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352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B模拟三含答案

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学B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A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B学习理论C学习的过程D教育政策和法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多层次,多侧面,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问题。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3、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鲁利亚

4、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5、认为应该将人的学习区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这四种类型的是【】

A、加涅

B、林格伦

C、斯金纳

D、我国心理学者

6、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设计者是【】A推孟B高尔顿C比奈D韦克斯勒

7、桑代克提出的主要学习律不包括【】

A、效果律

B、迁移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8、正确的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过自我评价以后,能够自我接纳而且感到【】A自我满足B自负C自主D自尊

9、提出开放课堂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马斯洛

C、罗洛.梅

D、韦伯

10、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早期教育原则B补偿教育原则C个别教育原则D发展教育原则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格式塔学习理论提出了迁移的概括说。

2、知识的理解分成字面的理解、解释水平的理解和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

3、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都是(。

2、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处事热情、情绪稳定和(三个方面。

3、(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4、(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5、彼得罗夫斯基按照学习活动的性质把学习分为(和认知学习两个类型。

6、(认为学习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7、加涅学习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8、学习内容的直观分为三类: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9、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1959年(等人的工作。

10、从迁移的结果上看,可以把迁移分为(与(。

四、名词解释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弱智儿童

2、归因

3、道德认知

4、动作技能

5、定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3、简要论述儿童学习策略发展的三个阶段。

4、教师可采用哪些方法影响学生的成败归因。

5、专家型教师有哪些能力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要论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2、请结合实际,简要论述如何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矫正和教育。

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学B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C

7.B

8.D

9.D10.D

二、判断题

1、F(贾德提出迁移的概括说。

(P270

2、F(字面的理解、解释水平的理解、批判阅读、创造性阅读(P168

3、T(P488

三、填空题

1、辩证唯物主义(P8

2、待人亲切(P538

3、心理发展(P21

4、社会性别角色(P467

5、反射学习(P38

6、桑代克(P64

7、学习条件学说(P151

8、言语直观(P169

9、布鲁纳(P215

10、正迁移、负迁移(P263

四、名词解释题

1、弱智儿童(P501

弱智儿童就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在社会行为的适应方面也有明显障碍的儿童。

2、归因(P441

归因即将行为和时间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

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

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因此归因是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活动。

3、道德认知(P347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

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是道德认知的三个基本环节。

4、动作技能(P244

动作技能是依靠肌肉骨骼与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实现的活动方式,并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5、定势(P191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五、简答题

1、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P22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2、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P35

首先,从内容上看,人的学习比动物广阔得多。

动物的学习,仅仅是掌握个体经验,而人的学习,不仅是掌握个体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个体的形式掌握社会的经验。

其次,从方式上看,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

第三,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动物的生活方式是以其对外界自然条件的适应为特征的,其学习是不自觉的,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3、简要论述儿童学习策略发展的三个阶段。

(P218

第一阶段:

儿童不仅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而且,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他们也不能有效地使用。

第二阶段:

虽然儿童仍不能自发地产生某种策略,但却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某种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反应水平。

第三阶段:

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策略。

初、高中时期,某些青少年在他们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条件下,自觉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学习,而且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

4、教师可采用哪些方法影响学生的成败归因。

(P447

(1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2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3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4注意运用言语反馈。

(5直接给予学生正确归因的暗示。

5、专家型教师有哪些能力特点?

(P534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六、论述题

1、简要论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P285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前后两次学习材料包括所学知识与技能之间有无共同性,是影响学习迁移是否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情境如学习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人员等等条件的相似性,能不同程度地提供学生有关的原有学习线索,促进学习或问题解决中迁移的出现。

3、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知识之间或情境之间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指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原理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1.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学习者分析与概括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迁移能否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概括能力高的学生其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较高,而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

2.学习者的迁移心向。

心向也叫定势,指先于一种活动而指向于该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学习迁移的心向是指学生随时将已学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

这种心向的产生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实现。

3.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尽管仍有争议,但许多心理学家仍认为,学习者在原有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一种有组织的、方法得当的思考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2、请结合实际,简要论述如何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矫正和教育。

(P368

虽然这些学生犯有品德不良的过错,但并不是不可以纠正的。

应当看到,他们的思想还未定型,可塑性很大。

实践证明,学生的品德不良时完全可以纠正和改变的。

(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品德不良的学生常受成人和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和歧视,常常比较心虚、敏感,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

因此教师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2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中小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往往会按似是而非的理解来领会道德要求,但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于拒绝这些道德要求,可以通过启发、讨论使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好坏、美丑,重新激起上进心。

(3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造成的。

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切断不良诱因是必需的。

(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自身逐渐增长起克服缺点或错误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