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164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4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学考领航]

框题

学习目标

考向指南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识记(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高频考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常考题型:

判断题、选择题

3.命题预测:

以主流媒体中相关的中华文化的解读为选材,用判断题或选择题的方式考查中华文化或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理解(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理解(b):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识记·排查]

考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特别提醒:

汉字≠文字。

汉字对应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解析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答案 F

 

[理解·深化]

考点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①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点拨: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和“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分别从区域性和民族性角度说明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文化与各区域文化、中华文化与内部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侧重

意义

求同存异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强调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有的、静止的状态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蓄

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图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考点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核心

1.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核心——爱国主义

①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作用: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④新时期主题: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点拨:

侧重点法判别基本内涵

内涵

侧重点

团结统一

适用于处理国家内部关系、民族之间或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爱好和平

适用于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勤劳勇敢

不惧艰难的精神、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

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内在气质

爱国主义

言行所体现出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特别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所有具体民族精神的共同点,但非民族精神的全部内容。

考向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年真题

考查题型

分值

难度

xx4月新高考,6

xx4月新高考,26

xx10月新高考,6

判断题

选择题

判断题

1分

2分

1分

中等

较小

中等

【例1】(xx4月新高考,6)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  )

解析 文化的包容性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答案 F

【例2】(xx4月新高考,2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诗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诗体大备、流派纷呈。

唐诗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也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源远流长,历经沧桑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解析 材料中唐诗成就高,诗体大备,流派纷呈,也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反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A应选。

B、C、D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点拨:

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区分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字面

意思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

中华文化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侧重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地区文化区域性明显;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训练1](xx10月新高考,6)“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不同的区域文化。

(  )

解析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反映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但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答案 F

[训练2]xx春节到元宵节,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

一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唤醒了更多的人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

下列选项与该节目寓意最贴切的是(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靓丽瑰宝,文化传承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解析 本题主旨是继承传统文化,故选B。

A选项是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材料无关;C选项是指中华文化的地域性,与材料无关;D选项是包容性的含义,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考向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

三年真题

考查题型

分值

难度

xx10月新高考,39

(1)

xx4月新高考,6

xx10月新高考,26

xx、xx未考

综合题

判断题

选择题

2分

1分

2分

较小

较小

较小

【例3】(xx4月新高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这句名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

解析 该名言的意思是为了民族国家利益,我个人的生死祸福算得了什么,因此,该名言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案 T

【例4】(xx10月新高考)看着朱婷和林莉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

略显稚嫩的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出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靠的不只是一流的技能,更是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

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

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也该振作起来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

解析 只要熟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关知识就不难根据材料答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答案 “我”所描述的女排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下列内涵: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点拨:

图示法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

[训练3](xx10月新高考,26)今年,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

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答案 B

[形式·考纲]

一、判断题(请对每小题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识记盘点]

1.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

解析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答案 F

2.《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变化万端,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  )

解析 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表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答案 T

[理解到位]

3.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

解析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答案 F

4.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

解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答案 F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

(  )

解析 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 T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识记盘点]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诞生于春秋,完成于西汉,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D.求同存异

解析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春秋、完成于西汉,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符合题意。

答案 A

7.看懂了汉字,就看懂了人生(如图)。

这主要说明(  )

A.汉字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B.汉字记载思想和语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C.汉字传承着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D.汉字具有表意功能,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价值

解析 材料强调汉字的功能。

A是汉字的产生,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B错误;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C错误。

答案 D

8.下列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解析 文字的发明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错误。

我国科技水平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B排除。

C不能体现我国古代科技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排除。

答案 D

9.俗语说: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

A.竞争性B.包容性

C.封闭性D.灵活性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包容性,选A。

答案 B

10.现代军事战争片《战狼》讲述的是小人物成长为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英雄故事,其中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引起了许多热血儿女的共鸣。

这表明(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C.文化能够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解析 材料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A、C不符合题意;B错误。

答案 D

11.在xx“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浙江首批100名“浙江工匠”名单正式出炉。

省党代表张仕恒表示: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助推“浙江制造”。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

①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有利于提升“浙江制造”整体品质形象和竞争能力

③是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①错误;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浙江制造”整体品质形象和竞争能力,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

答案 C

[理解到位]

12.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在全新的交响化编配之后,如一幅工笔精细、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让人置身于美好的夜晚之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

这表明中国古典名曲(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作为优秀文化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其民族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①错误;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说法错误。

答案 C

13.xx4月9日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畲民们自晨至暮,对歌盘歌,以歌会友,怀念始祖,并炊制乌饭。

“畲族三月三”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体现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B.包容多样

C.博大精深D.地域鲜明

解析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也能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答案为C。

答案 C

14.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在我国不同地区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北方常见的是四角粽子,广东地区有塔形粽子,而我们浙江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

同样的端午,不一样的粽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④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 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的民族性,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5.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并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这表明茶文化(  )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B.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丰富发展

解析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并独成一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6.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

这一浩然正气(  )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 ②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体现的是爱国主义和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精神,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没有体现时代精神,排除①④。

答案 C

17.xx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xx3月30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90年的峥嵘岁月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

举行纪念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面向未来,开拓文化发展方向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凝魂聚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④不忘初心,传承中华传统道德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解析 “开拓文化发展方向”错误,①排除;材料不涉及道德,且我们应该传承的是中华传统美德,④排除。

答案 D

18.浙江省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深受孩子们欢迎。

xx12月26日至27日,以“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总决赛在杭州举行。

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弘扬主旋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坚持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④树立荣辱观,全面吸收传统道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有利于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正确;活动是弘扬主旋律,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符合题意;③中“各种需求”错误;④中“全面吸收”错误。

答案 A

三、综合题

[识记盘点]

19.xx春节前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爆款。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解析 本题以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是基础知识题,主要考试学生的识记能力,易于作答。

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理解到位]

20.科学技术迅猛进步,使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已成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中国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理念有助于全球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

中国“和”文化蕴含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张扬融合发展、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和”文化蕴含协和万邦国际观的依据。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和”文化蕴含协和万邦国际观的依据。

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信息如下: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等。

运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 中国“和”文化蕴含协和万邦国际观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国“和”文化中蕴含的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关注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相处,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