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931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归纳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基础知识

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可分成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若干个类群。

二、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一般生活在水中,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并不是所有的藻类植物都生活在水中)

2.结构特点:

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多细胞也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

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藻红素等多种色素。

(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存在的意义:

它是浮游动物和某些鱼类的饵料,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4.主要的藻类有:

水绵、海带、紫菜、石莼

三、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

2、结构特点:

植物矮小,一般具有茎叶分化;根为假根。

无疏导组织,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

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作为环境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性植物。

四、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阴湿的陆地。

2.结构特点: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且分化出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3.生殖特点:

叶片背面斑状隆起,里面含有大量孢子。

4.存在的意义:

绿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5.常见种类举例:

铁线蕨、卷柏、满江红等。

五、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2.形态特征:

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

3.分类:

裸子植物:

只有种子没有果皮,种子裸露。

大多生活于干旱环境。

如:

柏、松、杉、苏铁等为常见品种。

(常见的松球果,不是果实,在鳞片基部是裸露的种子)

卷柏是蕨类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它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强,种类多。

被在植物根据种子中的子叶的数目分为: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常见种类举例:

小麦、玉米、水稻(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叶多为平行脉或弧形脉)

豆类,花生(双子叶植物)等。

(双子叶植物的叶多为网状脉)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是: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可以保护种子,也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可见,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4.存在的意义:

提供粮食、蔬菜,美化环境等。

——保护胚

六、种子的结构:

(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能发育成新植株)

 

注:

营养物质储存部位:

单子叶植物的营养存在——胚乳(不属于胚的结构)如:

玉米

双子叶植物的营养储存在——子叶如:

大豆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包括:

种皮、胚、胚乳。

(其中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是:

种皮、胚(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图:

种子萌发:

自身萌发条件:

完整、有生命力的胚,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

外界萌发条件:

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探究: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一个瓶内放少量水

问题: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变量是:

水分或空气或温度(设置各自的对照试验)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注: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一个瓶内放少量水,另一个瓶放较多水,把种子浸没在水中,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植物长出叶片开始光合作用时需要光照

植株的生长

1、根的结构与生长

分裂形成新细胞:

分生区

根尖生长最快的地方:

伸长区

成熟区:

根毛增大吸水的表面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部位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枝条由茎、叶和芽组成,这些都是由芽中的分生组织分裂、分化形成的。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需要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以及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开花和结果

花是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传粉和受精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方式:

虫媒,风媒

受精:

花粉粒中的精子与胚珠中卵细胞相结合的现象

 

注:

1、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弥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苹果、葡萄、西瓜、葵花子、豆角、玉米和小麦的子粒是果实;

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豆、西瓜子杏仁是种子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即使晒干的种子,里面仍然含有少量的水)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的运输途径:

1、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导管

2、筛管——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观察叶片结构

1.叶片图

2.叶片结构:

表皮、叶肉、叶脉。

3.气孔:

由保卫细胞构成。

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也就是下表皮的气孔数量多于上表皮),它是蒸腾失水的通道,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

水分以气体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结构:

依靠气孔完成,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

3.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空气流动。

4.强度:

散失90%以上植物体所吸收的水。

5.意义: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遮光:

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

脱色:

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酒精的目的是避免危险)。

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部分为见光部分。

说明有淀粉产生(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反应式:

2.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反应公式: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呼吸作用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热。

呼吸作用原理应用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放出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各项生理活动。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

早春播种铺设地膜也是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场所

在光下进行

线粒体

对光需求

有光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物质变化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1.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三、天然的“蓄水池”

1.绿色植物可以使更多的水渗入地下,

对土壤有固定和保护作用。

2.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2-5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三方面的变化:

运动方式:

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

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并使用工具→能够用火;

大脑越来越发达,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二)人的生殖P8-12

1.生命的起点: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

受精的部位:

输卵管。

胎儿发育的场所:

子宫。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器官):

胎盘。

2.主要性器官:

男性: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怀孕过程:

受精卵胚泡胚胎8周成胎儿,现人形40周后分娩

4.分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5.胎儿生活在子宫里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6.胎盘呈扁圆形,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三)青春期P14-16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

矛盾心理。

(四)计划生育P18-19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目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二、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21-26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

2.为生命提供能量的有:

糖类、脂肪、蛋白质。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3.水的功能:

营养物质及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无机盐:

包括含铁、钙、磷、碘、锌等。

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

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磷易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缺锌易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

5.维生素:

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

需要量少,但不能缺少。

缺少VA——夜盲症;VB1——脚气病;VC——坏血病;VD——佝偻病。

6.植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溶于水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则溶于油脂中;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和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

消化道:

消化道外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肝脏—分泌胆汁、

胰腺—分泌胰液

化道内消化腺:

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

7.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起始部位是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二)消化和吸收P29-34

消化腺:

1.消化系统的组

唾液淀粉酶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2.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蛋白质:

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酶(肠液、胰液)

酶(肠液、胰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

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

3.消化: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被称为消化。

消化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4.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被称为吸收。

5.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器官:

小肠。

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小肠很长,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

(2)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

(3)小肠能蠕动,且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利于消化)

6.消化和吸收的有关问题: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喝酒最先损伤的部位是胃。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解毒作用,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储存在胆囊内),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怕吃油腻食物,可能是肝脏有问题。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最终进入组织细胞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

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无机盐

小肠:

(主要的吸收场所):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三)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P35-39

1.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人们的营养必需合理,这叫合理营养。

2.为了保持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3.食品安全以防蔬果和水果被喷洒过农药

三、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43-46

1.呼吸系统组成:

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作用: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功能是: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同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不过,这些能力是有限的。

保证气体畅通的结构:

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保证气体温暖的结构:

鼻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保证气体湿润的结构:

鼻粘膜分泌黏液;气管壁腺细胞分泌黏液;

保证气体清洁的结构:

鼻毛;鼻粘膜分泌黏液;气管壁腺细胞分泌黏液;气管壁上的纤毛。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P47-51

1.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2.胸腔的底部是(腹腔的顶部)是膈,膈主要是肌肉组织。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原理: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运动的结果。

具体过程:

吸气:

呼吸肌(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吸入。

 

呼气:

呼吸肌(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高(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

吸气过程、呼气过程完成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与外界气压。

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4.呼吸的全过程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肺泡

氧气

氧气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5.呼吸的有关问题: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

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不要养成随地吐痰的坏习惯。

鼻涕是鼻黏膜分泌的粘液。

肺的气体交换的功能主要由肺泡来完成。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肺泡数量多,表面极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室内二氧化碳增多,会使人出现打哈欠的现象。

吸入的氧气和吸收的营养物质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胸围差:

尽力深吸气胸围值—尽力深呼气胸围值。

应测试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差较大。

(三)空气质量与健康P52-57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常见大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废气的排出;车辆、船舶尾气的排放;秸秆燃烧;地面扬尘。

室内空气污染:

烟;有毒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五点取样法:

P56

控制污染源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措施:

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P59-63

1.血液的组成:

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主要成分:

约90%的水及少量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血浆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血浆在上层,呈淡黄色。

红细胞(RBC):

显微镜下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Hb),可以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即在氧气含量高时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时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WBC):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病菌。

血小板(PLT):

无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即具有止

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当血小板过少时,伤口血流不止;当血小板过多时,容易形成血栓。

3.应用:

贫血:

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少。

补充治疗:

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体内有炎症:

白细胞数量增加。

治疗:

根据医生要求,吃消炎药、打针。

皮肤出现红点火伤口流血不止:

血小板含量少。

血栓:

血小板含量过多。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P64-67

1.三种血管比较

血管名称

血流方向

分布

特点

出血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方式

颜色

止血

动脉

心脏→全身

多分布在较深部位

厚,弹性大

较大

最快

喷出

鲜红

近心端

静脉

全身→心脏

多分布在较浅部位

薄,弹性小

较慢

缓慢流出

暗红

远心端

毛细血管

最小动脉→最小静脉

分布广泛

最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慢慢渗出

红色

伤口处

2.动脉血压力高,静脉血压力较小。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3.与血管有关的问题

除肺静脉流动脉血、肺动脉流静脉血外,其他动脉流的是动脉血,静脉流的是静脉血。

动脉血是颜色鲜红,含氧多的血;静脉血是颜色暗红,含氧少的血。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P67-72

1.心脏结构及功能: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主要由肌肉(心肌)构成。

功能: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2.与心脏有关的问题:

心脏四腔: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心房与心室相连,左右心房不相通,左右心室不相通;左心室壁最厚,其次是右心室,再次是心房;左心房与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与右心室流静脉血;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它们能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是通过冠脉循环,若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致使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甚至发生梗塞危及生命。

3.血液循环的途径:

组织细胞

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

肺循环

氧气↑↓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

英国医生哈维

(四)输血与血型P76-77

1.血型的发现:

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1900

人类的ABO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原则:

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3.血量和输血:

每个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将危及生命;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

但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ml~300ml不影响健康。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P80-83

1.排泄与排遗

排泄:

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皮肤:

以汗液形式,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

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泌尿系统:

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

尿素

排遗:

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排遗是通过消化系统完成的。

2.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肾小球(血管球,两端都是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三部分组成。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个肾单位组成。

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肾小球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

排尿的意义:

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尿的排出: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二)人粪尿的处理P85-87

1.人粪尿的价值:

可作为农家肥。

其特点是:

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等。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方法:

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

作用:

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3.沼气池:

主要利用密封环境达到目的。

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

甲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可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

另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六、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P88-9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