超过了70%,表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流选择。
相关分析显示,理工科学生有出国意向的明显多于文科生。
北大物理系的甘子钊教授称,近年来该校物理系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已出国,目前该系有500多人在美国。
清华的水木清华BBS上今年夏天发不了一条消息,清华计算机系某班35人今年共拿到了89个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大部分是美国高校,而且大多都是名校),这意味着,如果他们都想走的话,几乎都可以走。
我们能够注意到,向清华、北大、中国科大等名校的一些系,出国已经成为本科生毕业后的常规选择。
就象到北京来读书就要争取留京一样。
二、首选之地──美国
这次调查中,有意向出国的211名大学生中,最想去美国者达166人,占四分之三以上。
除美国独占鳌头外,居二三四位的分别为日本、加拿大和英国,不过它们都不足总数的1/10。
历史资料显示,从1978-1996年的18年间,中国共有13.5万留学生去往美国,占此期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的50%。
美国历史虽短,但学府林立,其大学教育以其高度开放的姿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而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在学完后就业相对容易,美国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
每年的七八月份,到秀水东街的美国大使馆门口站一会,你就能体会到这种和夏天一样的热浪。
三、归去来兮
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如果出国了,毕业后肯定会回国工作的占44.1%,据统计,1978-1996自费出国留学13.9万留学人员中回国者仅有3000人,比例仅为2%,希望调查对象在国外留学毕业的那一天依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四、利弊之辩
这次调查中,所有被调查对象都对出国对于国家的利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很有利或有利的总共占61.1%,认为很不利或不太有利的总共占16%。
在这次调查中,设置了一道开放题让被访者谈一谈对出国留学的看法,结果统计发现:
大学生们倾向于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探讨出国的价值和意义。
这大概和我们的教育方向有关。
很多的学生强调出国是件好事,但学成后应回国为祖国作贡献,正如北大的周同学所说,“良禽择木而栖,但不应忘本”;有的同学认为国家也应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海外学子学成回国;也有认为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存在着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人才外流的现象。
这些留学生们,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作有着切身的了解,实为国家发展所必需。
但是怎样才能回来,什么情况下会回来应该是着重考虑的问题。
为了让他们回来,政府能够、应该作些什么?
人才的保有是国家间竞争的一种形式。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人才的跨国界流动将会越来越频繁,出国学习对个人来说是自我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也确实从来没有这样迫切的被世界接纳的需要。
如果我们想留住人才,空洞的国家、民族观念对留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应该考虑切实改革国内的竞争环境。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培养出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土壤,留学生回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人才流动的出超转变为入超也并非不可能。
2022留学调研报告2
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自杀等不好事件,表面上看是一时冲动的偶发行为,而本质上却是心理抑郁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恶性释放。
家庭压力、文化冲突和各种现实压力使部分留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孤独感,在无处倾诉的异国他乡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
压力之一:
来自家庭的一厢情愿
基于就业需要、高考成绩不理想、攀比等诸多原因,越来越多的父母青睐洋学位,不惜勒紧裤腰带掷巨资为子女铺设海外求学道路。
然而,不少家长却忽略了物质以外的因素:
孩子的性格是否适合留学?
孩子的生活能力能否应付得了长时间的独自生活?
更有一些家庭把孩子出国留学当作改变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命运的注,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
一名未成年留学生因思想上对出国学习的准备不够,在到加拿大仅13天后,便走上自杀之路。
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对孩子的前途安排上,只做理性分析,忽略情感因素,造成了一些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不堪忍受压力而选择轻生。
压力之二:
文化冲突造成情感缺失
出于文化和语言等原因,一些留学生很难融入当地主流文化群体,多是拘泥于中国学生圈子,生活范围相对狭窄。
即便与当地学生建立起社交网络的,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感到不适应。
比如欧美人一般并不太愿意主动帮助人,需要你主动求助,但中国人又不好意思;欧美人表面比较热情,但要深交却不容易,让中国留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部分留学生出于经济考虑,为节省社交费用,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宿舍里打游戏、上网,过着封闭的生活。
在这种状态下,抑郁、焦虑、社交恐惧都可能出现,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加拿大某大学3周内连续发生两起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
知情人反映,他们都是顶尖博士生,但是平日都缺少朋友,与人交谈时总显得很忧郁。
压力之三:
现实问题带来的挑战
留学生活的现实压力从飞机降落地面的那一刻起就凸显出来:
怎么从机场到学校?
如何找到住的地方?
在哪办卡和手机卡?
很多留学生由于背景知识缺乏、行前准备不足,刚下飞机就想回家了,更不用说从容应付选课、打工、毕业找工作等更多现实挑战。
一位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很难既洗衣做饭又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
”
压力之四:
个人价值感的缺乏
美国一著名高校的某中国学生因为未考到第一名,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许多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会在某个阶段非常不自信。
因为语言问题、学习习惯、评价标准等因素,中国学生往往花很多时间学习,表现却差强人意。
尤其是文科类专业,上课以专题报告和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一些在应试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此时却感到难以应付,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
压力之五:
心理疏通渠道的匮乏
以上谈到的4种压力是造成留学生身心不健康的常见原因,但是,真正令留学生心理支持系统崩溃的致命要素是缺乏心理疏通渠道。
身在异乡的留学生们遇到苦恼、想要倾诉时,常常找不到可信任的人或者合适的出口。
一些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西方人的心理解读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学生们摆脱烦恼。
出于不让家里担心的目的,很多学生向国内只是报喜不报忧。
2022留学调研报告3
一项统计表明,武汉大学留法学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留美学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三。
相关人士称,“考进武汉大学,一只脚就已踏进国外名牌大学的校园”。
荆楚网讯3月19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专业20__级学子尹家波递交近3万字的《武大留学热调研报告》,向学校团委青年研究中心细究留学热背后的“那些事儿”。
历经半年,武大水利水电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的30名学子,建立课题调研团队,深入各学院,与专家座谈,发起微博和发放上百封问卷调查。
他们采访的武大学子有些已在海外留学,有些正准备出国,涉及多个院系。
调研团队有成员这样感悟:
“没有调研之前,我很羡慕通过层层关卡拿到国外大学offer的学哥学姐们,不论他们研究生的专业是否对口,学校是否真正提供他们想要的教育资源。
在同我一样的大众眼中,出国就是镀金,回国后有高薪职业,衣食无忧。
然而,调研之后,我发现,在留洋学子光鲜亮丽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舍与得的博弈。
”
据调查,武汉大学在校生申请到国外读书的,比合校前增加30%。
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与当前国内教育资源有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关。
学校在政策和经济上对留学有所鼓励和支持,营造了一个宽松良好的大环境。
遥感与测绘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近几年出国率基本都在10%左右。
生命科学学院选择出国的学子占同期学生人数的比例较高,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都在60人以上,本年度更是达到67人;其中,公费出国43人左右,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0%。
这个团队调研时发现,由于回国后面对很大的就业屏障,对择业要求过高,急于收回出国成本,同时面对着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缺乏职业规划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镀金回国就业并不理想。
“根据我们对归国校友的采访,工作满意度仅为40%”。
学子们调研还发现,不少同学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出国留学的经历,有的甚至只想逃避国内的工作压力。
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规划,有的甚至为出国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
美英两国工作并不好找
今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宣布了一项简化签证审理手续的新政策,一些合格的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如果在之前持有的签证失效48个月(4年)之内续签,且签证种类与上次相同,则有可能不需要与签证官面谈即可获续签。
而英国虽然今年取消了留英学生的“毕业后工作签证”,但同时启动了一项“学生企业家”签证计划,以鼓励毕业生在英国创业。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办公室院校合作办周主任表示,不怕招不满生源,现在的申请人数已远远超过了报名名额。
“虽然各项政策有所放宽,但竞争反而激烈。
”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中国学生来说,不管是入学还是毕业后就业都并非易事。
目前,在法留学的中国学生已达3万名。
法国教育部门希望,到20__年能吸引5万名中国学生。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梅燕说,未来三年内,法国政府和高校将通过奖学金发放、英语课程设置等形式吸引中国学生。
“但法国更欢迎学生赴法就读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不是低龄留学,”梅燕说,“目前,赴法留学最低年龄也要在国内读到高三。
”
悉尼大学日前宣布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引起广泛议论。
澳大利亚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不是新鲜事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的.西澳大学两年前就有类似的政策,目前全澳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高等院校已超10所。
而悉尼大学今年招生时将‘一本线’作为了申请条件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留学生,澳大利亚新推出了毕业生工作签证:
从20__年起,赴澳留学的学生将可以在澳大利亚毕业后居留两年到四年。
虽然不少学校录取政策放宽,但不意味着门槛降低。
比如悉尼大学,虽然有高考分数线作为参考,但英语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比如,雅思成绩必须达到至少6.5分以上,或者托福577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