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716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docx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9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单选)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D.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2.(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路程是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D.只要运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就确定,路程也确定

3.

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孤如图所示,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B.2r,向东;

r

C.r,向东;

rD.2r,向东;2r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的变化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率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

5.(单选)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回,踢球时间是0.2s,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

6.(单选)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7.四个质点从原点出发在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在2s末的位置距原点最远的质点是(  )

 

A.

B.

C.

D.

8.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C.0~t1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t1时刻,甲追上乙

9.(多选).物体A、B运动的v-t图象如图,在0〜t时间内,下列说法确的中正确是()

A.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减小

B.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增大

C.A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

D.A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

10.(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初速度为5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

差都是4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11.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和7v,从A到B的时间为t,则不正确说法是()

A.经A、B中点时速度为5v

B.经A、B中点时速度为4v

C.A到B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

D.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位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多

vt

12.

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x1后,又匀减速地在平面上滑过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与在平面上的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为(  )

A.a1=a2B.a1=2a2C.a1=

a2D.a1=4a2

13.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它下落的高度为

,则物体从起点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  )

A.

B.2tC.

D.4t

14.

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滴水的时间间隔是0.2s

B.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是3.2m

C.此时第3滴水的速度大小是4m/s

D.水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大小是6m/s

 

15.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研究某根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象,关于这根弹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N/m

C.当受到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是40cm

D.当弹簧伸长量为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200N

16.(单选)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B.3μmgC.2μmgD.μmg

17.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18.D

19.

(计算)如图所示,倾角为30。

的光滑斜而上放.质量为2kg的小球,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处于静止,g取10m/s2.求:

⑴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

⑵球对斜而的压力大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1道小题,第1题0分,共0分)

20.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在木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将木板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沙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相连。

(1)调节沙桶中沙的多少,使木块A匀速向左运动。

测出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为

,以及贴纸木块A的质量

,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

=;

(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做匀速运动比较困难,有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木块A的右端接在力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从计算机上可读出对木块的拉力),使木板B向左运动时,木块A能够保持静止。

若木板B向左匀速拉动时,传感器的读数为F1,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木板B向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的读数为F2F1(填“>”、“=”或“<”);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题0分,第2题0分,第3题0分,第4题0分,共0分)

21.(6分)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两根细绳的悬挂下处于静止状态。

细绳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求细绳AC、BC对物体的拉力各多大?

 

22.(计算)一质量m=5kg的小车,以v0=16.8m/s的初速度滑上倾角θ=37°的斜面,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3(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车向上运动的时间;

(3)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3.(10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与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质量m=2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体的质量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取10m/s2)求:

(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4.(计算)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相接,连接处圆滑,斜面倾角为θ=37o。

一个物体从斜面上由静止沿斜面滑下4m,然后在水平面上滑行最后停下。

物体和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sin37o=0.6,cos37o=0.8,g=10m/s2求:

(1)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试卷答案

1.C

2.BCD

3.B

4.D

5.C

a=

=

m/s2=—100m/s2,选项c正确。

6.B

7.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反向位移.

解答:

解:

由图象的面积可知,A图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0;B图中2s内的位移为×2×3=3m;C图中2s内的位移为0;D图中位移为3×2=6m;

故2s末距原点最远的质点为D;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v﹣t图象的意义,注意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

8.C

9.ABD

10.AC

11.B

12.B

13.B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分析.

解答:

解: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

联立解得:

T=2t;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题.

14.ABC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平均速度

解:

A、设第二滴水的位移为x2,第三滴水的位移为x3,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为T.

得,

x2﹣x3=1m

得:

T=0.2s,故A正确

B、下落时间为t=0.8s

股下降高度为:

h=

,故B正确

C、此时第3滴水下落时间为t=0.4s,故速度为:

v=gt=4m/s,故C正确;

D滴通过窗子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错误

故选:

ABC

15.解:

A、图象斜率的大小表示劲度系数大小,故有k=

=2000N/m.故A错误,B正确;

C、当受到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是40cm,故C错误;

D、当弹簧伸长量为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2×103×0.2=400N,故D错误;

故选:

B

16.解:

对Q物块,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

木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

f=μmg①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T=f②

对木块P受力分析,受拉力F,Q对P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对P物体向左的摩擦力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f+f′+T③

地面对Q物体向左的摩擦力

f′=μ(2m)g④

由①~④式可以解得

F=4μmg

故选A.

17.B

18.B

19.⑴

N,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N

N,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N

20.

(1)

(2分)

(2)

(2分)=

21.

22.

(1)12N

(2)2S(3)16.8m

23.

(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为

N;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N和方向向左.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小球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对小球和斜面受力分析应用合成或分解即可解决.

解答:

解:

(1)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

由平衡条件:

F′=mg

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

N与F′夹角为30°,T与F′夹角也为30°

故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连接对角线便可找出直角三角形:

得:

T=

mg=

N

(2)再对整体受力分析,

整体水平方向受绳子拉力的分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

故摩擦力f=Tsin30°=

N;

答:

(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为

N;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N和方向向左.

点评:

对小球和斜面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选择好合适的研究对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1)4m/s

(2)1.6m

(1)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s2

又由

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m/s

(2)物体在水平面的受力如图2所示,则:

m/s2

物体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为: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