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897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docx

朱永新九大教育规律

遵循教育定律创造辉煌奇迹 

日喀则市教科所吕佃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这个讲座,我讲座的题目是“遵循教育规律,创造辉煌奇迹”,主要内容是我认为和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几条教育定律,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回顾分享一下。

态度决定一切——教育定律之一

“态度决定一切”,是生活的定律,也是教育的定律。

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以下这样几个维度。

一是对待未来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乐观地面向未来,能否用激情和诗意去追寻人生理想,能否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行为纳入自己的目标轨道,锲而不舍地向理想迈进,是是否具有积极的未来态度的体现。

二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认真地对待工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爱岗敬业,提高效率,不断地追求卓越,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三是对待社会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有没有公正、正义感,是不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态度的体现。

四是对待学习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能否在信息化与国际化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是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的体现。

五是对待他人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地相处,能否具有优良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与朋友的尊重和爱戴,能否主动帮助别人,理解别人,是是否具有积极的交往态度的体现。

六是对待自己的态度。

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否拥有自信,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否把握各种机会锻炼自我,是是否具有积极的自我态度的体现。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消息:

感受国外大学教育

──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在哪儿?

南京外国语学校1997届毕业生朱小青回到母校,作了一次简短的演讲,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让人感觉一新。

眼前的朱小青看上去是个很文静的女孩,但一走上演讲台,她的精彩演讲便让人不得不换种眼光重新评价。

朱小青说,自己原先也不是个开口就能滔滔不绝的人,但斯坦福特别重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比如有很多课程设有专门的讨论时间;在各个研究组每周的例会上,大家要轮流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近期研究成果。

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表达能力,还开设了一些专门的培训,比如自己曾经选修过的一门课程,需要在课上通过模拟练习的形式针对不同场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

这种考试在整个工程学院都颇具威名。

老师是学戏剧的,对学生从发音到表情、站姿、手势都会一一指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不能说都不行。

朱小青感触最深的,是参加电机工程系一年一度的博士生资格考试,这种考试不仅淘汰率高达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考试的形式也很独特,考生会被要求在一天之内会见本系研究专长不同的十名教授,与每一位教授面谈,并在十分钟内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诸位考官提出的问题相当艰深,几乎不可能在十分钟内给出圆满的答案,而教授评分的主要标准则是看考生口头回答问题的基本概念是否表述正确,思路阐释是否清晰。

学生在备考的时候除了需要准备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还会组成学习小组,不时进行模拟口试,专业知识、答题技巧、临场应变、表述的是否准确流畅都在“演习”之中。

那一次考试,朱小青以全系第七名的成绩顺利通过。

“其实,这些‘功夫在诗外’的要求对每个南外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朱小青说。

“在南外上学时,每节小班英语课都有惯例的几分钟个人自由发言,有时语文课上也会有中文版的演讲小练习,而一年一度学生会改选时的宣传、竞选、演说则更加充满挑战。

有了在南外的这些经历,备考时自己充满了信心。

或许,重视不重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本身就是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差异吧!

说你行你就行——教育定律之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是“不服不行”。

这是在社会上人们讽刺人事任免的长官意志时常常引用的经典妙句,这种亲情眼里出能人的悲剧或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闹剧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显然是可怕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一种“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

“你行,你行,你真行。

”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

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

相反,要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

“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

”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会逐步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其神话色彩。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心血,雕成后每天爱不释手,深情凝望着它,终于有一天这个雕刻的美女活了,成为王子的妻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启发与助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的学生然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们说,班上的这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们听。

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在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验的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效应呢?

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有潜力 ,因此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这个实验充分证明: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同时也总结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在这种体验当中包含着热爱、理解、 尊重、关心、信赖、爱护以及较高的人际期望。

在学校教育当中,老师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而且还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依赖者与指导者。

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

如果老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给他们设定较高的标准与学习目标,并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关注与更多的个别辅导,这些学生将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将会更加自信、自强,将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一般都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显著的提高与进步。

这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 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激励并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这一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体会。

假使有一天某人称赞你穿的衣服很漂亮,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心情舒畅,对人也热情起来,工作也会觉得得心应手。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刺激作用。

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不喜欢或忽视甚至歧视某些学生,对这些学生降低标准或不抱任何期望甚至放弃他们任其放任自流的话,对他们的关注少了,对他们的辅导少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与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与冷漠,从而产生与老师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对学习更加消极,更加灰心丧气,对老师更加反感,逐渐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

正如《圣经》上的一句话,富有的还要给予,没有的还要剥夺。

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 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

“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

“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 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 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告: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 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

“主人,你给我的1 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 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科学家罗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

我们在教学中绝对不要放弃某些学生,在授课与个别辅导中要尽量兼顾好生与差生,要对学生多鼓励,要重视“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

仔细留心注意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你会发现一般是贬多褒少。

似乎我们的教师认为:

学生做正确是应该的,出错是无法容忍的。

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被碾磨得粉碎!

真正的名师往往是严格与亲善的完美统一:

他们既对学问一丝不苟,又能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近远期目标,并为学生点滴的成就而喝彩。

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教师。

当然,这个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的。

如果你能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计较别人说你不行:

你肯定会变得很行。

让我们看看坂本保之介的故事。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一书中说过一段令人回味的话:

“对于来我们研究所请教的人,我首先让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记住’这样一种自信。

说来也怪,一旦来访者确实认识到这一点时,好像就在这一瞬间,他们的记忆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实,自信心不仅是提高记忆力的诀窍,也是成才的先导。

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只有自信,才能使人自强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几乎每个成功者都具有自信心这个最重要的法宝;而自卑,只会使人自暴自弃,畏首畏尾,多愁善感,无所追求,从而失却成功的希望。

几乎每个失败者都与自信心无缘。

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落第后曾写过这样一副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落第不落志,自信心毫无削弱,更加勤勉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

蒲翁的成功,就是自信加勤奋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真正的天才和白痴都是很少的,只占1%左右,我们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在智力上的差异是不大的。

只要不是白痴,我们每个人的成功概率几乎是相同的,只要选准目标,奋力拼搏,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明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自信心呢?

请记住:

你能行,我能行!

体罚近乎无能——教育定律之三

在学校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一对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用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优良行为,克服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奖励是一种阳性强化,分赞许、表扬、嘉奖等;惩罚是一种阴性强化,分批评、劝告、指责、申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

在以上惩罚的过程中,有两条未被包括:

一是罚钱,二是体罚。

罚钱又叫“经济制裁”,在有些学校里仍然还在使用,如有些学校规定,上课讲话罚多少,迟到早退罚多少,打架骂人罚多少……我认为,第一,罚钱是决不可以在校园中存在的。

罚钱其实不是罚学生,而是罚家长。

罚了钱,孩子自然要挨家长的打骂训斥,这是借家长的手打孩子。

第二,罚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金钱万能”的阴影,感受到钱的威力无边,崇拜金钱,甚至会不择手段去寻钱。

第三,罚钱往往要有人监督,所以班干部往往就专门盯住谁犯错谁有过,而不去认真听讲,不去关注学习本身。

罚钱不行,体罚行否?

答曰:

更不行。

我认为体罚是无能的表现。

一般说来,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

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教师情绪不好时的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

如有的人就说:

“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有些学校和老师便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惩罚。

也有一些国家甚至允许学校运用体罚。

如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对学生实行体罚,其方式是用尺子或藤条来轻打学生的手掌或臀部。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体罚是不能应用于教育的。

第一,体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的心灵。

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的强制手段。

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娇嫩的花朵。

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

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它只能掩盖内心的邪恶。

抽打只能改造那些精神脆弱的,用甚至不那么危险的方法也可以改造过来的人。

”第二,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的心理。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论述:

“鞭打绳缚,若待拘囚。

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壁掩复,以遂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趋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第三,体罚往往容易使学生模仿暴力。

当他成年以后,或者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们会毫无犹豫地抱拳相向。

因此,即使是法律“允许”体罚的新加坡,也对体罚作了许多限定:

体罚只能作为教育的最后手段用于男生(也就是说不允许体罚女生);体罚时必须有第二位教师在场作证,详细记录学生的违法行为,执行体罚的时间和执行人的姓名;要将体罚事因通知家长,等等。

这样一来,可能真正实施体罚时已经怒气全消了。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皮肉之苦,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体罚近乎无能”,这大概也是教育的基本定律了。

读书改变人生——教育定律之四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

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

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

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

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

“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

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文学作品是影响人的心灵的有力手段;

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

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门径,它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所以,他号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

其实,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

还是这位大教育家说得好:

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学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他独特的读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

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

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

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

一句话:

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

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

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

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

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

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

“读书改变人生”,我想以最近读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龙江青年阿穆尔的一篇文章来与大家一起领略、品味这个定律的意义和价值。

他这样写道:

我在少年时期读了一本苏联小说《明天到海洋去》。

这本小说叙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

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幻想着有朝一**到远方,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漫游。

长大后,我特别钟情于旅游,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是《明天到海洋去》点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怀抱的热情和激情。

后来,我做过汽车搬运工、更夫,烧过锅炉,卖过烧饼,还当过编辑、秘书、代课教师,进过机关工作;我在乌苏里江边承包过土地,在俄罗斯当过倒爷,在北京做过小报记者。

现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为此感到骄傲:

是书给我提供了生活基础,它是我的衣食父母。

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时,白天干活,晚上点起蜡烛,读随身带着的帕斯捷尔纳克的《**瓦戈医生》。

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时,一边忙着记者工作,一边忙里偷闲读《李普曼传》……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学无止境,行者无疆。

书陪伴着阿穆尔成长,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于你我左右!

课堂属于学生——教育定律之五

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探求新知的过程从一个侧面看也是发现常识、逼近常识、接受常识、利用常识的过程。

像“地球绕太阳转”,可以说是一个最“常”不过、妇孺皆晓的知识,然而它由“异端”变为“常识”,却经过了怎样一个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过程啊!

在这个意义上,“课堂属于学生”这个道理的普及与“地球绕太阳转”十分相似。

当然,围绕“课堂属于学生”,虽未曾有过血腥的、惨烈的场面,但你能说它所面对的反对势力没有“地心说”一派那么强大和顽固吗?

恐怕不能。

“地心说”早已见鬼去了,而在明里暗中对“课堂属于学生”观点持“不合作”、反对抑或挑战态度的却大有人在。

可以说,这也正是导致课堂改革推进不力、大面积教学效率长期低迷不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原因。

构筑课堂的目的何在?

当然是为了学生的增知长识,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

就好像构筑一个屋子的目的是让主人遮风蔽雨,取暖防寒。

我们说屋子属于主人,谁都不会持有异议;那么说课堂属于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投去一瞥怀疑的目光?

有人说,难道课堂就不属于教师?

问得好!

但它的“潜台词”(“课堂属于教师”“师为主,生为客”)及其所蕴含的观点或许就是课堂没能“回归”主体(学生)的根本障碍所在。

表面上看,“课堂属于教师”没有什么错。

但一旦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学生,课堂和教师就失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清醒地发现,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而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或者比喻为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介”的教师是不具备主人资格的,是不应该获得“归属”权利的。

那么他的角色应怎样定位呢?

我想,既然教育是为人(学生)更好地生存,那么,把教师定位于“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等角色是很合适的。

鉴于此,人们提出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以为深得教育“三昧”。

课堂属于学生。

但“学生不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课堂必须有学生高度的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一时半会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课堂教学绝不能是教师的表演(更不能是他的“独角戏”),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

我个人主张,在一般课堂上,学生参与(这里指发言与其余听讲之外的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课堂属于学生。

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有下人的拘谨、奴仆的胆怯、童媳的压抑。

他应该投入洋溢四周的自由轻松的氛围,他应该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

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严明纪律,要求的是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曾把某些教师比做“教育警察”。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学生的眼里竟变成“教育的魔头”。

有他们的存在,课堂就不是学生的“家”,纵使是“家”,也是一个冰窖般让学生畏而远之的“家”。

于是,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不回家的人”。

课堂属于学生。

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技能的操练场,是学生未来人生阅历的实习地。

所以,在课堂里,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为他们营造必要的交际场,让他们学会交往,甚至学会“理论”,学会“争吵”。

“赤橙黄绿青蓝紫”,少了一色,就无七彩生活;“酸甜苦辣咸”,少了一味,也无五味人生,哪怕你给予他们的永远是火红的热情,是蜜糖的甘甜。

所以,真正的课堂还要让学生拥有多种生活的体验、多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拥有解开疙瘩、战胜挫折的经历,体尝“苦乐年华”的滋味。

课堂属于学生。

孩子把小手背在身后,一直以“坐如钟”的姿势纹丝不动看着教师,盯着黑板,或者当教师问题一出,大家异口同声……这是多么令人醉心的教学场景,是多少公开课赢得满堂喝彩的教学镜头,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对人性的善意嘲讽,甚至是对人性的恶意戕贼。

好的课堂永远是人性的、人道的,而上述课堂却剥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又哪里能实现还课堂于学生的教育追求?

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课堂非但不属于学生,而且也不属于人类。

所以,“课堂属于学生”要义之一就是“课堂属于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

                       

性格主宰命运——教育定律之六

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让我难以忘却:

“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是的,性格在人的整个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性格有几个内在层次:

生活原则层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总的看法,最稳定,处于支配地位,是性格的主导因素;对现实的态度层包括对别人、对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是性格的核心和实体,是比较稳定的,它受制于生活的原则,但却制约着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层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是性格的表现特征,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征,相对地说,它的可变性较大。

创造、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主题,也是永久的教育话题,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创造性性格,而创造性性格在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却严重地缺失。

对中小学师生的大量调查表明,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创造性性格。

我在长期的思考中发现,创造性性格类型的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勤奋努力、科学安排时间、虚心进取、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怀疑精神、个体独立以及对错误容忍、观点灵活并且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念,等等。

这些特征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否重要,当然不言而喻。

由此,我想到了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的事。

张教授有着独立的性格特征,他集“恒心、毅力、耐性、信念、傻气”于一身。

在这种性格影响下,他19岁时读《资治通鉴》,**尽一卷或两卷,经过七个月,读完这部294卷的大书,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

年龄稍大后,又决心读《二十四史》,于是他不畏艰难,不避寒暑,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将这部3259卷的大书读完,而且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

1946年,张教授任教的兰州大学买到明刻本《皇朝经世文编》,504卷,收录424家的政治论文3145篇。

他趁暑假休息的机会,经过50天的伏案,把它浏览了一遍。

我又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倾其所有,使个人藏书达19万册……这就是顽强的性格的力量和顽强性格的魅力。

面对这无数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