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4652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docx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

2017年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总结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电学占整个试卷的30%。

怎样才能要更好的将这部分掌握好呢?

下面我就将一些方法跟技巧与大家分享下:

 

01

 

一、理解性记忆公式及定律。

 

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

当学生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单,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

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

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

就是理解记忆。

电学中的公式比较的散乱,理解性的记忆尤为重要。

 

比如,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怎样理解欧姆定律?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流,一定有电压,电压影响电流,所以是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阻碍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所以是电阻影响电流,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这在逻辑上用因果关系好比电压是爸爸,电流是儿子,当儿子存在的时候一定有爸爸,反之当爸爸存在时儿子不一定有儿子。

而电阻只是导体的一种属性,跟有无电压电流无关,不能说没有电压或电流时候电阻为零!

学生错误的记忆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这就是不理解定律造成的。

 

02

 

二、分析掌握电路

 

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

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定义:

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二)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

 

(四)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注:

开关只控制与之串联部分的电路)

 

(五)去表法,在识别电路时,若电路中有电压表或是电流表而影响我们判断电路,则可把电压表和电流表去掉。

具体方法就是:

将电压表看做是断路而直接擦掉(电路图多余的线头也完全擦掉);将电流表看做是短路而擦掉(电路图中电流表部分的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2、通路、开路、短路

 

有很多同学搞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

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

 

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

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在整个电路中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就是短路,这个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实际生活中危害很大),还有一种叫做局部短路,即在整个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而只有部分用电器被短路了,这种情况允许存在(比如楼道红外开关)

 

3、电表示数变化及故障判断

 

在电路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通过改变开关的闭合与打开来改变电路中用电器的电流及电压示数这种题对很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实这种

 

题只需要用两步就可以完成:

(1)判断串并联、

(2)运用串联分压或者是并联分流的公式对应进行分析。

 

电路故障判断一般也就是用电器的短路或者是短路问题,往往会通过电流表或者是电压表有无示数来体现;记住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

①电压表短路;②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短路;③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以外的其它地方断路。

 

电流表无示数的原因:

①电流表短路;②电流表所在的电路断路;③电路的电阻过大(如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

 

03

 

三、综合电路的计算

 

在电学中,避免不了就是在串并联电路中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及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下面我就将电路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几个重要公式一一陈列出来:

 

(一)几个重要的公式

 

(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规律

 

串联时:

I=I1=I2

 

U=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串联分压:

U1:

U2=R1:

R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

 

并联时:

I=I1+I2

 

U=U1=U2

 

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并联分流:

I1:

I2=R1:

R2

 

(2)欧姆定律:

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

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

W=UIt

 

电功率公式:

P=UI

 

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

电功选用公式:

W=I2Rt,电功率选用P=I2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

Q=I2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一定要注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

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

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最后,给同学们两点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帮助;

 

1.加强训练,巩固知识:

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样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2.善于总结,归纳要领:

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注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的提高肯定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