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653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docx

大学心理学课后答案集合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判断正误

()“一个成熟的体操运动员,按照训练要求热身运动,做了一系列前空翻动作。

”该项活动中表现了运动员的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性和普遍性。

()个性心理不受心理过程的制约和影响。

二、单项选择

1.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心理活动的规律,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任意歪曲和杜撰结果。

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2.某咨询师在分析一个极具叛逆倾向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既考虑到父母的性格、出生环境、生活环境、家教方式,又考虑到该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

这是坚持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3.当年华生为了研究儿童的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小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使这个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东西都产生了畏惧心理。

该实验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4.“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永远的坏人。

”该说法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5.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

这种研究方法叫()

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

6.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了解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活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调查法

7.被誉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A弗洛伊德B冯特C杜威D皮亚杰

8.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32年B1920年C1897年D1879年

9.关于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无法界定

三、问答题

1.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

4.简述实施心理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一、判断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

()2.把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向中枢神经部位传递的神经叫做运动神经。

()3.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的反应。

()4.只要有脑,就可以产生心理活动。

二、选择题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三部分。

A细胞体、树突、轴突B细胞体、树突、髓鞘

C突触、树突、轴突D细胞体、终纽、轴突

2.主管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的器官是()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3.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位是()

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D胼胝体

5.新生儿生下来就会吸吮,这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6.遇到危险,个体会下意识地做出躲避动作,这属于()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7.杂技团的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就做各种表演,这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现象。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9.冷的时候就会起鸡皮疙瘩,说的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10.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某学生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11.在教师讲解了例题之后,学生能够顺利解决相似的其他练习,这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12.跳水运动员通过反复训练,能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空翻转体动作,这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

13.常言说的“画饼充饥、惊弓之鸟、望梅止渴”,是()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

14.“谈梅生津”属于()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

15.聋哑人看到新闻导播的手势语,就明白新闻的内容。

这是()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

16.盲人通过触摸盲文,能读懂文章和故事。

这是()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

17.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

A脊髓B大脑皮层C脑D神经元

三、名词解释

1.无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操作性条件反射:

四、问答题

1.简述大脑皮层活动的基本规律。

 

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简述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知觉与教学

一、选择题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  )。

A.适应  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

3.绝对感受性是(  )。

  A.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B.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能够觉察出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  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

4.对物体(  )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在空间中的位移 B.距离和方位特性C.空间特性 D.延续性和顺序性

5.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A.感觉  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

6.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程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7.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觉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8.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9.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以上都不是

10.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以上都不是

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以上都不是

12.“月明星稀”反映的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以上都不是

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

14.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距离知觉D.社会知觉

15.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距离知觉D.社会知觉

16.下列哪个选项符合人对时间估计的规律?

  A.活动内容贫乏枯燥,时间短估B.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间短估

C.活动内容贫乏枯燥,回忆时时间长估D.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回忆时时间短估

1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8.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9.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20.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21.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2.一位教师绘制了一张教学图表,并在图表的四边绘制了色彩绚丽的精美图案。

但在课堂上,他发现学生观察的效果不理想。

这位教师违背了知觉规律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二、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感觉阈限:

5.感觉适应:

三、判断

()1.错觉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无益的。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4.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6.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是暗适应,意味着视觉感受性的降低。

()7.一般说来,评酒师、评茶师在味觉和嗅觉上的差别阈限小于常人,而差别感受性则大于常人。

()8.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四、问答题

1.简述常见的社会知觉误区,并举例

2.简述知觉的特征并举例

3.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4.简述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知觉的种类并举例说明。

 

6.简述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并举例。

 

7.要使直观教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在使用教具时,教师必须注意什么?

 

第四章记忆与教学

一、名词解释

1.记忆:

2.表象:

3.遗忘:

二、填空题

1.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

、、、。

2.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

、、。

3.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三、判断

()1.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2.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是前摄抑制。

()3.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四、选择题

1.提起某个同学,脑海中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

这是()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

2.我们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

3.体操运动员对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

4.我们对小学时代的九九乘法口诀表依然能熟练背诵,这是()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

5.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个组块。

A7±2B3±5C5D9

6.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忆学过的内容属于()

A.再认B.保持C.再现D.识记

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左右,最长也不超过A.1分钟B.30秒C.两分钟D.15秒

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要达到效果最佳,效率最高,过度量应该在()左右

A50%B30%C100%D80%

9.常言所说的“过目不忘”和“久难成诵”描述的是记忆的()

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

10.常言所说的“出口成章”“下笔成言”“书到用时方恨少”描述的是记忆的()

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

11.教师课堂提问背诵时,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背出来,有的学生时断时续,会遗漏一些字词,这种现象反映了记忆的()

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

12.对于某些经历或者事件可以终生不忘,这反映了记忆的()

A持久性B敏捷性C正确性D准备性

五、问答题

1.简述记忆的品质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遗忘产生的原因。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6.如何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简述记忆的种类。

 

第五章思维、想象与教学

一、名词解释

1.思维:

2.想象:

3.创造性思维:

二、选择题

1.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屋顶是湿的,地面也是湿的,于是便推想到“昨夜下雨了”。

这个过程属于()

A记忆B思维C感知D想象

2.地质工作者在珠穆朗玛峰地区4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以此推断“世界屋脊”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

这体现的是思维的()

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

3.常言所说: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指思维具有()

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

4.两三岁的幼儿总喜欢用手触摸、摆弄事物来探究一切,这主要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5.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各种教具和学具,说明小学生主要以()为主。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6.聋哑人依靠手势进行交流,这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7.画家画画以前,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很多风景或者图片,然后开始构思创作,这属于()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8.警察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梳理案件发生的脉络,这主要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9.学生根据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这主要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10.某工程师在头脑中反复构思楼房的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主要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11.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而后知不足”,让同学们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主要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12.修摩托车的师傅一边拆卸,一边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这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

13.在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中不包括

A.功能固定性B.动机强度C.知觉情境D.运气成分

14.耶克斯-多德森研究发现,最佳动机水平与课题难度之间呈()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没有必然联系D以上都不是

15.我们平时说的“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16.我们平时说的“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17.我们平时说的“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18.我们平时说的“思路鲜明、条理清晰、推理严密”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19.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立即给与正确回答,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20.“知其表而不知其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的是思维品质的()

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

三、填空题

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或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

2.根据思维探索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将思维分为:

4.思维的形式有:

、和

四、判断

()1.聚合思维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答案。

()2.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缜密性特征。

()3.某商场发生了火灾,警察亲临现场勘查后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做出各种假设,这一过程主要是聚合式思维。

()4.常规性思维没有新的思维成果产生,而创造性思维经常有新思维成果产生。

()5.“一题多解”和“殊途同归”都体现的是发散式思维。

()6.思维只有凭借语言才能进行。

()7.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8.判断下列内容分别属于那种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水遇冷会结冰橘子()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五岁的女童()

绝大多数人智力属于中等程度()

优秀教师都具有高的的责任和爱,小李是优秀教师,所以小李一定有高度的责任和爱

他们俩长得很像,也许他们是亲兄弟()

鸟是会飞的动物。

()

五、问答题

1.简述思维的主要过程并举例说明。

 

2.简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4.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5.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六章注意与教学

一、判断

()1.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其对信息的选择性。

()2.所有的觉醒状态必定有注意发生。

()3.全神贯注地听课属于注意。

()4.晚饭后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散步属于注意。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5.当我们在认真观看电视节目时,对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便不会加以格外关注。

这种现象描述的是注意的集中性。

()6.人的意识对特定对象和范围保持一定的意识强度或紧张度。

这种现象是注意的集中性。

()7.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两者内涵相同。

二、填空题

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

、和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2.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的注意叫做

3.预先有自觉目的,必要时需经过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叫做

4.与自觉目的任务相联系,但无须明显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

5.请在横线上填写以下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的注意种类

上课之初

开始讲授新内容

重点和难点

提供直观材材料、动手等

下课前

三、选择题

1.学生正在上课,忽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不由自主地朝他看去。

这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

2.考场上,同学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答题。

这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

3.学生熟练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车等活动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

4.有的人阅读速度很快,能做到“一目十行”,说明其()这一品质很强。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5.有的学生课堂上长时间全神贯注,有的学生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学生的()这一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6.常言所说“一心二用”、“一心多用”指的是个体的()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7.上完数学课,接着上语文课,学生的注意随之集中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这是指()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四、问答题

1.简述如何利用无意注意规律应用于教学。

 

2.简述注意的功能。

3.简述注意的品质。

 

4.简述如何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应用于教学。

 

第七章情绪、情感与教育

一、填空题

1.情绪和情感的产生的源泉是:

;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2.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有:

、和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爱屋及乌”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是情绪情感具有。

4.情感的种类主要有:

、和。

二、判断

()1.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个体总是产生同样的情绪。

()2.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人们一般产生积极的体验。

()3.情绪和情感不存在区别。

()4.由人的到的需要和道德观点是否得到满足或实现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道德感。

()5.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美感。

()6.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理智感。

()7.道德感一旦形成,就是静止不变的。

三、选择题

1.常言说“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见花流泪,对月感怀”这样的情绪是()

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

2.“目瞪口呆,暴跳如雷”“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等情绪指的是()

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

3.张某性格外向,总是喜欢一如既往地帮助别人。

这句话描述的情绪是()

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

4.突然失火了,有人头脑清醒,从容自若逃生,有的人惊慌失措。

描述的情绪是()

A心境B激情C热情D应激

三、问答题

1.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2.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措施有哪些?

 

3.结合案例阐述处理挫折的常用策略。

(案例自编即可)

 

4.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第八章意志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意志:

2.冲突:

二、判断

()1.“不撞南墙不回头”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2.学生能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这属于意志行动。

()3.意志的产生与认识过程无关。

()4.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三、选择题

1.意志行动的特征不包括()

A自觉的目的性B与克服困难相联系C有认知活动参与D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3.“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前怕狼后怕虎”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4.面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5.有些人为了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住房条件,尽管工作和生活环境不适应,但还是想换一个新单位工作;与此同时,又考虑到留在原单位工作,尽管收入、住房条件差些,但却有习惯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适应了的人际关系。

他(她)面临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6.开学之初,一个大学生想选修一些有吸引力的课程,但又害怕考试失败;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想参加学校的公共协会学习公共关系学问,但又怕不能被接受而面子上不好看。

该同学面临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7.“前遇大河,后有追兵”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

A接近-接近型B回避-回避型C接近-回避型D多重接近-回避型

8.“想吃鱼又怕鱼刺”描述的冲突类型属于()

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连续性D自制性

10.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个体,但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叫做()

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回避型

11.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目标都是个体想要回避的,而人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叫做()

A回避-回避型B接近-接近型C多重接近-回避型D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