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4237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docx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常用版

NANCHANGUNIVERSITY

调查报告

INVESTIGANTIONREPORT

(2021~2021年)

 

题目: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专业班级: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

李维维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黄竹生

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一.基本情况:

首先,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的认识有了本质改变。

即中小企业不仅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发展速度方面相对于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而且,社会公众对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概念关系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中小企业已经表现出明显区别于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固有的自身优势对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

经营的灵活性大,技术创新的动力强,能适应性地创造出就业机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阻滞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传递),同时具有参与国际化的相对主动性等方面。

进入90年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使传统的大型企业望尘莫及。

如1994年创立的网景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营业额就达807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成长最快的企业。

其次,将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相对立的观点受到挑战。

传统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大规模生产(大企业组织形式)比小规模生产(中小企业组织形式)更具有成本效率。

但研究表明,每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既能扩大,又能缩小。

特别是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具有低稳定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规模经济也难以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

因此,在分析规模经济时,除了要看传统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外,还要承认“地区规模经济”和“零件规模经济”等效益的存在,即规模经济也是一个需要细化和深化的概念。

这意味着,人们对中小企业的认识,已开始从片面的“集中论”和“规模经济论”中解放出来。

其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物质基础。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生产方式上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以分散化生产为典型方式;二是由于非标准化,其技术基础以创新为核心。

分散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对产业组织形式的要求,必定是以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经营单元构成以横向一体化为特征的网络制组织形式,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技术等确保对系统的控制,从而既保证单个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又保证整个网络的经营有序。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也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

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部雇员的比例约为6.41%,而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仅为4.05%。

在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5%以上。

这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充分的活力。

上述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上的特点,也对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即管理的重心由常规的流程管理转向技术创新,经营目标由成本最小化转向利润最大化,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中小企业作为产业组织的核心单位。

因为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与高科技产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柔性化、虚拟化相匹配,并且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网络状的互补关系。

民营中小企业天然就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特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十分明显,强有力的产权激励与约束,使他们成为负责任的市场主体。

因此,民营中小企业较国有大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1.民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3.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4.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动力。

5.民营中小型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调查目的

1.了解民营中小型企业的概况

2.民营企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

3.了解中小型企业的特征,特点

4.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5.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议

三.调查对象

南昌部分民营中小型企业

四.调查方式

互联网报纸书刊市场调研

五.调查时间

2021年3月

六.调查内容

通过初步对南昌市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抽样调查,了解到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在现在社会发展局势下的作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一)中小型企业的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中小企业虽然单个实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已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

1、民营中小型创造的增加值约为全省GDP的40%。

2021年,中小型企业增加值约为4723.53亿元,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68.4%,占全省GDP总量的38.4%,这表明每一亿元GDP中,约有0.4亿为中小型企业创造,中小型企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

2、民营中小型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21年,中小企业共完成利税总额2718.62亿元,占全部企业利税总额的77.5%。

3、中小型企业占据了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因为更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

2021年中小型共提供就业岗位609.22万个,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89%,占全省城镇就业平均人数的53.7%,即全省1134.78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少、新机制引入块。

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是实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

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

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

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首先,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此外,地方产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成为大企业的摇篮;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为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

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1.“灵”、“快”

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

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

2.小而专小而精

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再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是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化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

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地基础。

七、调查结果

1.资金不足外部融资困难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有资料表明,我国83%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24%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13%的企业以民间集资的方式获得资金。

调查还显示,超过70%的企业感到生产资金不足。

从2021年谋省金融机构对1096户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全省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率较低,其中企业贷款户满足率为20.7%,企业贷款需求金额满足率为24.5%。

这些都说明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特别对于我省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太发达的中部省份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2.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

2021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

3.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4.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5.政策不公,市场无序

近年出台的政策多事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势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 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上扬的趋势。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了国际贸易相对价格,降低了吸引外资能力,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应兴利除弊,采取正确的外汇结算方式,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中小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外贸、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

200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高。

202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到2021年5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9428元。

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4.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利于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也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削弱了中小企业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必须理性思考、科学决策、沉着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益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出口型的中小企业会造成较大的损害,但人民币升值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对出口型中小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1、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维持物价稳定。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过快,CPI指数偏高,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其对内代表的价值量相应降低;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其对内代表的价值量相应提高。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的人民币进一步增加,加速通货膨胀,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人民币贬值,还迫使中央银行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给企业融资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技术升级。

  2、有利于出口型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国际贸易条件。

长期以来,受我国“出口创汇”指导原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出口型中小企业都是粗放式发展模式,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呈现“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特征,真正体现高技术、高附加值含量的生产要素需要从国外进口。

企业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引进国外的设备、技术、资金,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上,抑制企业以低价格“窝里斗”的现象,促进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国际贸易条件。

  3、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我国与美、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经常因此受到美、日、欧盟内部的政治集团与利益集团的抨击,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呈现日益增多的态势,成为近些年来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问题主要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

人民币是否升值,已经成为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关键。

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还有利于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4、有助于出口型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首先,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成本。

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降低了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成本,使企业购买原油、钢铁、铜、铝等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的能力增加,实际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

如果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原有的国际货币价格维持不变,中国企业的获利空间将会增加。

其次,降低了企业向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有助于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

这些措施使得出口企业主要以低价格占领市场,企业利润十分微薄,甚至很多中小出口企业依靠出口退税和有关优惠政策才能维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

人民币升值,迫使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凭借管理、质量和技术,靠实力占领国际市场。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型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出口数量和出口利润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竞争压力加大,吸引外资的能力降低。

  1、生产成本提高。

由于美元的贬值、汇率的变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急剧上升。

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材、铜、铁、玉米、大豆等,从2007年初到2021年6月,涨幅基本上都在60%以上。

导致有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格高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我国的中小出口企业,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手段,出口价格弹性低,降价空间小。

人民币升值,将大幅度削弱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生产成本急剧提高的情况下,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过快等原因,浙江温州30万家中小企业,有20%左右面临倒闭。

  2、出口利润降低。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导致我国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下降,出口企业的利润受损。

“‘人民币升一角钱,公司就亏上千万元’,这是人们在百届广交会上听到最多的一句抱怨。

”另外,出口企业遭受的出口收入转化为人民币的汇兑损失,使出口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进一步减少。

由于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出口利润率非常低。

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影响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出口,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许多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处境。

如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玩具加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加工制造行业,主要是以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人民币的升值将大大影响我国此类产品的出口及整个行业的获利。

“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纺织品出口利润就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棉纺织品的利润约下降12%,毛纺织品下降8%,服装业下降约13%。

”3、经营风险增大。

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

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贸易中,对那些已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或已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企业要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带来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形成直接的汇兑损失。

人民币汇率上升,给那些应收外汇账款较多的中小企业亦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于我国外贸机制和金融尚不健全,缺少成熟的外汇市场,出口型中小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都较弱。

人民币升值速度过快,从对企业的长期影响来说,进一步加大了出口产品定价的难度,加大了企业的风险,造成企业经营状态恶化。

“这也是贸易企业反对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恶化程度随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外市场的企业,如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财务恶化程度可能更严重。

  4、竞争压力加大。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力度较低,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些依靠低价竞争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关门倒闭的困难。

人民币升值,还使我国劳动力价格明显高于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周边国家。

如中国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为66~68美分/小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41美分/小时和39美分/小时。

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人工资水平为69美分/小时,而孟加拉为25美分/小时,巴基斯坦为35美分/小时。

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纺织服装、家电、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原来主要依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不再存在,竞争力下降。

  5、吸引外资能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经营风险加大,这样就会削弱国外投资者的热情,“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从而制约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扩张。

由于人民币升值,近年来山东省已经出现韩国生产资本外逃现象。

  

  三、出口型中小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诸多影响。

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必须理性思考、科学决策、沉着应对,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加强汇率机制研究,灵活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规避汇率风险。

汇改之前,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为了便于计算成本、核算收益,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一直主要使用美元,而不愿用汇率变化频繁的欧元、日元等结算。

汇率改革,使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管理调节。

目前,人民币升值主要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对欧元等其他货币并不必然升值。

出口企业要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研究,近期应特别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币种的汇率变动,深入研究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在出口商品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应坚持“尽早结汇,适量持有外币、灵活管理外币债权债务”的原则,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安全的结算方式,加快收汇、结汇时间,避免人民币再次升值带来的损失。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金融工具,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运用多币种结算,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来锁定汇率风险。

  2、多渠道、多方式压缩生产经营成本。

面对人民币升值,出口型的中小企业要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压缩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内部流程,从采购、生产、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人手,在降低采购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经营成本上狠下工夫,尽可能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如在国外设立销售公司或专卖店,或直接与外商联系发展电子商务,减少出口的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利用人民币升值,适当增加进口,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能源,提高进口原材料在产品中的比例,降低原材料成本;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利用当地价格更低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等。

  3、优化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目前,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低价的比较竞争优势会随之消失。

企业必须挖掘潜力,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

企业必须把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作为应对汇率变动的根本方法。

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增加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比重;另一方面,利用人民币升值,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加强吸收、消化,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科技质量和技术水平,使我国出日产品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逐步转变为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企业的国际购买力和对外投资能力,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货币汇兑上的优势。

出口型的中小企业要有全球化眼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出口的多元化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实现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品牌输出。

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可以选择到国外去开办企业和工厂,可以在国外利用当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就地销售;如果目标市场生产要素成本较高,企业也可以选择要素成本低的第三国生产再出口到目标市场。

”这样既可以绕开戒备森严的贸易壁垒,又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争取更大的国外市场份额。

  5、打造品牌,走差异化、品牌化运作之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市场。

我国大多数出口型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许多企业一直是通过低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利润空间很小。

我国出口企业要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出口利润,必须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实现从低价竞争优势转变为以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力度,创建出口产品的品牌优势,走品牌化运作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利用反倾销、特别保护等对中国企业进行的施压。

 

下面是赠送的范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2021党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我对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使我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