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5771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docx

麻醉科应知应会第一次修订

麻醉科医师应知应会

医院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一级预防: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预防:

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局部应急处理?

(1)锐器伤①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禁止在伤口局部挤压。

②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③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

(2)皮肤粘膜污染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皮肤。

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职业暴露后处理的流程和报告程序如何?

立即进行局部应急处理--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院感办,院感办给予评估与指导→定期复查有关项目,进行血清学追踪随访→复印结果交院感办存档。

如何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有效措施有:

(1)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2)深静脉置管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3)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插管后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定期更换,更换间隔时间:

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5)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

(6)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7)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8)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10)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

(11)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有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如何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

(1)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

(2)围术期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小时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品种。

(3)选择正确脱毛方法,避免不必要备皮,如需备皮应在术前即刻备皮。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外科手消毒。

(5)讲究手术技巧,避免过多损伤或形成血肿。

(6)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

(7)围术期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8)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医疗废物如何盛装收集及运送?

按不同分类分别用塑料桶内套黄色塑料垃圾袋盛装(损伤性废物放置锐器盒),放置治疗室污染区或污物间,袋满2/3或3/4密闭封扎袋口。

每天由专人专车收集,运送至医院医疗垃

圾暂存地的相应垃圾桶内,转交日照市定点医疗垃圾回收单位处理。

手卫生的概念及如何正确洗手?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方法:

⑴在流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⑵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⑶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应增加第七步骤,即握住手腕部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以上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操作顺序)(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是什么?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1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2.手术室应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入口处的消毒脚垫应每日更换。

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

3.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用拖鞋、衣、裤、帽。

贴身内衣不可外露。

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外出用鞋。

4.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5.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内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如:

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6.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

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

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各手术间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晨用消毒液擦拭。

每台术后手术间清扫、消毒液拖地。

每周手术间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7.每月对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留存监测资料。

8.手术患者穿干净病号服(门、急诊病人空穿一次性隔离衣)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入内,交换车上铺单(防水、防渗漏),保持清洁,一人一换。

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严格消毒。

9.手术进行中限制人员活动,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能超过4人,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污染手术及传染病人手术禁止参观。

减少开启通向走廊的门,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10.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11.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手术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12.麻醉病人所用一次性导管及面罩严禁重复使用。

13.连台手术要重新刷手更换手术衣和手套。

14.手术器械等物品用后,由手术护士进行初步冲洗,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15. 加强空气净化系统管理,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排风口外表面清洁擦拭,每周对排风口过滤网清洁一次,新风口初效过滤网每周一次清洁,中效过滤网3个月更换一次,高效过滤网1-2年更换一次,有记录。

16.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发生麻醉意外时的处理:

  1.局麻药毒性反应

  

(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

  (3)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

  (4)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2.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

  

(1)停止应用局麻药

(2)面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3)快速补充血容量。

  (4)应用升压药等维持血压、心率和心律的稳定。

(5)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

  3.脊麻后头痛

  

(1)去枕平卧

(2)对症治疗:

口服止痛药(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3)静脉输注0.45%低渗盐水1L/d,鼓励病人多饮水或含咖啡因成份的饮料。

  (4)静脉用苯甲酸钠咖啡因250~500mg(5)严重者或用上述效果不明显,可用硬膜外腔填塞法,即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自体血。

  4.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

  尽早行硬膜外腔穿刺抽出血液,必要时行椎板切开血肿清除。

  5.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

  

(1)全身抗感染治疗

(2)对症治疗:

如发热而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

(3)局部脓肿则需引流

  6.神经、脊髓损伤

  

(1)退出穿刺针等,避免进一步损伤。

(2)辅助应用神经营养药。

(3)进行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7.与全身麻醉有关的意外并发症

  

(1)与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上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

  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

  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

  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心跳停止

  按心肺脑复苏进行处理。

 

电除颤的操作步骤:

1.物品准备

2.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

3.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双相波用150~200J。

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4.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5.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U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6.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7.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8.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9.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不超过20秒钟),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

11.若除颤失败,增加除颤能量,重复上述操作,除颤成功后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

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1.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病人仍然处于

A、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B、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C、瞳孔散大固定

D、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E、无心跳和脉搏

2.心肺复苏有效,病人转入ICU。

脑死亡之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深昏迷

2.无自主呼吸

3.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心电图机使用流程

1.受试者安静平卧,全身肌肉松弛

2.按要求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钮置于适当位置。

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5min。

3.安放电极把准备安放电极的部位先用酒精棉球脱脂,再涂上导电糊,以减小皮肤电阻。

电极应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位,一般两臂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两腿应在小腿下段内踝上方约3cm处。

务使电极与皮肤接触严紧,以防干扰与基线飘移。

4.连接导联线按所用心电图机之规定,正确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上肢:

左黄、右红;下肢:

左绿、右黑;胸部白。

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6个,V1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和V4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V4水平处。

5.调节基线旋动基线调节钮,使基线位于适当位置。

6.输入标准电压打开输入开关,使热笔预热10min后,重复按动1mV定标电压按钮,再调节灵敏度(或增益)旋钮,标准方波上升边为10mm。

开动记录开关,记下标准电压曲线。

7.记录心电图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12个导联的心电图。

8.记录完毕,应解松电极,洗净擦干,以防腐蚀。

9.将心电图机面板上的各控制钮转回原处,最后切断电源。

10.取下记录纸,记下导联、受试者姓名、年龄、性别及日期。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全体医生应遵照合理、科学、有效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2、患者住院(尤其是手术科室患者)要单独开具血型化验单做血型,在第一次集中采血化验时必须另采一管(约3毫升)做血型检测。

3、临床用血实行分级管理。

同一患者一天备血量小于800ml由中级以上职称医师申请,上级医生核准签发。

800-1600ml由中级以上职称医师申请,上级医生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

对于一次备血或用血超出1600ml的患者,由中级以上职称医师申请,用血科室需主任签字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主管院长审批后,输血科方能备血(急诊除外)。

急诊抢救用血应在输血前先留取受血者血样,用血后按以上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补办手续并存入病历。

4、主治医生应严格把关输血适应症。

在决定输血治疗时,要认真做好输血前的评估工作,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血液输给患者。

若患者身体条件许可,应积极动员开展自体输血。

5、主治医生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有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同一患者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同意书要分开签署)。

6、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抗体筛查、乙肝系列、HCV、HIV、梅毒、血常规、血凝和肝功能等项目的实验室检查。

输血申请单各项信息要填写正确、完整,急诊手术应注明免疫项目检查“血已抽取,结果未归”。

7、择期手术和治疗用血必须提前1-2天将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和抗体筛查化验单与患者第二次抽取的血样送至输血科,连续输血超过3天者要再次开据抗体筛查化验单,上述项目要在医嘱中显示。

备血未用者只收取配血费用,一天后输血科有权处置未用血。

8、稀有血型(RhD阴性)、抗体阳性或特殊治疗输血应于2-3天前预约。

9、对术前不备血(急诊除外)或由于血源紧缺已通知延期的手术,造成术中输血延误或供应不及(如稀有血型、抗体筛查阳性等)而产生严重后果的,责任由患者所在临床科室负责。

10、护士取血每次只能取一袋(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抢救病人除外,但应注明输入时间。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科。

11、输血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血液核对制度。

12、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各科室不得自行储血。

输前将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输血前由护士再次核对,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注。

13、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开始15分钟内为监测点,滴速2ml/min。

然后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密切关注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减慢或停止输血,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作好记录。

14、出现输血反应或输血感染时,应将血袋中的剩余血液和血液标本及时妥善保存,并积极查找原因,待责任明确后方能处理。

输血科要将核对、调查处理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组织科室人员或业内专家进行讨论分析。

15、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要逐项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回输血科。

血袋至少在病区保存24h后和一次性输血耗材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并有交接记录。

16、输血病程记录必须完整,涵盖以下要素:

患者的血型、输血原因、目的、输血指证的描述、输血的起止时间,过程的描述、输注何种血液成分和数量以及输血治疗效果的评价。

(尤其是手术输血患者病历中的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等记录中的输血量要与发血量一致)

17、临床紧急用血而库存血液不足时,输血科值班人员应即刻与血站联系在第一时间供血,争取时间并积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任何人不得自行采集血液或通过非指定渠道供血。

18、血液短缺时,输血科有权对全院用血进行协调安排。

对已申请的血液成分,若病情变化不再需要、手术预约时间改变、出现输血反应或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均应及时通知输血科,以便调整备血数量和时间及统计输血反应。

19、输血科建立输血不良反应追踪记录,每月统计输血反应情况并登记报告。

20、输血科及时与临床用血科室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

21、医务科每季度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公示,用血评价纳入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申请用血资格,经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重新获取用血权限。

22、医院临床用血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讨论重大输血疑难病例,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措施的实施。

 

手术临床输血规范

1、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2、需大量输血(超过2000ml)择期手术的术前备血,需提前72小时申报计划,以确保血液供应,并由主治以上(包括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

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以上,要履行报批手续,由所在科室科主任签字后,到医务部审批签字,送输血科备血。

3、每次输血前,医务人员持处方到输血科取血。

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从输血科取回的血液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血液出库后不得退回,急症抢救患者应按需取血,不得一次取回数袋室温备用。

5.给患者输血前,应认真检查血袋标签记录,必须由二人对照病史卡记录,严格核对病房、床位住院号、姓名、性别、血型、品种、规格、交叉试验及采血时间(有效期)无误后,经二人签名方可进行输血治疗。

6.输血通道为独立通道,不能同时加入任何药物输用。

如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外血液。

7.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min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袋送至输血科毁型消毒处理。

8.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治疗抢救,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详细记录。

同时保留血袋及输血器、封存送检、认真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并及时送回输血科。

9.如输注滤白红细胞出现严重输血反应时,可联系洗涤红细胞。

10.针对医疗实际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合理用血,并做好成份输血的宣教工作。

 

输血适应性

1.红细胞制剂输注

手术病人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

(3)血红蛋白70-100g/L,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小板制剂输注

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

(1)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轻微有创操作PLT>20×109/L腰穿PLT>50×109/L

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小手术、硬膜外麻醉PLT50-80×109/L

剖腹产PLT≥80×109/L(50)

大手术PLT80-100×109/L

血浆输注

1.凝血因子缺乏2.TTP首选去冷沉淀血浆3.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

FFP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

当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1.5倍时,建议FFP

肝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s,建议FFP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病人INR>1.5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血浆

病人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输注血浆

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相对安全的

大量输血

病人大量输血时需输注血浆

大量输血的病人当纤维蛋白原小于1g/L、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1.5倍,考虑输注FFP。

维生素K不足导致的凝血异常:

不推荐常规使用。

冷沉淀

1.获得性或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0g/L伴活跃出血或拟行手术,血浆源性纤维蛋白原供应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

2.大量输血伴出血

当单纯输注不能维持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g/L以上时,可同时输注

红细胞疗效评估

粗略评价

一般输注2u悬浮红细胞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红细胞容积升高0.03。

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制剂是否有效,应在输注后血红蛋白升高至少20g/L

临床缺氧症状改善或消失

血小板疗效评估

粗略计算

体重50kg病人输注2u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可使机体血小板计数升高30×1010/L。

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血浆与冷沉淀疗效评估

1.以凝血因子Ⅷ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指标。

新鲜冰冻血浆15ml/kg或冷沉淀15IU/kg,每12h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后,凝血因子Ⅷ活性可增高30%。

2.临床出血凝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3也可以输血后APTT和INR值作为评价指标

监护仪无创血压袖带清洁方法:

1,术后无明显血迹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擦拭。

2、术后有明显血迹取下袖带外包装,清洗消毒。

3、乙肝、丙肝等传染病人使用一次性袖带。

听诊器消毒方法: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麻醉与镇痛病人的分类

1、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

I~V级

ASA分级标准:

第一级:

病人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第二级:

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处于功用代偿阶段;

第三级:

有明显系统性疾病,功用处于早期失代偿阶段;

第四级: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功用处于失代偿阶段;

第五级:

无论手术与否,均难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特殊手术麻醉及操作技术

心脏、大血管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