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5445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docx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与仿真研究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实现研究与仿真设计

 

 

 

摘要

本文以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MATLAB/Simulink模块中电力电子仿真所需要的电力系统模块做了简要的说明,介绍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主要环节整流及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并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触发角,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对电路的仿真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对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仿真。

关键词:

Simulink;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仿真设计

 

Abstract

Basedonsinglebridgerectifyingandfullcontrolofactiveinvertercircuitsforresearchobject,introducesthewholepointofsingle-phasebridgerectifyingandactiveinvertercircuitprincipleofwork,andonMATLAB/Simulinkmodulepowerelectronicsimulationneedpowersystemmoduleprovidesabriefexplanation,introducesthewholepointofsingle-phasebridgerectifyingandactiveinvertercircuitsofthemainrectifierandactivelinkinverterprincipleofwork,andanalyzessomecommontriggeringAngle,onthebasisofusingMATLABsoftwaresimulationofthecircuitdesign,Therealizationofsingle-phasebridgerectifyingandfullcontroloftheactiveinvertercircuits.

Keywords:

Simulink,Single-phasebridgerectifyingandactiveallcontrolcircuit,Simulationdesign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课题背景1

1.2整流技术的发展概况1

1.3系统仿真概述2

第2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4

2.1整流电路概述4

2.2有源逆变概述4

2.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5

2.3.1工作原理5

2.3.2参数计算公式7

2.4单相桥式全控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8

2.4.1工作原理8

2.4.2逆变颠覆9

2.4.3最小逆变角限制9

2.5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控制9

2.5.1锯齿波的形成环节10

2.5.2移相控制环节10

2.5.3脉冲的形成环节11

2.5.4脉冲的输出环节11

第3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实验12

3.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电路图12

3.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验13

3.3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的实验14

3.4逆变颠覆现象的观察16

第4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仿真17

4.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仿真模型17

4.1.1仿真模型的设计17

4.1.2仿真模型模块的参数设置17

4.2模型仿真及仿真结果28

4.3仿真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及一些技巧34

4.3.1如何根据原理建立仿真模型34

4.3.2调试中参数设置方法34

4.3.3创建模型的一些技巧35

第5章总结36

5.1论文主要内容总结36

5.2实验过程总结36

5.3仿真过程总结37

5.4设计和开发方面的不足37

参考文献38

致谢39

附录实验接线图40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可控整流电路是非常重要的章节,整流电路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电路,其应用非常广泛。

工业中大量应用的各种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均采用电力电子装置;电气化铁道(电气机车、磁悬浮列车等)、电动汽车、飞机、船舶、电梯等交通运输工具中也广泛采用整流电力电子技术;各种电子装置如通信设备中的程控交换机所用的直流电源、大型计算机所需的工作电源、微型计算机内部的电源都可以利用整流电路构成的直流电源供电,可以说有电源的地方就有电力电子技术的设备。

由于整流电路广泛应用于工业中。

整流与逆变一直都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热点之一。

桥式整流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进行整流的最常用的电路,常用来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从整流状态变到有源逆变状态,对于特定的实验电路需要恰到好处的时机和条件。

其基本理论与方法已成熟十几年了,随着我国交直流变换器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1.2整流技术的发展概况

整流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一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

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

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

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1.3系统仿真概述

所谓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它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解的计算技术。

尤其当系统无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时,仿真技术能有效地来处理。

仿真是一种人为的试验手段。

它和现实系统实验的差别在于,仿真实验不是依据实际环境,而是作为实际系统映象的系统模型以及相应的“人造”环境下进行的。

这是仿真的主要功能。

仿真可以比较真实地描述系统的运行、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

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

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系统的仿真,起源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从最初的简单电子、机械系统,逐步发展到今天涵盖机、电、液、热、气、电、磁等各个专业领域,并且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两个方向上飞速发展。

仿真软件,在研究控制策略、控制算法、控制系统的品质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执行机构技术的发展,机、电、液、热、气、磁等驱动技术的进步,以高可靠性、高精度、高反应速度和稳定性为代表的先进特征,将工程系统的执行品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对控制器本身的发展,凭借新的加工制造技术的支持,执行机构技术的发展更加富于创新和挑战,而对于设计、制造和维护高性能执行机构,以及构建一个包括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的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是系统仿真的一个分支。

在电力系统领域,人们很早就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从直流计算台、交流计算台、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和模拟计算机等物理仿真到电力系统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从来都离不开系统仿真技术。

在某种意义上,电力系统仿真的技术水平代表了电力系统科学研究水平。

电力系统工作者一般把在物理模型上的仿真称为动态模拟,而在数字计算机上数学模型的试验称为数字仿真。

第2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

2.1整流电路概述

整流电路是把交流电压变换为单极性电压的电路。

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

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

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

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可减小电网与电路间的电干扰和故障影响)。

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它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应用十分广泛,电路形式各种各样。

按其组成器件可分为不控整流电路、半控整流电路和全控整流电路。

其中,半控整流电路和全控整流电路按其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相控整流电路和斩波整流电路。

相控整流电路由于采用电网换相方式,不需要专门的换相电路,因而电路简单、工作可靠,得到广泛应用。

2.2有源逆变概述

逆变与整流相对应,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交流侧接电网,为有源逆变。

交流侧接负载,为无源逆变。

逆变电路的分类,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的不同,直流侧是电压源:

电压型逆变电路,又称为电压源型逆变电路。

直流侧是电流源:

电流型逆变电路,又称为电流源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是矩形波。

电流型逆变电路,输出电流是矩形波。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

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大电容,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

交流侧输出电压为矩形波,输出电流和相位因负载阻抗不同而不同。

阻感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

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并联反馈二极管。

电流型逆变电路主要特点:

直流侧串大电感,电流基本无脉动,相当于电流源。

交流侧输出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角无关。

输出电压波形和相位因负载不同而不同。

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不必给开关器件反并联二极管。

2.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3.1工作原理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2.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该电路的特点是:

要有电流通过阻感性电阻RL,必须有晶闸管VT1和VT3或VT2和VT4同时导通,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尽管u2是交流,但是通过阻感性电阻RL的电流id始终是单方向的直流电,其工作过程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阶段1(0~ωt1):

这阶段u2在正半周期,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晶闸管VT1和VT2反向串联后与u2连接,VT1承受正向电压为u2/2,VT2承受u2/2的方向电压;同样VT3和VT4方向串联后与u2连接,VT3承受u2/2的正向电压,VT4承受u2/2的反向电压。

虽然VT1和VT3受正向电压,但是尚未触发导通,负载没有电流通过,所以ud=0,id=0。

阶段2(ωt1~π):

在ωt1时同时触发VT1和VT3,由于VT1和VT3受正向电压而导通,有电流经A点→VT1→R→VT3→变压器B点形成回路。

在这段区间里,ud=u2,id=iVT1=iVT3=i2=ud/R。

由于VT1和VT3导通,忽略管压降,uVT1=uVT2=0,而承受的电压为uVT2=uVT4=u2。

阶段3(π~ωt2):

从ωt=π开始u2进入了负半周期,B点电位高于A点电位,VT1和VT3由于受反向电压而关断,这时VT1~VT4都不导通,各晶闸管承受u2/2的电压,但VT1和VT3承受的是反向电压,VT2和VT4承受正向电压,负载没有电流通过,ud=0,id=i2=0。

阶段4(ωt2~2π):

在ωt2时,u2电压为负,VT2和VT4受正向电压,触发VT2和VT4导通,有电流经B点→VT2→R→VT4→A点,在这段区间里,ud=u2,id=iVT2=iVT4=i2=ud/R。

由于VT2和VT4导通,VT2和VT4承受u2的负半周期电压,至此一个周期工作完毕,下一个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两次脉冲间隔为180°。

如果整流电路的负载电感较大,id波形将连续,电路的工作情况可分为电流上升和电流稳定两个阶段。

在电流上升阶段,ωt1(ωt=α)时,触发VT1和VT3导通,id从0开始上升,由于电感较大,到ωt2(ωt=π+α)时,由于u2已经进入负半周期,VT2和VT4承受正向电压,有脉冲即导通。

VT2和VT4导通后,电路P点电位将高于A点,Q点电位低于B点,VT1和VT3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原来经由VT1和VT3的电流id改经VT2和VT4通过,这就是VT1和VT2换流,同时VT3和VT4换流,使电路进入第二个导通区间(ωt2~ωt3)。

在第二个导通区间id将从VT1和VT3关断和VT2和VT4开通时的电流继续上升,电感的储能增加。

u2进入第二个周期,VT1和VT3承受正向电压,受触发即导通,使电路的P点电位高于B点,Q点电位低于A点,使VT2和VT4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实现VT1和VT3与VT2和VT4的换流。

如此经过几个导通周期,电感储能达到饱和,即每个导通周期开始时的电流与终止时的电流相当,在第三个导通周期ωt3~ωt4,负载电流id进入了稳定阶段。

在大电感情况下,id进入稳定阶段后电流的波动很小。

在稳定工作阶段,两组晶闸管交替导通,每组导通角为180°,通过晶闸管的电流是宽为180°,高为Id的矩形方波。

在一周期的正负半周中变压器副边都有电流i2通过,变压器的利用率较半波整流提高,并且i2中不含直流分量,不易产生变压器发热问题。

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在晶闸管导通时UVT=0,在晶闸管关断时,则承受的电压u2,因此承受的最高正反电压均为U2。

如果控制角α=90°,整流输出电压ud的正负半周期面积相等,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0。

并且若α>90°,在u2的半周范围内,触发VT1和VT3或VT2和VT4,晶闸管能够导通,但是晶闸管的导通角减小,而ud的正负半周面积相等,ud的平均值都为0,因此电感性负载时,控制角的有效移相控制范围为0°≤α≤90°。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2.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波形

2.3.2参数计算公式

1.输出平均电压Ud:

=

=

=

式(2.1)

2.输出平均电流Id:

式(2.2)

3.变压器副边绕组电流有效值I:

式(2.3)

4.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IT:

式(2.4)

2.4单相桥式全控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

2.4.1工作原理

逆变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

如果逆变后的交流电是直接提供给负载,成为无缘逆变;如果逆变后的交流电是送到交流电网,则称为有源逆变。

整流电路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时,可以将直流侧的电能经过整流器回送到交流侧电源。

在RL负载中,在负载电流的上升阶段,交流电源经整流器向负载提供电能,在负载电流的下降阶段,id与ud反方向,是电感释放储能,释放的储能一部分在电阻中消耗,一部分则经整流器回馈到交流电源。

RL负载电感的储能是有限的,即使R=0、α=90°时,电感也只能使储存和释放的电能相等。

但是如果整流器的负载中含有直流电动势E,情况就不同了,直流电动势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直流电能,并通过整流器转化为交流电回馈电网,这就是有源逆变工作状态。

在有源逆变状态,直流电源E要经整流器向交流电源回馈电能,由于整流器只能单方向输出电流,因此直流电源要输出电能,电动势E的方向必须和整流器输出电流的方向相同,同时为使整流器能从直流电动势E吸取电能,整流器输出电压Ud的极性也要与整流状态时相反。

这就是说,如果整流器工作在整流状态时,Ud极性为上“﹢”下“﹣”,对RLE负载有α<90°;在整流器工作于有源逆变状态时,Ud极性应为上“﹣”下“+”,对RLE负载应有α>90°,这样电流Id从E的“+”端流出,从整流器“+”流入,电能才能从直流电源输出,并经整流器回馈交流电网。

因此整流器工作于有源逆变的条件可以归结如下:

整流器负载含有直流电动势,电动势E的方向与整流器电流Id的方向相同;整流器的控制角α>90°,整流器输出电压反向,且Ud应略小于直流电动势E。

2.4.2逆变颠覆

为了反映整流电路的整流和逆变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设置了逆变角β,且令β=180°-α。

当整流电路工作于整流状态时,0°≤α≤90°,相应的90°≤β≤180°。

当整流电路工作于逆变状态时,0°≤β≤90°,相应的90°≤α≤180°。

在考虑交流电源电抗后,在整流电路有源逆变时,如果β很小,则整流电路不能正常换相。

在ωt4时触发VT2,由于交流电源电抗产生了重叠换流时间,使换流不能瞬时完成,在重叠换流时间内已经有ua>ub,因此在换流结束后仍应是VT1继续导通,VT2并不能导通,使换流不能成功。

并且ua进入正半周后,直流电动势E和ua顺向串联,整流器输出电流迅速增加超过额定允许范围,轻则使过电流保护跳闸,重则烧坏晶闸管或快速熔断器,这就是“逆变颠覆”现象。

2.4.3最小逆变角限制

为了避免逆变颠覆现象,不能使β太小,需要对最小逆变角进行限制,以确保电路能正常换流。

一般取最小逆变角βmin为

βmin=δ+γ+θ'式(2.5)

式中:

δ为晶闸管关断时间tq折合的电角度,γ为换流重叠角,θ'为安全裕量角,考虑以上因素,βmin一般在30°到35°左右,βmin太小,将影响整流器的安全运行;βmin太大,将使逆变时输出电压过低,影响有源逆变的效率。

逆变颠覆现象还可能发生在电源缺相,晶闸管或快速熔断器损害,晶闸管触发脉冲丢失等情况下,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整流器在有源逆变时都不能正常换流而造成逆变颠覆,因此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时,整流电路的可靠性是需要重视的。

2.5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控制

晶闸管导通需要正向电压和触发脉冲两个条件,在整流电路中主要分析了正向电压条件,而对触发脉冲是认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需要时就能有,实际上触发脉冲需要有相应的电路产生,这就是触发电路。

对触发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能产生晶闸管触发信号,信号有一定强度,满足晶闸管门极驱动条件。

触发脉冲的形状,能使晶闸管快速导通和可靠关断;触发信号能移相控制,即改变脉冲的控制角;触发信号在需要晶闸管导通时产生,即触发电路产生脉冲与整流电路的需要两者间要步调一致。

满足这些要求的信号都可以用于晶闸管的触发,因此晶闸管的触发电路从简单的RC移相到复杂的电路都有。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3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

2.5.1锯齿波的形成环节

在输入的同步电压uT负半周,D1导通,A点电位为负,钳制了T2基极电位,使T2截止,且电容C1充电。

在uT变正时,D1截止,C1经R1反向充电,A点电位从负逐步上升,C1延缓了A点电位变正的时间,其目的是拓宽生成锯齿波的宽度,T2截止时C2充电生成锯齿波,选择R1、C1的参数可以使锯齿波宽度达到240°。

在T2截止时,电容C2经+15V→RP1→R3→T1充电,B点电位逐步提高,在T2导通时,C2经T2迅速放电,在B点形成锯齿波。

稳压管DW1和T1组成恒流电路,从而调节锯齿波的斜率。

锯齿波在uT过0变负,T2截止时开始上升,因此锯齿波和uT同步。

T3,R5组成射极跟随器,以增强带动后级负载的能力。

2.5.2移相控制环节

R6、R7、R8、T4组成移相控制电路,在移相控制电压Uc=0时,负偏置电压Up和锯齿波信号叠加,使锯齿波下移,调节了锯齿波的过零点,用以整定脉冲的初始相位。

初始相位是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d=0时的控制角α大小。

如果Uc≠0,若Uc为正,锯齿波过零点前移,对应控制角α减小;若Uc为负,则锯齿波的过零点后移,对应控制角α增加,因此调节Uc可以实现相位控制。

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可达240°,一般只使用中间线性度较好的180°区间,就可以满足整流和逆变的脉冲移相控制要求。

2.5.3脉冲的形成环节

R9、C3、T4组成脉冲形成电路。

在T4基极电位为负时,T4截止,D点呈高电平。

在C点电位为正时,T4导通,钳制D点为零电平。

D点电位的负跳变,经电容C3耦合,在T5基射极间形成一个负的尖脉冲,峰值约为-15V,负的尖脉冲使T5截止。

在T5截止期间,T5基极呈高电平,在T5导通时,F点被钳制在约-15V,形成一个矩形脉冲,推动了后级功放输出。

2.5.4脉冲的输出环节

复合管T7、T8组成功放输出电路。

T5输出的脉冲使T7、T8导通,脉冲变压器Tp原边有脉冲电流产生,其副边感应相应的脉冲输出,去触发连接的晶闸管。

脉冲变压器的作用是隔离触发电路和晶闸管主电路,使触发电路和晶闸管主电路没有电的联系。

D7、R14用于吸收T7、T8关断时,变压器绕组产生的di/dt。

D8、D9用于减少干扰信号对触发的影响,R16是限流电阻。

第3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实验

3.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的电路图

实验采用MCL-Ⅱ型实验台,主控屏的整流二极管VD1~VD6组成三相不控整流桥作为逆变桥的直流电源,逆变变压器采用MEL—02芯式变压器,回路中接入电感L及限流电阻Rd。

实验所依据的单相桥式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3.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图

其中图3.1中锯齿波触发电路1和2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2锯齿波触发电路

3.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验

将MCL-Ⅱ型实验台上“触发选择开关”拨至“锯齿波”,同步变压器原边绕组接220V交流电压。

将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输出脉冲端分别接至全控桥中相应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并将主控制屏上的Ⅰ组桥触发脉冲开关拨向“断开”或使Ublf开路不接线。

调节锯齿波触发电路中的移相调节电位器RP1,使Uct=0,调节偏移电位器RP2,使α=150°。

保持Ub不变,逐渐增加Uct,在α=0°~90°的范围内,做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负载实验,在α=30°,60°,90°时,用示波器观察、记录整流电压ud、晶闸管两端电压uT的波形,并记录U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