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777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docx

最新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3月月考政治、历史、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2.从环保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在图中工业区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A.IT工业 B.服装制作 C.石化工业      D.汽车制造 

右下图是世界除南极大陆外各大陆荒漠类型面积构成柱状图,读图完成3~5题。

 

3.右下图的①②③④四大陆中,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①④两大陆均有温带荒漠,但成因各异,导致             

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5.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陆的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部                   

B.②大陆缺乏温带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陆因素                    

C.③大陆南部陆地狭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④大陆的热带荒漠分布纬度较低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形成

下图为“2002一201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的状况是  

A.2018 年该市人口数量最多 B.2002 年人口增长最快

C.2018 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D.2006 年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相等

7.2005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C.出现逆城市化D.产业升级和转移

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

万人)。

读表完成8~9题。

损失状况 地震 洪水 干旱 火山   

死亡 1.91 1.27 7.36 0.10    

受伤 2.63 2.18 0 0.03    

受影响 168.83 6004.13 2.27 9.43    

无家可归 23.76 324.14 2.27 1.51    

合计 197.13 6331.61 6188.89 11.18    

8.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

A.干旱、地震 B.洪水、火山 C.干旱、洪水 D.地震、火山

9.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土耳其 B.墨西哥 C.巴西 D.意大利

M、P、Q为地球表面任意三点,其中M、P经度相同,M、Q纬度相同(但经度不同),P、Q同时位于晨昏

线上。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一年中,P、Q同时位于晨昏线上最多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1.若P、Q位于晨线且时差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为北极点 B.P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 Q  

C.Q位于赤道 D.P、Q两点时差可达6小时      

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6分)

材料一:

近30年来,我国海平面上升9厘米,天津最快为20厘米,根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到22厘米。

天津海滨平原海平面上升高度(米)    

 现今海平 预升海平面   渤      

 高程(米) 高程(米) 海 河 海       

特大高潮位 2.2 2.5 天津城区         

一般风暴潮位 2.9 3.2   湾 

不加防护情况下,天津受海平面升高影响范围

(1)温室气体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简要说明,CO2浓度增加的原因(4分)。

天津市的平均海拔只有2米,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8分)渤海湾沿海常见的海洋灾害有(4分)

 

(2)今年1月,受冷空气自西向东移动并南下的影响,我国西北东部、华北等地出现大风降温、伴随沙尘天气。

简述这次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华北地区局部图

(3)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简述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6分)

(4)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津建成精细化工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13.2018年10月30日,飓风“桑迪”引起超级风暴重创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等地区。

这次飓风形成的海洋灾害,是造成沿海城市灾难严重的最重要原因。

美国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门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读下图,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1)影响美国东部沿海的飓风“桑迪”属于    天气系统,此时,华盛顿吹     风。

指出这次飓

风引起沿海地区的最大海洋灾害是 ,简述灾情重的原因。

(10分)

(2)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图例B是带。

由于2018年入夏以来美国旱情严重,农业减产。

简述B农业带减产对A农业带的影响。

(6分)

(3)美国棉花带曾经是世界最大的产棉区。

但从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的棉花产量及普通棉纺织业持续下滑。

试从产业特点、产业转移等方面简述其主要原因。

(4分)

 

 

历史

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

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同学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日趋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并成为制约君权的常设机构

2.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

发展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

该项命令或决议或表决于发生效力前,应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2/3多数再通过之。

”此条文表明

A.美国总统也具有立法权B.法国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共和制

C.总统的权力比参众两院要大D.美国总统的行政权与立法权互相制约

4.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后,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有甲: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某些具有近代化因素的思想乙:

洪秀全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乌托邦空想”丙:

太平天国运动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丁: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以下是某学生对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与实践的归纳,其中观点正确的是①理论创立:

三民主义②革命实践:

辛亥革命③挫折:

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④理论发展:

新文化运动⑤再实践:

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有学者认为“三千年前中国最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夏朝青铜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司母戊鼎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成就

B.冶铁技术的出现不晚于春秋时期

C.唐代丝织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D.宋代白瓷开始出现,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中国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丰富原料

D.“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8. 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

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9.2018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某事件”是指

 A.建立深圳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A.开辟新航路,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1.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主义转向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辨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欧盟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政治目标是实现共同的外交、防务,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

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的是

A.欧盟的成立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B.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

C.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

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成为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2分)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

                               ——柳宗元《封建论》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返国途中于巴黎提出:

“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

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

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

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国会拥有下列权力:

规定和征收直接税、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以偿付国债、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御与公共福利,但所有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制定为执行以上各项权力和依据本宪法授予合众国政府或政府中任何机关或官员的其他一切权力所必要的和恰当的法律。

……

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结合材料一说明汉初和宋是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

其结果如何?

(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在中央和地方权力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2分)概述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政治方面的影响。

(4分)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的看法(6分)

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经·大雅》说“妇幼长舌,维厉之阶”,“乱非降自天,生于妇人”,把妇女干政说成是国破家亡的根源。

历代统治者还通过一些限制妇女参政的理论、法令和礼法来达到男性独尊的目的,《礼记·内则》说:

“男不言内,女不言外”,于是,女性之行为仅能限于家庭之内,外事概不闻问。

政治、社会事务自然由男子主持,与女性无干。

                        ——赵云凤《中国古代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及思考》

 材料二……虽然妇女解放问题早在晚清时期已被提出,但那种解放的方式及取向均与共和国提倡的妇女解放运动有所不同。

共和国为尽快使经济复苏,必先解放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劳动力。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

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其后国家实施了一连串的法律,例如1950年的婚姻法、1953年的选举法、1954年的宪法、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来保障妇女权利。

                              ——黄嫣梨《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材料三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16岁以上的妇女就业人数从1950年的18,389,000人增长到1986年的51,665,000人,在劳动大军中的比例在1970年达到40%,……美国的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在50年代期间,第三产业就创造了近600万份工作,有580万份为妇女所拥有。

1948年至1963年之间,服务性行业内,妇女就业人数增加了53%。

                     ——杨华《战后美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妇女在政治上的地位,(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和新中国建立后体现这一变化的史实各一例。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妇女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原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

(4分)

 

重庆南开中学2018~2018学年度3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1——12     DDDCB   BDADC DC

材料题

(1)汉初:

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

封国对抗中央形成七国之乱宋:

从“兵权钱”方面,削弱地方势力,大大加强中央集权;结果:

地方无力对抗中央,但也造成地方势力弱小,无力抵御外敌入侵。

(2)设想:

实行联邦制度。

(2分)

原因: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地理人文差异大;(2分)明清以来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社会发展;(2分)受美国联邦制度的影响。

(4分)

(3)规定:

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国家权力如征税等,同时各州也保留一定自治权。

(4分)

原则: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或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政治影响:

尊重当时美国现实和洲权传统,有利于维系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2分)

(4)1、中央集权还是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度传统历史传统有很大关联,但必须根据现实的政治经济需求来调整权力分配关系,才能取得积极作用。

(2分)2、加强中央权力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力量,有利于防范外来侵略,推动国家的建设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但中央权力过大,缺乏对其限制的机制而走向专制集权,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3.中央限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同时有利于防范内部压迫,保障国民的自由权利。

但地方权力过大,严重形成对中央的威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容易导致国家的分裂。

4.无论是古代社会或现代社会,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与分权形式一样本无太大优劣之分,但关键是看有否限制其权力的机制设置与实施。

 

集权分权的目的、集权分权的效果、集权分权的尺度,集权分权与制度文明建设,角度来作答。

14

(1)地位:

妇女不能干预政事,社会地位低下。

(2分)原因:

受传统宗法制影响,男子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条件下妇女经济地位低下;儒家思想提倡男尊女卑。

(每点2分,最多4分)

(2)变化:

由附庸地位到获得解放(社会地位提高)。

(2分)

史实:

清末民初婚姻礼俗革新,不再缠足;(2分)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权利。

(2分)

(3)地位:

妇女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尤其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例。

(4分)原因:

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产业结构的调整。

(2分)

(4)因素:

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等角度提炼,要求结合本题信息对“因素”进行说明。

只有归纳而不说明最多给1~2分。

(4分)

政治

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火锅行业,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天天有人开新店,天天也有老店在关门。

从经济

生活角度看,这表明火锅行业是一个

A.竞争激烈的行业 B.效益不高的行业

C.排斥竞争的行业 D.规模稳定的行业

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扰,为刺激本国经济发展,美国和日本等经济体接二连三地抛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货币战争”的担忧。

这说明

A.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

B.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

C.一国货币的汇率,影响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

D.挑起“货币战争”对本国有利,于世界不利

统筹协调,促进“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

之路。

回答3~4题。

3.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可以直接印证的哲学观点是

A.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有机统一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客观的

4.实践证明:

城镇化进程过快,会导致房价过快上涨;而房价过快上涨,又会反过来阻碍城镇化进程。

此可以推断

①调控房价,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控制城镇化进程,是政府调控房价的根本途径

③房价水平与城镇化进程,应该相互适应和协调

④居民投资房地产,对城镇化和现代化极为不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英国《经济学人》旗下的信息部在对目前全球80个国家(地区)民众幸福感程度进行的调查中发现,

富裕程度仍是目前影响各国(地)民众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同时,犯罪率、公众信任度、家庭健康水平等也

是很重要的因素。

回答5~6题。

5.该调查及其发现说明   

①物质富裕始终是幸福感的决定性客观内容 ②幸福感是对多元生活结构的综合性主观反映

③主体反映客体必然带有一定的价值选择性 ④人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在《经济学人》调查的80个国家(地区)中,中国民众的幸福感指数位居第48位,属中下水平。

根据

上述调查中发现的影响民众幸福感的因素推断,在我国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增强人民幸福感的举措是

①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充分就业 ②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诚信经营

③完善社会保障,实行免费医疗 ④消除经济犯罪,保持社会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对全球而言,2018年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年,但传得神乎其神的“2018世界末日”并未降临,人们终于相信所谓“末日论”其实只是一个谣言。

对于谣言的正确认识是A.谣言纯属主观臆想,没有客观来源B.谣言在被证实之前,不能算作谣言C.谣言也来自于客观,但与客观不符D.谣言的荒谬性,根本无需实践检验

阅读表一(如下),回答8~9题。

表一: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演进

 20世纪80年代初 十二届六中全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 十八大    

总体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经济、政治、文 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政治、文化、

布局 建设两手抓,两手都 化建设三位一体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社会、生态建设五位

 要硬   一体

8.表一信息生动地体现了①人们变革社会的实践有鲜明具体的历史性②真理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人们推翻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④数量的增加是事物实现其发展的普遍形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表一所示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坚定地实践着科学执政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取决于其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D.科学发展观自始至终都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战略指导思想

每年春节,由于“回家过年”的吸引,流动人口集中集聚,我国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囧事”。

答10~11题。

10.俗话说: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在这句话的意境中的“回家过年”

A.是一种政治现象,代表着对国与家的热爱

B.是一种经济现象,意味着消费的集中释放

C.是一种文化现象,代表着现实的先进文化

D.是一种文化现象,代表着特定的价值追求

11.网上售买车票,快捷方便,本是解决春节期间车票售买问题的好办法,可如今,它却因大量的农民工不

懂网络购票而被质疑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

从民主的角度看,这说明

A.我国的民主还不具有真正的广泛性

B.我国的民主还不具有现实的真实性

C.民主的实现要受到具体条件的制约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须推进公平正义

12.针对美国借《美日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中的规定为日本侵犯我钓鱼岛领土主权撑腰的行径,我国外交

部表示“《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不应超出双边范畴,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

这表明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