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祖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650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汪氏祖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汪氏祖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汪氏祖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汪氏祖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汪氏祖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汪氏祖谱.docx

《汪氏祖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氏祖谱.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汪氏祖谱.docx

汪氏祖谱

汪氏祖谱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

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

一、汪氏简介

(注:

图为汪氏的图腾)

姓氏名称:

汪氏图腾

拼音:

wang[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

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

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

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

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

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

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

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

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5Z,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

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

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

二、汪氏来源

1.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

《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

“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

”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

防风氏身高三丈。

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

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

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2.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

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

“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

”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

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

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

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

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

“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

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

其后子孙遂氏之。

……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

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

”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

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

“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

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3.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

《续通志•氏族略》载:

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

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满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载:

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

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

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

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

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

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瑶族汪姓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4.翁姓改姓

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

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

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

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

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

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

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5.汪氏溯源

炎黄战蚩尤四方归华夏

神农尝百草轩辕制舟车

日日勤政理黎民有口碑

赤龙垂青须护帝归天宇

人间诸事繁百姓久思之

后稷播五谷举功封农师

尧舜承帝命神洲米粟足

桀纣废宗祠天下共诛之

文王起西岐武王兴义兵

周公三吐哺国中成大礼

武王早薨矣诸侯起异心

为保国安宁代政除奸佞

及至成王长俯首北称臣

伯禽东迁鲁颍公手奇纹

因名姬汪鲁是为汪始祖

北国多战乱文和下江南

歙县地瑰奇越国家声远

儿孙海内外千秋美名传

汪氏世子敬上

三、汪氏迁徙史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

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

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

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

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1.天下汪氏出徽州

自从四个世叔举公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原就生有四个儿子,其中汪华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汪华祖越国公父勋明生有二个儿子,汪华父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华叔父生有七个儿子。

到了汪华这一代汪华生了九个儿子,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大量外迁。

下面重点介绍汪华九个儿子及后代迁移情况,并简介铁佛后代迁移情况足以看出全貌。

汪华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迁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迁现重庆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处凝随父迁重庆涪陵,次子处崇迁浙江衢州;三子达生三个儿子,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在征贺鲁、龟兹、高昌及镇边中立功,汪达被袭封越国公,汪达后裔在甘肃璋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二子处哲任并州牧,迁并州,在并州发展,其后裔中五十世泰回迁绩溪尚田;四子广随汪华在长安任左卫飞骑尉,生三个儿子,后裔情况不明,但后代五十一世贤迁篁墩;五子、六子后裔情况不详;七子爽公生二子长处礼迁歙北慈姑(又叫慈川处礼无后),二子处贵迁泾县;八子俊的后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后代到了五十一世广又迁旌德新建、廙迁歙篁墩、言迁休宁藏溪、登明迁歙北清流、敬御迁绩溪三都淑水,这五支是第一轮辐射的延续。

由上轮辐射外迁后接着又有新一轮的辐射外迁,比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后。

爽公后代迁泾县后,四十九世有二个儿子,长曰汪风思,次曰汪风林又名汪伦(李白访汪伦者),汪伦住径县后代情况因资料缺失不明,而风思任歙县令复住慈姑,被称为慈姑支派(又叫歙县支派)之始祖,风思后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马镇婺源,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婺源又发展并迁出很多汪氏到全国各地(也有四迁休宁西门,休宁西岸的)。

道安弟道兴公兵马镇开化,开化及周边地区金华,建德有其后裔。

道兴公五十九世孙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后慈姑又迁出十四支,这辐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歙县内。

其中六十世炎公迁歙南琴川(洪琴),从洪琴又辐射出十一支,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迁歙南药谭,八十七世汪其林迁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迁青阳、淮安、宁波、南京、杭州等地。

从慈姑迁歙南还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荣公由慈姑迁遐阜川(显村),后从显村又分迁出六支,歙县内二支为米坑与汪田山,其余四支迁浙江富阳等地。

在这第二轮迁移中还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藤蔓式”。

汪华长孙处脩迁旌德新建后,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长子迁祁门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

之后以唐模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发展延伸,在歙西的车田、稠墅、东山、呈坎汪村、古关、岩寺、西溪、罗田等二十多个村安家,还有延伸到歙南药谭、溪子里(杞梓里?

)、黟县黄陂、宏村、休宁藏溪、罗墩等地。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这藤蔓上一颗名珠西溪汪氏。

在一段时间内西溪可以说是徽文化的研究发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园”内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讲学、研讨交流。

一代名师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学者戴震等都曾同时在这儿讲学,研讨交流过。

除了上述二种模式外还有一种“中转站”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二支及以上迁入和迁出,但没有形成一批向外辐射迁移,也没有在周围形成一批汪氏村落。

例:

旌德新建有汪华长子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还有八子后迁绩溪余川,迁歙县南乡的芭坑、白杨新桥(大概是汪华八子后裔)。

再如篁墩有汪华四子的五十一世孙贤常与汪华八子的五十一世孙迁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种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轮迁移中铁佛的后代主要在休宁东关、新屯、旌城、婺源县凤亭等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为主的村落。

迁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断向外扩传。

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中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汪氏及其后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裔成一种自然现象了。

历史地位:

“颍川世胄、吴越世家”。

自始祖汪侯到四十五世汪华九子,历经1300多年,均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入相,位居高位;汪氏宗族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诏封为中国十大上柱国、名门望族世家之一;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后有807人中进士,其中8人中状元。

2.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

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

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

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

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

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

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

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

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

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3.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

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

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

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

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4.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

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

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

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

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四、汪氏重要人物和历史名人

1.战功赫赫“三王十国公”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席卷北方。

汪世显原是金国巩昌便宜总帅,金国灭亡后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坚守的金国最后一个堡垒——巩昌(今定西市陇西县)城在被围数月后,粮尽援绝,危在旦夕。

陇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战争的漩涡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蒙古大军兵临巩昌城下,在皇子阔端保证“仁武不杀,能保全阖城军民”的前提下汪世显被迫出降,率军归附了蒙古,使陇右地区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

此后,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

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

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

历代朝廷对于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审慎,有的明确规定不封外姓王。

而元朝对于不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见对其宠信和亲密的程度。

汪氏一门有3位“附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

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24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许多人荣膺最高军阶“龙虎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从一品)、“镇国上将军”(正二品)、“安元大将军”、“昭勇大将军”(从三品)、“明威将军”、“武略将军”等,其中多数担任过“便宜都总帅”、“都元帅”、“元师”、“掌军万户”等高级职务。

终元世袭巩昌总帅府都总帅,军民兼制。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居于显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权重,掌握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权力,所任高级职务如中书右丞、陕西、四川、云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书、工部侍郎等。

文官序列中,官阶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

其生前或死后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资政大夫”(正一、二品衔)的多达三十多人。

2.越国公汪华

说道汪华,就不得不提到汪氏发展,汉姓汪氏素有“汪氏无二姓”的说法,但近来学者也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过那些个别观点并不会改变汪越国家声远氏人的固有认识。

汪氏是黄帝直系后裔周先祖后稷的子孙,武王姬发打败帝纣后建立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大周王朝,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武王把把东夷之地鲁分封给了弟弟姬旦的儿子伯禽作为周公消灭商纣立下战功的奖赏,于是伯禽成了鲁国侯王。

伯禽的后裔鲁成公是鲁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鲁成公的二儿子姬汪鲁。

姬汪鲁就是汪氏一世祖。

据族谱记载,他降生时手上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加之王于鲁地,于是名曰姬汪鲁。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姓氏的规范化,古姓消失(大概是已经没有区分效应了)。

于是姬汪鲁的子孙就姓汪了。

汪氏在北方的发展一直受到战争的影响,没有太大发展。

直到三十一世祖汪文和南下后在安徽古徽州落地生根。

汪氏开始在南方生息繁衍。

不过汪氏能成为中国当今的前一百大姓之一,却是汪氏第四十四世祖汪世华的功劳。

汪华(586-649),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

字国辅,又字英发。

绩溪县汪村人(隋唐时属歙县)。

汪华幼年时父母双亡,寄养在歙县舅舅家中长大,并应募成为护郡兵丁。

由于智勇过人,汪华渐渐在郡兵中显露头角,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深受将士拥护。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

初战胜利后,汪华高举义旗,连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

于是,他拥六州之地,自称吴王,颁布一系列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这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

621年,汪华有感于唐朝的强盛和德政,上表请求归附,被任命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并封为上柱国越国公。

624年,汪华奉召进京,任忠武将军待职。

唐太守征辽时,一度委任汪华为九宫留守。

649年病逝于长安,652年,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被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公元587年—649年),号英发,出生于古徽州绩溪县瀛州汪村。

徽州人由衷崇爱这位乡土伟人。

其死后,庙宇祭祀不断,行祠社屋遍布,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

在民间,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汪华,既是农民领袖,也是国家重臣。

宋淳熙间纂修的《新安志》,其中“祠庙”一篇称:

“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

据此,汪作为地方神的地位,早在南宋时就以奠定。

汪姓,是北方最早迁入徽州的望族之一。

其始迁祖为汪文和。

汪华自少家境贫寒。

幼年丧父失母。

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

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

因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

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

汪华发动兵变占据歙州,击退官府围剿,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号称“吴王”。

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

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

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

汪华又顺应民意,于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

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县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

贞观二年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

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

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

汪华死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

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

汪华的出生地汪村,于太平天国五年建汪公庙,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

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

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带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计其数,久而久之,汪华被渐渐神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神。

汪生九子,均有赐封,故各地又陆续建有“太子庙”一同祭祀。

汪华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

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

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

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

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

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

徽州民风,在汪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

在休宁的万安古镇上曾造有一座“吴王宫”,宫中有一对联,评述了汪华的功勋业绩,联曰: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徽州风情,最久远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祭祀汪华的庙会活动。

这一源远流长的庙会,使汪华地方神的地位更加巩固,确实对徽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个行祠社屋,人们无时无刻不蒙受其保佑。

许多史籍记载,徽州庙会活动甚多,“以祭祀汪华为最”。

其实,徽州人的聪明之处,是借祭祀汪华之神,搭建了一个展示乡土文化的平台。

每年的春节前后迎神庙会上,定有汪公大帝的祭祀活动。

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曾对徽州的迎神庙会作过描述:

“油菜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社会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

相传农历正月十八是汪华的生日。

绩溪登源人,为此每年都举办“花朝庙会”纪念。

明太祖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于箬岭后,规定凡汪华生日,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

十年为一大庆。

农历八月十三日靖阳节,是屯溪人祭祀汪华的节日。

在黎阳九公庙(祭汪华九子)前搭台做戏,跑马祭汪公,或组织民间仗鼓队游行。

数百年间,徽州民间一代一代地把汪华进行文化包装,加以充实,使得这位“太阳菩萨”更加神化。

年复一年,这种民间文化的冲击力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庙会最初只是局限于祠堂中,或围绕着祠堂进行的,旅居在外徽商的积极参与,业余乐仆戏班的出现,使得这种单调的庙会形式很快有了改观。

请戏酬神,成为庙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善事。

这使得汪公庙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节日喜庆气氛愈来愈热。

大的村,精心搭起了万年戏台。

有的准备台柱台板,随时搭台看戏。

演员文武竞技,族民其乐融融。

经年累月,在偏僻山村普及了一批戏迷,培养锻炼了一批民间艺人,较好地激发了徽州人的文化热忱。

这为徽戏的产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好的天地。

庙会的另一活动,就是“赛琼碗”。

各家须做供品贡献送到汪公庙敬神示忠。

每值户人家要取山珍蔬菜,尽心选料做成祭品摆设。

后来便有了“百家攀比,争奇斗艳”,冷盘雕塑年年出新,糕点拼盘各显神通,徽州人又把这项活动做大做活了,创造了大批美食佳肴。

这也为徽州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奠定了硕厚的群众基础。

3.历史名人

见于史籍的汪姓历史名人,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近现代为最多。

唐代:

有泾县人汪伦。

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南宋:

有文学家汪藻。

诗人汪元量。

宰相汪伯彦。

汪应辰:

字圣锡,宋朝玉山人,绍兴年间中进士第一。

任秘书省正字,因为得罪了秦桧,贬为建州通判,秦桧死后,调回朝廷,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