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思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123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可思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马可思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马可思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马可思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马可思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可思题.docx

《马可思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可思题.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可思题.docx

马可思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6、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8、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B、历史性

C、系统性D、实践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能被人们所认识D、实际存在的实物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3、在哲学史中,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C、康德D、赫拉克利特

14、、下列论断或寓言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

A、刻舟求剑B、过犹不及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

A、世界统一于物质B、世界统一于精神

C、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16、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

A、唯理论和经验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朴素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B、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8、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人类认识世界的先天形式

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B、联系的多样性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20、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1、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2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

2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25、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2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27、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2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29、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种观点是()

A、认识论的辩证法观点B、认识论的唯物论观点

C、认识论的唯理论观点D、认识论的经验论观点

3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B、真理发展中的高低阶段

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D、可以各自独立存在的真理

31、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说,这是因为()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33、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所说明的道理是()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35、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

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3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37、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

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38、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

A、它是社会历史的活动B、它是人类能动的活动

C、它是适应环境的活动D、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3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家庭关系

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40、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

41、社会意识是()

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D、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4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3、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D、唯一动力

44、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45、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46、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先进的社会意识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限制

B、先进的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是超阶级的

C、先进的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D、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47、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任何实践都是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的活动

B、任何实践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具体活动

C、任何实践都是客观物质活动

D、有些认识任何实践都无法检验其真伪

48、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进步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D、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4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5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生物学、道德、宗教     B、逻辑学、哲学、道德

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   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

52、政体问题说的是()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5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B、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54、“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5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社会存在是指()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5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为()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58、国家的实质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

59、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

A、它内部的诸环节或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B、它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C、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方式

D、它同生产力没有矛盾

60、我国目前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是由于()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的

C、党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决定的D、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

6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

A、政治范畴B、经济范畴C、思想范畴D、文化范畴

6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B、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观点

C、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63、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

64、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6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

A、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

66、剩余价值是()

A、资本集中的源泉B、资本再生产的源泉

C、资本周转的源泉D、资本积累的源泉

6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6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7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71、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7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7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74、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7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7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7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7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7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 

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  

80、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康采恩  C、混合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81、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中,()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的内容和本质是交换价值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价值量的大小是由交换价值所决定的

82、资本积累是()

A、对小生产者进行剥夺而实现的积累

B、由于资本家节欲而实现的积累

C、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D、社会财富在所有人手中的积累

8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84、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85、资本的周转速度()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86、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D、流动资本之比

87、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88、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参加竞选活动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

8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90、垄断低价一般是()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

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

91、除跨国公司外,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国际托拉斯

C、金融寡头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

92、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有()

A、原国有经济改为国家私人共有B、国家与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创办企业

C、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资金并介入其经营D、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向社会招股

9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资源配置国际化B、国际贸易自由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D、各国货币一体化

94、在世界发展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是()

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9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9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7、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9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

9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100、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必然性在于()

A、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C、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D、德国古典哲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准备

E、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天才与实践活动的理论成果。

3、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5、下列命题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D、民愿不可违E、英雄造时势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总体和局部的关系B、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E、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7、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主要内容是()

A、世界是统一的B、世界是物质的

C、世界在物质基础上是多样性的统一

D、世界是可知的E、世界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体

8、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B、对物质的反映C、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E、世界的本原

9、下列哪些说法正确概括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A、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活动。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10、新生事物是()

A、新出现的事物B、形式新奇的事物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11、对立统一规律与辨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关系在于,它是()

A、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B、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补充C、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E、一切规律和范畴的客观基础

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B、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