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397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docx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

四年级备考指南(共三大部分,六十题)

传统文化常识(25题)

1、赛龙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端午节)

2、鬼节指的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

3、吃月饼是那个节日的习俗?

(中秋节)

4、花甲之年指多少岁?

(六十岁)

5、中国四大名园的拙政园、留园位于哪里?

(苏州)

6、相传浙江普陀山是佛教那位菩萨的道场?

(观音菩萨)

7、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位于哪里?

(湖南长沙)

8、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汉书》)

9、我国第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

10、京剧中表现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一般用什么脸?

(红脸)

1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度还是三年?

(三个季度)

1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10个)

13、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地支”共有几个字?

(12个)

14、我们用“落雁”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王昭君)

15、“文武二圣”指的是?

(孔子、关羽)

16、诗文书画中的岁寒三友子是哪三种植物?

(松、竹、梅)

17、四大石窟中的莫高窟位于?

(甘肃敦煌)

18、中国书法、书画使用的是什么纸?

(宣纸)

19、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文字是?

(甲骨文)

20、中国的十二生肖是指?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仁)

22、五行分别是指?

(金、木、水、火、土)

23、“同窗”指代的是?

(同学)

24、“丝竹”指代的是?

(音乐)

25、古代诗歌中红豆有着什么意蕴?

(相思)

文学常识(25题)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

(《论语》)

2、《春秋》三传指的是?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鲁迅称哪一本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4、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是?

(韩愈、柳宗元)

5、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

6、被称为“诗家天子”的诗人是?

(王昌龄)

7、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我”指?

(李白)

8、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李贺)

9、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作者是?

(王安石)

10、在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

(苏洵、苏轼、苏辙)

11、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作者是?

(文天祥)

12、“四大民间传说”指的是?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13、《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

(吴敬梓)

14、明朝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15、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长歌行》)

16、《石头记》指的是那部古代小说的别名?

(《红楼梦》)

17、《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蒲松龄)

18、《四库全书》是哪位皇帝时期编撰的?

(乾隆)

19、“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是什么动物?

(鸟)

20、“完璧归赵”中的那块名玉是?

(和氏璧)

21、请问“七步成诗”指的是哪一位诗人?

(曹植)

22、屈宋指的是?

(屈原、宋玉)

23、《逍遥游》的作者是?

(庄子)

24、南朝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谢灵运)

25、杜甫所写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句描绘的是哪位诗人?

(李白)

 

古诗词(10首)

(一)题西林壁

[宋]苏轼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1)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

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

侧面。

(4)各不同:

各不相同。

(5)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

因为;由于。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二)游山西村

[宋]陆游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1)腊酒:

这里指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

足够,丰盛。

豚,小猪,中代指猪肉。

(3)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

吹箫打鼓。

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6)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7)若许:

如果这样。

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8)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

敲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

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1)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2)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

(3)之:

去、到。

(4)广陵:

即扬州。

(5)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6)辞:

辞别。

(7)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8)下:

顺流向下而行。

(9)碧空尽:

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

尽头,消失了。

碧空:

一作“碧山”。

(10)唯见:

只看见。

(10)天际流:

流向天边天际:

天边,天边的尽头。

(四)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释】

(1)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

“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

“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

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

没有了。

(3)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两不厌:

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

满足。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五)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1)渭城曲:

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3)浥(yì):

润湿。

(4)客舍:

旅馆。

(5)柳色:

柳树象征离别。

(6)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

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六)望洞庭湖

[唐]刘禹锡

 

【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1)洞庭湖:

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

湖面的波光。

(3)两:

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

指湖面。

(6)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

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七)忆江南

[唐]白居易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1)忆江南:

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

“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集》: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2)谙(ān):

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3)江花:

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4)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5)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八)乡村四月

[宋]翁卷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1)山原:

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

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

平地。

(3)子规:

鸟名,杜鹃鸟。

(4)才了:

刚刚结束。

(5)蚕桑:

种桑养蚕。

(6)插田:

插秧。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

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

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

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

以诗游士大夫间。

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

(九)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译文】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耕耘,

(但)也依在桑树下学着大人耕耘的样子种瓜。

【注释】

(1)杂兴:

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昼(zhòu):

白天。

(3)耘田:

除掉杂草。

(4)绩麻:

把麻搓成线。

(5)各当家: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6)童孙:

指儿童。

(7)未解:

不懂。

(8)供:

从事,参加。

(9)傍:

靠近。

(10)桑阴:

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卒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十)渔歌子

[唐]张志和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1)渔歌子:

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2)西塞山:

浙江湖州。

(3)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鳜(guì)鱼:

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6)箬(ruò)笠:

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7)蓑(suō)衣:

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8)不须:

不一定要。

【作者简介】

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

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