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5997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逻辑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逻辑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逻辑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逻辑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填空.docx

《逻辑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填空.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填空.docx

逻辑填空

言语理解与表达

大纲说明: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的题型包括:

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内容概述】

由大纲可知,言语理解的常见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三大题型。

其具体形式如下。

逻辑填空

其形式通常为给出某文章的部分选段或一句话,在几个关键位置留出空格,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几个合适的词填入题干的空格内,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它既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对汉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又考查考生对语境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

其考点主要包括实词填空、成语填空、虚词填空与复合填空。

题型举例:

许多种类的蝴蝶鱼在尾部前上方,与头部眼睛相对称位置有一黑色斑点,宛如鱼眼,而它的眼睛则在头部的黑斑中。

平时,蝴蝶鱼在海中总是倒退游动。

掠食者常受尾部黑斑的,误把鱼尾作鱼头。

当掠食者猛扑向它时,蝴蝶鱼正好顺势向前飞速逃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隐匿引诱B.藏匿诱骗C.深藏诱惑D.隐藏迷惑

解答:

由第二空后面的“误把鱼尾作鱼头”可知,第二空选“迷惑”最恰当。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阅读理解

片段阅读这种题型一般是先给出一段300字以内的文字,然后根据这段文字提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从所给选项中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的一项。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整个文段或文段中字、词、句的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其考点主要有主旨观点概括、细节理解、词句理解、寓意理解几种类型。

题型举例:

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须在建路花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量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取得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

A.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B.决定于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是否最短

C.应该是一条造价最低的线路

D.不会总是建造成本最低的线路

解答:

仔细观察四个选项,你可以发现,选项A与题中“妥协”的含义不相符;选项B和C都无法从题中得出;只有选项D是短文支持的一种主要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

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以考查语句连贯为主,可分为语句排序和语句填空两种题型。

语句排序题的出题形式是给出几个句子,要求考生对其进行排序;语句填充题的出题形式是给出一个不完整的文段,要求考生选出合适的句子填入空缺处。

它们都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

题型举例: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①人们要进一步了解世界,就需要发现新的数学形式

②迄今为止,数学已经帮助我们了解了世界的各个方面

③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

“宇宙万物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④随着新的分支的出现,数学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⑤数学帮助我们揭开了许多宇宙的奥秘,由此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⑥从纸牌游戏到天气预报,从艺术到哲学

A.①④②⑥③⑤B.②④⑥①⑤③

C.③⑤①②⑥④D.④①⑥⑤③②

解答:

由文段可知,①句和②句之间含有重复词语“了解世界”,根据话题衔接的原则这两句必然相连,且②句是对①句的补充说明,应该是②在①后,故排除B选项;⑥句讲了数学涉及的新领域,④句总结说明新的分支出现后,数学作用突出,因此⑥④相连,③句是援引,很适合做句首,故排除A、D。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命题统计】

近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主要在35—40道,其中逻辑填空约15-20题,阅读理解约15—17题,语句表达约2—3道。

本部分参考完成时间为35分钟。

我们对2012年来的贵州省考题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进行统计,得出如下表所示数据。

2012-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言语理解部分题型与题量分布表

2012

(40题)

2013

(40题)

2014

(35题)

2015

(35题)

2016

(35题)

总计

难度

逻辑

填空

实词填空

12

9

6

7

6

30

★★★

成语填空

5

5

3

2

5

20

★★★★

虚词填空

1

0

0

0

0

1

NULL

实词+成语

2

6

6

6

4

24

★★★★

阅读

理解

主旨概括

6

6

4

2

2

20

★★★

意图推断

5

3

7

10

6

31

★★★★

细节判断

7

3

3

4

5

22

★★★

词句理解

0

1

0

0

0

1

★★

文意衔接

1

2

1

1

1

6

★★★

标题选择

1

0

2

0

3

6

★★★

语句

表达

语句排序

0

2

2

2

2

8

★★★★

语句填空

0

3

1

1

1

6

★★★

2012-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题量分布图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逻辑填空从2014年开始其题量就从20题下降为15题。

在该部分实词填空与成语填空是考查的重点。

虚词填空除了2012年贵州省自主命题时考查了一道外都未考查。

从趋势上来看实词与成语混合填空所占比重上升。

阅读理解在贵州省的该题试中全为片段阅读。

其中以主旨概括、意图推断与细节判断考查最多,占到整个模块题量的70%以上。

其他几种题型为备考题型,应注意的是文意题型近两年都有考查,标题选择题标题选择题2016年考了三题。

语句表达的两种题型基本上是必考题,但是题量不大。

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根据以上考情,把握住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第一章 逻辑填空

大纲细解:

逻辑填空主要是考查应试者是否有“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能力的题型。

它的出题方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材料,在材料中有部分地方空缺,需要填入适当的词语才能保证句子的通顺与句意的完整。

应试者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词汇填入空缺处,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得体。

题型概述:

逻辑填空主要分为实词填空、成语填空与虚词填空三种类型。

实词是指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六种词型。

其中以动词与形容词考查最多。

近年来,实词填空更倾向于考查同义词辨析、更倾向于实词与成语结合考查、更倾向于考查常见但易误用的词。

按空格数量,实词填空型题目又可细分为单词填空、双词填空与三词填空三种,现在考查最多的是双词填空与三词填空。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褒义和中性三类。

考试中成语填空以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为主。

例1.(2012年河北)当讲述自己幼年读书的时光时,作者______的叙事,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好像也回到了童年读书时代,并从中受到了强烈的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

A.惟妙惟肖 震撼B.娓娓动听 感染

C.活泼俏皮 触动D.精辟深刻 感动

本题是是实词填空与成语填空结合的题目。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两个待填的词语中一个为动词,一个为形容词;且两个语的选项都同义语,较有误导性。

这正是当下最易考的出题模式。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虚词填空在贵州省考当中没有考查。

考情概述:

逻辑填空的题量在15—20个之间,2011—2013年为20个,2014年起降为15个,难度系数略有上升。

近五年来贵州省的考试题目里主要考核实词填空与成语填空两大内容,虚词填空基本没有涉及。

实词填空在选词填空中所占比重最大,占到60%以上;成语填空所占比重相较略少,近年来与实词填空相结合考查的形式越来越多。

双词、三词填空占比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词的难度。

备考策略:

对于选词填空题,做题的三大关键点是看词、看句、看逻辑。

所谓看词,就是指在阅读题目时,注意需要填充的词语与前后词语间的关系,比如是矛盾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是褒义还是贬义、是同义还是反义等。

同时要充分的理解所给选项之间的区别,不要想当然的进行选择。

所谓看句,就是要通读文段的句意,搞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的感情色彩。

并注意在句式中是否用到了统一的比喻、象征、排比等手法。

注意句中冒号与破折号之后的句子,并因为这些句子往往在对选项进行解释与暗示。

所谓看逻辑主要是要明白文段的因果、充要、转折、并列等逻辑关系。

在虚词辨析中,只有领会清楚了作者的行文逻辑,方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应试者要想在选词填空中取得高分,在备考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

选词填空的选项在词意上往往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平时不多加练习,往往不能正确的进行区别。

此外在考试中还常考查那些看似熟悉,却又常被误用的词语。

第二,必须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

我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很多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场合中往往有不同的涵义。

若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非常见用法,若不能对一些常见的多义词的不同意义进行区分,就往往无法选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必须要通过复习阶段的训练积累足够的词汇,特别是常考的实词与成语,多做笔记,对看到过的词语都要做到完全的“心中有数”。

在本章末,我们会附上一些省考中的常考成语,大家可以每天记忆一些,完成语汇的积累。

此外,考生还必须学会解决选词填空题的正确方法。

比如上面所总结的“看词、看句、看逻辑”这“三看法”。

当然,更多具体的方法我们在下面逐一给大家讲解。

 

第一节 逻辑辨析法

逻辑填空之所以叫逻辑填空,这就意味着“逻辑”的考核对其非常重要。

所以结合前后文的语境,分析空缺处的语义逻辑关系,从而找出最合适的答案,可以说是解逻辑填空题最根本的方法。

一般而言,作者在行文时,前后会有相互的照应;命题人在设空时,也多选在与句子其他成分有呼应的位置。

因此,结合语境寻找空缺处与前后文的对应关系,是解逻辑填空题的基本方法。

分析历年真题,可发现逻辑填空题主要有逻辑关系有:

相反、递进、并列、因果、充要关系几种。

一、相反关系

相反关系是指前句(或前半段)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句(或后半段)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的意思。

比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句中,后半句的语意相较于前句给人的感觉有明显的转变。

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读来让人忧伤,而这正是此诗的基调。

再如: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但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

前半句在说道理的好,后半句转给质疑道理的适用性,与前半句句意明显相对。

常见的表示相反关系的连词主要有:

可是、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而、只是等。

一但发现了题干当中表现的是相反关系,在选择时只需要去选择文段中相对词的反义词或相对词即可。

例1.(2012年联考下)我们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______;需要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坚守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不______、盲目崇外。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目空一切 自暴自弃B.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

C.唯我独尊 自惭形秽D.自高自大 自轻自贱

解析:

B。

由两个“不”字可以看出,本题在两个分句中填入的成语都与前述情况是构成相反意思。

从第二空入手,与“坚守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相反的是不要盲目崇拜外国文化,不过分看轻自己,不自卑,与选项B中的“妄自菲薄”意思接近。

A项自暴自弃是指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文中并没提到“落后”和“先进”。

C项“自轻自贱”是指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降低身份,文中并没有提到降低身份。

D项自惭形秽是说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文中也没有提到“不如”这样的比较。

第一空与“发现和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相反的应该是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对方,依据B项带入“妄自尊大”合适。

故选B。

点拨:

当遇到多词填空时,通常不需要对所有的词语都进行区分,只要对一个选项有确定的把握即可完成解答。

例2.(2016年联考)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但每个人的利益却又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无孔不入

B.疏离前所未有

C.隔绝迫不得已

D.封闭始料未及

解析:

B。

“但”表示转折关系,后一句说明人与人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越来越紧密,则前句应表示情感联系越来越不紧密即疏离。

故B正确。

第二空,无孔不入:

比喻有空子就钻。

迫不得已:

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始料未及:

指没有想到,在意料之外的。

三者皆不适合文意,故排除。

B项“前所未有”指从来没有过的,与前文“在这个时代”的时间状语相对应,符合语义,当选。

例3.(2011年联考)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都是不相容的,创造性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______才会使文化丰富多彩和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拘一格B.独树一帜C.推陈出新D.别出心裁

解析:

A。

我们注意到文段最后的“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这意味着所填的词与统一性应有相反的意思。

四个选项中,“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格局;“独树一帜”比喻造出独特的风格或主张,自成一家;“推陈出新”多指对旧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新文化;“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只有“不拘一格”更强调非“统一性”即“多样性”,所以符合文意。

故选A。

例4.(2012年四川)所谓网络戏谑文化,是网民长期以来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话语表达方式。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互联网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语境,很多时候,反讽和隐喻比______更有力,嬉笑的态度比严肃的发言更接近事情本质,戏谑的效果通常是通过猛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才得以形成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描淡写B.开门见山C.直抒胸臆D.指桑骂槐

解析:

C。

题干中“嬉笑的态度比严肃的发言”,嬉笑与严肃是相反的意思,所以待填词也应该与反讽和隐喻有相反的意思,即不隐喻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

“轻描淡写”原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现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的问题轻轻带过不多解释,其反义词应为“浓墨重彩”。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直抒胸臆”指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根据释义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例5.(2014年联考)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__,而是我们尽力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

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顾忌B.无所不为C.无所事事D.无所作为

解析:

D。

阅读题干可知,文段中出现了反向关系关联词“不是……而是”,说明横线处的词义应该与“而是”后面的“我们尽力了”语义和感情色彩相反,也就是要填入表示“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的”词语,故只有“无所作为”适合。

“无所事事”意为闲着什么事都不干;“无所顾忌 ”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

选D。

例6.(2016年联考)《自私的基因》出版于1976年,但这本书的魅力、争议和影响力却。

有趣的是,这本书初版时学界还有反对之声,公众则高高兴兴地了它。

几十年过去,书中理论在学界越来越少争议,公众反而般开始担忧这本书“太过极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放异彩接收恍如隔世

B.历久弥新接纳醍醐灌顶

C.如日中天接手茅塞顿开

D.与日俱增接受如梦初醒

解析:

D。

第一空,“却”表示转折,前面说这本书很老,后面应该表明这本书的影响力反而越来越大,故D项最为适宜。

大放异彩:

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

如日中天:

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历久弥新:

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再看第二空,要填入与前文“反对之声”相反语义的词语,即公众心理上认可它,“接收”和“接手”指的是具体的行为,排除A、C两项。

再看第三空,“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此处不涉及高明的意见,排除B项。

因此D项当选。

例7.(2016年联考)一方面,社会对带薪休假制度热切欢迎,而且对于落实和执行不力可谓;但另一方面,具体到实际维权行动中,对不落实带薪休假者,即便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因此而直接举报者更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嗤之以鼻门可罗雀

B.冷嘲热讽寡不敌众

C.口诛笔伐寥寥无几

D.疾言厉色势单力薄

解析:

C。

第二空,段末“更是”表示递进关系,“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与前文“很少有人提及”相对应,故C项当选。

门可罗雀:

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寡不敌众: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势单力薄:

人少而力量不足。

第一空,由“社会”这一集体性的主体身份可知,A项“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B项“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二者与“社会”这一主体不符,且仅仅是轻蔑或讥笑,程度较轻,均排除。

D项“疾言厉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与语境不符,排除。

C项“口诛笔伐”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符合语境。

例8.(2016年联考)现代传媒尤其是电子传媒有着比传统纸质传媒更宽广的尺度,更多批判的意识和更多的异端。

无数专家、学者在电子传媒会客厅中针对各种社会现象接受访谈,发表意见,甚至不乏的声音。

分析之深、论证之严密、言论之犀利,传统媒体均无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鼓励特立独行相提并论

B.滋生针锋相对同日而语

C.允许振聋发聩一目了然

D.容纳惊世骇俗望其项背

解析:

D。

第二空前“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前句说明有很多观点,后面应说明这些观点的重要性,D项最佳。

第一空,“滋生”多用于形容产生不好的东西,与文段不符,排除B项。

第二空,“特立独行”不能修饰“声音”,排除A项。

第三空,“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项。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符合语境,当选。

二、递进关系

所谓递进关系,是指复句中后一分句须以前一分句为基点,并在程度或范围上比前一分句有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

常见的反映递进关系的词语有: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尤其、还、甚至于等。

示例1:

政府不仅是廉洁的,还应是廉价的。

不仅……还……,典型的递进从句,作者更强调递进后的意思,即“还”后面的意思。

示例2:

随着经济转型,过去20年服务业不但得以蓬勃发展,而且更趋多元化。

而且之前在强调服务业取得了发展,而且之后更进一步指出服务业的种类越来越多了。

在处理递进关系的问题时要注意:

若是横线处是对前语境的递进,横线词语就是前面语意的加强;若是横线之后的语境是递进语意部分,那么横线的语意则是对后语境语意的减弱。

例1.(2013年联考)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______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

其实,自由、公平的竞争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回报,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______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影响 有效B.干预 直接C.破坏 长期 D.主导 长久

解析:

D。

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甚至”这个词,说明第一空的词语应与“参与”性质相同,且程度更深。

“破坏”与之性质相反,排除C;“影响”和“干预”与“参与”在程度上相同,排除A、B;验证第二空,“长久”符合语境。

故选D。

例2.(2012年国家)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我们所坚持,所固守的是______甚至错误的,那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能是一错再错,人生允许_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消极 无功而返    B.盲目 知错就改   

C.反面 偃旗息鼓   D.偏颇 改弦易辙

解析:

D。

本题第一空有递进关系词“甚至”,说明这个空白处所填词语的意思要与错误一致,但是在语义上要比错误轻一些。

A项中,“消极”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反义为“积极”而非“正确”。

B项中“盲目”,表示没有方向性,人生缺乏目标,没有错误的意思。

C项中,“反面”是“正面”的对立面,与正面构成一个事物的整体,正面和反面都没有错误的意思。

只有D项中,“偏颇”本意是偏向一方,不公平,在这里是指有一定的偏差、差错,含有错误的意思,但是比错误程度轻。

第二空,“允许”与“敢于”代表并列关系,“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所以人生允许改变,与后句语义连贯。

点拨:

有些词语的词意不应局限于它的本意或常用意,而应结合语境来理解。

例3.(2013年山东)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______,在实践中才能检验。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______。

“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狭隘虚弱的表现。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流露 雅量    B.展现 理解    

C.体现 宽容    D.彰显 自信

解析:

D。

第二空的“更是一种”表示递进关系,推知第二空应选入一个比“胸怀”程度上要更进一步的词汇,“雅量”和“宽容”与“胸怀”意义相同,“理解”语义轻于“胸怀”,只有“自信”符合语境。

因此选D。

例4.(2013年联考)优秀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______的员工,更需要员工发挥其聪明才智,如果领导者不能充分信任员工、激励员工。

很多员工并不会多走一步,主动承担责任,为企业做出额外的贡献。

即使员工能对上司的吩咐一五一十地执行,不会消极怠工,但也绝不会主动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潮气蓬勃 完成B.兢兢业业 工作

C.脚踏实地 改进D.言听计从 创新

解析:

D。

“不仅……更”是明显的递进关系,更后面说员工工作应“发挥其聪明才智”,则前面是指一种更低标准的工作状态,所以只有“言听计从”表示一种低标准的工作状态,即没有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状态。

再把第二项带入,“创新”符合题意。

选D。

三、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即并排平列,不分主次的关系。

具体来说是表示语段中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只是有前后之分而无主次之分。

各句在结构上趋于相同,在句子成分上地位相当的关系。

常见的并列关联词包括:

一边……一边……、即使……也……、是……是……、既……又……等。

在考试中,并列关系还往往以顿号、分号及“和”连接。

在处理并列关系题目时通常是选句式相似、词意相近、感情色彩相同的选项。

例1.(2012年浙江)一个人拥有包容心态,在为人处事时就不会______,也不会卑躬屈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