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453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docx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

读钱守旺教学主张心得体会(共17篇)

2013年3月31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的全国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的一节五年级数学《成正比例的量》和一场关于《落实新课标的行动策略——我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的专题讲座。

将近小时的课堂和报告,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

生动、有趣、轻松、高效,尤其是他的20个教学主张更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张1观念更新,理念内化主张2读懂学生,把握起点主张3读懂教材,丰富内涵主张4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主张5教不越位,学要到位主张6植入文化,增加浓度主张7渗透思想,增加深度主张8适度拓展,增加广度主张9局部美容,增加亮度主张10问题引领,增加温度主张11数形结合,化难为易主张12善于举例,深化理解主张13巧设练习,激活思维主张14让出黑板,天地更宽主张15精心预设,动态生成主张16裸学裸思,深度参与主张17四基扎实,后劲充足主张18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主张19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主张20跳出数学,感悟教学下面几点我感触深刻:

第一,钱老师提出要“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学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

这是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学是教的前提,只有理解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去诊断这些困难,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

在如何能读懂学生这方面,钱守旺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些建议:

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需要、读懂学生的思路、读懂学生的错误、更要读懂学生的情感。

第二,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最终的、核心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学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学”。

先学即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先学可以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后教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先学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先学后教可以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因此引导和推动发展。

第三,善于举例,深化理解。

抽象性常常被说成数学最为基本的一个特性。

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学理论,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恰当的举例——会举例,善于举例。

这应当被看成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功。

(例如:

理解乘法分配律,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代表爱、c代表我。

(a+b)×c=a×b+b×c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或c×(a+b)=c×a+c×b,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1、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改革首先是一个以转变已有观念为前提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其次是一个以反思已有经验为基础的实践过程。

分享一些重要观点

只有把教学的注意力从教师自己讲得如何转移到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才是教学的本质追求。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

求得每个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多元地、和谐地发展。

教关键在倾听,学关键在言说。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成长的快乐。

教师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

努力打造具有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课堂。

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弗兰登塔尔:

“教育不能成为类似于把人训练成计算机的教育,因为人算得再快也快不过计算机,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去做那些计算机不能做的事情”。

好好理解这段话

不是书上所有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由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不是教师能给学生讲明白就是好老师,而是会引导学生想明白的人才是好老师。

三讲三不讲

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要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

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的快乐。

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教育不是赢在起跑线的百米赛,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学习

不是为了争冠军,而是为了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师应树立的教育观

不仅要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更需要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

“让人走得远”的教学不把传授系统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而是创造条件,让人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理解。

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教师知道在某种情况下,学生有哪些需求,教师如何去满足。

教师讲什么不重要。

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波利亚)

教师如何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需要读懂学生的思路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情感

(插入喜报:

我设计的“奖票”)

3、读懂教材,丰富内涵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路不熟要走好多冤枉路教材不熟要做好多无用功

在钻研教材时,教师要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北师大教材:

情境+问题串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

“问题串”是实现启学引思、导学教材的有效载体。

4、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因素很多,但最终的、核心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学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学”。

山东昌乐二中的老师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271”现象:

就学生学习的内容来说,20%的知识是不用老是讲、学生自己就能掌握的;70%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掌握;只有10%的知识需要学生在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之后,由老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

《标准》(2011年版)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先学即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得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先学可以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后教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先学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先学后教可以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因此引导和推动发展。

5、教不越位,学要到位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样的角色定位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有学生去做。

生本课堂“五让”

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

教学中的“五个到位”

①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②优化“做”的过程,操作到位;③优化“听”与“说”的过程,表达到位;④优化“想”的过程,思维到位;⑤优化“练”的过程,训练到位。

教学中做到“五不”

①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②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③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④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教;;⑤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

6、植入文化,增加浓度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化休戚相关,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发展。

耐人寻味的三句话

一个人不识字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识数,就很难生活了;

一个学科,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一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育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7、渗透思想,增加深度

数学课程并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的概念、公式和计算程序、解题方法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

爱因斯坦说:

什么是教育?

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所受到的教育。

剩下的东西是什么?

素质、思想、能力、心态。

《标准》中“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

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

若把数学的知识比喻为金子,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点金术”,数学的知识可以记忆一时,而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永远会发挥作用,可以终生受益,是数学的力量所在,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8、适度拓展,增加广度

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教师应尽可能伸长“学习的触角”,为所学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够收获更多“能带走”的东西。

9、局部美容,增加亮度

一个人,割了一个“双眼皮”,或者换了一个发型,都会使整个人看起来比较精神。

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某个教学环节如果设计得特别精彩,学生非常投入,学生的情感就会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

10、问题引领,增加温度

研究始于问题,同样,教学也应该始于问题。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思想、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标准》的“两能”已经变成“四能”“两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能”: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好问题的特征

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具有开放性,能够促使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层次解决问题的办法;

具有启发性,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共同建构知识;

具有挑战性,能够给儿童带来认知冲突;具有可接受性,问题处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数学教学应追求一个更高目标,即“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人们为什么要用百分数?

②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③百分数是什么意思?

④百分号是怎么写的?

⑤百分数是干什么的?

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把问题归纳为:

①为什么要用百分数?

②在什么情况下用百分数?

③百分数是什么意思?

④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

11、数形结合,化难为易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鲜明的特征,深刻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作为课程的数学内容,在充分展示它独有的抽象性特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可接受性和心理适应性,因此采用恰当的直观性手段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摘自《标准》(2011年版)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2、善于举例深化理解

抽象性常常被说成数学最为基本的一个特性,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基本手段就是恰当地举例——会举例,善于举例,这应当被看成数学教师的一个基本功。

讲课讲不明白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说明,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你比方说,我们学习乘法分配律,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代表爱,c代表我。

(a+b)×c=a×c+b×c,爸爸和妈妈爱

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或c×(a+b)=c×a+c×b,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这种方法就很有趣,也容易记。

这种例子平时好想想,学生好学。

13、巧设练习激活思维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

尤其是变式练习,数学变式训练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保持对技能训练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做到真理解、真明白。

你比方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个题有难度,可以变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可以切成()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再比方讲分数(口头举例,单位一由小变大......很夸张,因为不管多少块糖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两份就是四分之二,三分就是四分之三等等)。

这样学生就好理解了,学生就能真正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了,本质的东西就体现出来了。

有时候千万不要书上有什么题就做什么题,你可以想一想,我能不能一题多用,充分的把这个素材用起来。

14、让出黑板天地更宽

教师的教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教师必须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营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这一点我们山东的杜郎口做得很好,三面都是黑板,台湾的学生没人上学都带一块白板,学生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想法,把自己的想法随时拿到前面和大家交流,很方便。

这个方法就是好保

留,好比较,跟我们这的幻灯片比较,我们的幻灯片一点上一张没有了,下一张出来了,不能一一展示出来。

不好保留,台湾这个方法好保留,而且便于比较。

如果没有白板白纸也可以,效果也很好。

15、精深预设动态形成

《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我觉得预设很重要,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

预设体现对教师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生成性资源有三大特点:

第一,“生成性资源”是一种动态的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随机性、情境性的特点,倘若教师抓不住,它会转瞬即逝,再捡起来换了情境价值可能就不太大了。

教师为了更好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

第二,“生成性资源”无法在数学教学前设计好,但是,能否把握住“生成性资源”与教师课前对教学的预设有关,也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有关。

第三,“生成性资源”来源与学生,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难或模糊不清的认识,还包括所犯的错误以及认知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新颖想法。

16、裸学裸思深度参与

平时很多公开课很难看到学生“原生态”学习过程,教师过度“包装”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课都是老师“精心设计”,学生“配合表演”。

要敢与暴露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暴露教学思维过程,即充

分暴露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暴露公式和法则的推导过程,充分暴露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充分暴露规律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知识结构建立、推广和发展的过程。

把这些过程充分的暴露出来,这节课它就是比较好,千万不要过度的包装,然后学生一点自主都没有。

17,四基扎实后劲充足

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在论及创新能力时指出:

“创新能力依赖于三个方面:

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个方面同等重要”。

而且他特别给出了一个数据(史宁中教授观点):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双基”的问题上,我们基本上做到了80%左右,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完成了50%,演绎推理基本做到了,但是缺少归纳推理,而在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没有做。

”看来我们在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上要特别加强,比如,在我们的新教材里孕育了这样的经验积累,讲乘法时是数一数与乘法,讲除法时是分一分与除法,正像我们的数学教育家刘景昆说过这样一句话:

凡是难学的概念,往往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

这个悟的过程就是经验的积累过程。

再比方说,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刚开始错误很多,过一段时间就好多了,学生自己就悟出来了,哦,这样的就1+,这样的就1-,才有经验的积累,多了就有了智慧。

18、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教师的个人品质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属性。

热情的、有爱心、有耐心的教师比那些看起来冷漠、无情、烦躁的教师教学效果会更好。

我们老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育人很重要,我们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在一次讲话

中说过:

看一位教师是不是优秀,不仅看教书,更要看育人;不仅看言传,更要看身教;不仅看教学成果,更要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

学生喜欢你,肯定成绩就好,学生他不喜欢上你的课,肯定教学效果就不好。

在数学中“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与“育人”密切相关,按照《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表述,它可以包括“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情感目标,要求老师们把握好。

有人讲人生有五大幸事:

(1)出生后遇到一对好父母。

(2)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

(3)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

(4)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伴侣。

(5)晚年时遇到一个好子女。

说如果这五件事都让你给赶上了,那你这个人就比较幸运,人生就比较幸福。

那你如果生在比尔盖茨家里你肯定就不缺钱了,怎么限购也与你无关,但我们有些人一出生就生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家庭里,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不平等,这个我们没法改变,但第二个是可以改变的,就是你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会改变你的一生。

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一种是医生。

庸医害的是一个人,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与心灵,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

这个大夫手艺差,把这人给治坏了,赔点钱就没事了。

老是不行,一年教80个孩子,甚至100个,从你毕业到退休,你教了多少个孩子?

教得好会桃李满天下,教得不好就是误人子弟。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

为什么家长要择校?

择的是老师不是校舍。

你看北京有的校舍太漂亮了,可就是没人去,为什么呢?

老师不行。

有的学校很差,但老师特别好,所以家长宁肯花钱去,

为什么呢?

因为老师才是决定学生最主要的因素。

19、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公开课要少包装,还原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那么,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有机”的,“绿色的”,“原生态”的。

现在有些作秀的“公开课”是“可看、好看”,但“不可学、不可用”,是虚假的“塑料花”,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如果到超市买菜,你看到这几个字,你就得做好掏钱的准备,为什么?

因为它代表着安全,代表者健康,代表着卫生。

同样我们数学也这样。

什么叫“有机的课堂”,就是我们的课堂没有教师过多的“设计”,没有教师过多的“牵引”,没有过度的“包装”,没有学习过程的“污染”,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什么叫“绿色”课堂呢?

就是本色、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没有学习过程泛化,没有学习主体错位,它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绿色就是代表生机和活力。

什么是“原生态”呢?

就是能够在课堂上看到孩子真实的想法,听到学生真实的表达,暴露学生应有的错误,看到学生有不知到知的过程。

20、跳出数学感悟教学

生活中很多事物是相同的,当我们跳出数学学科,从生活中的其他角度思考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的时候,也许对教育的感知更接近规律,更接近客观,更接近理想。

生活中有很多事仔细研究研究,对教学有启发的作用。

这就是跳出数学看教学。

比如,教材处理与家里装修房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相同的地方是,装修房子承重墙不能拆,教学也这样基本的

也会越来越扎实,那么再浓缩一点就是,老师平常的工作就是读书、反思、研究、写作、积累、交流。

平常钱老师就是围绕这些去做的,现在他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合著的书就更多了,书店里有的是和钱老师有关的书)第一本是《走进钱守旺,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福建教育出版社),第二本是《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三本是《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北京大学出版社)很厚很厚的一本书,里边有钱老师的一些文章,和20节课的教学案例,钱老师在书里写了25个教学主张,今天只讲了20个,还都是皮毛的,若要了解更具体的行动策略,请阅读钱老师的最新专著,(建议学校图书馆给老师们进几本这三种书)作为老师业务成长的引领吧。

最后钱老师送给我们两句话:

把工作当做一种愉快的带薪学习;在努力工作中静悄悄地提拔自己。

通过听讲座我豁然开朗,生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去关注学生的的思路、情感、需要……

钱老师提到亮点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但是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从教数学工作时间很长的老教师来说,已经有自己的稳定的常态课,就剩下不断创新了。

作为一名从教数学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老师来说,还没有自己的稳定的常态课,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那年轻教师首先要掌握数学教学的基础课,也就是去多角度研究教材,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兴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注意积累,只有积累了才能厚积薄发。

从今往后,我应该学会积累。

钱老师在报告中提出的“20个课堂教学主张”,既是他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也给我们指明了提升教学素养的捷径和方法。

钱老师

的展示课和报告非常精彩,老师们深受鼓舞和启发。

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总之,老师要能够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可能我们大家在评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了一些理论,也说了一些观点。

但是经常会听到很多老师说的话都是别人的话,而没有自己的话。

这就反映出这些老师还没有达到名师的水平。

一个真正的名师,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话语权,有自己的观点,而且有鲜明的自己的教学风格。

《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读后感--------学要到位

孙丽萍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

——苏霍姆林斯基

学要到位,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的根本。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的怎么样。

即使是最有魅力的教师,都无法与学生在探索知识时教室里兴奋的呼声相比。

只有让儿童有充分的自主,他们身上的自然力量和生命潜能才能被调动起来。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是这样的:

讲课——5%、读课本——10%、试听课——20%、展示——30%、小组讨论——50%、练习——75%、教别的同学学以致用——90%。

1、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

观察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观察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平时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计划、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2、优化“做”的过程,操作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理解的更深刻,有助于发展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与数之间的关系。

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让孩子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