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999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docx

学海导航高三月考试题语文月考卷三答案

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广东(三)

语 文

命题人:

华南师大附中 张 诚

学海导航·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广东(三)·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珠玑/羁绊挑衅/湖畔夹袄/两面夹击

B.凹陷/倭寇半晌/响应乘机/乘风破浪

C.觊觎/揩拭蹊跷/阻挠阿斗/刚正不阿

D.逶迤/颐养刻薄/簿籍角落/群雄角逐

【解析】C。

jì/kāi;qiāo/náo;ā/ē。

A.jī;xìn/pàn;jiá/jiā。

B.āo/wō;shǎng/xiǎng;chéng。

D.yí;bó/bù;jiǎo/jué。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部传记就是一个冒险故事。

世界上许多精力充沛的人在生活中展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奇特际遇,而哲学家则展示了思想上的冒险经历。

当我们考察哲学家的生活时,发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能够像人的壮举一样攫人心魄,走进新的思想就像闯进新大陆一样迷人。

正是在同这些精神探险家、思想先驱者们的交往中,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宽阔,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丰富,我们的生活也更加富有色彩和余味无穷。

A.振聋发聩B.攫人心魄C.新大陆D.余味无穷

【解析】C。

新大陆:

美洲的别称。

它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的群岛后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

A.振聋发聩: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根据语境应为“惊心动魄”。

B.攫人心魄:

抓取人的心魄,往往用来形容想象或情节极富魅力。

根据语境应为“激动人心”。

D.余味无穷:

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根据语境应为“趣味无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不论丹尼斯·勒翰是否受到福柯理论的影响,《隔离岛》都生动地展现了现代文明下疯癫之人的某种生存处境,与权势力量的抗争,以及他们心灵世界的波澜壮阔。

B.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现在生产疫苗的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还要坚持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种防控措施,特别是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C.广府古城始建于春秋,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域和世界闻名的太极圣地,还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D.把现实中破败凋敝的骑楼搬到世博会上去做广东馆的主要造型创意,就是由于先进的广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臣服的原因。

【解析】A。

B项,“动宾搭配不当”或说“动词残缺”。

应改为“坚持采取……措施”。

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还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域和世界闻名的太极圣地”。

D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4.下面一段文字不简洁,有多处重复累赘,下列属于可删除的一项是(3分)(  )

清晨6时,①深圳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②比赛的起点海滨公园。

为③即将开始的④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马拉松赛热身。

⑤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⑥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⑦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⑧如箭在弦的紧张。

A.②③⑥⑧B.①③④⑤C.①④⑥⑦D.①④⑤⑦

【解析】D。

①④和“参加”后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马拉松赛”重复,⑤与“热身”重复,⑦与“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

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

“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

“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

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素尝拊其床谓靖曰:

“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

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

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

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贞观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

铣集兵于夔州。

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进兵至夷陵。

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

靖曰:

“王者之师,义存吊伐。

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

”于是遂止。

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

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

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

太宗尝谓曰: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

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善:

友善

B.不欲就大事就:

成就

C.高祖壮其言壮:

赞许

D.太宗又固请固:

坚决

【解析】A。

善:

称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C。

C项,前者为介词“因”,后者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

A项,两个“与”都为介词“跟或与”。

B项,两个“之”都为代词“他”,指李靖。

D项,前者为动词“称为”,后者为动词“做”。

 7.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李靖有“武略”的一项是(3分)(  )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

③靖曰: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④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⑤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

⑥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A.①②⑥B.③⑤⑥C.①③⑥D.④⑤⑥

【解析】B。

①②是间接表现,④只是凸显李靖对时局有清醒的认知,是其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靖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功立业,并以此来博取富贵。

B.李靖察觉李渊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于是准备前往扬州报告事变,后只因路过长安道路堵塞才没成功报告事变。

C.当时诸将都说萧铣的将士中那些以死相拒的人罪行严重,应把他们满门抄斩,李靖以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反对这样做。

D.当年突厥各部叛变,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孤军深入到突厥内地,一举攻克了定襄,仅突利可汗自己逃得了性命。

【解析】B。

A项,“常常对自己亲人说”有误,应为“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

C项,“应把他们满门抄斩”有误,应为“应抄没他们的家资”。

D项,“仅突利可汗自己逃得了性命”,原文只是说突利可汗仅逃得了性命,并没有说其他人一个都没逃脱。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答案】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

(多、漏、错断满3处扣1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能够一起谈论孙子、吴起的兵法的,只有这个人。

②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

【参考译文】

李靖,是雍州三原县人。

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

“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获得富贵。

”他的舅舅是韩擒虎,号称名将,每次和李靖谈论兵法,没有不称赞他的时候,抚摸着他说:

“能够一起谈论孙子、吴起的兵法的,只有这个人。

”开始的时候做隋朝的长安县功曹。

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他。

杨素曾经拍着他的座椅对李靖说:

“你最终应该坐到这里。

在隋朝大业末年,升官至马邑郡丞。

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塞外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向皇上报告事变,将要前往扬州。

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

李渊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

李靖大喊道:

“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

”高祖赞许他的话,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

贞观四年,李靖又上奏十条计策来对付萧铣,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萧铣在夔州聚集军队。

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凶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

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却。

李靖说:

“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

”李靖当即进兵到了夷陵城。

萧铣的将领文士弘率领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靖见其军阵混乱,发兵打败了他。

当时诸将都说萧铣的将士中与官军以死相拒的人,罪行严重,应抄没他们的家资来奖赏将士们。

李靖说:

“我们是仁义之师,作战的意义在于安抚百姓惩罚罪人。

他们投降了,还要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义吧。

只怕从这往南的各个城镇都会坚守不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好计策。

”于是没有那样做。

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

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封为永康县公。

李靖于是越过五岭来到桂州,派人分路招抚各部落。

部落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都派人来请降。

李靖秉承皇帝的意旨授予他们官爵。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

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从马邑出兵,出其不意直走恶阳岭来进逼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非常害怕,议论纷纷:

“唐军如果不是尽调全国军队而来,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至此呢?

”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

李靖(通过侦察)知道了这一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突利可汗和其心腹将领的关系,突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前来投降。

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逃得了性命。

唐太宗曾对他说:

“从前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去攻打匈奴,免不了自身投降匈奴,还能在史书中留名。

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南吕·阅金经】春

徐再思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

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注】①两句化用了杜牧《清明》中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此曲前三句是如何描写春景的?

(4分)

【答案】色彩对比:

燕子是紫的,鸳鸯是翠的,杨树是绿的,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如诗如画。

(2分)动静结合:

紫燕飞来飞去寻找“旧垒”,翠鸳在暖暖的沙上栖息,一动一静,生趣盎然。

(2分)

(2)曲中的一问一答,化用了杜牧《清明》诗中的句子。

两相比照,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分)

【答案】杜牧的诗句重在写“牧童遥指”的动作形态,凸显人情;(1分)徐曲重在刻画酒家所在的环境,突现境趣,显现春意。

(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左传·曹刿论战》)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以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影评

石 川

基于网络媒体的现实,网络影评呈现出一种与传统专业影评截然不同的文化姿态。

比如它的语体十分随意、率性,不像专业影评那样讲究立论行文的学理逻辑;再如网络影评的互动性很强,一个标题党有时也能引来成百上千的回帖。

有时网友“灌水”甚至比影评自身更有趣味。

当然,网络影评中也充斥着各种话语暴力,网友间的相互“拍砖”“拉黑”更是随处可见,大有一言不合就“杀”将起来的草莽气。

难怪有网友戏称“网络影评已经进入黑社会时代”。

但是对于这种充斥网络的乌烟瘴气,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读。

正如陈凯歌的《无极》遭胡戈视频恶搞所揭示的那样,网络“水军”的存在,可被视作面对文化市场精英霸权的一种挑战。

从陈凯歌放弃前卫艺术追求,委身于商业大片那一刻开始,其作为高雅艺术家的精英姿态就已不复存在,而胡戈的恶搞,无非是借用一种网络流行的“恶趣味”,把这一事实在公众面前曝光而已。

一些学者更愿意从积极的立场来看待网络话语暴力,他们把这视为是草根文化对文化权威的一种“对抗性表演”,是“对抗互联网时代、DVD时代,大片泛滥时代受人操控的电影文化”的一种颠覆性力量。

事实上,无论人们如何理解评价网络话语暴力,它仅仅只折射出网络影评的一个侧面,如果人们单单把目光聚焦于此,就很可能会忽略网络影评风光无限的另一面。

就我个人目力所及,网络上的“世外高人”绝不在少数。

他们对某些电影局部资讯、知识的掌握乃至贡献,甚至毫不亚于专业学者。

譬如,由于原始资料匮乏和国际交流的局限,国内电影史学界对上海沦陷期华语电影的研究始终成果寥寥。

日本发行家川喜多长政,乃是当时华语影片生产重镇“华映”的掌门人。

国内史学界对他的了解十分有限。

前不久,上海一年轻网友在自己博客上连载了他从日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川喜多自传。

让许多专业人士汗颜的是,这本重要研究文献的中文版,竟是以这种带有反讽意味的方式首次出现在国内。

这似乎印证了美国学者扎克·坎布尔的一句话:

“网络上既有写作和思考都很业余的专业人士,也有对这一细分市场或那一类型比专业人士更为精明的业余写手。

这一例子足以让许多专业知识分子对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价值和文化实践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比如,面对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以及消费文化批判意识、理性价值的缺失,专业知识分子除了感叹自身被网络媒体边缘化,除了咒骂网络文化的低俗可鄙之外,难道就找不到自己可做的事情了吗?

为何不能放低身段,像普通网民那样去开设自己的博客或微博呢?

为何不能以参与网络互动的方式,将自身的学术理性、专业经验和价值导向植入众声喧哗的公共舆论呢?

一些业已完成身份转换,适应了网络化生存的专业知识分子,他们以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平易活泼的文风、开放平等的态度,个性张扬的言说,在互联网这个“非正式教育系统内,帮助初学者打开眼界,进而让别人在乎自己的意见与文化创造”。

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它依然与现实世界一样,能够切切实实改变无数年轻人的生活道路。

就此而言,如果专业知识分子放弃在网络空间发言的权利,就等于放弃了他对社会、对文化、对未来的责任。

(摘自《文汇报》2011年3月16日版,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网络影评与传统专业影评的文化姿态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网络影评语体随意、率性以及网络影评的互动性很强。

B.胡戈恶搞《无极》,是借用一种网络流行的“恶趣味”讽刺陈凯歌放弃前卫艺术追求而委身于商业大片的“对抗性表演”。

C.网络影评上的“世外高人”,是指那些对网络上某一细分市场或某一类型比专业人士更为精明的业余写手。

D.在互联网时代,专业知识分子要对自身的角色、价值和文化实践进行反思,否则自身就会被网络媒体边缘化。

E.如果专业知识分子在网络空间有了发言的权利,就等于说他们承担起了对社会、对文化、对未来的责任。

【解析】AE。

A项,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这是强加因果;E项,原句有明确的针对性,否定说法换成肯定的说法后句子的条件也相应起了变化,反向推导不成立。

13.下列说法,不属于评述“网络话语暴力”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影评语体十分随意、率性B.网友间的相互“拍砖”“拉黑”

C.网友一言不合就“杀”将起来D.网络影评已经进入黑社会时代

【解析】A。

A项,“随意、率性”针对的是网络影评的一般性语体特点,不是针对“网络话语暴力”。

14.综观全文,我们应该以怎样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影评?

(4分)

【答案】我们不要单单把目光聚焦于网络影评中的话语暴力,更要看到其对文化市场精英霸权的一种挑战作用;(2分)我们应正确认知那些网络上的“世外高人”对某些电影局部资讯、知识的掌握乃至贡献。

(2分)

15.面对自身被网络媒体边缘化的现实,专业知识分子该做些什么?

(4分)

【答案】专业知识分子应该对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角色、价值和文化实践进行更深入的反思,放低身段,积极融入互联网世界;(2分)专业知识分子应该将自己的学术理性、专业经验和价值导向植入公共舆论,帮助初学者打开眼界,承担起自己对社会、对文化、对未来的责任。

(2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木匠的儿子

程世伟

马木匠的儿子怕血。

这使他有办法催儿子弹钢琴了。

那天,马木匠边磨刨刃边催儿子弹琴,连叫三声,儿子仍不动。

小家伙正用铅笔往木板上画着什么。

马木匠喊第四声时,他的拇指被锋利的刨刃碰出了血。

马木匠用嘴去吮,两唇立刻染成红色。

儿子放下手中的笔,愣愣地瞅,然后乖乖地弹钢琴去了。

这下马木匠省了不少事,不然他有可能喊第五声第六声……最后把儿子揪到钢琴前,再替他打开琴盖,拿出应弹的谱子……总之要费好多事。

马木匠发现自儿子学钢琴以来头一次这样自觉。

他想,如果儿子见到血就去弹琴,那真是妙极了,要比打孩子的办法强得多。

儿子挨打后自然会弹琴,但效果不佳,一边呜咽,一边按键,常把谱子搞错。

马木匠决定用流血的办法督促儿子弹钢琴。

马木匠不想让儿子再干木匠了,尽管这门手艺已在他家传了四代。

马木匠用了全部积蓄给儿子买了一架钢琴。

马木匠是在一位教授家做木凳时听说钢琴是贵族乐器的,他决定让儿子学钢琴。

马木匠慢慢拿出刨刃走到儿子身边。

儿子正专心做一把木枪。

他从儿子手中夺过木枪,将刨刃立在左臂上,说:

“从现在起,让你弹琴,你就要认真去练。

不然,这东西就要割爸爸的肉。

”儿子不懂老子的话,只管去抢那木枪。

马木匠见儿子仍不动地方,真的在刨刃上用了力,鲜红的血立刻涌出皮肤。

开始儿子只是傻傻地看,接着杀猪般地奔向钢琴。

马木匠用湿毛巾擦去臂上的血,站在儿子身后欣赏儿子弹琴。

琴键上两只小手不停地跑动,时而腾出一只手抹去面颊上的眼泪。

马木匠拍拍儿子的肩,说:

“以后让你弹,你马上就弹,不要……”儿子突然转过身,握着拳吼道:

“不弹!

不弹!

永远不弹了!

这是马木匠完全没有料到的事,愤怒的火焰直冲到马木匠的喉头。

他转身操起一根桌腿粗的方木,狠狠朝钢琴砸去。

儿子真正地吓傻了,蜷曲着身子躲在墙角发抖。

马木匠没有打儿子,却连续向钢琴猛劈,直至孩子妈跑进来。

钢琴表面木板均已零碎,孩子妈心疼地坐地大哭。

钢琴不能再学下去了。

马木匠承认自己做了一个钢琴梦。

待冷静下来一算,三年来仅学费一项就花掉2000元人民币。

马木匠决定卖掉砸坏的钢琴,价格多少不妨,免得看见它生气。

星期六晚上,马木匠就领来了买主,但给的价钱实在可怜,尽管马木匠连说,里面的机器没坏。

买主却只给1000元,多一分不给。

第二天下班,马木匠连澡都没来得及洗便坐着买主开来的汽车回家拉琴了。

老马推开家门,一个奇迹出现了:

一架完好无损的钢琴立在那里。

马木匠惊呆了,买琴人惊呆了,只有木匠妻在一边微微地笑。

她告诉丈夫,钢琴是儿子修复的……马木匠弯下腰用那双粗糙的手仔细摸着钢琴,最后走到儿子身边,抱起他的头,猛烈地亲起来。

买琴人在一边问:

“他是你儿子?

”马木匠骄傲地说:

“是的,一个木匠的儿子,他只有十岁。

16.结合作品思考,“用流血的办法督促儿子弹钢琴”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4分)

【答案】“用流血的办法督促儿子弹钢琴”这一情节说明,木匠父亲和天下父母一样为了子女的发展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2分)同时这种为儿子教育作出的牺牲又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2分)

17.儿子从“不弹了”的吼叫到修复钢琴之间有个心理转变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心理变化及其原因。

(5分)

【答案】儿子“不弹了”的吼叫,折射出儿子对父亲以流血强逼自己学琴的不满;儿子修复钢琴,反映了儿子对父亲强迫自己学琴的良苦用心以及自己拒绝学琴给父亲带来失落的初步认知。

这个心理转变的原因,是父亲的钢琴梦破灭转而怒砸钢琴,进而贱卖钢琴,从而触动了只有十岁的儿子修复破碎的钢琴。

(前面两点各2分,后面1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8.文章以马木匠以儿子为傲的话语作为小说结尾,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6分)

【答案】

(1)文章以马木匠以儿子为傲的话语作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2)同时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使得文章的主题不是仅仅停留在父亲对儿子盲目的教育这点上,而上升到“对儿子理解认知多么重要”这一高度。

(3)这个结尾也引起了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儿子修好的钢琴卖还是不卖?

钢琴即便卖了,“儿子”教育成长还需不需要父亲付出“血的代价”?

这些都会在这一结尾设计中延伸出合理的结果。

(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国高校离“生源危机”还有多远

本刊记者 郭久辉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考人数在去年比前年减少84万的基础上,再减少65万人,总数为957万人。

据教育部权威人士分析,高考人数下降,主要原因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

此外,留学国外人数大幅度增加,也是高考人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一些热点高中,不参加高考就出国留学的现象已十分常见。

前些年弃考出国留学的,多数是学习成绩不佳、难以在国内考取大学的学生,而近两年一个显著变化是,越来越多成绩优异的尖子生放弃国内高考转向出国留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今年400多名高三毕业生中,有200多名参加“洋高考”。

而郑州外国语中学虽然毕业生一般都会参加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