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520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质量保证措施

1.1.1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设备采购控制

项目物资经理统一协调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采购物资优先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选择,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就要对其他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再进行采购。

对供应商的评审建立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和信誉进行预审,建立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录。

采购部门负责人定期组织对于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如审核中发现不合格的,从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除名。

2)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

材料进场前先进行样品检查封样,材料样品报业主、监理、设计院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

3)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

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

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外,总包单位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所有工程材料按照项目部规定进行进场验收。

报批手续完毕后,项目部、业主和监理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的依据。

4)标识工程所有材料、设备,保证可追溯性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使之具有追溯性。

2、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控制项目

控制措施内容

1

全过程全天候跟踪监控

项目部派出责任工程师,对过程质量展开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督与认可,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予签证,并责成期限整改。

2

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进度节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控制关键过程的工程质量,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组织质量技术交底,下达作业指导书,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检验。

加强对关键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使得关键过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

接受工程监督、进行督促整改

在自检的基础上,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安装或施工。

对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开具的施工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合同约定,或者存在的测量、质量、安全等隐患方面的整改通知,项目部予以及时落实、跟踪和督促相关人员限时予以整改,直至监理验证签字认可为止。

序号

控制项目

控制措施内容

4

过程检验

在施工过程中抓好过程检验。

(1)在自检的基础上,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复验认可;

(2)对隐蔽工程采取连续或全数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进行复验认可,并在监理核验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组织主要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的核验。

项目部制订基础、结构和装饰工程质量的核验计划并报质监站,当上述分部工程分阶段完成时,经自检、复验、监理验收签证后,由质监站组织人员前来进行质量等级的检验。

5

产品保护进行系统管理

对已完成并形成系统功能的产品,经项目部验收后,即组织人力、物力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保护,直至形成最终产品交付业主使用为止。

3、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阶段

内容

1

事前

控制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

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

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均审核其技术可靠性及运用范围。

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2

事中

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主要有:

(1)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

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2)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3)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序号

阶段

内容

(4)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3

事后

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

按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在保修期间,我方将依据保修合同与承诺,本着“对用户服务,向业主负责,让用户满意”的态度,采取有效的制度与措施,以优质、迅速的维修服务维护用户的利益。

1.1.2施工质量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1、施工质量技术组织保证:

依据项目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施工过程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2、计量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根据工程需要及时配备工程所必须的测量设备,并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按要求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及时上报变动情况;监管测量设备的选择,制订配置计划并存档。

3、检测、试验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现场设一个标准养护试验室,现场试验室只进行自检部分的试验和试件的标准养护,施工试(检)验主要由指定的地方试验室完成。

指定的地方试验室主要负责将现场送来的样品保管、试验、出具试验资料及进行现场指导。

检测试验组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

4、隐蔽工程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具有种类多、专业交叉、涉及点多的特点,其施工的关键在于技术组织。

项目部将严格控制隐蔽工程的技术组织,重点加强对协调准备、检查验收两环节的组织控制。

1)协调准备:

通过与各专业分包单位或工种协调,确定各专业穿插顺序,限定相应施工的时间。

2)检查验收:

实行自检、交接检、专检三管齐下的质量“三检”制度,实现“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控制目标。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自检

即某一工序完成后,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首先由该工序班组长组织作业人员对本工序质量进行自查自纠,完成后填写工序自检纪录,通知交接检。

2

交接检

接交接检通知后,由工序班组长组织人员对即将被隐蔽覆盖的上一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认不存在影响本工序施工的不合格质量因素,通知专检。

3

专检

在完成工序自检、交接检,接到专检通知后,由项目质量部组织进行工序质量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改复核后报请监理验收并完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填写、签字工作,然后归档妥善保存。

3)实施奖罚:

结合《工程质量奖罚制度》,根据检查验收的相关记录兑现奖惩。

5、施工资料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

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管理有效的重要体现,资料也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见证材料。

因此我们在收集各种施工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各种预检、隐检资料是否齐全,预、隐检日期是否与试验报告,施工日志交圈,各种施工记录与施工日志是否一致。

质检资料各分项分部是否有漏项,与预、隐检记录是否交圈。

各份报验单与技术资料是否配套齐全,从而保证我们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图纸、技术资料的使用、更改标识、发放、保管、存档均按照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1)技术档案整理要求

序号

内容

1

工程档案资料按当地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满足业主对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及时做好收集、汇总、整理工程档案。

2

工程资料记录是施工过程中自然积累形成的,要求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直至工程交工验收结束。

3

工程资料要求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不后补,不擅自修改,不伪造,不外借。

4

资料的整理,要求字迹清晰、装订规范、内容齐全完整,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

2)文件资料管理要求

序号

内容

1

设立专职质量技术资料负责人,负责文件资料接收、发放和保存等工作。

文件资料由资料员统一收发,统一编号,统一记录。

2

采用微机管理手段,对文件资料进行存档和整理,并对处理结果(是否已发放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是否已按文件资料要求实施,是否有反馈信息)跟踪检查并做记录。

3

对文件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控制,定期发放有效文件和资料的目录给相关文件资料的持有人,及进收回作废的文件资料,确保所有单位和人员使用的是有效的文件和资料。

4

工地设置资料保管专用办公室,采取防潮、防虫措施。

配置资料柜、文件夹。

1.1.3关键工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项目

内容

1

测量人员

按照组织机构配备数量足够、资质合格的测量人员,抽调我单位优秀测量人员进驻本工程,对先进仪器操作等方面进行上岗前专题培训,以更高的业务素质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测量。

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通过固定的测量人员减小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

2

测量仪器

在测量仪器的选用上充分考虑本工程对测量精度的高要求,选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同类设备,测量仪器均在计量部门规定周期内进行检定,并由专人负责。

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并在进场前对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施工中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3

测量操作方法

严格按规范和设计精度要求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采用合理可行、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

测量员自检、测量工程师复检、测量负责人复核。

序号

项目

内容

4

其他保证措施

(1)平面控制网基准线的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投测。

利用计算机通过对激光接收靶上测得的结构自振产生的摆动影响的激光接收点摆动振幅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解决结构自振对垂直度测量控制精度的影响。

(2)对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由于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

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应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测量工作应尽量选择在清晨左右同一时间进行,避开高温、大风等天气,以减少气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钢筋制作

严格审查钢筋配料单,技术部门对作好的配料单应严格检查,认真复核,确保钢筋配料尺寸准确。

严格控制钢筋制作,设置钢筋加工场地,进行钢筋配料加工。

钢筋加工场地设专人负责成型后钢筋的管理工作,保证成型后的钢筋按使用部位、使用时间进行分类分批编组编号码放、保管及发放。

2

配合机电留洞,杜绝随意切割钢筋

本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准备策划时,明确要求:

对于所有墙体、楼板洞口钢筋必须一次配筋一次下料施工完成,不允许钢筋绑筋完成后再切割。

组织人员利用计算机CAD技术绘制出结构预留、预埋留洞图,细化配筋,杜绝在钢筋工程中水电为预留预埋随意切割的现象,确保水电预留预埋的位置准确和结构安全性。

3

钢筋定位及保护层控制

(1)墙体水平钢筋间距控制

墙体水平钢筋间距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

梯架钢筋与墙竖向钢筋同规格、同牌号,要求2根梯架钢筋一长一短,留出绑扎搭接接头错开距离L,上中下至少设置3根与墙宽H同宽的梯凳筋(兼做撑筋),两端必须用砂轮切割机切平并涂上防锈漆,其余梯凳筋长度应为H-10mm(即梯凳筋端头保护层为5mm),梯凳筋与梯架筋点焊即可。

具体作用是用来控制墙体水平钢筋间距,梯子筋距柱边50cm左右开始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4m,且每面墙至少设置两道。

绑扎墙体水平筋前,先将本层竖向梯子筋与下层甩出的梯子筋绑扎固定好(竖向梯子筋位置可不设墙体竖向钢筋,由梯子筋代替),根据竖向梯子筋分档间距安放水平筋,调平调正,绑扎牢固。

(2)墙体竖向钢筋间距控制

墙体竖向钢筋间距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

具体制作方法:

按照混凝土墙体竖向钢筋间距和墙体宽度,采用Φ12或Φ14二级钢焊接。

要求梯凳筋两端必须用砂轮切割机切平,与墙同宽焊接在梯架钢筋上,梯架筋间距为H-2d1-2d2-2h(d1为竖向钢筋直径,d2为水平钢筋直径,h墙体保护层厚度),每两根梯凳筋控制一根墙体竖向钢筋,使其不偏位、不跑位。

序号

项目

内容

3)柱主筋间距控制

采用Φ14二级钢焊接,按照柱子主筋间距焊接卡槽,卡槽应比钢筋直径略大,内径制作尺寸为H-2d-2h(d为柱子主筋直径,h为柱子保护层厚度)

柱主筋间距采用定距框控制。

定距框在板混凝土浇筑前放置,高出板顶30~50cm,与柱的竖向钢筋绑扎牢固,混凝土浇筑完毕,上层柱竖向钢筋绑扎前将定距框取出,周转使用。

(4)板筋控制

板筋主要是负筋下坠的问题,除用马凳筋外,对现浇板钢筋更关键是绑扎成型后不要踩踏。

板筋绑扎的过程中,应设置供行走用的跳板马道,直至混凝土浇筑再拆除。

(5)钢筋保护层控制

除基础底板外其它部位钢筋保护层的主要控制措施是采用塑料环圈。

一般墙筋绑完后,为控制墙筋断面和保护层厚度,除设计用拉筋外,设置保护垫块,垫块@600(梅花形),不得漏放。

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

控制措施

1

烂根

浇筑混凝土时在墙根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绵条,切忌将其伸入混凝土墙体位置内,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作。

2

漏浆

在模板板面接缝处和梁侧模及底模交接处,采用贴海绵条的措施解决漏浆问题。

3

涨模偏位

模板设计强度控制,背楞加密。

模板支设前放好定位线、控制轴线,墙模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如采用梯子筋控制模板支设位置。

4

垂直偏差

支模时要反复用线坠吊靠,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较大的冲撞,应重新较正,变形严重的模板不得继续使用。

5

平整偏差

加强模板的维修,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检修一次。

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不得用大锤或振捣器猛振模板,撬棍击打模板。

6

墙体钢筋移位

钢筋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如采用梯子筋控制钢筋位置;同时采用塑料卡环做保护层垫块。

7

阴角不垂直不方正

修理好模板、角模。

支撑时要控制其垂直偏差,并且角模内用顶固件加固,保证阴角模或阴角部位的模板的每个翼缘至少设有一个顶件,顶件不得使用易生锈的钢筋或角铁。

序号

质量通病

控制措施

8

外角不垂直

保证拼模准确,角部夹具夹紧边框,在必要的位置做加强处理,使角部线条顺直,棱角分明。

4、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序号

措施

内容

1

原材料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各种原材、掺合料、外加剂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同时应符合施工配合比对材料的相关特殊要求。

联合浇筑的搅拌站采用相同配合比,相同原材料。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和安定性较好的水泥。

(2)底板采用60d龄期的混凝土,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在拌合物中掺加减水剂、缓凝剂和掺合料,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3

分层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间隔时间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前,作出分层浇筑平面走向示意图,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有条不紊。

混凝土浇筑时,缩短架管和接管时间。

同时要加强振捣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

控制入模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采用低温水搅拌。

在白天高温期间(10~16时),在混凝土搅拌车的卸料处和混凝土输送管表面用草垫子进行覆盖,避免阳光直射。

5

养护

平面结构一般采用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小于7天,每天浇水次数为2~5次。

竖向结构,混凝土达到后1.2MPa拆模,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混凝土养生液进行养护,并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防止混凝土水分挥发过快。

6

混凝土温度监测

采用信息化动态温控系统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温度监测,由专人负责计算机监测记录与分析。

测温时间不小于14d,测温过程中若发现内外混凝土温差≥25℃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加覆盖保温层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等。

5、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项目

措施

1

地下室结构自防水

(1)地下室防水工程首先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达到设计要求,施工中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和浇筑质量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抗渗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对超长结构合理设置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

施工中注意细部构造的处理,如管道和埋件的穿墙止水片,安装是否牢固。

尤其注意施工缝(特别是后浇带)的处理,止水钢板埋设位置准确,在浇筑时须先检查。

序号

项目

措施

(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有保证连续浇筑的措施与测温监控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产生和不必要的施工缝留设。

2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1)严把防水材料进场关,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2)加强材料验收、使用合格产品。

防水材料分批进场后按批量要求进行抽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报监理认可方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4)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5)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3

聚氨酯防水涂料

(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1)严把防水材料进场关,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2)加强材料验收、使用合格产品。

防水材料分批进场后必须按批量要求进行抽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报监理认可方可施工。

(2)严格控制施工工序质量

1)对防水施工队伍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严禁非专业施工人员进场施工。

2)做好基层处理。

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对于残留的砂浆块应以铲刀削平,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或起砂现象;阴阳角基层应抹成圆弧形;管道、地漏等细部基层也应抹平压光,但注意管道应高出基层至少20mm,而排水口或地漏应低于防水基层;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可用高频水分测定计测定,也可用厚度为1.5~2mm的1㎡的橡胶板材覆盖基层表面,放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的橡胶板一侧无凝结水痕,则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9%。

(3)细部附加增强处理

对于地漏、穿墙管、阴阳角等特殊部位,采用一布二涂的方法进行加强防水处理。

要求选用30~60g/m聚酯纤维无纺布做胎体,其中胎体材料应伸入地漏、穿墙管内不得小于50mm,由于地漏与地面交接处总会有一定空隙,所以地漏周围在铺设附加层之前,应用弹性密封膏做密封处理。

4

细部节点防水措施

细部防水节点是施工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好极易出现渗漏,因此对变形大或容易破坏、老化的部位,如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穿楼板管道、转角、三面角等部位增铺附加层作加强处理,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序号

项目

措施

5

蓄水试验

如卫生间等部位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须经蓄水24h无渗漏,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屋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序号

项目

措施

1

水泥砂浆找平层

(1)做好找平层的压实处理、防止疏松、起皮、起砂现象;

1)在施工找平层时我们将对材料、配比及施工做出严格要求:

水泥砂浆的灰砂比应控制在1:

2.5~1:

3(体积比)之间,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级,

水泥砂浆拌合均匀、和易性控制好;

2)施工中要求铺抹均匀、厚薄一致,并抹平压实,找平层收水后还应用铁抹子进行二次压光处理,终凝后应及时养护,以防止找平层表面疏松、起皮、起砂。

(2)为防止温度应力,找平层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设置分格缝,缝宽一般为20mm,纵横间距不大于1m;

(3)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抹成圆角;

找平层施工时要重视泛水处的圆角处理,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的圆角半径取两卷材的最大值,即抹成50mm,圆弧应顺直光滑、不起砂起皮。

(4)控制好找平层的厚度及平整度

找平层厚度太薄,水分容易被基层吸收或挥发、造成找平层强度不符合要求且容易空鼓、出现裂纹。

因此找平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厚度不得小于20mm。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找平层的平整度,找平层施工前根据找平层厚度及坡度要求拉线贴灰饼,灰饼纵横间距不大于2m,要求在铺抹时用长刮杠初步找平、收水后配合水平尺用木抹子进一步找平、平整度采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空隙平缓变化。

2

细石混凝土的施工

(1)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

1)选用干缩性及泌水性小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2)为保证细石混凝土的抗渗功能,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应采用中砂或粗沙,含泥量不应大于2%;拌合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优化施工配合比,配合比要求经试配确定。

要求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小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为1:

2~1:

2.5。

序号

项目

措施

(2)工艺符合要求、重视抹压、确保密实

(3)重视养护.细石混凝土若不及时养护,会早期脱水,导致因干缩而引起混凝土内部裂缝。

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应优先采用表面喷洒养护剂养护,也可用蓄水养护或草袋覆盖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养护期间应保证覆盖材料的湿润,在初期,严禁上人踩踏。

3

网片筋位置放置正确

网片筋的位置偏中或偏下时,由于混凝土防水层的表层比下层更容易受到干缩变形、温度变形的影响而产生开裂,导致屋面渗漏。

施工时应将网片筋放置在混凝土的中上部,保护层的厚度不得小于10mm。

4

做好基层处理

(1)密封防水施工前应首先进行接缝尺寸和基面平整性、密实性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接缝宽度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处理,基层出现缺陷时也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对基层上粘附的灰尘、沙粒、油污等均应作清扫、擦拭。

接缝处浮浆可用钢丝刷刷除,然后用小型电吹风器吹净。

(2)卷材接缝的密封应待接缝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

(3)重视基层处理剂的涂刷

涂刷基层处理剂前,必须对接缝作全面的严格检查,待全部符合要求后,再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使用要求如下:

1)基层处理剂要要摇均后使用;

2)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立即嵌填密封材料;

3)基层处理剂涂刷时要用大小合适的刷子,使用后用溶剂洗净;

4)涂刷有露白处或涂刷后间隔时间超过24h,应重新涂刷一次;

5)基层处理剂容器要密封,用后即加盖密封,以防溶剂挥发;

6)不得使用过期、凝聚的基层处理剂。

5

保温层

(1)保温层要求保持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