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779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设计史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设计史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设计史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设计史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设计史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设计史附.docx

《现代设计史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设计史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设计史附.docx

现代设计史附

一、新艺术运动:

首先在法国展开,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至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而登峰造极,延续至1910年前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而代之。

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并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解决产品造型问题,最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

这场运动除了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及浮世绘的影响以外,还吸收了哥特式和洛克建筑的设计影响。

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线条装饰倾向或潮流。

二、装饰艺术运动:

出自于1925年在巴黎皇宫举办的大型展览“巴黎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博览会旨在展示一种新艺术运动之后的建筑与装饰风格。

装饰运动虽然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同时诞生,且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

风格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发源于法国,但他在美国和英国也颇有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商业环境下,在设计式样追随市场销售的设计和商业原则驱动下,得到巨大发展。

从造型语言来说,它趋于几何但又不过分地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又不拘于直线。

以色彩的运用而言,“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以往讲究典雅的各种设计风格大相径庭。

三、包豪斯学院

成就:

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

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影响:

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设计艺术领域,从平面设计到产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后来设计艺术教育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的主体课程框架,这一框架在20世纪的设计艺术教学中被作为基本的框架,一直被沿用。

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艺与工业之间的鸿沟。

由于在德国经历了魏玛、德绍和柏林三个时期,为德国培养了一批设计师,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德国的工业设计的面貌和特征。

四、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和比较: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

理性主义、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

从19世纪到二战结束。

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文明为基础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

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

思想

对技术的崇拜,强调功能的合理性或逻辑性

对高技术、高情感的推崇,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

方法

遵循物性的绝对使用。

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遵循人性经验的导向作用,时空的统一与延续,历史的互相渗透。

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少就是多。

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纯而又纯的形态。

非此即彼的肯定性与明确性。

对产品的实用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的强调

产品的符号学语义。

对隐喻的共同理解。

形式的多元化。

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比中有此。

骡子式的杂交种。

对产品文脉的强调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风格主义、纯粹主义、象征主义、形而上学绘画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

非艺术与反艺术

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拼合艺术、行为艺术、表现艺术、超现实主义、偶发艺术、非艺术与反艺术

五、日本、意大利、德国设计的特点、设计历程、状况:

日本:

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的现在设计起步要晚了至少半个世纪,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之前都没有重要的设计活动和运动。

日本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在融入名族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日本的工业设计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由于基础薄弱和受到美国与德国等国家的影响极大,所以其发展模式在其初年带有浓厚的模仿美国和德国状况的色彩。

意大利:

随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意大利在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下重建工作地展开,伴随着美国工业生产模式的引入,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设计异军突起。

而意大利虽然在以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被动接受美国和欧洲设计思想及风格的影响,但设计界一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设计体系,杜绝抄袭模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式样而形成的“意大利线条”独特风格。

在机械产品设计方面,战后意大利设计出了许多外观造型美观、功能突出的优秀产品。

在交通工具的设计方面,战后意大利的设计方面,战后的意大利汽车设计仍是双轨制并行。

风格特征:

高技术性和保存手工艺传统的同步发展,是意大利40-50年代的设计,乃至整个现代设计,具有浓郁的人情味,从而体现了意大利设计中现代化与名族化有机结合的原则。

德国:

 

1.霍夫曼

他一生中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金属器皿设计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在他的设计中,装饰的简洁性十分突出。

由于他偏爱方形和立体形,所以在他的许多室内设计如墙壁、隔板、窗子、地毯和家具中,家具本身被处理成岩石般的立体。

在他的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的形体如螺旋体和黑白方形的重复十分醒目,其装饰手法的基本要素是并置的几何形状、直线条和黑白对比色调。

这种黑白方格图形的装饰手法为霍夫曼所始创,被学术界戏称为“方格霍夫曼”。

2.塔特林

被视为构成主义最主要代表人物,在探索机械精神与设计艺术结合方面颇有独特之处,他强调设计与工程的紧密联系,认为设计师并非艺术家,而相隔无名工人,为新社会构思新产品。

他的创作《第三国际纪念碑》被认为是构成主义设计的经典之作。

3.玛丽.匡特

她将迷你裙引进英国,抛弃了传统的法国的女式时装模特,而起用年轻、天真甚至笨拙的模特。

她的“运动”套装,革新了年轻女子对时装的看法,对匡特来说,生活似乎是哼唱的化妆舞会,而穿着打扮则是最重要的游戏。

4.罗威

是20世纪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号称“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他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将流线型与欧洲现代柔和,建树起独特的艺术语言。

他首开工业设计的先河,促成设计与商业的联系。

他奉行“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并带动了设计中的流线型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线型,从而引发了风靡世界的流线型风格,30年代兴起的流线型风格一直到战后还有一定的影响。

还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瓶形时,他赋予瓶子更加微妙、更加柔美的曲线。

5.盖里

弗兰克·盖里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

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

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在许多实例中,盖里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

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6.山崎实

他是日裔美国建筑设计家,虽然出生在美国,但家庭中浓厚的日本文化气息,给他非常深刻的影响,对他日后从事建筑设计把现代主义与日本文化结合起到了决定作用。

他并不盲目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和理念,而是把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与东方文化结合,对建筑进行新的诠释和演绎。

代表作是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

7.贝聿铭

华裔美籍建筑设计师,作品有上海美术馆、全球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几年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的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他一生的设计,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是自然融于建筑;光与空间结合,是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

8.索特萨斯

 

9.高蒂

他从中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揉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表达出复杂的感情。

他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

在高蒂的所有设计中,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之投入四十多年之久的神圣家族教堂。

10.威廉.莫里斯

出身于一个富有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受过建筑师和画家的训练。

在设计上,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同时也希望能够重新振兴工艺美术的民族传统。

他强调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

二、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他的设计思想中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这一点很符合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思想。

11.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集中体现了“直线风格”。

在他16岁时久离开家庭外出学习绘画、建筑并参与设计。

他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家具、室内、灯具玻璃器皿等。

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浮世绘线条的使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传统艺术中简单的直线。

麦金托什代表格拉斯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装饰内容和手法的运用上。

作品:

《高背椅》

12.蒙德里安

作为一个画家,他的作品全是由横竖直线构合而成,并添加以红、黄、蓝的色块,形成大小不等的矩形,他在现代设计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构图上,被人尊称为“新造型之父”。

作品有《红黄蓝》、《百老汇爵士音乐》。

13.杜斯伯格

他对俄国康定斯基的绘画细想异常崇拜,主张艺术要“抽象的简化”以数学式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所有“巴洛克”艺术形式,在艺术实践中,以直线、矩形、方块吧艺术进行简化。

作品《玩纸牌的人》。

14.威廉.兰柏

在他一生设计了众多具有强烈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有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可以说是为钢材设计和一钢材建筑的大厦,充分表现了机械时代的想象力。

其装饰构思和表现极具创意。

15.伍重

他是丹麦建筑设计家,代表作是悉尼歌剧院,歌剧院内部装饰非常讲究,为了避免墙壁反光,墙壁都用暗灰色夹板镶嵌,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产黄杨木和桦木,顶棚上有用来扩散声音的大圆环,结构及其合理。

16.彼得.贝伦斯

他在德国工业同盟的会员中,是最著名的会员,是工业同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

他的代表性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联系在一起,他全面负责该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

17.勒内.拉里克

他的设计成就主要在珠宝方面。

代表作:

蜻蜓珠宝。

在设计中,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其中植物和昆虫图案最为常见,并且被处理成怪异的形式。

此外,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富想象。

女人体是拉里克设计中爱用的一个主题,珠宝上女人体刻画细腻,栩栩如生。

18.赖特

他设计的“CI”椅子,结构粗大,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的“硬边艺术”特征,深受青年消费者欢迎,该椅子于1971年在坏切柏尔艺术中心展出,被认为“具有青年的率直与简洁特征”。

19.何镜堂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是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学者型建筑师,是我国建筑界公认的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

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他设计三个特点:

岭南物色、综合性、实践性

他的作品:

广州大学城、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馆等。

20.蒂格

他是最早开业的工业设计师之一,原来是一位成功的平面设计艺术家,经营过广告业,并享有促进高质量产品销售的声誉。

风格是以美学形式解决技术问题。

21.米斯.凡.德.罗

建筑师出生,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接任校长后,首先着手淡化学校的政治气氛,清除学校的左翼势力,并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把教学重点放在建筑设计上。

他热为只有建筑设计才能使设计艺术教育得到健康发展,也就是以建筑为核心。

 

1.工艺美术运动

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风格特征:

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第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第三,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第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大量的装饰都市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为装饰动机,是设计上有一种特殊品味。

主要成就:

建筑与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

陶瓷设计

金属工艺设计

染织品设计

平面设计

2.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而引发的一场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构成”成为他们设计的思想基础。

从风格上说,构成派是从至上派分离出来的。

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全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性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塔特林,构成主义最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国际纪念碑》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创始人。

《黑色方形》、《至上主义构图》

佩夫斯纳,《投向空中》、《精神》

3.风格派

主要成员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莱克和里韦特尔等。

特征:

第一,将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第二,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客观性。

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佳手段。

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中国式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4.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空气动力学试验。

有些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

5.波普设计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

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波普设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

它的鼎盛时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

它代表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波普艺术的设计师在现实社会寻求发展,他们把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搬进艺术——以大众商业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波普艺术应运而生。

 波普艺术的手法是利用现成的工业、商业产品。

从饮料、化妆品的广告、商标、电影宣传画,到汽车灯、车窗、家用电器,等等,把它们加以改造、加工,然后重新组合和拼贴,赋予一定的社会思想意义,有此构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

6.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

到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首先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的,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任佐.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家家里查.罗杰斯与1977年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华中心和1986年设计位于伦敦的洛依德保险公司大厦,就是高科技风格派的典型代表。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涂上鲜红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

高科技风格是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7.曼菲斯集团

 

8.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技术是由多学科先进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其本质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开发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等,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它也有利于更有效更经济灵活地组织制造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设计与布局更合理更有效,以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

虚拟设计技术是由各个“虚拟”的产品开发活动来组成,由“虚拟”的产品开发组织来实施,由“虚拟”的产品开发资源来保证,通过分析“虚拟”的产品信息和产品开发过程信息求得对开发“虚拟产品”的时间、成本、质量和开发风险的评估,从而作出开发“虚拟产品”系统和综合的建议。

虚拟设计技术的最终目的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及缩短产品开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9.可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又称回收设计,是指实现广义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一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循环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审慎的抉择:

一是尽量限制在产品中使用大量材料,或是采用容易被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材料的多次利用率;二是尽量使产品少耗能源而功能齐备,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10.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师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个新概念,指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的事物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事物的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为设计思想的一部分。

生态设计的要求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生产技术的采用、生产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计算、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产品使用后的回收等,都要有生态保护观念,将生态保护融入设计中。

11.组合设计

组合设计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工业设计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基于循环设计而产生的。

它是将产品统一功能的单元,设计成具有不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在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同时,达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12.草原风格

约1900~1917年由赖特等一群艺术家在美国中西部建造的低矮的“草原式住宅”风格。

草原风格的房屋主要由砖、木头和灰泥建成,有灰泥的墙以及带窗榧的窗户。

草原建筑师强调水平的线条,修建起低矮的屋顶和宽阔、突出的屋檐。

他们放弃了精致的地板结构和环绕中央火炉的流线型室内空间的细节构建。

由此得出的是低矮扩展开的建筑结构和通光良好的空间。

它们同自然亲近,而不是同别的建筑混在一起。

13.德国工业同盟

1907年,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于慕尼黑。

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于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在它的成立宣言中,提出了这个组织明确的目标:

是“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充分表明了它对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设计教育的新课题。

作为具有官方政府机构的组织,德意志制造同盟的成立表明了德国政府对设计的重视,但是对于制造同盟本身来说,却主张力求走一条非官方路线而成为设计界的行业组织,从而更好地协调设计界、企业界和商业界的关系。

德意志制造同盟中有两位重要人物,均为其最早的组织者和发起人,他们的活动对制造同盟乃至于世界工业设计史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赫而曼·穆特修斯,在设计思想方面,他除了明确地表示出对机械的肯定以外,通过1914年他与凡·德·威尔德的论战,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标准化的认识和看法,并与“功能第一”的观点一起成为他的设计思想的核心。

另一位德意志制造同盟的代表人物是前文提到的彼得·贝伦斯.他出生于德国汉堡,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1904年开始,他便积极参与德意志制造同盟的组织工作,同时,又利用担任杜塞多夫艺术学院校长的职位从事设计教育的改革,1907年,他受聘于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设计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并以统一化、规范化的整体企业形象设计创造了现代企业形象设计(CI设计)的先河。

14.乌尔姆学院

1950年由爱歇.舒尔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亦称乌尔姆造型学院,校址设在爱因斯坦的诞生地乌尔姆,1953年,学院开始设计艺术教学,指在继承发扬包豪斯精神,培养掌握工业设计时间和专业知识人才。

乌尔姆设计学院将工业设计完全建立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成为设计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折,开创了对现代设计理性、科学研究的开端,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发展,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设计理性化风格的形成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乌尔姆的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实践模式,是在包豪斯的作坊式实践教学基础之上的最大进步。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

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设计原则,当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设计进入一个单一化的胡同,许多产品由于功能的限制是设计受到压抑。

特别表现在造型设计方面,由于功能因素过分突出而阻碍了设计艺术理论,即遵循人性与感性的自由设计思想的散发与阐释。

15.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

1984年成立的“宙斯’设计集团是极少主义风格最有代表性的组织,而法国设计家菲力普.斯塔克四极少主义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从本质上说,极少主义风格设计是从现代主义设计中派生出来的设计风格,但是,它与现代主义设计又有明显的区别。

它具有现代人所喜欢的简洁、精细、现代的风格特征,也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生活追求的求简、求精、求快捷的心理特点。

16.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

解构主义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在建筑领域开始,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弗兰克.盖里和彼得.埃森曼。

盖里堪称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家,他设计了一系列解构主义特征的建筑,如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迪斯尼音乐中心等。

解构主义是具有很大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与判断。

其理论的复杂性,设计方法及视角的多样性,带来表现语言和形式特征的多样性。

17.意大利线条

这种风格是吸收美国样式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意大利线条风格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在家具、机械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意大利线条风格的家具,不仅建立在摆脱传统手工艺特点,才用机械化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