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5768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

[模拟]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模拟3

填空题

第1题:

指出制芯工部和浇铸工部产生的废气污染物。

____

 

参考答案:

(1)制芯工部:

苯酚、甲醛,氯气、氯化氢(HCl)、氨气(NH3)、三乙胺,以及颗粒物(或粉尘)。

(2)浇铸工部:

SO2、氮氧化物(NOx)、烟尘或粉尘。

详细解答:

对于没有接触过此类项目、不熟悉生产工艺的考生,只能根据题干提供的生产原料来推知可能产生的污染物。

因此应该有苯酚和甲醛(酚醛树脂热解的产物),氯化铵加热会产生氯气、氯化氢和氨气;另外,砂芯还有煤粉,在1400℃下浇注应有SO2、NOx和烟(粉)尘产生。

在北京市地方标准《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914—2012)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均以“非甲烷总烃(NMHC)”代表,因此将苯酚、甲醛、三乙胺答为非甲烷总烃也是可行的。

第2题:

计算清理工部生产性粉尘有组织排放的排放速率。

____

 

参考答案:

100×95%×(1-98%)=1.9(kg/h)

详细解答:

本题只要看清题干中的“铸件清理工部生产性粉尘产生量100kg/h,铸造车间设置通风除尘净化系统,粉尘捕集率95%(未捕集到的则可视为无组织排放了),除尘效率98%”,便可轻松算得。

第3题:

指出机加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

____

 

参考答案:

废乳化液、废清洗剂、废机油。

详细解答:

本题只要看清题干的“机加车间使用的化学品有水基乳化液(含油类、磷酸钠、消泡剂、醇类)、清洗剂(含表面活性剂、碱)、机油”,即可答出。

但要注意的是要答上“废”字,因为本题问的是危险“废物”。

第4题:

判断喷漆室废气二甲苯排放是否达标,说明理由。

____

 

参考答案:

(1)不能确定。

(2)排放速率:

25×60000×10-6=1.5(kg/h),小于标准1.7kg/h,达标;排放浓度:

25×273/(25+273)=22.9(mg/m3),小于标准70mg/m3,达标。

(3)排气筒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高度未提供,若排气筒高度不满足要求,排放速率按标准严格50%则是不达标的。

详细解答:

本题

(2)浓度计算的意义不大,因为如果“过湿”情况下达标,则“干”的情况下一定是达标的。

本题的考点有3个(速率、浓度、排气筒高度及与周围半径200m范围最高建筑物的关系)。

由于本项目未明确是处于工业园区等周边环境条件,需考虑周围建筑物高度。

很多考生仅从排放速率和浓度达标考虑,是不对的。

至于“湿度过饱和”只是一个迷惑项,排放速率的单位是“kg/h”,即“时间—质量”单位,它的计算与湿度并无关系。

而对于排放浓度,即使湿度过饱和,也不可能由过饱和情况下的25mg/m3增至干燥状态下的允许排放标准70mg/m3

第5题:

针对烘干室废气,推荐一种适宜的处理方式。

____

 

参考答案:

燃烧法。

详细解答:

烘干室废气主要为有机物,燃烧法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当然,也可以考虑活性炭吸附,或先经活性炭吸附后再燃烧。

至于冷却后回收有机溶剂,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工作中需考虑成本及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第6题:

指出危险废物暂存仓库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____

 

参考答案:

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分类存贮,采取“三防”措施(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

详细解答:

第7题:

根据题意,提出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

____

 

参考答案:

铸造、钢材下料、铆焊、机加、装配、空压站及调压站等;废水处理站的水泵、物料运输噪声等。

详细解答:

第8题:

指出涂装车间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

____

 

参考答案:

废漆渣及喷漆室投药处理后的漆渣、处理过废气的废活性炭。

详细解答:

第9题:

指出机加工车间可能产生的固体废物。

____

 

参考答案:

废乳化液(含油类、磷酸钠、消泡剂、醇类)、废清洗剂(含表面活性剂、碱)、废机油。

详细解答:

第10题:

指出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前置条件。

____

 

参考答案: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3)环境敏感性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详细解答:

第11题:

评价熔炼炉、筛分室废气烟尘排放达标情况。

____

 

参考答案:

(1)熔炼炉,执行工业炉窑排放标准:

 烟尘排放浓度350×(1-70%)=105(mg/m3),大于标准限值100mg/m3,不达标。

(2)筛分室,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烟尘排放浓度1100×(1-90%)=110(mg/m3),小于标准限值120mg/m3,达标;排放速率110×15000×10-6=1.65(kg/h),小于标准限值3.5kg/h,达标。

假若排气筒不满足应超出半径200m范围内建筑物高度5m的要求,其排放速率按执行排放标准50%执行(3.5kg/h×50%=1.75kg/h),1.65kg/h小于1.75kg/h,也是符合要求的。

 因此,熔炼炉废气烟尘排放不达标,筛分室废气排放达标。

详细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窑炉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的情况。

工业窑炉排放标准GB9078—1996没有排放速率的规定,不必计算排放速率。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除了排放浓度、速率的规定外,还需考虑排气筒高度的情况。

第12题:

识别封孔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____

 

参考答案:

氟化物、镍、pH值。

详细解答:

本题从表中的槽液成分中就能比较容易地识别出镍、氟化物。

鉴于电解着色工段后的清洗废水用化学沉淀处理系统来处理,上一工序槽液成分并未被带入封孔工序。

氟化镍作为铝合金的封孔剂,封孔后经水洗产生的废水可以确定为酸性废水(NiF2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氢氟酸、稀硫酸、稀硝酸),因此pH值也应作为其污染因子考虑。

第13题:

针对脱脂、除灰、阳极氧化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提出适宜的废水处理方案。

____

 

参考答案:

脱脂、除灰及阳极氧化废水均为酸性废液,因而宜采用碱性药剂去脂、沉淀、中和法处理,应设置调节池、中和池和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详细解答:

第14题:

给出表面处理工序酸雾废气净化措施。

____

 

参考答案:

收集后用碱液吸收。

详细解答:

第15题:

给出电解着色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处理系统产生污泥处置的基本要求。

____

 

参考答案:

电解着色工艺废水含有重金属Ni,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在场内临时贮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详细解答:

第16题:

本项目电解着色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经化学沉淀处理系统处理后可否排入附近地表Ⅲ类水体。

说明理由。

____

 

参考答案:

(1)不能确定。

(2)需要监测后判断其是否满足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如满足,可排;如不满足,则需进一步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该Ⅲ类地表水体。

详细解答:

第17题:

若工业园区未建污水处理厂,本项目处理后的污水可考虑哪些用途?

____

 

参考答案:

(1)处理后,经监测满足本项目生产需要则应回用,或经处理后,满足工业园区其他项目生产需要时,用于其他项目的生产。

(2)处理后,用于本项目或工业园区绿化、洒水抑尘等。

详细解答:

第18题:

指出本项目可能的环境风险源。

____

 

参考答案:

天然气储罐、硫酸储罐、硝酸储罐、NiSO4及NiF2存储设施。

详细解答:

第19题:

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产生酸雾的处理措施。

____

 

参考答案:

收集后中和处理。

详细解答:

第20题:

指出本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因子。

____

 

参考答案:

pH值、COD、石油类、LAS、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P、Ni、Cu、Al。

详细解答:

某新建铜冶炼项目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富氧熔炼工艺和制酸工艺。

原料铜精矿含硫30%,年用量41万t。

补充燃料煤含硫0.5%,年用量1.54万t。

年工作时间7500h。

 熔炼炉产生的含SO2冶炼烟气经收尘、洗涤后,进入制酸系统制取硫酸,烟气量为16万m3/h,烟气含硫100g/m3

制酸系统为负压操作,总转化吸收率为99.7%。

制酸尾气排放量19.2万m3/h,经80m高烟囱排入大气。

 原料干燥工序排出的废气由100m高烟囱排入大气,废气排放量为20万m3/h,SO2浓度为800mg/m3

 对污酸及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年产生的硫酸钙渣(100%干基计)为8500t,年产生的冶炼水淬渣中含硫总量为425t。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本工程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500t以内。

SO2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

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960mg/m3(硫、二氧化硫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80m时为110kg/h;排气筒高度100m时为170kg/h。

(注:

S、O、Ca的原子量分别为32、16、40。

第21题:

计算硫的回收利用率。

____

 

参考答案:

(1)投入量:

41×104×30%+1.54×104×0.5%=123000+77=123077(t/a)。

(2)回收利用量:

16×104×100×99.7%×7500×10-6=119640(t/a)。

(3)回收利用率:

119640/123077×100%=97.2%。

详细解答:

本题难度较小,但计分是以每一步分别计分的,因此每一步计算都应正确,否则就将失分。

这类计算也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分析”中物料平衡计算的重要内容。

如果不给出计算过程,则要求给出的计算结果一定要正确,也可能会得满分。

但给出分步计算过程会使得分更有把握。

第22题:

计算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____

 

参考答案:

(1)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16×104×100×(1-99.7%)×2×10-3=96(kg/h)。

(2)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浓度:

96÷(19.2×104)=5×10-4(kg/m3)=500(mg/m3)。

(3)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20×104×800×10-6=160(kg/h)。

详细解答:

本题难度也不大,是计算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源强及其判断其是否达标的基本方法,也为预测其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

这类计算主要是要注意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子量等量纲的关系,如硫的原子量是32,SO2分子量则为64,相当于2倍硫原子量,所以第一问计算不能忘记乘以“2”。

第23题:

列出下列硫平衡表中字母代表的具体数值。

____

 

参考答案:

A=123000B=77C=119640D=96×7500×10-3×1/2=360E=160×7500×10-3×1/2=600F=8500×[32/(40+32+16×4)]=2000G=425H=(A+B)-(C+D+E+F+G)=52

详细解答:

本题计算难度不大,考查的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中计算物料平衡的基本知识。

可见,物料平衡计算在环评中是十分重要的。

第24题:

简要分析本工程SO2达标排放情况,并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____

 

参考答案:

(1)SO2排放达标情况分析SO2主要是制酸废气和原料干燥废气的两个排气筒:

 ①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96kg/h,排放浓度500mg/m3

对照题干所给960mg/m3排放控制标准,达标。

 ②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160kg/h,排放浓度800mg/m3

对照题干所给标准,排放速率达标(小于标准规定的170kg/h),且排放浓度达标(小于标准规定的960mg/m3)。

 ③SO2排放总量:

(96+160)×7500×10-3=1920(t/a),不满足环保部门要求问题控制在1500t/a以内的要求。

 因此,虽然制酸和干燥两道工序的SO2排放速率和浓度达标,但排放总量不符合环保部门的控制要求。

(2)应对原料干燥工序的SO2进行脱硫处理,可以采用石灰石、碱吸收、氨法、石灰石-石膏法等进行脱硫。

详细解答:

本工程虽然为铜冶炼工程,但存在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为铜冶炼中产生过程(并被“使用”),因此,其适用标准类别为:

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本书2014年版考虑到项目既有生产又有使用的情况,采用的是“严格”的标准,即“使用”标准——550mg/m3,但经查资料,相关项目采用的是“生产”标准——960mg/m3)。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理解与应用,也是对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几个方面的考核,污染物达标要求排气筒高度、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排放总量达标。

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循排放标准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高度5m以上,不能达到要求高度的排气筒,则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注意不是“排放浓度”)标准值严格50%执行。

本题告诉我们,对标准应明确其应用范围、对象或其他特殊要求。

这既是环评工程师考试的要点,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以及竣工验收检验企业污染排放达标与否的技术要件,更是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提出整改要求的前提。

本案例是2008年的考题,但2010年国家颁布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此类项目的污染物排放从2010年10月1日起应执行本标准,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的相关规定。

第25题:

指出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种类。

____

 

参考答案:

(1)对污酸及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产生的硫酸钙渣。

(2)冶炼水淬渣。

(3)锅炉渣。

(4)熔炼炉冶炼烟气经收尘、洗涤后产生的固体废物。

详细解答:

本题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第26题:

指出本项目工程分析中应主要给出哪些物料平衡核算。

____

 

参考答案:

(1)铜平衡。

(2)砷平衡。

(3)硫平衡。

(4)水平衡。

详细解答:

本题容易忽略的是砷平衡——由于题干未提供相关信息,也可以不答。

由于原料矿中一般均含有砷,采用酸化处理后,砷的脱除率约98%。

第27题:

若本项目需建设厂内燃料煤储煤场,应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____

 

参考答案:

(1)储煤场应封闭,或采取防风挡尘墙、喷淋水头等防治煤尘污染的措施。

(2)输煤廊道应封闭。

详细解答:

储煤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其煤尘对空气质量的污染,主要措施就是抑尘。

第28题:

若原料干燥工序和制酸尾气两排气筒的距离为160m,计算其等效排气筒高度与位置,并分析是否达标(已知排气筒高度90m时,硫、二氧化硫和其他含硫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30kg/h)。

____

 

参考答案:

(1)等效排气筒的高度:

h=[(h12+h22)/2]1/2=[(802+1002)/2]1/2=91(m)。

(2)等效排气筒位置计算如下:

 ①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Q1=16×104×100×(1-99.7%)×2×10-3=96(kg/h)。

 ②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

Q2=20×104×800×10-6=160(kg/h)。

 ③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

Q1+2=Q1+Q2=256(kg/h)。

 ④等效排气筒位于制酸尾气和原料干燥工序烟囱排气筒的连接线(160m)上,若以制酸尾气排气筒为原点,等效排气距原点的位置:

x=aQ2/Q=160m×160kg/h/256kg/h=100m。

(3)等效排气筒高度为90~100m,可采用内插法计算其允许排放速率:

Q=130kg/h+(170m-130m)(91m-90m)/(100m-90m)=134kg/h 而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Q1+2=256(kg/h)>134(kg/h)。

因此,不达标。

详细解答:

本题意在告诉大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等效排气筒的要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的是控制企业采用多个排气筒分散排放污染物。

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如果发现有此种情况应提出要求企业减少排放同一污染物的排气筒数量,否则将严格依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和管理。

在环评师考试中,考生应对等效排气筒的计算、不在标准规定高度的排气筒,其排放污染物应采用内插法或外推法计算,对此应有所掌握。

某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55万t,有四台同为φ2.2×10m的机械化立窑,年产水泥30万t,其中两台机械化立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另两台机械立窑生产运行不正常,粉尘超标排放;另有一台普通干法回转窑,年产水泥25万t。

该窑生产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该企业拟实施技术改造,计划淘汰两台运行不稳定的立窑,异地建设一条4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水泥窑的煅烧温度在1300~1450℃。

年燃煤消耗量25万t。

由燃料公司供应,煤的含硫量小于1%。

 水泥生产中不直接产生生产废水,所排废水主要是间接冷却循环水,水质较好,生产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都可回用,拟建工程废水不外排。

所需员工由该企业统一调配,不增加新职工。

 拟建工程石灰石原料需求量为5000t/d。

采自新开发的石灰石矿山。

该矿区地处深山丘陵区,人烟稀少,区内植被良好,以灌木为主,植被覆盖率达60%。

矿区无地表水,也无地下水出露。

矿山石灰石质量一般,剥采比1:

0.25,废土石排弃量大。

邻近矿区NW方向12km处有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矿区位于厂区W方向相距约18km。

石灰石运输采用公路汽车运输。

需修建运矿公路,该公路穿越微丘区,区内土薄植被少,未发现稀有和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沿途有村庄分布。

 厂址现为农田,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厂内周边500m范围内无村庄分布,符合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位于厂址WS和W方向2km处分别有王各庄和陈各庄,县城在厂址N方向20km,N方向6km还有中心学校一座,在校师生600名,在SE方向9km处有一温泉度假村。

该区域四季分明,常年风向见玫瑰图。

[图]7.jpg,-

第29题:

根据国家水泥工业“上大改小”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应该关停______。

A.粉尘超标排放的两台机械化立窑

B.普通干法回转窑

C.粉尘超标排放的两台立窑和普通干法回转窑

D.四台机械化立窑

E.四台机械化立窑和普通干法回转窑

参考答案:

E

这是2005年案例分析的第一题的一个问题。

本题主要是考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机械化立窑属于淘汰类,普通干法回转窑属于限制类,新型干法属于鼓励类。

只要做过水泥工业环评的技术人员,回答该题没有问题。

出题的难度并不大,看过后,就知道只有E是包括了以上四个答案的共性答案,因此,应选E。

在国务院2012年9月27日批复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环保部2013年第31号公告《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亦明确要求淘汰全部水泥立窑、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以及湿法窑水泥熟料生产线。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前提,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要在合法的情况下,科学地进行评价。

这是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30题:

该项目拟建石灰石专用公路,公路穿越微丘区,区内土薄植被少,有关该公路建设专题环境影响评价的图件应有______。

A.土地利用图

B.尾矿渣堆场分布图

C.水土流失现状图

D.噪声敏感点图

参考答案:

ACD

本题是借矿山项目考公路项目的生态图件,一般而言公路项目基本图件有地理位置图、线路走向图及重点工程分布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图、敏感点分布图、土壤侵蚀图等。

本题不应该选B,尽管题干中有矿山开采废土石排弃量大这一情况,但其属于矿山工程的内容,是否利用其修筑路基是不确定的,其分布并不是公路建设项目所关注的。

因此其堆场分布不属于公路建设所需要的图件。

而且选项称“尾矿渣”,也不科学。

环境影响评价(无论是以污染为主的建设项目,还是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十分关注图件的制作与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善于充分利用“图件”来说明问题或情况。

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

第31题:

根据风玫瑰图,确定该项目评价区的主导风向为______。

A.SWS

B.NW

C.ENE

D.N

参考答案:

C

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风玫瑰图的认识,是做大气环境影响等评价的基本知识,很多参考书中有关于风玫瑰图的介绍。

关于主导风向,是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风向角范围一般为22.5°~45°的夹角。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不小于30%,否则可称该地区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另外,应注意,我们常说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而不是指风的去向。

第32题:

该项目矿区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______。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自然保护区

D.地下水

参考答案:

AB

本题只要读懂题意,就可轻松选出。

因为“D”地下水虽然是矿山开发评价的重点内容,但一般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进行评价,不在生态影响评价专题中的内容。

至于自然保护区,这里暗含“小陷阱”,因为题干提到距离矿区12km有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否将保护区纳入评价范围,需要根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延伸的范围来看,如果按照废止前的HJ/T19—1999“非污染生态”导则的一级评价8~30km,二级评价2~8km,三级评价1~2km的范围考虑,本矿山开采的生态评价需一级评价方应考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而根据HJ/T19—1999,本项目确定其为一级评价的条件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