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3333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x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2018年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2018年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她1998年毕业于河北平泉民族师范学校,已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11年。

11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她的事业,洒向她的学生。

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一、务实创新,不懈追求。

  她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任教六年级的语文、数学。

当一名出色的教师是她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共同研究,主动听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找到一套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她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在今年的4月23日,北师大明德项目专家组来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她讲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受到了听课专家的好评。

尤其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体积单位的建立这一环节的处理:

首先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立方厘米的大小,接着亲自动手做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最后让学生亲身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这一教学观念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她知道教师的本职在于上好每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这是根本,也是必胜的武器。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以学过的知识,在每单元的过关测试上她都煞费苦心,每次检测前她都要先做一遍,其用意一是看题目是否有出入;二是看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出题的导向,以便检测时做到心中有数。

测后都有详尽的质量分析,并让学生每次测后都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错题整理到自己的错题集上,以便在最后的期末复习时有侧重点。

一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仅反映在卷面上的错误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批阅时她做好详实的原始记录,这样就能在矫正课上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作为课上和课下对学困生辅导的依据,尽管这样做会投入很多的精力,为了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完满的完成学业,这也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积极参加学校和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在中心校组织的评优课教学中获二等奖。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她深有同感。

毕业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紧张的,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中心校,而今年又是教育质量年,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感觉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

自复习以来,白天测试,辅导,没有批阅作业的时间,就在下午放学时带回家晚上批阅。

上一年级的女儿总是不解的问:

“妈妈,你们

  校长为什么给你们留那么多的作业?

”她总是笑笑说:

“是呀。

”每天忙完已是晚上10点多,而第二天早晨7点不到又准时的踏进了学校的大门。

  然而就在紧张的复习阶段6月份,她的母亲摔伤了,从平房上摔了下来,当时昏迷不醒,抢救一天才苏醒。

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父亲没有让她知道,当她周日回娘家时才知道,急忙赶到医院,看到了正在输液的母亲,转眼间苍老了许多的父亲。

她没有一句话,天生不爱哭的她只有流不尽的眼泪,当时真想请几天假陪着母亲,可是想到临近毕业的学生们,她把这件事埋到了心底,第二天照常上班了。

一想起这些心里就很难受,觉得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听到母亲现在常念叨的那句话:

“不如不供你们上学了,一个个都不在身边。

”心里更不是滋味。

唯一对得起的就是她的学生,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她班中有5人报考平泉四中,全部被入取,于天伟同学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考入了洼子店中学,她班的毕业考试成绩居全校第一。

  三.爱驻于心,尊重学生。

  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她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

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

如果说一个教师很难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感情,那么她所有的工作就无外乎空中楼阁,拥有良好的师德,就有了解决好学生问题的保证。

  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

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

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班主任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她所追求的。

师,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

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总是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

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才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

  爱心,是想学生所想,不断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她总是注意去发现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比如学期评语,对每一位学生,她总是力求抓住特点,用殷切的话语给其以激励和警醒。

杨浩同学刚到她班时,语文、数学都在40分左右,家长都放弃了说:

“孩子就是来养养身板,不指望她考学了。

”通过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她自己的努力,两年后的毕业成绩语文79分、数学69分,第一次看到了她的那么灿烂的笑容,听到她那句发自肺腑的“老师,谢谢你。

”老师笑了。

  她特别重视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功用,有这样一句话:

“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整的文字一样。

”只有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才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她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较好的实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学生也乐于接受她。

今年毕业生最后一次返校时,学生杨利伟和她的妈妈一起来了,家长见到老师说:

“刘老师,你对我们利伟真好,回家总是念叨你。

孩子舍不得你,给你写毕业留言时

  哭了好几次。

”说着说着竟也哭了,当时真不知说什么好,现在想想这就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表达的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老师给学生沉甸甸的爱,学生回报给老师更深更重的爱。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凭一颗爱心做人使她在工作中力争做一个能容人的人。

容人使她以学校利益、以学生利益为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撰写的论文《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获省级优秀奖,2014年获中心校教学标兵和县级骨干教师称号,2014、2014、2014分别获县政府嘉奖。

  人无完人,她还有许多缺点需要不断改正,比如增加耐心。

与各位老师相比,很明显存在各方面得差距,她将以各位老师为榜样,继续默默耕耘,用她无私的爱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个孩子,用园丁的品质、春蚕的志向、蜡烛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为教育事业奋斗,把真诚的爱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她的事业,她的学生。

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高尚的师德,只要不断的去学习进取,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就能做到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