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4125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docx

思想品德道德修养

 

 

绪论

一、本课的性质、内容和特点

1、性质

“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持才善无不至,小人持才恶亦无不至也!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本课的两个层次和一个重点:

第一层次是基本现实问题

第二层次是深层思想问题

重点了解道德和法律规范

本课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现实问题和深层思想问题为主线,以思想道德法律教育为重点,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律、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方面的基础教育课。

大学生活导论

2、内容

章次内容课次学时

绪论本课的性质意义方法12

上篇实践指导篇

第一章大学特点与适应转变12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成才目标12

第三章人际交往与友情爱情12

第四章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12

中篇理论探索篇

第五章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12

第六章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12

第七章价值存在与价值选择12

第八章道德概述与标准原则12

下篇法律基础篇

第九章法律概述12

第一十章宪法基础12

第一十一章实体法基础12

第一十二章程序法基础12

讨论和教学片48

复习12

合计1836

上、中、下三篇的侧重点

授课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3、特点

针对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本课的意义和任务

1、意义

现实意义

长远意义

2、任务

第一,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一章);

第二,了解高等教育性质以及大学理念,明确成才目标和基本要求(第二章);

第三,学会正确对待与成才密切相关的心理和交往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四章);

第四,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握道德的本质、终极标准和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第五-八章);

第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为守法和用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九-十二章)。

三、学习本课的方法、安排和要求

1、方法

一是学思结合

二是知行统一。

三是持之以恒。

2、安排

3、要求

听课要求

纪律要求

阅读参考书目(修养类)

中国:

1、《论语》孔子

2、《菜根谭》洪应明(明)

3、《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4、《顺生论》张中行

5、《新伦理学》王海明,商务出版社

外国1、《居里夫人》艾夫-居里(法),商务

2、《论人生》培根(英)

3、《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美)

4、《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选读)爱因斯坦(德)

5、《爱的艺术》弗洛姆(美)

上篇实践指导篇

第一章大学特点与适应转变

第一节心理变化与适应

一、心理变化及不适

1、心理变化

(1)、求新与恋旧

(2)、自豪与自卑

(3)、独立与孤独

(4)、期望与失落

(5)、兴奋与空虚

(6)、轻松与压抑

2、心理不适

异地他乡的恋旧感;

相形见绌的自卑感;

知音中断、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幻想破灭的失落感;

目标不明的空虚感;

学习紧张的压抑感。

二、转变认识,调适心理

1、了解心理变化的规律

2、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

3、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三、防止和克服自卑感

1、科学认识自卑

2、全面认识自我

3、自信自强

第二节生活变化与适应

一、大学生活特点

1、自主性

2、集体性

3、多样性

4、情趣性

二、新生生活不适应及表现

1、饮食起居变化较大,习惯不了

2、自主生活来的太快,承受不了

3、集体生活约束太多,适应不了

4、自由支配时间太多,掌握不了

5、各种活动太多,选择不了

6、人际关系复杂,应付不了

三、适应大学生活

1、自然环境逐渐适应

2、日常生活学会自理

3、集体生活养成自觉

4、人际冲突注意自制

5、参加活动多样、适度、有效

第三节学习变化与适应

一、大学学习特点

1、广:

课程涉及面广。

2、深:

课程内容深。

3、强:

要求自学能力强。

4、多:

学习内容、环节、自习多。

5、快:

讲课速度快。

6、新:

补充知识新。

7、活:

学习方法活。

8、难:

取得高分难。

二、新生学习不适应及表现

1、不适应授课特点

2、不适应学习方法

3、不适应自学

4、不适应学习的计划性

三、适应大学学习

1、首先抓好听课,会做笔记

(1)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

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2)重点、难点、书上没有的记;

一般、容易、书上有的不记。

2、适当预习,有效复习

(1)掌握预习时间,保证上课效果

(2)课后复习:

全面、细致、深入。

(3)考前复习:

有计划、善总结、

会记忆、抓重点。

3、勤问多思,做好作业

先懂后做;

注重质量;

注意数量。

4、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注意学习别人具有普遍性的学习方法;

注意总结自己具有特殊性的学习方法。

5、培养优良学风

优良学风的基本要求: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成才目标

第一节高等教育和大学精神

一、高等教育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是以中等教育程度为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2、职能(任务)

培养人才(传播知识)

科学研究(发展知识)

社会服务(应用知识)

二、高等教育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发展进步——经济——科技——人才——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知识经济——高科技——高级人才——高等教育

2、对人发展的作用

小学是启蒙,中学是基础,大学是关键

三、大学精神和大学生责任

1、大学精神

——研习知识,探寻真理

2、大学生责任

——求知

第二节培养目标和成才之道

一、培养目标

1、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要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

德(共8项):

爱国热情进取精神道德水准政治态度文明修养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自知之明

才(共12项):

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适应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视野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

其他(共2项):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A级相对优势因素(共8项):

爱国热情进取精神道德水准政治态度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结构适应能力

B级相对不足因素(共9项):

文明修养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计算机使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视野外语水平身体素质

C级绝对不足因素(共5项):

自知之明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科研能力心理素质

二、成才之道

白道:

从事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要强。

黑道:

考研深造——英语、高数(理工)、有关专业基础课(文科)、有关专业课要强。

红道:

当官走仕途——人文社科知识、社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强,最好是学生干部和党员。

黄道:

经商办厂——有关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要强,最好是学生干部,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

灰道:

目标暂不确定。

成功=目标高低ҳ实现概论

第三章人际交往与友谊爱情

第一节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相互来往,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个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蔬远近距离。

2、作用

(1)促进社会化。

(2)深化自我意识。

(3)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

(4)有利于身心健康。

(5)获取信息资料。

(6)协调社会行为。

(7)改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

(1)能力因素

(2)品德因素

(3)性格因素

(4)互惠因素

2、客观因素

(1)外貌因素

(2)邻近因素

(3)熟识因素

(4)异性因素

(5)相似因素

(6)互补因素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失调类型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求的迫切性强,主动性弱。

(2)交往动机的精神性强,功利性弱。

(3)交往对象的选择性强,广泛性弱。

(4)交往意识的平等性强,权威性弱。

(5)交往追求的理想性强,现实性弱。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失调类型

(1)与他人交往平淡,缺少知心朋友。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

(3)交往效果差。

(4)交往有困难。

(5)不愿意交往。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

1、善待原则

什么是?

为什么?

怎么做?

2、诚信原则

什么是?

为什么?

诚信缺失原因

怎么做?

3、尊重原则

4、宽容原则

五、人际沟通方法

(一)言语沟通

1、自然言语沟通要求

(1)言之有“理”。

(2)言之有“礼”。

(3)言之有“物”。

(4)言之有“度”。

(5)言之有“味”。

(6)言之有“体”。

2、自然言语沟通技巧

(1)直言

(2)委婉

(3)模糊

(4)反语

(5)沉默

(6)自言

(7)幽默

(8)含蓄

3、辅助语言沟通

4、类语言沟通

(二)非言语沟通

1、目光

2、表情

3、动体态

4、静体态

5、服饰

6、距离

7、时间

第二节友谊和爱情

一、友谊

1、含义和意义

友谊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中,主要基于共同的观念、态度、情趣,所产生的心理距离更为亲近的,彼此相互悦纳、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2、培养和珍惜友谊

(1)真诚是传播友谊的种子。

(2)志同是培育友谊的土壤。

(3)关爱是浇灌友谊的雨露。

(4)谅解是呵护友谊的春风。

(5)原则是检验友谊的试金石。

二爱情

1、爱情的本质和属性

“爱情是在传宗接代的本能(按:

改为性本能更好)基础上产生于男女之间、使人能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这种综合的(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互相倾慕和交往之情”。

自然性

精神性

社会性

2、爱情发展过程

憧憬

相知

好感

相爱

激情

平静

三大学生与恋爱

1、恋爱对大学生影响

(1)动力论

(2)阻力论

(3)均衡论

(4)不定论

2、端正恋爱态度

盲目从众

慰籍解闷

婚恋分离

爱情至上

3、摆正爱情位置

(1)爱情与学业

(2)爱情与友情

(3)爱情与集体

(4)爱情与道德

(5)爱情与理智

4、培养恋爱能力

(1)给予爱的能力

(2)接受爱的能力

(3)拒绝爱的能力

(4)滋养爱的能力

(5)割舍爱的能力

第三章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和心理素质

一、心理的本质及其基本组成

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机能

2、心理现象的基本组成

(1)心理过程

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

(2)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3)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3、心理素质

(1)含义——心理发展水平

(2)心理素质测试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心理调控力。

2、学习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平衡力。

3、加强意志锻炼,增强心理承受力。

4、培养健康个性,增强心理“免疫”力。

5、注意协调行为,增强心理适应力。

第二节心理健康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意义

1、健康新概念

健康标准:

(1)生理健康

(2)心理健康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知)。

(2)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

(3)意志健全(意)。

(4)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行)。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个性)。

(6)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己)。

(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人)。

(8)具有良好的社会或环境适应能力(社会)。

3、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心理疾病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诱因

1、心理疾病

第一类:

神经官能症

第二类:

人格异常

第三类:

精神分裂症

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焦虑

(2)抑郁

(3)孤独

(4)自我拒绝

3、主要诱因

(1)适应问题

(2)学习问题

(3)生活问题

(4)交往问题

(5)恋爱问题

(6)就业问题

(7)其他问题

三、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

3、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4、学会主动的心理调节

5、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

四、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1、积极思考并有效行动——理智调适法

2、把忧虑的事想到最坏地步,由此重新设计自我和生活——升华法

3、告诉你相信的人——倾诉法

4、“人在事中迷”——活动情景转移法

5、打开郁闷的大门——无害宣泄法

中篇理论探索篇

第五章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

第一节人的本性

一、人性的含义辨析

1、人性是一切人都具有的普遍属性;

2、人性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发展交互作用形成的属性;

3、人性是质相对不变、量相对变化的稳定的属性;

4、人性是人独有的特性与人的动物性之和。

二、人性的内容特点

1、层次性

一级人性:

“物性”

二级人性:

生物性

三级人性:

动物性

四级人性: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独有的特性

2、丰富性

1逃避本能——惧怕情绪

2拒绝本能——厌恶情绪

3求知真能——好奇情绪

4争斗本能——愤怒情绪

5自卑本能——卑鄙情绪

6夸耀本能——高傲情绪

7哺育本能——慈爱情绪

8生殖本能

9结群本能

10获得本能

建设本能

3、两面性

1人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

2人有善良的一面,又有邪恶的一面

3人有聪明的一面,又有愚蠢的一面

4人有多情的一面,又有无情的一面

5人有脆弱的一面,又有勇敢的一面

6人有高傲的一面,又有自卑的一面

如此等等

三、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性——道德人性

1、道德人性是什么

道德行为无非四种:

利人、害人、利己、害己

道德行为的直接心理动因是人的情感欲望:

爱和恨

道德行为的根本心理动因是人的道德人性:

人在根本上是利己的

结论:

人恒久为自己,偶尔为他人;

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这一结论可以用同心圆来形象表示:

 

 

2、中国哲学中的人性论评析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

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

告子是性无善恶论的代表

人性亦善亦恶论

结论:

人性主观上无善无恶,客观上恶多善少

人或做人则可善可恶,善和恶可多可少

3、认识道德人性的意义

其一,是社会制度设计的前提依据;

其二,是行为规范设计的前提依据;

其三,是促进社会和人健康发展的前提依据。

第二节人的本质

一、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其一,人是自然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

其二,人是理性的存在还是非理性的存在。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评析

1、人的本质是什么

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2、对马克思观点的评析

关于“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三、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和实践能力

第六章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

第一节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的含义和意义

就人生的某一段、就人做的某一具体事来说,可以是有目的的。

但就人生本身来说,它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并没有一个先在的、客观的目的。

人生目的“争点不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而是人生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人设定人生目的,是为了活的更好,更充实,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而“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

二、人生目的的设定

1、有关人生目的分析

其一,为生命而活,主要追求金钱、享乐。

其二,为理性而活,主要追求真理。

其三,为感情而活,主要追求爱情、友情,特别是爱。

其四,为意志而活,主要追求权力、地位。

其五,为灵魂而活,主要追求信仰。

其六,为社会而活,主要追求为他人、社会谋利益,追求至善。

2、人生目的应该是为了幸福

人的生存本原特征和动物完全一样,都是趋利避害。

所谓人的利害,就是满足或损害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就是利,损害人的需要就是害。

而大利得到的就是幸福,大害得到的就是不幸。

根据人趋利避害的生存本原特征,可以自然地推出,人生目的就是为了求得幸福。

三、幸福及其类型和层次

1、幸福的内涵

所谓幸福,就是人对满足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的一种长久的、更大的快乐的心理体验。

幸福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幸福的存在形式是主观的,幸福的实现条件是客观的。

2、幸福的类型和层次

(1)类型和层次一:

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综合幸福,层次由低到高。

物质幸福即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幸福,物质生活需要主要是生理需要,物质幸福突出表现是发财致富和健康长寿。

社会幸福即满足人的社会需要的幸福,社会需要主要是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社会幸福突出表现是达官显贵,成名成家,家庭美满。

精神幸福即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幸福,精神需要主要是认识需要,情感需要,精神幸福突出表现是科学发明,道德完善,艺术创作。

综合幸福即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综合幸福突出表现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自我实现可以称为成功的人生。

其突出标志是三不朽:

立言、立德、立功。

(2)类型和层次二:

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两者利弊互补。

过程幸福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得到的幸福体验。

过程幸福弱小而漫长,不纯而充实。

结果幸福是从追求幸福的结果中得到的幸福体验。

结果幸福强大而短暂,纯粹而不实。

四、人生目的的实现

1、行动原则

通过自身努力。

2、节制原则

节制或者降低人的需要和欲望。

3、中庸原则

把人的需要和欲望定位到一个合适程度。

清代李模(密庵)《半字歌》(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花半实厅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第二节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的含义和意义

1、人生态度的含义

所谓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根据自我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整个人生及各种人生问题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人生态度由对人生的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组成。

2、人生态度的意义

它制约着人的生存方式。

二、人生态度的类型

1、人生态度的理论类型

(1)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生态度

(2)乐观的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3)进取的和保守的人生态度

2、典型人生态度分析

儒家“仁爱”的人生态度

道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林语堂闲适的人生态度

叔本华悲观的人生态度

尼采乐观的悲观的人生态度

实用主义实用的人生态度

三、理性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选择

1、理性

2、乐观

3、进取

第七章价值存在与价值选择

第一节价值存在

一、价值的本质

1、什么是价值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

价值来源于客体属性,取决于主体需要

2、主体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一,生理需要;第二,安全需要;第三,爱和归属需要;第四,尊重需要;第五,认知需要;第六,审美;第七,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论的进一步概括:

物质需要就指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包括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态度)需要、尊重(态度)需要;

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情感)需要;

综合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价值的基本类型和关系、层次

1、价值的基本类型

物质价值: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也叫功利价值,简称为利。

社会价值:

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也叫道德价值,简称为善。

精神价值:

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科学价值:

满足精神价值中人的认识需要,也叫认识价值,简称为真。

审美价值:

满足精神价值中人的审美需要,也叫艺术价值,简称为美。

综合价值:

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简称为自由。

2、基本价值的关系和层次

(1)关系:

人在生理上求利,在认识上求真,在行为上求善,在情感上求美。

当身心和行为、理智和情感达到和谐,当利、真、善、美达到统一,人就达到真正的自由。

(2)层次:

五种基本价值的层次,与不同需要的层次相互对应。

即利是最低层次的价值,真、善、美是中间层次的价值,自由是最高层次的价值。

三、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就是人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也就是人对人的有用性。

2、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有用性叫社会价值

把人对自己的有用性叫自我价值

3、人生价值标准

人的价值即人生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在公正的社会中,人的价值的主要在于社会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在不公正的社会中,会出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扭曲。

人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

是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公正的社会中,可以用社会对人贡献的回报来衡量,通常包括金钱、权力、荣誉、地位等。

4、人生价值实现

主观条件:

必须具有创造价值的潜能

客观条件:

必须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5、人生价值评价

绝对价值:

人所创造的所有价值的大小

相对价值:

人在一定能力水平下所创造价值的大小

人生价值评价:

既要看绝对价值,更要看相对价值

第二节价值选择

一、价值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物质与精神

效率与公平

科技与道德

传统与现代

本土与外来

二、价值选择的原则

1.利弊权衡原则

2.价值分析原则

3.成本代价比较原则

4.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原则

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兼顾原则

第八章道德概述与标准原则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义、起源、目的和本质

1、道德的含义

概括地说,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

所谓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以善恶为标准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3、道德的目的

道德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道德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4、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在于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

二、我国主流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原则:

集体主义

道德核心:

为人民服务

道德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道德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二节道德终极标准

一道德终极标准的内容与功能

1、内容

道德终极标准:

增加道德关系中所有主体的利益总量。

简述为:

利益最大化。

2、功能

(1)它是评价一切行为善恶的终极标准。

凡是增加利益总量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