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040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总复习

苏教版2015~2016年九年级思想品德

全册知识点复习

(期末考试、中考必背考点——可做小抄用)

9.1.1成长在社会

一、基本知识点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2、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6、作为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方式还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7、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9、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P12

10、承担的责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

最重要的当然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简答题

1、亲近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有何意义?

P9

(1)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怎样学会亲近社会?

(或亲近社会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P9-11

(1)不能做“看客”。

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结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2)遵守社会公德。

必须遵守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3)善于明辨是非。

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怎样?

P6-7

(1)个人离不开社会。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或社会离不开个人)。

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青少年关注时事政治的途径、意义分别是什么?

P7

(1)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

(2)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类社会面临着哪些新问题、新挑战?

有何影响?

P5

(1)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如犯罪、吸毒、恐怖主义等。

(2)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闪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意义分别是什么?

P5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7、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P12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

(2)自觉维护国家统一;(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8、怎样做到自觉服务社会?

P12、15(要点:

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9、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P15

参加义务劳动,照顾老人和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捐款捐物,上街擦洗护栏,等等。

9.1.2融入民族文化

一、基本知识点

1、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P17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的特点: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

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4、中华文化的代表有:

京剧、武术、算盘、书法、中国结、对联、印章、剪纸、中医中药、瓷器、刺绣。

5、中国结、中国印、福娃,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

6、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7、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

二、简答题

1、汉字的地位、特点、作用分别是什么?

P18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

(2)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请列举常州市的文化资源优势(或列举常州特色文化)。

(1)历史名人:

季札、萧道成、“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数学家华罗庚、企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

(2)文化遗址:

淹城遗址、圩墩遗址等;(3)旅游景点,如天目湖、西太湖等;(4)古运河文化、孟河医派文化。

★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

【注意点:

分清主体、明确责任】

政府:

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②加大保护的资金投入;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④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

青少年:

①认识到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经济参加宣传活动;②以实际行动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如:

旅游是不乱涂乱画;③同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2、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P23,26

①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②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含义(或要求)是什么?

(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情为祖国动,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③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P28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怎样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怎样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P28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P30-31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30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中华民族精神在解放前后分别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P30-31

(1)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有: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2)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有: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9、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人民的深深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民族精神的大厦添砖加瓦。

或者:

①增强爱国情感,热爱祖国和集体;②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社会责任;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承担振兴中华的使命;⑤勇于实践和创新;⑥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

10、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

出一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召开一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定一些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规范等。

11、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或者:

在爱国主义方面,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在勤劳勇敢方面,见义勇为,热爱劳动;在自强不息方面,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或者:

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a.自觉履行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b.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c坚决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等。

在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方面,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a.学习上,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怕困难。

b.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互相攀比等。

或者: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c.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9.1.3笑对生活

一、基本知识点

1、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也叫外部原因,通常难以控制;主观原因也称内部原因,多数可以控制。

2、学习重要性: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3、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4、产生考试焦虑的因素有:

能力水平、抱负水平、竞争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心理与生理状态。

5、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进行考前自信训练和考中放松训练。

6、克服考试过度焦虑的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针性的调控方法。

7、挫折具有普遍性。

人生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8、战胜挫折的方法有

(1)进行认知调整训练和行为训练;

(2)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挫折?

其表现有哪些?

P33

(1)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

(2)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

心理上一般表现为愤怒、焦虑、沮丧、悲痛等;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埋怨他人、推卸责任等。

2、如何理解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或挫折的双重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同样是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一些人那里,挫折会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在另一些人那里,挫折则会成为人生中的富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2)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者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

3、初中学生需要确立怎样的学习观念?

P37 四点

①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②我们必须培养学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 ③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 ④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学习压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怎样?

怎样正确地看待学习压力?

P38

学习压力与学习效果呈“倒U形曲线”,也就是说保持中等强度的学习压力时,学习效果最好;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压力都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5、如何正确地认识考试焦虑的“度”?

P38-39

(1)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是正常现象。

(2)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考试效果。

(3)我们要把握好焦虑的“度”,过度的考试焦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但通过一定的训练,过度焦虑是可以慢慢减轻甚至克服的,我们可以使它维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6、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对于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

P42

 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7、创新精神对国家有什么意义?

P44

(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8.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你认为国家、学校和中学生分别应怎么做?

国家: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加大对教育、科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④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学校:

①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种课程和选修课;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多组织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的活动;

学生:

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知识基础;②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③敢于对书本知识质疑;④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提高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发展创造性思维;⑥进行研究性学习;⑦不怕挫折和失败;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敢于善于创新。

第4课学会合作

一、基本知识点

1、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P47

2、有效合作首先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P52

3、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 指挥。

P53

4、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在合作中,既要公平公正地分担责任,也要公平公正地分享成果。

P55

5、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善于合作的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P54

6、善于合作的原则是:

公平公正。

P55

7、竞争在性质上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之分;竞争也有排他性竞争和

非排他性竞争(或称为合作型竞争)。

8、竞争不再是利益互相冲突的对手间的简单拼杀,也不再是一种损人利己行为,

而更像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风格的友谊赛,是强者、勇者、智者之间的较量。

9、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其结果是优胜劣汰。

二、简答题

1、合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的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

它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2、合作的价值?

(合作的作用)

合作①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②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③可以减少冲突或排他性竞争,求得整体优化;④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激励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

⑤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3、发展和合作的关系:

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合作。

二、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需要合作。

三、集体的发展也需要合作。

★4、合作的方法:

一、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二、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三、承担义务履行义务。

四、相互沟通真诚合作。

五、公平公正合作共享。

5、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同一目标,按同一标准或规则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与较量。

6、竞争的积极影响①对个人:

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②对集体:

竞争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③对企业:

竞争能促进企业增强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7、竞争的负面影响?

①盲目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②许多不正当竞争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③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紧张和焦虑;④经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⑤经常成功可能使人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8、怎样正确参与竞争:

一、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二、竞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三、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9、竞争与合作有何关系?

①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②合作存在竞争;③竞争需要合作。

④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10、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勇敢地参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和失败;克服竞争中的自私和嫉妒心理。

第5课与诚信同行

知识梳理

1、诚信,也就是诚实守信。

讲诚信,就是要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守信用、履行诺言。

有关诚信的成语、俗语等: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P62

2、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诚信 。

孔子把诚信是做人的首要之德。

P63

3、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P65

4、我们在学习上要有求真的态度,不能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来取胜。

5、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P69

6、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利益的基本要求。

P71

7、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P63

8、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企业而言,诚信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对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政府而言,诚信是良好的社政府形象。

当前,我们要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

9、诚,使自己坦然,心如明境;实,使自己坚稳,富有力量。

问答:

★1、诚信有何价值?

(怎样正确理解“诚信也是一种资源”?

①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③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④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⑤诚信也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

2、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重诺守信。

二、对事负责。

三、从说实话做起。

四、从小培养,重在行动;诚实对待每件事。

3、为什么要诚信考试、诚信学习?

P68

4、什么是国家机密?

怎样严守国家机密?

P71

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遵守相关纪律;既要珍惜真诚友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

5、如何理解善意的谎言?

P73

6、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就是隐私。

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7、怎样维护个人隐私?

①提高防范意识;②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③保持适度的情感和社交距离;④当隐私权遭到侵犯时,依法维护。

8.怎样认识现实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

①诚实并不意味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

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还必须严守国家机密;企业职工有保守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③“善意的谎言”有时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9.3.6做守法公民

知识梳理

一、填空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依法治国。

P76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P77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P77

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或有法可依)。

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5、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

守法用法。

P81

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主体是:

广大人民群众;“法”是指:

宪法和法律。

8、市场经济在本质是法制经济。

P78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9、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素质要求是:

树立法治观念。

树立法治观念必须做到: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11、我国“五五”普法教育是从 2006 年起,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P83

12、13、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简答题

1、依法治国的含义:

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怎样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为依法治国提建议)

①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有法可依)

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法必依)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群众基础。

3、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

(作用)

只有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作主。

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只讲道德不讲法律,道德就没有约束力。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讲法律不讲道德,法律就失去民众的诚服,导致野蛮粗暴的管理。

5、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

6、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

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7、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学习法律?

/为什么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之一?

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③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维权;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①记住违法分子的相貌特征及去向;②拨打110报警;③向路人求助;④告诉老师和父母,请学校和家长帮助解决;⑤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进行法律法规的咨询;⑥向当地专门的青少年维权部门寻求帮助;⑦向相关的行政部门提起申诉;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家庭、学校、社会要给以特别保护。

二、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不能以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而依靠法律的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9.3.7维护合法权利

知识梳理

一、填空

1、公民的经济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

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P85

2、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遗嘱先于法定。

原则是:

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

法定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的有:

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继承顺序有: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P86不属于继承范围的人,除了通过遗赠或遗嘱继承外,无权继承或接受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