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方案解析.docx
《高支模专项方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专项方案解析.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专项方案解析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祈福新邨C2-12地块小学和幼儿园工程
建设单位:
广州市番禺祈福新邨房地产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华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钟一村祈福新邨C2-12地块内
设计单位:
广东省建工设计院
工程内容:
小学:
5层/1幢、建筑面积:
11389.00平方米;
幼儿园:
4层/1幢、建筑面积:
5032.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6421.00㎡。
祈福新邨C2-12地块小学和幼儿园工程工程是由广州市番禺祈福新邨房地产有限公司兴建,广东省建工设计院设计。
本工程含小学和幼儿园。
其中小学为地上五层公共建筑,无地下室,总高度为18.500m,其中首层为4.5米,二层至四层层高3.6米,屋面层层高3.2米。
幼儿园为地上四层公共建筑,无地下室,总高度为12.500m,其中首层至三层层高3.6米,屋面层层高3.2米。
由于本工程小学和幼儿园建址在山坡上,部分首层地面及室外地坪悬飘在山体边坡上,因此本工程高支模位置为:
幼儿园A~S×5~15轴局部首层楼面及室外地坪(首层楼面标高-0.03米,首层室外地坪标高为-0.13米),支模高度最大高度为12.67米,梁板模板钢管立杆支承在山体边坡上(面浇100厚C15混凝土垫层)(边坡倾角25~35o,坡底标高-12.800米),其结构梁截面有150×400mm、200×400mm、200×450mm、150×500mm、200×500mm、200×600mm、250×600mm、200×700mm、250×700mm、250×800mm、250×1000mm、250×1050mm、250×1100mm、300×1000mm、300×1200mm,楼板厚度100mm、150mm、250mm。
小学AD~AZ×A13~A19轴局部首层楼面及室外地坪(首层楼面标高-0.03米,首层室外地坪标高为-0.13米),支模高度最大高度为12.87米,梁板模板钢管立杆支承在山体边坡上(面浇100厚C15混凝土垫层)(边坡倾角35~45o),其结构梁截面有200×600mm、250×700mm、250×750mm、250×800mm、300×1000mm、300×2100mm、400×2500mm,楼板厚度100mm、120mm。
上述高支模区梁截面有150×400mm、200×400mm、200×450mm、150×500mm、200×500mm、200×600mm、250×600mm、200×700mm、250×700mm、250×750mm、250×800mm、250×1000mm、250×1050mm、250×1100mm、300×1000mm、400×1000mm、300×1200mm、300×2100mm、400×2500mm,楼板厚度100mm、120mm、150mm、250mm。
现分别对截面250×750mm、250×800mm、300×1000mm、300×1200mm、300×2100mm、400×2500mm梁模板和250mm厚楼板模板进行计算,其中梁截面有150×400mm、200×400mm、200×450mm、150×500mm、200×500mm、200×600mm、250×600mm、200×700mm按照梁截面250×750mm梁模板支模进行施工;梁截面有250×1000mm、250×1050mm、250×1100mm按照梁截面300×1000mm梁模板支模进行施工;400×1000mm按照梁截面300×1200mm梁模板支模进行施工;楼板厚度100mm、120mm、150mm按照楼板厚250mm厚楼板模板支模进行施工。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广州市建筑总公司编);
《祈福新邨C2-12地块小学和幼儿园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
《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粤建监字【1998】027号;
省、市建委对高支模的有关规定;
三、施工前准备
(一)、材料
根据现有实际情况选择高支模施工的使用材料如下
1、楼面模板、梁侧模和底模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
2、梁底、侧模板的竖直枋木采用80mm×80mm枋木;
3、梁底托梁采用80mm×80mm枋木或3.0厚φ48双钢管;
4、楼面模板底采用80mm×80mm枋木;
5、梁、楼面支顶采用3.0厚φ48钢管脚手架、可调式U型上托盘和可调式或固定底座;
6、剪刀撑、纵横水平拉杆采用3.0厚φ48钢管。
钢材采用Q235。
(二)、施工条件
1、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2、柱混凝土浇筑完毕。
3、根据模板方案、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钢管支撑地基应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5、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构配件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四、施工工艺
(一)、构造做法(详见第6页的模板设计一览表)
1、250×750mm梁梁侧模板80mm×80mm竖枋间距300mm,梁底80mm×80mm横枋间距300mm,托梁采用80mm×80mm木枋,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2、250×800mm梁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梁底横枋间距300mm,梁垂直方向对拉螺栓设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垂直方向距离在梁底上为325mm,对拉螺栓水平方向距离600mm,用孖钢管作为横楞,用蝴蝶扣及对拉螺栓联结。
托梁采用80mm×80mm木枋,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3、300×1000mm梁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梁底横枋间距225mm,梁垂直方向对拉螺栓设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垂直方向距离在梁底上为425mm,对拉螺栓水平方向距离600mm,用孖钢管作为横楞,用蝴蝶扣及对拉螺栓联结。
托梁采用80mm×80mm木枋,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4、300×1200mm梁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梁底横枋间距225mm,梁垂直方向对拉螺栓设2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垂直方向距离在梁底上分别为350mm、700mm,对拉螺栓水平方向距离600mm,用孖钢管作为横楞,用蝴蝶扣及对拉螺栓联结。
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5、300×2100mm梁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梁底横枋间距150mm,梁垂直方向对拉螺栓设4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垂直方向距离在梁底上分别为390mm、780mm、1170mm以及1560mm,对拉螺栓水平方向距离600mm,用孖钢管作为横楞,用蝴蝶扣及对拉螺栓联结。
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6、400×2500mm梁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梁底横枋间距300mm,梁垂直方向对拉螺栓设4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对拉螺栓垂直方向距离在梁底上分别为390mm、780mm、1170mm、1560mm以及1950mm,对拉螺栓水平方向距离600mm,用孖钢管作为横楞,用蝴蝶扣及对拉螺栓联结。
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托梁纵距≤450mm,横距为≤5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450mm,横间距为≤500mm(2支一排),立杆须与纵横水平杆用钢扣连接。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7、250厚楼板支模,板底80×80mm枋间距450mm,托梁采用80mm×80mm木枋,托梁纵距≤900mm,横距为≤900mm,钢管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间距为≤900mm(见梁大样图)。
钢管底座垫80mm×80mm孖枋木。
8、钢管支顶底部用可调式底座或固定底座,支顶上部用U型可调节螺杆调节支顶,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9、纵横水平拉杆设置
在钢管支顶底部上0.20m处纵横设置水平拉杆,用ф48钢管拉结,以后纵横水平拉杆按不大于1500mm高设置一道;当支模高度≥8米,<20米时,在支架最顶步距一步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杆端头有混凝土梁、柱的应与混凝土梁、柱顶紧;同时每隔两步水平拉杆与柱抱箍。
水平拉杆接长用扣件与立杆扣紧,接口应错开。
为加强高支模的整体刚度,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水平拉杆应与高支模范围相邻的以下一层的模板支顶作有效拉结,要求拉结不少于两榀门式架或两根钢管立杆。
若钢管立杆水平拉杆垂直方向位于框架梁位置,必须与框架梁稳固顶紧。
6、纵、横向剪刀撑设置
高支模支顶周边和高支模范围内纵横每隔≤9.0米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钢管拉结,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o~60o,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
7、水平剪刀撑设置
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及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设置的具体位置详图示)
8、凡高支模范围内边梁模板安装位置,排栅应及时安装,以作为高支模搭设的操作平台及安全护栏,高度超过10米的要拉兜底安全网。
在高支模顶架上端设置安全防护操作平台,施工操作平台需采用18厚夹板铺设;若高支模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采用排栅作边梁防护,排栅应及时安装。
施工操作平台需采用18厚夹板铺设。
11、立杆基础相应做法:
立杆基础:
由梁板计算书可得最大轴力为15.237KN(300X2100mm梁板),钢管立杆底垫底座及孖80×80木枋,考虑100厚素砼垫层扩散角因素,
15.237KN/[(2×0.08+2×0.1)×0.9]=47.03KN/m2
立杆基础:
(1)、钢管立杆支承在坡面上(全风化岩,承载力为240kN/m2,现浇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地基承载力约240kN/m2,因此,因此其承载力远大于42.325kN/m2,故钢管立杆基础可满足要求。
(2)、首层高大梁板立杆支承在山坡上,立杆底部应修平且设置双木方垫木;设置在坡体上的支撑体系应沿支撑立杆底设置顺坡面的纵横水平拉杆一道,纵横水平拉杆应与坡脚已浇筑的钢筋砼拉结顶紧@1800设置一道。
13、砼浇筑时,先浇筑砼柱、墙,在3~7天后,墙、柱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浇筑梁板砼。
高支模浇筑流程:
对边坡素土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大于250mm,现浇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待C15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搭设上层梁板模板支模;
14、由于本工程的高支模立杆支承于山体边坡之上,为确保高支模的砼浇筑时,山体边坡必须稳定可靠,因此,在高支模钢管搭设前,必须对山体边坡进行可靠的支护,支护完成后并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搭设高支模钢管。
15、±0.00层结构下各层边坡构架梁采用三立杆支承,中间支撑用可调顶托,边支撑立杆可用扣件抗滑力承载;每层构架梁施工时,其支撑体系应与下层已浇筑的梁抱箍扣接,每1800mm一道。
模板设计一览表:
序号
相同支模形式的梁、板尺寸
支顶材料、间距
主、次龙骨规格、材料、间距
梁侧模竖肋规格、材料
模板材料、规格
1
250厚楼板
支模
钢管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为900mm
板底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450mm,跨距900mm,托梁采用80mm×80mm枋木,跨距900mm,
板底模板18mm厚夹板。
梁侧、梁底模板18mm厚
夹板
2
250×75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900mm。
横向9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300mm,托梁采用80mm×80mm枋木,跨距90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
3
250×80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900mm。
横向9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300mm,托梁采用80mm×80mm枋木,跨距90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采用80×80mm枋木。
对拉螺栓设1道,直径14mm,水平方向距离600mm。
(续上表)
序号
相同支模形式的梁、板尺寸
支顶材料、间距
主、次龙骨规格、材料、间距
梁侧模竖肋规格、材料
模板材料、规格
4
300×100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900mm。
横向9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225mm,托梁采用80mm×80mm枋木,跨距90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采用80×80mm枋木。
对拉螺栓设1道,直径14mm,水平方向距离600mm。
板底模板18mm厚夹板。
梁侧、梁底模板18mm厚
夹板
5
300×120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900mm。
横向9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225mm,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跨距90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采用80×80mm枋木。
对拉螺栓设2道,直径14mm,水平方向距离600mm。
6
300×210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900mm。
横向9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300mm,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跨距90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采用80×80mm枋木。
对拉螺栓设4道,直径14mm,水平方向距离600mm。
7
400×2500mm梁
采用3.0厚φ48钢管支顶,纵向间距为450mm。
横向500mm(2根一排)
梁底横枋采用80mm×80mm枋木,间距225mm,托梁采用3.0厚φ48双钢管,跨距450mm。
梁侧模板竖枋间距300mm,采用80×80mm枋木。
对拉螺栓设5道,直径14mm,水平方向距离600mm。
(续上表)
水平杆、剪刀撑设置(采用ф48×3.0钢管)
在钢管支顶底部上0.20m处纵横设置水平拉杆,用ф48钢管拉结,以后纵横水平拉杆每1500mm高设置一道;当支模高度≥8米,<20米时,在支架最顶步距一步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水平拉杆端头有混凝土梁、柱的应与混凝土梁、柱顶紧。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水平拉杆应分别与高支模范围相邻的各层梁板的模板支顶作有效拉结,要求拉结不少于两榀门式架(或两根钢管立杆)。
2、剪刀撑的设置(采用ф48×3.0钢管)
高支模支顶周边和高支模范围内纵横每隔不大于9.0m设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钢管拉结,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o~60o,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
水平拉杆端头有混凝土梁的应与混凝土梁顶紧。
在(钢管支顶)的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间以及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二)、施工工艺
1、模板安装
(1)先在楼面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按施工方案标出立杆安装位置,然后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装柱头模板。
(2)根据模板的施工图架设支撑和木楞。
支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3)钢管立杆须设置底座,立杆垂直度容许偏差为全高不大于1/600及±20mm,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与立柱要有效连接。
(4)通线调节钢管立杆的高度,将托梁找平,架设托梁及梁底枋木。
(5)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5‰。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6)梁侧模板:
先安装梁底模板,待安装完钢筋后再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枋)、斜撑、对拉螺丝等。
(7)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撑是否牢固,模板梁内、板面应清扫干净。
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拼缝位置下面必须要有次龙骨支撑并钉牢.拼缝处内贴胶带,防止漏浆.
(8)在混凝土板面安装钢管立杆时,应对上部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强度的验算,然后安装可调底座及钢管立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在混凝土面直接安装可调底座时,要在根部设置两个方向的水平拉结杆,以防止立杆根部移动。
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200㎜。
(9)在楼层特别高的楼层层间安装钢管立杆时,立杆要同时安装水平拉杆、剪刀撑,并采用扣件与钢管立杆扣牢。
钢管上部安装的可调托座要牢固承托上部托梁。
(10)高支模支顶周边和高支模范围内纵横每隔不大于9.0m设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钢管拉结,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剪刀撑之间设置之字斜撑,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60o,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之字斜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
水平拉杆端头有混凝土梁、柱的应与混凝土梁、柱顶紧,或者每隔两步水平拉杆与柱抱箍。
(11)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间以及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2、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要求
1)模板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拆除模板的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2)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3)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4)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置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抛掷。
5)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该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
当设计无规定事,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规定地点堆放。
6)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7)高处拆模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8)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逐快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9)拆模如遇到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10)已拆除了模板的机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涉及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11)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积水,方可进行工作。
12)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
(2)支架立柱拆除
1)当拆除模板时,应在其下面临时搭设防护支架,使所拆模板先落在临时防护支架上。
2)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
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3)当拆除大于6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4)对于多层楼板模板的立柱,当上层及以上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立柱的拆除,应根据下层楼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实际情况。
5)拆除平台、楼板下的立柱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6)对已拆下的模板、立柱及其他零配件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
(3)普通模板拆除
1)拆除柱模板
柱模板拆除应分别采用分散和分片2种方法。
分散拆除的顺序应为: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楞或横楞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运走分类堆放、清理、拔钉、钢模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分片拆除顺序应为:
拆除全部支撑系统、自上而下拆除柱箍筋及横楞拆掉柱角U形卡、分2片或4片拆除模板、原地清理、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分片运至新支模地点备用。
柱子拆下的模板及配件不得向地面抛掷。
2)拆除梁、板模板
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在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跨度大于8m的梁式结构,应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从中心沿环圈对称向外或从跨中对称向两边均匀放松模板支架立柱。
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作业。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置地面。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三)、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撑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立柱应铺设垫板。
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钢管、配件应有产品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
4.有弯曲、凹腔、裂缝、锈蚀严重和焊口断裂的钢管不得使用。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观察检查。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模板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混凝土表明质量的,粗糙、麻面。
观察检查。
3.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粱、板,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5‰。
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
尺量检查。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符合规定。
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一般项目
预埋件、预留孔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最(mm)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mm)
5
外露长度(mm)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mm)
2
外露长度(mm)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mm)
10
尺寸(mm)
+10,0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mm)
5
底模上表面标高(mm)
±5
截面内部尺(mm)
基础
±10
柱、墙、粱
+4,-5
层高垂直度(mm)
不大于5m
6
大于5m
8
相邻两扳表面高低差(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