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4808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docx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

 

中建史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总13页)

来自刘景山_Mr丶Shy童鞋

一.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规模渐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二.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都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

用料变小,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三.谈谈《考工记》“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

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

其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以后无论是隋唐都城长安、元明清都城北京,还是中小城市,都留下了《考工记》王城规划的痕迹。

四.写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名称

台基、木头圆柱、开间、横梁、斗拱、彩画、屋顶、山墙、藻井。

五.中国古建筑庭院布局的特点(答案不唯一。

最好自己去找)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六.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

答: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

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刘景山_Mr丶Shy

来自李灿童鞋

1:

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面积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筑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之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2:

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宋代材分制:

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

一等材6寸x9寸八等材3寸寸柱径大小已被确定:

2个足材到3材即42分…45分之间

清代的斗口制:

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材分十一等:

1-4等:

没用过;5-6等:

大殿;7-8等:

厅堂;8-9等:

亭、榭。

9-11等:

给装修用

3:

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古代建筑都是砖木结构比较多取于自然建于天地之间服务于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充分的体现了“天地人”一体的理念

4:

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元大都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城的轮廓接近方形以及有规律的街巷布置,中心地带设立钟楼和鼓楼。

皇城东面设太庙,西面设社稷坛,门外加瓮城。

5:

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建有密檐15层,高40米,次塔最下为低平台座。

上建划为二段之塔身,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及任何装饰。

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

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隔为10层。

塔身外轮廓有缓和收分,呈以略凸之曲线。

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

来自蒙政杰童鞋

3.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书:

佛光寺大殿体现出宏伟雄大的唐风。

斗栱尺度巨大,屋面坡度较平缓,柱高与面阔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采用侧脚、生起、卷杀。

色彩温润明朗,朱柱素壁。

门窗装饰简洁,采用直棂窗,基座低矮用青砖包砌。

网上: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

规模宏大、气魄雄浑①柱础矮平②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③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④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⑤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9.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①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

②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

8-1:

9,清1:

10)

④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⑤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佛寺中国化的过程

①佛教在东汉初期正式传来中国,此时的寺院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样式的以佛塔为中心只方形庭院平面。

②佛教在两晋南北朝进入了多方开拓,多元发展的时期。

此时佛寺采用“前塔后院”的布置方式,从整体上看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

③隋唐时期佛寺仍采用对称布局。

殿堂已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自成另区塔院。

④隋唐之后,佛寺建筑继续民族化发展。

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①三重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城壕,城门之外有瓮城,上建敌楼和城楼,设防御用马面

②布局开放,取消包围里坊和市场的围墙,取消宵禁

③临街设店,聚行成街

④更新建筑类型,城市生活多样化,出现瓦肆。

⑤设置了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台用以防火

⑥四水贯都,对城市用水、漕运、排水有益。

《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刊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

全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北宋以前的经史群书中有关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史料加以整理,汇编成“总释”两卷。

第二部分,按照建筑行业中的不同工种分门别类,编制成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即“各作制度”共十三卷。

第三部分,总结编制出各工种的用工及用料定额标准,共十五卷。

第四部分,结合各作制度绘图一百九十三幅,共六卷。

《营造法式》总结并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

使得古典模数的使用,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中,利于建筑技术的发展

来自史铭徐童鞋

1魏晋山水诗对园林有何影响

在山水田原诗画的影响下,造园风格开始转变,由直观地模写自然山水的造园风格,向以体现山水神韵为主的写意山水造园转变,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

2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清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

和玺彩画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

该彩画用金量较大各主要线条均沥金粉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

旋子彩画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彩画类型以旋花为主体进行构图。

旋花纹饰为旋纹。

苏式彩画起源于清代早期因苏州始用而得名。

常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异兽、流云、博古等绘画及各种万字、回纹、夔纹、锦纹等为图案为画题。

3儒家礼制对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响。

中国皇家园林的宫殿部分手儒家礼制的影响:

儒家主张中正有序,上下有別,故有建筑平面布置的方整对称,建筑群体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形制,注重用建筑体现尊卑礼序,建筑的开间、形制、色彩、脊饰,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在景观布置中,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观点,将景观与人相联系,与环境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突出了意境美和自然美。

注重山水的结合。

 4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宋代建筑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5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 

唐长安城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正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划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市集位于东西侧分为东市西市;道路两旁中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来自小翔童鞋

4.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

1.规模渐小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5.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

答: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都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

用料变小,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14.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

答:

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二、万寿山前山部分;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

2)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

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

3)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

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

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

4)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

附送园林小知识:

一.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1)园林布局2)水面处理3)叠山置石4)建筑营构

二.园林布局的特点:

1主题多样2隔而不塞3欲扬先抑4曲折萦回5尺度得当6余意不尽

三.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1)巧于因借2)旷奥兼用3)塑造意境

四.唐宋至明清的园林与风景建设的特征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识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

唐宋至明清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1理景的普及化2园林功能生活化3造园要素密集化4造园手法精致化

15.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

答:

我国木构建筑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

穿斗式木构架: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延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抬梁式:

柱头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住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多用于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21.试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

手法:

1.主题多样:

园林分成若干景区(或院落),每区各有主题

2隔而不塞:

各景区之间虽分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间流通

3欲扬先抑:

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小衬多的手法

4曲折萦回:

观赏路线不作捷径直趋,而是从曲折中求得意境之深、意之远

5尺度得当:

建筑体量化整为零,灵活处理对景物环境烘托和空间尺度关系

6余意不尽:

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

7远借邻借:

借圆外景物补园中不足

26.中国建筑开间的特点。

答: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

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

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

28.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请用简图表示出“斗”、”拱”。

答: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

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是斗拱的初创时期。

斗拱先用于柱顶,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

出现。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

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

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直接承挑檐桁。

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

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就是斗拱经历了由主要作为承重结构——同时作为承重结构和装饰结构——完全作为装饰结构。

 

1.谈谈《考工记》“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

其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以后无论是隋唐都城长安、元明清都城北京,还是中小城市,都留下了《考工记》王城规划的痕迹。

36.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特点是什么

平面:

金厢斗底槽

立面:

外观2层,有腰檐、平坐;内部3层,屋顶九脊殿

柱子:

仅端部有卷杀、侧脚。

上下柱交接采用叉柱造。

夹层:

在柱间施以斜撑,加强刚度。

剖面:

•典型的殿阁型构架

•水平分层(外观两层,内部三层)

•内、外槽柱子处理不同

•叉手、蜀柱并存

剖面:

•空井处理:

•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

抗震处理:

•整体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

•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

•采用多种斜向构件

•“柔性构造”的斗栱

12.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

答:

总体布局:

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

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

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建筑特点:

1、宫殿和城市中轴线重合   

2、采用千步廊在序曲部分做文章  

3、采用三朝五门制   

4、采用前朝后寝制   

5、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后   6、午门采用宫阙制 

   艺术成就:

1.中轴线的艺术,宫殿的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合二为一,突出了宫殿在都城中的核心地位。

 

2.空间的处理   a.以门为中介   b.以廊庑为中介  c.以屋顶为中介  d.形体

的大小,空间的开阖对比反衬。

 

3.象征手法     a.小品陈设,强调中央集权立法的意义(例:

日晷,神龟,

仙鹤) 

b .文字的象征 

4.建筑单体     a.建筑数字采用奇数,称为天数,通过一系列最高等级数字

的创造至高无上的皇权气氛   

b.建筑图案采用龙凤图案  c.建筑色彩:

黄、红、金。

18.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建筑造型的演变规律是怎么样的

答:

唐:

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

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

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

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

整体风格简洁雄浑。

宋:

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

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

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

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

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

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

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明清:

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

 

来自方振威童鞋

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实例,分析古代人的建筑观。

“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论述明清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天坛的总体布局蕴涵着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杰出意匠:

1)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2)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恢宏壮阔3)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4)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天穹的分为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5)它通过一些列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6)它还特意把皇帝居住的斋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的偏方位,以皇帝低于昊天上帝的建筑体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

可以说,经历明清两代扩建、改建的北京天坛,堪称中国古典范性的建筑组群

唐代长安城特点:

1,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齐,延安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城最主要的位置,宫城居北,市坊居南,城市功能分区明确。

宫城之南建皇城,功能分区更加明确,防卫严密充分利用地形增加城市的壮观景象。

2,交通呈棋盘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采用严整的里坊制。

道路采用“三横三纵”的方格网,称六街。

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

3,城市道路宽阔。

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4,增设公共游赏的风景区,主要有曲江池和乐游园两处。

5,水系:

八水绕长安,天然水源丰沛。

6,鼓楼之制

 

皇家园林特征;

1,规模宏大

2,园林选址自由

3,建筑富丽

4,,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吸取江南园林精华,使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来自杨哲童鞋

7.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

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

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

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故宫的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

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这一题不大确定)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

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

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

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

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

在中国园林中。

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

如承德的避暑山庄。

东北来水。

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

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象征。

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

进行东,南。

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

前为案山。

后为座山。

东为左辅,西为右弼。

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

于是,在盐地中积水为池,以像朱雀。

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

以山为主,以水为辅。

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

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

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

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中心,采用两心合一。

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

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

同时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

在分景与围合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实墙厚景和高墙的形式。

如北京皇城内园林,每座园林都有高高的城墙围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如此。

这样的围合是把墙当作安全的城墙来设计的,体现了当时帝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特点。

在框景,对景和漏景上,中国皇家园林运用得非常多。

框景一般用窗框来实现:

对景—般是用山水之隔来实现;漏景一般是用回廊或游廊来实现的。

在道路上,中国皇家园林多采用砖,瓦,石等材料的拼花。

以人工的陶制砖石为主,以自然的山石为辅。

运用图案构成的方法。

在植物栽植上,用体量比较小,绿化覆盖率比较低,主要是为了显出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效果。

植物种类上。

多喜欢采用四季的植物,开花的植物。

如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

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

在植物修剪上永远是自然形态的优美高于一切

在建筑上,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是类型上,主要是以殿堂为主。

亭台楼阁为辅。

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宗教建筑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一点与皇家的积德求寿有关。

第二是建筑布局上以规则中轴线对称为主。

第三是建筑数量上采用密集型。

建筑密度比较大。

第四是建筑体量比较大。

第五是桥梁,多采用石拱桥。

综观以上特点,彰显出中国皇家园林造园手法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是若干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皇家园林开创了园林景现学科的先河,使中国园林的古典主义美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

7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1)大明宫的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

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4)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5)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宋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结构和布局与以往有了很大变化.汴梁一改唐代的夜禁和里坊制度,开始沿街设市甚至有了瓦肆.宫寺庙观等建筑在布局上虽规模小于唐,但艺术形象更柔和绚丽,出现了许多形式复杂的亭台楼阁.由于普遍使用了高桌高椅,更注意扩大室内空间,殿堂的柱子加高,斗拱与柱高的比例较唐代减小.室内装饰也跟着变化,顶部多用藻井,梁上施彩画.

木架构建筑达到一定的规格化,代表就是12世纪初李诫编写的营式法造,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