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语文精读古文六篇复习材料.docx
《北航语文精读古文六篇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语文精读古文六篇复习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航语文精读古文六篇复习材料
精读篇目
庄子《秋水》
翻译: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
海神说:
"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
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
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对它进行测量和计算。
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
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
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
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
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
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
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
课后题:
1、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任何人在宇宙面前都应保持谦恭敬畏之心,永远不能自满自足。
客观意义:
浩渺世界无穷无尽,人的认识也应当永无止境,人类应该永不满足自身,不断去开拓、认识外部世界。
2、比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为受环境所限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于马体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自我夸耀是愚蠢的。
这些比喻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3、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
先是由小到大:
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
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若未尝以此自我夸耀,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海水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接着是由大到小,四海之与天地、中国之与海内、人之与万物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经过这样的逐层推进,把结论自然推到读者面前。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听从您的安排。
”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
“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制度,不是(先王的),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庄公说:
“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
”祭仲回答说: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说:
“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
过了不久,太叔段就使西部和北部的边邑同时也属于自己。
公子吕说:
“国家承受不了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
“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赶上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公子吕说:
“可以行动了!
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
“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即使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
“可以出击了!
”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兵车,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辛丑这一天(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庄公就把武姜放逐城颍,并且发誓说:
“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
”
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
颍考叔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对郑庄公有所敬献。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答道:
“小人有个老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国君吃的肉羹,请允许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
“你有个老母亲可以敬奉,唉,唯独我就没有!
”颍考叔说:
“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自己后悔了。
颍考叔答道:
“您有什么担心的!
只要掘地直到有泉水的地方,再挖隧道,在隧道中相见,谁还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呢?
”庄公听从他的话。
庄公进入隧道并且赋诗道:
“在宽大的隧道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
”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
“在宽大的隧道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
”于是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
“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
《诗经·既醉》篇说:
‘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久地把它赐予与你同类的人。
’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
思考题:
1、①通过叙事展示人物性格。
②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③以次要人物对照衬托主要人物性格。
沉着冷静、攻于心计
2、剪裁精当、繁简适宜(详写略写)
3、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且更加深刻地刻画人物性格
《谏逐客书》
翻译:
臣听说一些官吏建议您驱逐所有的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面从戎国聘请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求来了丕豹和公孙支。
这五位贤士,都不生长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来个诸侯国,结果在西戎称霸。
秦孝公采用了卫国人商鞅制定的法令,改变了民间的风俗,人民因此而殷实兴盛,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愿意为国家效命,诸侯也亲近顺服,俘获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取了上千里的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
秦惠王采用了魏人张仪的计策,攻占了三川的土地,向西吞并了巴、蜀,向北收得了上郡,向南攻取了汉中,吞并了楚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区域,控制了鄢城、郢都,向东占据了成皋这个险要的关口,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拆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来侍奉秦国,当初所建立的功业一直延续到现在。
秦昭王得到了魏人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增强了王室的力量,杜绝了豪门贵族的结党营私,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并了诸候,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
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的力量才成就了功业。
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
如果这四位君主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样就将使国家失去了富庶的物质基础,秦国也就没有了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您得到了昆仑山出产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壁这样的珍宝,垂挂着亮如明月的珍珠,佩带着太阿宝剑,骑坐着纤离骏马,竖立着翠羽编成的凤形装饰物的旗帜,摆放着用鳄鱼皮蒙成的鼓。
这几种宝物,没有一种是秦国出产的,可是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的话,那么,夜间能发光的璧玉就不能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和卫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种宝马良驹就不可能挤满外边的马棚,江南所出产的金器锡器就不会被使用,西蜀出产的丹青就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了。
用来装饰后宫的、充作宫女的、使人心意和耳目感到愉悦的东西,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地出产的珍珠做成的发簪,镶嵌着珠玑的耳环,用东阿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装饰品就不会敬献到您的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善于打扮自己的容貌艳丽、体态优美的赵国的美女就不会站立在您的身旁了。
那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歌唱,使耳朵感到快乐的,这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而郑、卫、桑间、韶虞、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
现在您放弃敲击瓦盆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废弃掉弹筝而要演奏韶虞的歌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无非是把使人心意感到快乐的东西摆在面前,总是选取最适于观赏的东西罢了。
现在录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贤能与否,也不管他的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概不用,来秦国做客卿的就一律加以驱逐。
这样看来,您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美玉,而所轻视的是人才。
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控制诸候的方略呀。
我听说土地广阔,生产的粮食就会很多;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的,士卒就勇敢。
因此泰山不拒绝细小的沙土,所以能够成就了它的高大;大河大海不排斥细小的水流,所以才能成就了它现在的深广;做君王的不拒绝众多的百姓,对于民众一视同仁,所以才能使他的德行显明于天下。
所以,土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天下无敌的原因。
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把他们送去资助敌对的国家;拒绝所有外来的客卿,让他们为各诸侯国成就功业;使得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止住脚步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敌人兵器,送给盗贼粮食”的做法啊。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值得珍爱的很多;贤士不生长在秦国,可愿意效忠秦国的很多。
现在,您要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本国的百姓而增加仇敌的力量,在内部自己削弱自己,在外部又与诸侯结下仇怨,要想让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思考题:
1、由回顾历史入题,从正面叙述史实,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阐述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先君重用客卿而至强的典型材料,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说明重用客卿对秦国有利。
2、逐客之荒谬。
3、第二段列举史实说明客卿的功劳,又以假设的形式,从反面论述了逐客之害;第三段说明用异国物时,事实与假设形成正反对比;第四段对比了天道、圣王的做法与秦国如今做法的利与害;第五段阐述了“士愿忠于秦”与逐客危国两个正反情况。
4、正反对比论证、极力铺陈,排比对偶迭出,增强句式表达
根本原因是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愿望
《答李翊书》
翻译: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禀告。
李翊足下:
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且请教问题的态度多么谦虚恭敬。
能象这样,谁不想把那道理告诉你呢?
道德的归真为期不会久了,何况它的外在形式(文章)呢?
不过我韩愈就是所谓的“望见了孔子的门墙而又没有进入他家里”的人,怎么能够知道对或者错呢?
虽然这样,还是不可不同你谈谈这方面的道理。
你所说的“立言”这句话,是对的;你写的文章以及期望达到的,非常相似而且接近了。
然而不知道你的志向,是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所取呢?
还是希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呢?
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来就超过了别人而且可以被人取用了!
如果期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势利所诱惑,(应该就像)培育果树的根茎来等待它结果,(应该就像)多添灯油来盼望灯光明亮。
根系发达的果树,才会硕果累累,油脂多而好的油灯,火光才明亮。
具有仁义之道的人,他的文辞必定和气可亲。
不过又有感到为难之处。
我所写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没有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虽然这样,学习“古之立言者”已经二十多年了。
起初,不是夏、商、周三代和两汉的书我不敢看,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铭记于心。
呆着的时候像是忘记了什么,走路的时候像是丢失了什么,严肃的样子,像在思考什么,茫茫然的样子,又像没有搞清楚什么。
当自己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力求革除陈词滥调,这是很困难的呀!
文章被人看,我不在乎别人的非难讥笑。
象这样也有了不少年头,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
然后才能识别古书中的言论是否正统以及即使正统但尚未达到最高境界之处,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明了,并力求扬弃那些不正统和不完善的东西,才慢慢地有所收获。
当自己把心中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敏捷泉涌而来,这时文章被人看,别人讥笑它我就高兴,别人称誉它我就担忧,这是因为自己的文章中还保留了世人的见解。
像这样又过了不少年头,然后文思扩大充沛,像水充满的样子。
我又怕文思不纯正,便主动寻找不存正之处并将其剔除,冷静地反复地推敲,觉得它完全纯正了,再放手去写。
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不修养正道。
自己沿着仁义的道路行走,漫游在儒家经典的源流中,不迷失方向,不断绝源泉,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
文章的气势,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无论大小都能浮起来。
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气势充足,那么语言的长短与声音的扬抑就都会适当。
虽然如此,难道就敢自称已接近于成功了么?
即使可说已接近成功,但被别人采用时,究竟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虽然如此,等待着被别人采用,难道就像器具一样吗?
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
思考问题本着仁义原则,自己行事有一定规范,被任用就在人们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传给弟子,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要求能为后世所效法。
像这样做,到底值得快乐吗?
还是不值得快乐呢?
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
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不被当世人看重,对这种人我的确感到快乐而又觉得悲哀,我一再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用这篇文章勉励他们,并非敢(随意)表扬那些可以表扬、批评那些可以批评的人。
向我问道的人有很多,想到你的意图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
韩愈语。
思考题:
1、提倡古文运动:
学习古文应以立德为本,立言为表(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道为主体。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学习古文要勇于创新,“惟陈言之务去”;学习古文贵在深造自得,长期磨练,“无望其速成”;学习古文要以气为先,以气主文,气盛言宜;学习古文要有高远目的,“无诱于势利”,不必汲汲求用于人。
2、1)“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既表明自己有志于求道,又说明求道的路还很漫长,要继续下去,付出谦逊的情怀。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说明要想在“立志”上有所成就,务必加强道德与学问的修养。
3)“气,水也,言,浮物也,”用“水”和“浮物”来比喻修养与文辞的关系。
3、从历史背景上来看,韩愈所处时代是中唐时代,当时上层社会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文风又奢靡,六朝以来形式主义的骈俪文风发展到高潮,因而社会上文学风气十分低劣。
因而韩愈从为人与为文,立言与立行之间的关系谈起,讨论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认为古文学习应以立德为本,立言为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因而主张“为文”应以“立行”为本,既是勉励李翊不要怀有功利之心,应求得古之立言者的境界,又是对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一种阐述。
4、不懈地追求;勇于创新;选择性吸取书本内容;
《始得西山宴游记》
翻译:
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就居住在这永州,常常惊恐不安。
空闲的时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进入茂盛的森林,走到迂回曲折的溪流的尽头,幽静的山泉,奇怪的石头,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睡着了就做梦。
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
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之后就回家。
我认为凡是永州特异的山水,都已被我游览了,而从来不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认为他很奇异。
我于是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
攀援着登上山区,两腿叉开,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
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
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向外,与天相接,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
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
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后身子松弛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
昏暗的暮色,从远处来临,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
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相合。
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
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思考题:
1、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
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强调此文不只是写宴游西山,而首先是要写发现西山。
作者游山玩水并非始自西山,而对于像西山这样能够形成自然与人格默契的独特风光却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作者生活的一个转机。
2、
3、文章中心是记游西山,但落笔却从游众山开始。
作者就明了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游众山只为忘却自身痛苦无奈的境遇。
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正是为下问写始得西山之乐做铺垫,反托出始得西山非同寻常。
这“非同寻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态怪异,特立独行;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览西山以后,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独特,是过去从来未曾体验过的。
4、文章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映照,借描绘西山的高峻气势,暗寓作者虽处谪地,不堕青云之志:
“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在物我合一的境界中,西山成为作者出尘拔俗、卓立不群的崇高品格的化身。
宇宙情怀: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天地浩大,无穷无尽,西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作者融心于西山遨游天地,通过西山抒发自己宇宙情怀。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翻译: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
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用出鞘之剑形容修长提拔的竹子,都是一生长出来就有的。
如今画竹的人却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勾勒它,这样哪里还有竹子的神韵呢?
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挥动画笔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一样动作迅速,稍一放松就消失了。
与可教我这样画竹。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
“庖丁,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可以从中领悟出养生的道理;轮匠扁,是斫轮的,而读书人们赞成他所讲的道理。
现在从您在所画的竹上寄托的意蕴来看,我认为您是深知事物规律的人,难道不是吗?
”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
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寄托于竹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画竹方法。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认为画的竹贵重。
四方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人,络绎不绝,以致脚在门前相互踩踏。
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
“我要用这些白绢做袜子!
”文人们把他的话作为话柄传道着。
等与可从当洋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
与可把信寄给我说:
“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竹。
做袜子的材料将要聚集到您那里去了。
”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
“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
”我对与可说:
“竹子长万尺,应当用二百五十匹绢。
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墨,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与可无话可答,就说:
“我的话是乱说的,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我就证实它,用诗来回答他说:
“世上也有千尺长的竹子,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
”与可笑起来说:
“苏先生真善辩呀!
但二百五十匹白绢,我要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因此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送给我,说:
“这竹子只有几尺高罢了,但有万尺的气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了《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
我的诗说:
“汉水修长的竹子如同蓬草一般低贱,斧头什么时候能放过竹笋呢?
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
”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晚上煮笋吃,打开信函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了满桌的饭。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
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图,放下画卷失声痛哭。
从前曹孟德在为桥玄祭文是写道,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思考题:
1、中心:
追思、缅怀亡友。
人们向来评论苏轼的散文风格如“行云流水”,这篇《筼筜谷偃竹记》正是这样。
作者好像文同画墨竹“振笔直遂”,那样信手挥写,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刻意推敲,而浓烈沉挚的感情由肺腑中奔泻,真实自然,亲切动人。
文章看似行止无端,随意挥洒,但所有的议论、叙事始终紧紧围绕着追思、缅怀亡友这个中心,赞美了与可的艺术成就和高尚人品,表现了两人间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者痛失挚友的悲慨。
2、文与可主张画竹之前,必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心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一幅画竹便创作出来了。
这种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
“胸有成竹”说,即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
“得心应手”说,即必须把艺术表现方法变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方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形象。
“胸有成竹”与“心手相应”,是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二者的紧密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这种创作思想还可以延伸至其他领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第1件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第2件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才情过人,风趣,旷达。
第3件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并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重友情,为人的无拘、率直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