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5383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docx

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农药:

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作物及农林产品的害虫、螨类、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的化学物质,包括提高这些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杀虫剂:

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储粮及畜牧等方面的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生物活性:

指化合物能够参与到生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之中,并且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的改变或阻碍它的性能。

毒力:

指药剂本身对生物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毒性:

农药毒性是指对非防治对象的毒害程度,特别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

药效:

指化学药剂本身及环境多种因素对害虫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害:

药剂使害虫生长不正常或出现生理障碍

LD50:

(致死中量)一种药剂杀死昆虫或其他实验动物群体的一半个体所需要的剂量。

MRL:

(最高残留限量单位mg/kg)在生产或保护商品过程中,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导致在各种食品和饲料中形成的农药残留物的最大量。

ADI:

(每日允许摄入量mg/kg)指人的一生中,每日摄入某种农药一定剂量后,没有发现明显的危害,即在观察生命过程中或完结后未发现由此引起的任何伤害。

时间加权平均值:

(TLV-TWA)即通常每周工作40h或每工作日8h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所有的工作人员可能日复一日地反复接触此浓度而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短期接触极限:

(TLV-STEL)指工作人员在连续15min的时间里可以接触的最大浓度,而又不引起足以导致事故增加,有碍于自救或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的慢性的或不可逆的组织变化。

急性毒性:

在一次染毒条件下经口吸入或经皮肤涂敷后,以观察一定时间内毒物所引起的症状,死亡情况用以研究毒物作用特点,作用方法与特性。

慢性毒性:

在较长时期一定时间内连续多次较小剂量反复染毒条件下对个体产生毒性。

熏蒸剂:

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以足够的气态浓度致死有害生物的化学品。

吸附:

指气体附着在被熏蒸物表面的物理现象。

吸收:

指熏蒸剂分子渗入粮粒内部的化学现象。

吸着比率:

指供试昆虫在有面粉熏蒸箱中的LD50与空熏香中的LD50的比值。

熏蒸剂燃烧性:

指有些毒气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温度下,具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的性能。

耐药性:

指昆虫首次接触某种杀虫剂即表现出来的忍耐能力,也称天然抗性。

抗药性:

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而引起昆虫对药剂抵抗力的不断提高,使害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发生遗传性的改变。

专性抗性:

即只对诱发其产生抗药性的药剂具有抗性,而对其他杀虫剂没有抗性。

交互抗药性:

一种害虫对某种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而且对另外未接触过的某些药剂也产生了抗药性。

负交互抗药性:

昆虫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杀虫剂表现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交互抗药性:

即一种昆虫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高效低毒:

指杀虫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好而对人无毒或低毒。

残效期:

储粮保护剂保护粮食无虫的时间

无虫间隔期:

防治以后没有害虫到再次出现害虫的时间。

靶标酶:

杀虫剂进入生物体后,只对某种或某些酶起作用,这类酶称为杀虫剂的靶标酶。

纯度:

杀虫剂原药中活性成分的百分比含量。

杀虫剂半衰期:

杀虫剂的量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

压力半衰期:

指密闭容器内外压力差以初始值降到初始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独立作用:

不同杀虫剂混用后,有些是互相不干扰,各自发挥其杀虫作用。

颉抗作用:

不同杀虫剂混用后,有些相互抵消一部分杀虫作用。

增效作用:

不同杀虫剂混用后,其杀虫效果超过各自单独使用时杀虫使用的总和。

增效剂:

一种对昆虫毒力很小,甚至没有毒力的化合物,当与另一种杀虫剂混用后,其毒力较两者单独作用时各自作用的和还要高,前者称为后者的增效剂。

表面活性剂:

对降低表面张力显著地物质。

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分子向心收缩的力。

第八章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1.IPM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害虫综合治理,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害虫的种群数量较长时间地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点:

(1)不仅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效益(生态平衡)及社会效益

(2)把害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组分,通过调节及控制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来达到控制虫害种群数量的目的(3)容忍哲学。

即允许少量不造成经济危害的害虫存在,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4)各种防治方法的协调配合,而各种防治方法又必须与自然控制因素相协调。

2.储粮生态因素

3.防治途径食物、自然环境、物理、生物(天敌、害虫)、人为(化学、机械)

4.措施与适用性综合防治措施:

害虫的预防(植物检疫,改善仓房条件,防虫网等)

害虫的检测(感官检验,取样检查)害虫的除治(熏蒸,气调,冷冻)

5.保粮方针: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原则:

安全,经济,有效

6.IPM、TPM、APM、ET、3R、EIL、FAO、IOBL

IPM(害虫综合防治)TPM(全部种群治理)APM(大面积种群治理)ET(经济阈值)

3R(害虫抗性药剂残毒再增猖獗)EIL(经济危害水平)FAO(联合国粮食组织)IOBL(国际生物防治组织)

第九章管理防治与害虫检测

1/规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原则或标准(过去)标准:

国内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危害性大;防治管理工作很难或难以控制。

限定性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被官方控制的,对该国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机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植物检疫措施禁运口岸检疫发货地检疫产地检疫控制进出口隔离检疫

2.检疫性有害生物、感染、传播、IPPC、PRA、WHO、SPS

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PR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WHO(世界卫生组织)、

SPS(【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的简称)

3.仓储过程中的防虫要点

防止害虫感染控制环境条件及时检查适时杀虫

4.清、杀、隔、改;五分开的内涵

清:

储藏场所的清洁卫生杀:

适时杀虫隔:

隔离保护改:

改善仓房

五分开:

有虫粮与无虫粮,有虫器材与无虫器材,潮粮与干粮,新粮与陈粮,原粮与成品粮及副产品分开。

5.害虫检查技术与规定方法

(1)直观检查法:

(2)取样检查法:

取样方法:

散装粮堆的取样包装粮堆的取样空仓,器材,装具等的取样(P265)

害虫的检查方法:

外部害虫的检查隐蔽性害虫的检查(剖粒法,染色法,比重法,透视法)

(3)诱集检查法:

习性诱集诱捕器诱集

6.密度确定与理由

害虫密度:

指单位空间内虫害的数量(以其中虫害最严重,密度最大的部位代表整仓或整体的害虫密度)理由:

不论包装粮或是散装的粮食以及空仓,车间或器具等,均以其中虫害最严重的,密度最大的部位代替整体虫害密度,不能各样点密度相加取平均值。

7.虫粮等级标准

8.查虫期限规定

粮温15℃及以下时,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基本无虫粮15天内至少检测1次;半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一般虫粮10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食、油料5天内至少检测1次。

粮温高于15℃时,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吴冲、基本无虫粮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半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一般虫粮5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食、油料每天至少检测1次。

新收获的粮食、油料入仓后3个月内要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第一十章.物理防治

1.昆虫温区   15-—40℃

2.高温致死原因

a生理代谢失调:

b体壁保水结构遭破坏,加速了体内水分的散失

c蛋白质凝固,酶系遭破坏d虫体内类脂物质的液化

3.低温防治原理(冷冻、控制)

低温对害虫的伤害分为:

寒冷伤害和冷冻伤害。

原因:

a新陈代谢受阻b酶活性受到抑制c细胞膜的机械损伤d细胞原生质脱水

4.气调基质及其控制点

5.气调杀虫原理:

(人为控制和改变害虫生活环境中大气的组成,从而达到抑制害虫发生和发展,甚至杀死害虫的目的。

1)氮气气调的杀虫原理:

通过置换和替代O2,当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对害虫就会造成有害的影响,使害虫缺氧而窒息死亡。

2)二氧化碳气调的杀虫原理:

当CO2的含量大于35%时,不管是否有剩余的O2,都能使害虫致死。

毒理影响:

脱水和作为能量代谢底物甘油三脂的缺乏及细胞水平的酸化。

6.影响气调防治效果的因素(P287)

a环境的气密性 b害虫的种类和虫期 c温度的影响 d相对湿度的影响 e所用气体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7.辐照防治原理与技术特点

原理:

利用高能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束流照射储藏室物,通过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达到使食品得以保鲜和杀死其中害虫的目的。

技术特点:

a.较高的剂量对各种害虫和各个虫期都有很好的致死效果;较低的剂量则能引起害虫的生理阻碍,导致不育现象。

b.r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杀死各种包装的粮食,干鲜果品中及粮粒内部的害虫。

c.可以连续处理大批量的粮食。

d.处理后的储藏物不会产生高温或较大的化学变化,变质及污染。

e耗能低。

第十一章.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途径

a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b利用病原体防治害虫c广义的生物防治

2.生物防治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P301)

特点:

优点:

1)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

非目标种(包括其他天敌)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同时对人畜和环境不存在残毒和对环境的污染。

2)有效比较持久:

3)比较经济:

总体来讲,生物防治具有有效控制害虫,不污染环境,改善生态系统,降低防治费用等多种优点。

缺点:

1)天敌的专化性强2)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生活史,常不能与害虫生活史相匹配,对天敌害虫的控制作用不够有效和迅速。

3)有效天敌的筛选较困难4)使用不够简便5)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害虫的控制效果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适用性:

第十二章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

1、杀虫剂的分类

按照杀虫剂的成分及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

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根据其来源又可以分为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和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虫剂;

按杀虫剂的作用和药效可分为:

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驱避剂、不育剂、拒食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增效剂等;

按毒理作用分为:

物理性毒剂、原生质毒剂、呼吸毒剂、神经毒剂等。

2、储粮化学药剂应具备的条件

a、药剂本身活加辅助剂、增效剂后对防治对象具有较高的药效,但对人、畜无毒或毒性较低;

b、在对防治对象有效剂量下,对粮食、油料和种子不产生药害;

c、药剂本身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不易燃烧、爆炸;

d、具有杀灭多种害虫的作用,并能配制多种剂型;

e、最好我国能大量生产,价格便宜;

f、使用时操作简易、省力;防护简便、有效;药剂引起中毒后有救治方法;

g、最好具有警戒性的颜色或气味。

3、储粮准用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a、有机磷的杀虫机理:

抑制昆虫神经突触上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使昆虫死亡;

b、溴氰菊酯的杀虫机理:

物理作用,抑制靶标动物的神经离子通道,使膜渗透性发生异常,传导受阻;

c、磷化氢的杀虫机理:

磷化氢是一种呼吸毒剂,破坏呼吸链,使生物氧化过程中断,能量无法正常进行,致使害虫窒息死亡;

d、溴甲烷的杀虫机理:

使虫体内酶的硫基甲基化,正常酶功能被破坏。

4、粉剂的物理性状与药效

a、有效成分的分布:

粉剂由杀虫有效成分和填充物组成,有效成分在填充物粉上的分布均匀性越好,杀虫效果越好;

b、有效成分的含量:

粉剂中有效成分有一个最适量,在这个含量之下,药效会低,并且增加有效成分会提高药效,在这个含量之上,有效成分的增加并不增加(或者极少增加)药效;

c、粉粒大小:

使用细粉与使用等量的粗粉比较,更能均匀地使药剂分布在保护场所;细粉覆盖面大,与虫体接触机会多;细粉更易为粮食所吸附,在粮堆中使用时不易散落;细粉较易通过害虫口器进入虫体内,且在消化道中易溶解和吸收;细粉也较易擦伤害虫提笔,堵塞气门等;但粉粒越小其残效时间越短,因而在较短时间内失去效果;

d、粉粒形状:

针状粉粒易粘着在虫体上,触杀效果好;不规则粉粒施用时易产生分离,效果较差;

e、粉粒的黏着力:

黏着力强的粉粒效果好,易吸着有效成分,易黏在保护对象上,擦伤虫体后容易吸收虫体水分;

f、粉粒硬度:

坚硬的粉粒有擦伤虫体体壁的作用,从而引起虫体失水或促进有效成分穿过体壁。

5、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

一种油包水型(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不能在作物上喷洒,耗药量大);另一种水包油型

悬浊液由可湿性粉剂兑水而成。

(具有拒水性,只有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降低表面张力,药剂才能被水湿润形成悬浊液)

6、挥发性及影响因素

熏蒸剂的挥发性:

液体或固体熏蒸剂经过蒸发、升华、或化学作用转化为蒸汽或气体的性能。

影响因素:

a、环境温度: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熏蒸剂的蒸汽压也越高,挥发性也就越大;b、熏蒸剂在空间暴露的表面积:

同体积的液体,表面积越大其挥发速度也就越快;

7、扩散性及影响因素

熏蒸剂的扩散性:

熏蒸剂经挥发成为气体后,即从分子密度大的施药部位向分子密度小的非施药部位进行热运动,或从浓度高的部位运动到浓度低的部位。

影响因素:

熏蒸剂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毒气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气体扩散得越快。

8、穿透性及影响因素

熏蒸剂的钻透性:

指熏蒸剂穿透粮堆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熏蒸气体被熏蒸物吸着(吸附和吸收)的情况。

影响因素:

a沸点高的熏蒸气体容易被固体吸附,不能再向粮堆进一步运动,因而钻透性差;b、毒气比重的大小能影响其分子的分布,但毒气在粮堆内的均匀分布受吸附等因素的影响。

9、害虫因素与熏蒸剂药效的关系

a、不同虫种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不同:

储藏物害虫种类较多,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生理机能、接受药剂的方式等各不相同,因而对于药剂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b、不同虫态和生理状态对药剂的敏感度不同:

10、害虫因素与防护剂药效的关系

11、温度与熏蒸效果的关系

a、囱效应的影响:

b、温度变化的影响:

c、温度对仓内空气对流的影响:

利用对流进行施药,可以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

d、温度对粮食吸附的影响:

温度影响物体的吸着力,温度高时毒气分子不易被吸着,扩散速度快,药效好;反之,温度低时熏蒸效果就差;

e、温度对药剂的影响:

温度可以影响药剂的挥发性、扩散性以及被熏蒸物的吸着能力,进而影响毒气的分布;

f、温度对害虫的影响:

温度高,害虫生理代谢旺盛,活动量大,耗氧量也大,吸入熏蒸剂的量增加,从而使杀虫速度和效果得到提高。

12、温度与防护剂效果的关系

a、温度对毒力的影响:

一般有机磷保护剂的毒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温度系数杀虫剂);聚酯类保护剂的毒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负温度系数杀虫剂)

b、温度对药效的影响:

温度与防护期、药剂残留均成反比。

13、气体成分与熏蒸效果的关系

a、氧气的影响:

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会促使害虫提高呼吸率,有利于熏蒸剂杀虫效果的提高;

b、二氧化碳的影响:

二氧化碳可以刺激昆虫呼吸,从而有助于熏蒸气体达到虫体内的致毒部位,提高杀虫效果。

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必须有氧才能提高磷化氢活性;

14、为什么害虫会对杀虫剂产生抗性(抗性机制)

可以分为3种基本情况:

一是由于昆虫的物理保护机制;二是昆虫体内杀虫剂解毒酶的质和量的变化;三是由于昆虫作用点的酶对杀虫剂敏感性的降低。

15、如何判别抗药性

一是利用抗性鉴别剂量测定:

一般是利用敏感品系的LD99.9来测试害虫。

二是测定抗性系数(Rf):

是同一种昆虫的被测品系的LD50与敏感品系的LD50之比,抗性系数越大,表明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越高。

16、害虫对熏蒸和防护产生抗性的特点

a不同虫种对同一药剂的抗药性不同b不同虫态和生理状态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

17、仓房条件如何影响熏蒸、防护剂药效

在化学药剂熏蒸杀虫的过程中,如果仓房密封不严密,存在微小的缝隙,毒气分子就能通过这些缝隙外溢,从而降低毒气浓度,影响杀虫效果。

整仓熏蒸时要特别注意门窗与仓顶的密封,通常散装粮应尽量采用单面封或多面封;包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垛进行帐幕熏蒸。

18、熏蒸气密性应达到的要求及处理对策

要求:

我国的【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规定,仓内压力由500Pa降到200的半衰期平房仓不低于40s浅圆仓立筒仓不低于60s

对策:

如果气密性达不到要求,可用塑料薄膜密封粮面,在薄膜下面设置回风道或管路,使薄膜与粮面形成间隙,进行环流熏蒸

19、熏蒸时间与药效

熏蒸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施药后熏蒸剂浓度变化分为产生毒气阶段、毒气衰减级阶段和毒气排放阶段;

熏蒸密闭时间与药效有密切关系,多数熏蒸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和一定温度下,杀死某一虫种所需的密闭时间与毒气浓度成反比关系,即浓度低需要密闭的时间长,浓度高需密闭的时间短。

密闭时间与毒气的关系可表示为:

C×T=K。

20、Cn×t=K指导意义

指数n作为毒力指数,代表了熏蒸剂与虫种,包含了不同的发育阶段之间的毒力关系;询证工作的重点在于要知道所使用的熏蒸剂和害虫的n值。

对于n值小于1的熏蒸剂(如磷化氢),在熏蒸过程中熏蒸密闭时间比其浓度更为重要,延长熏蒸时间在防治战略上要比增加浓度更好;对于n值大于1的熏蒸剂(如溴甲烷),在熏蒸中增加其浓度比延长时间更为有效。

21、储粮防护剂的施药技术及适用场景

液剂除超低容量喷雾剂不需要加水稀释而可直接喷洒外,可供也太使用的其他知己均需加水调成乳液、悬浮液喷洒使用。

影响喷洒质量的因素包括药械对药剂的分散度。

国内外一发展的超低容量喷雾,可将少量的药液喷到很大的防护对象上,形成的雾滴绩效(仅15~80μm),使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提高许多倍,使药液的分散度大大提高。

采用粉剂与对水喷雾是要相比,减少了水对药剂的影响。

但药剂在载体上的分布以及粉剂在粮食上的分散度都对药效缠身影响。

不论采用什么剂型。

采用粮堆表层处理或分层拌粮、或全仓施药,同样条件下,以全仓施药为最好,仅表层处理效果则较差。

22、VSR及其代表的意义

VSR:

脊椎动物选择比,它是一种药剂对脊椎动物与昆虫之间毒性比值。

脊椎动物选择比(VSR)=脊椎动物的LD50/昆虫的LD50

代表意义:

杀虫剂的选择比大,表示其选择性强,意味着此药剂高效低度

第十三章 储粮保护剂及其应用

1、我国批准使用的储粮保护剂

防虫磷、杀虫松、保安定、凯安保、保粮磷等 保粮安、谷火净

2、主要防护剂的杀虫特点(高效低毒、不影响种用品质、防治费用低廉、使用方法简单)

防虫磷(马拉硫磷):

主要是触杀,胃毒,微弱熏蒸(锯谷盗,大眼锯谷盗,谷斑皮蠹)

杀虫松(优质杀螟硫磷):

触杀,胃毒(谷象锯谷盗,锈赤扁谷盗)

保安定(甲基嘧啶硫磷):

触杀,胃毒,一定熏蒸(甲虫,蛾类,螨类)

凯安保(溴氰菊酯):

触杀(谷蠹)

保粮安(溴马合剂)谷蠹玉米象

保粮磷(杀溴合剂)玉米象,赤拟谷盗,谷蠹

谷火净(植物性和化药性)触杀,胃毒拒食,驱避

3、如何保证防护剂的应用效果

粮食保护剂的防护效果主要与药剂有效成分在保护对象上的分布和药剂施用后的残效期关系紧密。

施药技术队二者均有一定影响。

4、储粮保护剂的使用前提

a保护剂的使用不应该影响粮食的安全储藏b使用保护剂的储粮必须是安全水分粮和基本无虫粮c要根据发生虫害的种类选择保护剂d要根据地区和粮食保护期选择保护剂

5、储粮保护剂的应用技术

机械喷雾法,超低剂量喷雾法,砻糠载体法,粉剂拌粮法

6、安全间隔期

第十四章储粮熏蒸剂及其应用

1、熏蒸杀虫的特点:

可以在不移动商品的情况下达到消除及控制害虫的目的,有时甚至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电力及人力,通常最经济,简单有效

2、设定浓度后如何确定用药量

以单位熏蒸环境的重量表示1gPH3=0.659L百分浓度:

1g/m3=659ml/m3

3、使用磷化氢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a使用前后操作人员应忌酒和油腻食物(溶解性)b使用前后控制磷化铝的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体迅速扩散避免局部浓度过高(燃烧性)c应将钢制器材部件仪表等采用移出或涂油,罩上塑料薄膜密封等措施保护起来(腐蚀性)d(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4、熏蒸后磷化氢的去向

大部分散失,一部分残留在粮粒上;一类为挥发性残留,另一类为非挥发性残留

5、磷化氢的使用范围

适用于长期储存的干燥物品,主要用于实仓熏蒸,可熏蒸粮食油料和成品粮,也可用于熏蒸器材,空仓和加工厂

6、磷化氢熏蒸的技术关键

a气密性要求b安全性要求c剂量浓度和密闭时间要求d均匀性要求e工况要求

f防腐性要求

7、如何确定磷化氢浓度与熏蒸时间

从目前的有关资料来看,磷化氢杀死害虫的计量直接与暴露时间、环境温度、害虫发生的种类与品系等有关。

如在25℃以上的温度下,采用1㎎/L的磷化氢浓度7d即可杀死抗性较强的谷蠹,而0.3㎎/L的浓度10d却不能将害虫完全杀死,此浓度下至少要14d以上的维持时间,才能全部杀死害虫。

8、熏蒸:

将有毒气体施入到密闭环境中以杀死其中有害生物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