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995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docx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统考

《优秀班组长怎样控品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产品品质是指产品适合(社会和人们)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2、工业产品各项品质特性,可以概括为(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五个方面。

3、工程品质是指操作者、设备、原材料、(工艺操作方法)和生产环境等因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时起作用所形成的能够满足(产品品质)要求的程度。

4、班组品质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现场的(制造品质)。

5、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6、(特殊物品)是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挥发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7、不良品是指一个产品单位上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点。

8、广义的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程品质)和(工作品质)。

9、作业标准化可以起到(事前控制)、(及时预防)的作用。

10、(班组品质责任制)是对班组每一个成员在品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权利所作的规定。

11、品质控制离不开(品质控制标准),因为它是班组现场产品品质控制的依据。

12、在日常品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人)。

13、提高班组人员素质对搞好(品质控制)非常重要。

14、培训的目的是使企业内一线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与经验相结合将提高他们的能力。

15、点检表格是对设备进行点检作业的(原始记录)。

16、在班组生产活动中,班组应及时按照要求请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调校),以保证设备的(精度),确保产品的质量。

17、工序品质检验是指在生产现场通过(操作者)的自检,(检验员)的专检,监视在制品品质。

18、控制图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波动状态)的图形。

19、绘制控制图的目的是(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20、品质控制的方法包括:

现场品质控制法、不良品防止法、PDCA循环法和(QC手法)。

21、班组品质管理严格执行“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

22、设备的基本四项要求为: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23、日常保养检查分两类(实时检查)(润滑保养)。

24、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分为三类(量具)(计量仪器仪表)(计量装置)。

25、作为一名优秀的班组长,对班组生产现场的(来料)必须熟悉。

26、为了确保不良物料在生产过程中不被(混料)、(误发)和(误用),班组现场所有的物料的不良品都应有(品质识别标示)。

27、做为班组长应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的(品质管理),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现场生产出(稳定和高品质的产品),也使企业增加产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8、首件检验由(操作者)、(检验员)共同进行。

29、班组长在生产现场一定要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品质检查)。

30、作为班组长,要想使自己的每一次现场巡查都产生价值,那去现场时就必须带上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31、构成工序品质的因素,通常称之为4M1E,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

32、品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包括检验方法标准化、(作业方法标准化)。

33、全面品质管理中的三全原则为(全面的)、全方位、全过程。

34、QC的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

35、品质管理中的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有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总结阶段)。

36、广义的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程品质及(工作品质)。

37、工作品质是指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工作(服务)对产品品质的保证程度。

38、狭义的品质是指(产品品质)。

39、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40、国家标准是指对国家经济、技术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41、工序管理点是在开展品质管理中,针对(问题点)所要进行的工作和管理对象。

42、强化品质意识是抓好班组产品品质的(思想基础)。

43、品质管理必须对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

44、行业标准又称部门标准或(专业标准)。

45、设备保养可划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46、在班组生产现场活动中,如果生产设备出现了故障而生产人员不知道,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品质)有问题。

47、设备点检通常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和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48、(调整)是指使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其他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作业。

49、在班组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要做好物料的(申领作业)。

50、在生产中,班组作业现场对原材料的使用必须遵循“(先来先用)、保持物料状态良好、使用数量准确”的原则。

51、对于不良品去向的追踪及向供应商追讨利益等多是以物料制造、(到货时间)和使用时间为线索而展开的。

52、物料搬运标识,是指在(运输包装外部标示)的特定记号或说明。

53、对员工而言,一个作业的开始,也是(品质控制)的开端。

54、(作业进行程序)的决定,是使作业圆满达成的最基本手段。

55、对于自己班组团队所担任的作业内容,一定要做反复的(确认)。

56、品质管理的三检制指的是操作者自检、(员工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专检相结合的一种品质检验制度。

57、(品质控制点)是为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保证达到规定的产品品质要求,在制造现场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58、计划阶段,包括确定方针、目标、(管理项目)、活动安排以及制订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

59、直方图通过对收集到的看似无序的数据进行处理,来反映产品品质的(分布情况),判断和预测产品品质及不合格率。

60、因果分析图是标示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图形,通过此图的绘制来寻找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

61、班组的(品质责任制)是品质管理制度的核心。

全方位的、全过程的)。

62、(操作人员)的素质是产品品质的基础。

63、全数检验,是对提交检验批中每个单位产品实施(逐个检验),以判定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64、产品的缺陷分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和(轻微缺陷)三级。

65、产品性能是指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技术性能)。

66、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使用(期限)。

67、产品可靠性是指产品使用时,(无故障)的可能性、(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持久性。

68、产品安全性是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一般用事故(频率)和事故(严重度)两项指标来表示。

69、班组长从上司处接受命令时,(作业的目的)与(作业处理方针),是最为重要的,一定要非常留意听。

70、影响产品品质的产生因素4M1H是指(人)、(机器)、(材料)、(工艺方法)、(环境)。

71、班组长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品质检查时,巡检要以(抽查产品)为主,而对生产线的巡检,以检查影响产品品质的(生产因素)为主。

72、色标的颜色一般分为:

绿色、黄色、红色三种,绿色代表受检产品(合格);黄色代表产品品质(暂时无法确定);红色代表受检产品(不合格)。

73、绘制柏拉图曲线最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某项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

74、控制图的作用是利用控制图区分(品质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75、直方图的作用是通过对收集来的(品质数据)进行处理,来反映产品品质的(分布状况),判断和预测产品品质。

76、(班组品质控制)是指班组长及其成员为经济地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组织、规划、协调、控制检查等工作的总称。

77、(品质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个和多个品质特性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并将结果和规定的品质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品质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活动。

78、产品品质+成本品质+交货期品质+(服务品质)=全面品质

79、当生产过程不能保证产品批达到预先的品质水平时,应采取(100%)的检验。

80、(点检)主要是指以人的五官感受对设备进行测定。

81、设备(运行中点检)是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82、设备的维护检查方面实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题检查。

83、对原材料的严格要求是实现产品(高品质)的第一步。

84、现场品质控制)又称制造过程品质控制、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是全面品质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85、三检制指的是操作者自检、(员工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相结合的一种品质检验制度。

86、(制程检验)是对生产过程做出的品质巡回检验。

87、(检验指导书)是具体规定工序检验操作要求的技术文件。

88、对于班组现场产生的不良品就其所所告成的责任来看,可分为自责品和(他责品)两种。

89、因果分析图又叫(鱼刺图),它是表示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图形、通过此图的绘制来寻找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

90、控制图又称(管理图)。

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

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波动状态的图形。

二、选择题

1、品质控制的“三不”原则包括:

(B)

A、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工艺规程、不违规指挥

B、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

C、不接受不合格品、不违反工艺规程、不违规指挥

D、不制造不合格品、不违章操作、不流出不合格品

2、全面品质包括(D)

A、产品、成本品质B、交货期品质C、服务品质D、以上都是

3、设备的保养可划分为三级,即(A)

A、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B、检修保养、日常保养、例行保养

C、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D、检修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4、品质管理的“三检制”包括:

(C)

A、自检、巡检、互检B、自检、巡检、专检

C、自检、互检、专检D、自检、互检、例检

5、PDCA循环中的D指的是(A)

A、实施B、计划C、检查D、总结

6、全面品质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三全”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B)

A、全面、全方位、全专业B、全面、全方位、全过程

C、全面、全过程、全专业D、全方位、全过程、全专业

7、当生产过程不能保证产品批达到预先规定的品质水平时,应采取式(A)检验。

A、全数B、抽样C、逐批D、周期

8、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代号是(C)

A、IECB、CEEC、ISOD、CEO

9、品质控制的简称是(A)

A、QCB、ADC、IQD、FQ

10、员工品质培训的内容包括(D)

A、技术、品管知识培训B、工作技能培训

C、品质意识培训D、以上都是

11、设备的点检可分为(D)

A、开机前点检B、运行中点检  C、周期性点检  D、以上都是

12、以下各项中不是新QC手法的是(B)

A、关系图法B、柏拉图C、KJ法D、网络图法

13、(A)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A、例行B、逐批C、抽样D、全数

1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防错法作业的实施步骤的是(C)

A、杜绝管理上的疏忽B、简化作业步骤C、保存记录D、用员工熟悉的语言

15、深度尺的校正周期为(A)年。

A、1B、2C、3D、4

1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PDCA循环中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的是(C)

A、分析现状B、分析原因C、制作图表D、标准化

17、PDCA循环的特点是(B)

A、稳定不变的B、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C、由终到始,逐渐下移D、各个环节相互独立

18、以下关于不良品的描述正确的是(C)

A、QC员判定的的不良品,责任班组应认可

B、不良品应由责任班组自行处理

C、不良品的处理必须要由品质部监督进行

D、不良品退回不必分清责任

19、班组现场对原材料的使用必须遵循(D)原则。

A、多的先用B、新的先用C、后来的先用D、先来的先用

20、班组品质控制就是(B)品质的控制。

A、设计  B、制造  C、工作  D、环境

21、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A)的过程。

A、加工B、使用C、保存D、运输

22、致命缺陷就是可导致危及(D)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

A、产量B、质量C、生产D、生命

23、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D)的检验。

A、25%B、50%C、75%D、100%

24、理化检验是应用(C)的方法,借助量具、化学试剂仪器及设备装

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

A、物理或数学B、数学或化学C、物理或化学D、力学或数学

25、QC手法是收集整理大量的(B),使人容易看明白、用少量的数据和原来的作比较判断的手法。

A、样板B、数据C、图纸D、样品

26、操作人员的素质是产品(D)的基础。

A、产量B、用途C、特性D、品质

27、一级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其工作实务为:

依照正常的操作程序(A)。

A、使用设备B、巡检设备C、检修设备D、看护设备

28、品质管理的(B)制指的是操作者自检、员工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专检相结合的一种品质检验制度。

A、二检B、三检C、四检D、五检

29、专检就是由(D)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A、上级B、领导C、班长D、专业

30、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C),用标准化、制度化的方法来巩固成果。

A、解决B、检查C、处理D、总结

31、物料摆放不正确的是(C)

A、材料呈扇形摆放、B、两种大小不同的材料一起摆放时小件的材料靠手跟前摆放、C、相似的材料摆放在一起、D、一定要新里旧外,新下旧上

32、员工品质培训的方法包括:

个别辅导+集中指导和(B)

A、PDCA循环法、B、防错法、C、5W1H法、D、个别辅导法

33、QC手法是品质控制的方法之一,Q的含义是(A)

A、品质、B、环境、C、安全、D、职业健康

34、在常见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代号中,ISO指的是(C)

A、世界卫生组织、B、欧洲共同体委员会、C、国际标准化组织

35、当生产过程不能保证产品批达到预先规定的品质水平时应采取(B)

A、抽样检验、B、全数检验、C、感官检验、D、周期检验

36、影响安全的所有缺陷是(A)

A、致命缺陷、B、严重缺陷、C、轻微缺陷

37、上下工序协调配合差,生产不稳定,是属于(D)范畴。

A、设备管理、B、质量管理、C、材料管理、D、人员管理

38、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称(C)

A、国家标准、B、地方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

39、下列不属于基础材料的是(B)

A、钢材、B、螺丝、C、石材、D、橡胶原料

40、抓好班组产品品质的思想基础是(A)

A、强化品质意识教育B、严抓平稳操作

C、严格执行“三不原则”D、完善岗位品质负责制

41、下列哪个不是物料的存放要领(D)

A、易碎和易坏品格外小心存放B、危险品单独存放

C、防湿品放于温度控制室中D、厚重品置于下方

42、下列哪个是品质管理制度的核心(A)

A、班组品质责任制B、强化品质意识教育

C、严抓平稳操作D、品质分析检查

43、下列哪个是班组品质管理的重点(A)

A、生产现场的制造品质B、班组品质责任制

C、品质分析检查D、全面品质管理

44、下列哪个不是班组品质控制的要点(C)

A、是否按操作标准操作B、是否按标准检查

C、积极开展自检活动D、是否做好异常处理

45、防止现场不良发生的方法有(D)

A、要求品质稳定先求人员稳定B、建立品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C、不要常换原料的供应商D、以上都对

46、下列哪个不是品质控制的要点(D)

A、全员参加B、提案制度

C、导入品质管理方法培训D、保证企业信誉

47、下列哪个是影响班组生产品质的因素(B)

A、强化品质意识教育B、操作波动

C、不接受不合格品D、严抓平稳操作

48、员工品质培训的目的是(B)

A、技术知识培训B提升管理水平

C分工协作D提升效率

49、员工品质培训的内容(A)

A、工作技能培训B树立品质意识

C、保存适当的记录D杜绝管理上的疏忽

50、现场沟通的意义在于(A)

A迅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B下指示内容要具体

C让生产现场充满生气D适时关注员工情绪

51、下列哪项不是班组设备的日常维护内容(D)

A、设备点检B、设备保养C、设备校正D、设备翻新

52、不用物料产生的原因有(D)

A、设计上的原因B、生产计划,销售上的原因

C、采购上的原因D、以上都对

53、生产现场堆放暂时不用的物料会对生产现场产生哪些影响(D)

A、容易造成相互混用和丢失B、管理成本增大

C、浪费生产车间D、以上都对

54、下列哪项不属于五金小部件(D)

A、螺丝B、小轴C、垫片D、钢管

55、现场发生的不良因素不包括(B)

答:

A、生产机器于设备出现异常B、员工生病

C、作业方法的变化D、原材料品质不稳或变化

56、班组品质控制的要求不包括(C)

答:

A、对班组长的要求B、对操作者的要求C、对设备的要求

57、“三不原则”不包括(B)

答:

A、不接受不合格品B、不销毁不合格品C、不流出不合格品

58、全面品质不包括(A)

答:

A、原料品质B、成本品质C、交货期品质D、服务品质

59、品质检验方法不包括(D)

答:

A、全数检验B、抽样检验C、例行检验D、反复检验

60、品质控制标准不包括(D)

答:

A、国际、国外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原料标准

61、哪一个不是提高操作人员素质的意义(D)

答:

A、树立品质意识B、员工发展要求C、提升管理水平D、环境污染为零

62、哪一个不是员工品质培训的实施步骤(B)

答:

A、制订培训计划B、不定期进行培训C、测评培训的有效性D、保存适当的记录

63、哪一个不是不良品退回处理步骤(B)

答:

A、不良品退回之前要分清责任 B、混装放置  C、原路、原状退回

64.设备日常点检一般有班组的(D)执行。

A.管理人员B.班组长C.班组安全员D.操作人员

65.为了便于日常点检,要为每台设备选择(A),编制点检标准书和日常点检表。

A.检查项目B.检查频次C.检查时间D.检查方法

66.(A)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其工作实务为:

依照正常的操作程序使用设备。

A.一级保养B.二级保养C.三级保养D.日常保养

67.(B)是指在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者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A.计量仪器B.量具C.计量装置D.计量仪表

68.(D)是用来测量制作件的盲孔、阶梯形空及凹槽等尺寸的量具。

A.硬度计B.高度尺C.卡尺D.深度尺

69.(C)表示包装内货物易碎,不能承受冲击或震动,也不能承受大的压力。

A.中心偏斜标志B.易于翻到标志C.小心轻放标识D.堆码极限标志

70.(A)的最显著特点是检验工作基本上和生产加工过程同步进行。

A.自检B.专检C.互检D.联检

71.在PDCA循环中,(D)阶段就是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使之标准化。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

72.(A)就是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机的条件。

A.开机前点检B.运行中点检C.周期性点检D.日常点检

73.点检项目的的确定可以根据(D)完成。

A.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B.设备技术人员的指导

C.操作人员的经验D.以上皆是

74.各种物料均应存放在适宜的场地,存放场所条件应与物料要求相适应,具体要求是(D)

A.通风、防潮B.温控、清洁C.采光D.以上皆是

75.不同的物品有着不同的存放要求,例如铁锹应采取(D)存放。

A.平堆式B.托架式C.抽屉式D.悬挂式

76.(B)的提法是保持了生产硬件产品的企业习惯的说法。

A.成品B.半成品C.合格品D.不良品

77.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不用物料产生原因的是(D)。

A.设计失误B.生产计划、销售上的原因C.采购上的原因D.生产上的原因

78.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品质控制QC法的是(D)。

A.柏拉图法B.因果分析图法C.层别法D.PDCA循环法

79.机器不注意保养可能造成(D)等影响。

A.精密度下降B.寿命下降C.品质下降D.以上皆是

80.工作现场脏乱,代表的是(D)

A.效率低下B.品质不稳C.“总值”浪费D.以上皆是

81、能进行动态的生产过程品质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C  )。

A、直方图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控制图法 

82、在品质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B  )。

A、直方图法B、分层法 C\因果分析图法

83、控制图中的上下控制界限用于判断( B  )。

A、产品合格与否 B、波动是否正常 C、品质特性值是否波动   

84、画直方图时,数据一般应( C )。

A、大于10个 B、大于30个C、大于50个

85、在品质控制中,寻找影响品质的主要问题应采用( B  )

A、直方图法  B、因果图法  C、控制图法

86、运用柏拉图法寻找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按累计的百分比,主要

因素占(A)

A、占20%——80%B、80%——90%C、90%——100%

87、利用控制图区分品质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

状态的方法称为( B  )。

A、直方图法  B、控制图法  C、因果图法

88、当控制图中的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时,若出

现( C  ),就应判定工序异常。

A、5点链  B、6点链  C、7点链 

89、当控制图中的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的同一侧时,若出

现( B  ),就应开始调查原因。

A、5点链  B、6点链  C、7点链

90、产品品质形成过程中,品质控制标准常以( C  )为控制界限。

A、μ±б  B、μ±2б  C、μ±3б

 

91、(C)是指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工作对产品品质的保证程度。

A、产品品质B、工程品质C、工作品质

92、(A)是对提交检验批中每个单位产品实施逐个检验,以判断单位产品合格或不合格。

A、全数检验B、抽样检验C、逐批检验

93、(A)是指由现场作业人员根据规定的规则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检验。

A、自检B、互检C、专检.

94、(B)是指对国家经济,技术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国外标准

95、(B)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A、地方标准B、企业标准C、行业标准

96、校正基准用标准量块的计量器具是(C)。

A、硬度计B、温度计C、深度尺

97、影响班组生产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

A、操作波动B、设备波动C、环境波动

98、某个电子器件参数、尺寸不符合要求,这种缺陷是(B)

A、致命缺陷B、严重缺陷C、轻微缺陷

99、电子秤校正基准是(A)。

A、外校正合格的砝码B、外校正合格的硬度计C、外校正合格的标准量块

100、下列不是“三不原则”实施要点的是(C)

A、谁制造谁检查B、作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