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559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docx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作为乡土人才,一定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这是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生猪加工企业经理涂平和肺腑之言。

涂平和,一个平凡的农村人,用自己的言行成为了里泉村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群众进行生猪加工及加工,使数十户群众踏上脱贫致

富道路,为农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穷则思变寻找致富路

艰苦的生活条件,敢想敢做的性格使涂平和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认真分析后,他决定发展生猪加工业。

xx年,东拼西凑了1万多元钱,他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并逐步攻克来自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坚定不移的发展生猪加工业。

xx年,他多方筹集18万元,购进2个大型冻库。

202x年,他赚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并利用这资金做垫本,逐步扩大生猪加工线。

202x年,再次扩大了加工规模。

直到202x年,加工企业投入已达到100万余,实现年均收入20余万元。

如今,涂和平在村里建起了新楼房,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引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涂和平富了,但他深感肩负的责任,要“带动广大群众一同致富”。

于是他决定在村内去寻求生猪养殖户,亲自给加工户传授经验,上门为养猪户提供技术指导,涂和平每天辛苦的奔波,不仅缓解了生猪加工来源的紧张,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创收。

202x年,生猪加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涂和平在

反复思考后,决定迎合市场的新需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开办了生猪养殖与加工技术培训班,每月召集养猪户学习培训一次。

同时以我县农业科学技术阳光培训工程为依托,组织村民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我村及周边数十户农户成了里泉猪肉深加工企业的长期供应商,里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深加工地。

现在乡亲们说起涂和平,都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科学发展拓宽致富路

多年的实践,涂和平感受到,生猪加工业只有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道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他多次到南昌、高安、上高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生猪加工业,回来后,将新技术通过反复研究,多番尝试,增强了科学加工、规模加工、规范加工的意识,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他安装电脑,上互联网,开拓网络销售渠道。

他以打造绿色食品为目标、注册成立了里泉猪肉生加工企业,建起了省内先进的生猪加工生产线,在管理中实行以公司加农户的组合方式,是以互助互利为基础的经营性结合体,吸收养户自愿参加,实行集中到生猪养猪户家中进行疾病防疫、饲料供养、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绿色屠宰,赢得了农户的称赞,促进了生猪产业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科学化的加工道路。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经过二十五年的磨练,涂和平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养殖户的引路者、加工户的主心骨,成长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花开放不是春,只有群众富裕了,才是硬道理。

在今后漫长的日

子里,涂和平还将不断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争取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二篇:

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乡土人才涂平和同志事迹材料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作为乡土人才,一定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这是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生猪加工企业经理涂平和肺腑之言。

涂平和,一个平凡的农村人,用自己的言行成为了里泉村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群众进行生猪加工及加工,使数十户群众踏上脱贫致富道路,为农民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穷则思变寻找致富路

艰苦的生活条件,敢想敢做的性格使涂平和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认真分析后,他决定发展生猪加工业。

xx年,东拼西凑了1万多元钱,他跨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并逐步攻克来自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坚定不移的发展生猪加工业。

xx年,他多方筹集18万元,购进2个大型冻库。

202x年,他赚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并利用这资金做垫本,逐步扩大生猪加工线。

202x年,再次扩大了加工规模。

直到202x年,加工企业投入已达到100万余,实现年均收入20余万元。

如今,涂和平在村里建起了新楼房,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引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涂和平富了,但他深感肩负的责任,要“带动广大群众一同致富”。

于是他决定在村内去寻求生猪养殖户,亲自给加工户传授经验,上门为养猪户提供技术指导,涂和平每天辛苦的奔波,不仅缓解了生猪加工来源的紧张,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创收。

202x年,生猪加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涂和平在反复思考后,决定迎合市场的新需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开办了生猪养殖与加工技术培训班,每月召集养猪户学习培训一次。

同时以我县农业科学技术阳光培训工程为依托,组织村民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我村及周边数十户农户成了里泉猪肉深加工企业的长期供应商,里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深加工地。

现在乡亲们说起涂和平,都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科学发展拓宽致富路

多年的实践,涂和平感受到,生猪加工业只有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道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他多次到南昌、高安、上高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生猪加工业,回来后,将新技术通过反复研究,多番尝试,增强了科学加工、规模加工、规范加工的意识,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他安装电脑,上互联网,开拓网络销售渠道。

他以打造绿色食品为目标、注册成立了里泉猪肉生加工企业,建起了省内先进的生猪加工生产线,在管理中实行以公司加农户的组合方式,是以互助互利为基础的经营性结合体,吸收养户自愿参加,实行集中到生猪养猪户家中进行疾病防疫、饲料供养、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绿色屠宰,赢得了农户的称赞,促进了生猪产业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科学化的加工道路。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经过二十五年的磨练,涂和平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养殖户的引路者、加工户的主心骨,成长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花开放不是春,只有群众富裕了,才是硬道理。

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涂和平还将不断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争取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三篇:

农村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同志195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市东**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市日光温室经济协会会长。

***同志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奖励:

获全国农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届黑龙江省优秀党员,黑龙江省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致富带头人,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牡丹江市优秀乡土人才,牡丹江市科技进

步四等奖,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牡丹江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劳动模范等。

***同志xx年担任振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带领振兴村父老乡亲把一个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收入不足千元的振兴村发展成为有日光温室大棚500栋、人均收入7200元的富裕村。

振兴村是一个人员居住分散,自有土地679亩,206户612人的村庄,坐落在东**镇镇郊。

xx年开始,在***同志的带领下,先后租用解放军部队的600亩土地,借地生财,发展设施农业。

xx建设高效日光节能温室70栋,以美国公司的西红柿为主要产品对俄罗斯生产出口西红柿,当年投入,当年见效,每栋温室平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

xx又建设温室138栋,总体规模达到208栋,初步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对俄生产基地。

202x年又建设54栋。

202x年振兴村在***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各级领导的支持争取农业开发贷款300万元建温室大棚300栋,从而形成了省内村级规模较大的对俄绿色蔬菜出口基地。

主要生产西红柿、油桃、葡萄、食用菌。

***同志从品种引进、试种、示范到推广全部自己去做,自己每年都拿出2栋棚来搞试验,待自己种一茬或一年后再给大家推广,几年来先后引进美国、荷兰、以色列、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优良品种上百个,目前已有十几个品种成为振兴村的当家品种。

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供不应求。

先后引进新技术十几种:

生态病虫害防治、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聚脂镀铝膜增光补光、生物菌肥利用、静止法无土栽培、西红柿分段整枝、换头生产等先进技术非常实用。

202x年***同志又开始食用菌棚室栽培、立体栽培试验,先后进行黑木耳棚室立体栽培、棚室白灵菇生产。

202x年全村食用菌栽培超过100万袋。

今年,***同志又从上海三义食品有限公司引进80万袋的香菇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和销售合同,5月份自己带头生产香菇26万袋。

到202x年振兴村完全可以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发展棚室对俄生产绿色果菜和利用冷棚生产食用菌两大产业.202x年振兴村农业生产总收入934万元,人均纯收入7200元;建有720平方米的青年农民培训中心;有藏书万册的奔小康科普图书室;有综合活动室和水泥篮球场;有先进的电教设施和网络系统。

目前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同志正在带领振兴村搞基础建设。

三公里的村内白色路面正在施工;投入70万元改善饮水条件,让村民吃上洁净水的自来水工程将于7月份完成;还投入10万元对村内进行了美化绿化。

在发展生产上,振兴村根据自身实际加快发展两大产业,规划到202x年完成对俄绿色蔬菜生产的扩大规模建设,温室大棚达到1000栋,形成温室以生产果、菜为主的产业链条;冷棚生产食用菌,主要以香菇为主达到500万袋,同时带动周边乡镇村屯生产香菇1500万袋,从而达到202x万袋的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完成蔬菜瓜果食用菌的鲜干品批发大市场建设;组建成立振兴绿色农业开发公司;成立振兴菌业公司,农产品销售公司。

目前振兴村有经纪人17人,全村有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10户343人,到202x年振兴村的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5000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同志将带领振兴村利用三年时间来打造一个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村风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村容村貌象花园一样美丽整洁、管理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

乡土人才田其高先进事迹材料“办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眼光面向大市场,不能随便找局长。

”这是一下岗职工田其高说的一句顺口溜。

话虽朴素,却句句实在,透出了一名下岗职工不甘现状、勇于拼搏的气魄与胆量。

几年前,因为改制,田其高一下子成了名下岗职工;几年后的今天,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拥有了千亩林木、百头猪场和一个水泥砖厂,资产近百万元。

他本来就是个农家子弟,对农事样样在行,所以他计划当个“猪倌”。

第二年春天,正逢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个别地方尝试将林地使用权进行拍卖,田其高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他当机立断,与润镇甘沟村签订了15年的林地使用权合同,在该村的

七、八两组的水沟、龙渠两旁的荒地上共栽植2000多株杨树苗。

栽树的那两个多月里,体重160多斤的田其高足足瘦了28斤,一把一尺多长新打的铁锹磨得锃亮,还剩下30公分长;他一个人挖了1万多立米的土„„那段时间,田其高白天栽树浇水,晚上巡逻护林,累得靠在墙跟都能睡着,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三个月过去了,他栽的树苗成活率达100%;一年过去了,他

的树苗枝繁叶茂;年复一年,他的树苗茁壮成长,五年过去了,树苗已长成树木。

如今,他承包的1200多亩林地,横竖成行,郁郁葱葱,高大挺拔。

成为县里有名的绿化样板工程。

就连《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

据测算,这片林每年增加效益15万元,到合同终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树苗栽下去了,平日只需管护管护就行了,大部分的宽裕时间里,田其高又琢磨起其它事情来。

为充分发挥原在粮食企业懂经营,会管理的优势,他利用前几年粮食价格不高的有利条件,办起了养猪场,从原先的二十多头,四五十头到现在的一百多头,自己钻研养猪技术,购买母猪回来搞自繁自育,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他还瞄准国家墙体改革,提倡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契机,利用靠近国道的优势,办了个水泥砖厂,生产新型节能环保空心水泥砖,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

他还根据附近村民的需要,上了一个小型粮食加工厂和家禽购销点,每年都能够赚上两、三万。

富裕了的田其高无法忘记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当时饲料公司倒闭时有十多名职工工作没有着落。

这十多个人中,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30来岁。

田其高对他们

说,愿意干的,不怕吃苦的,你们就跟着我,有我吃的,决不会让你们饿着。

就这样,有6名职工跟着他下了乡,他们都敬佩田经理、信任田经理,他们觉得跟着田经理心里踏实。

田其高总是根据各人的特点、专长安排他们各显其能。

如今,他们每月都能拿到

七、八百元工资,高的达到一千多元。

在水泥砖厂工作的李立东,经过几年的锻炼,现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去年,县开发区一家建材厂高薪来挖他,被他断言拒绝。

他说:

“是田经理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现在也该我们帮助田经理了。

”原公司的总帐会计小潘下岗后,就业无门。

老田知道后,利用自己的关系、门路帮他开了一个自行车配件门市,指导他经营,几年下来,收入颇丰。

小潘逢人就夸田经理是一个关心职工的大好人。

前年,原公司有两位即将退休的老工人找到田其高,向老田要工资。

按理说,公司倒闭几年了,他可以不管不问。

当老田了解到这两位老工人家庭生活实在困难时,便安慰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的工资我发不了,但生活费由我发,今后不用你们跑,我每月给你们送上门去。

就这样,田其高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发老职工的生活费一年多,去年

又掏出一万多元为他们补交了劳动保险金,同时为到龄老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使他们晚年的生活有了保障。

第五篇:

高水乡优秀乡土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上报)高水乡优秀邓帮忠,男,汉族,现年36岁,中共党员,任高水乡丰岩村支部书记。

该同志一心为全体村民谋福利,为带动全体村民致富呕尽心血。

几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执着与追求,诠释着对党和农村事业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他用慧眼和丹心,把科学技术带给群众,使绿色的田野收获着不尽的希望和硕果,他用科学文明新风,剔除愚昧迷信,帮助广大群众走向了致富奔康之路。

他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观念,以种植业为重点,养殖业为辅的致富路子,并采取先树立典型,自己先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推开,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该同志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知识,提升自身服务本领。

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电视、文件、会议掌握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把这些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积极参加乡、县组织的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学习各项农业技能,在走村入户时指导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并适时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业观念,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和水产、畜

牧规模化养殖。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邓帮忠同志深深地认识到“没有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要实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目标是难以达到的。

二、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带民致富。

为了让村民能切实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适合本村实际,又是能实现致富的的好路子,彻底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积极向乡争取政策支持在该村新寨至落王渡一带,依托乌江这一天然资源发展网箱养鱼;202x年,他率先作出示范,自筹资金15万元,发展果树种植产业,为了减少风险,规模从小做起,先从余庆引进了布朗李、葡萄和枇杷等进行小面积种植,经过请技术员指导,阅读果树种植技术书籍,果树长势喜人,看到这种情况,202x年,他又向银行贷款6万元,扩大种植规模,承包村里的荒地和部分村民的责任地共计400余亩,发展成立了丰岩果园场,为了确保产业发展成功率,他多次往返于湖南、遵义、福泉等省市和地区,引进技术和果树苗,目前,果园场有涫溪蜜柚、温州蜜橘、甜柿、五星枇杷、樱桃等品种。

在他的带动下,该村30余户也加入到果树种植产业,现在,先期的布朗李已挂果上市。

此外该村还有100余户在邓帮忠同志引导和鼓励下,响应县关于发展核桃产业的政策,也预订种植核桃300余亩。

三、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为降低群众发展果树种植的风险,他主动为群众提供

技术、信息服务,资金困难的群众,他主动为他们提供担保筹措资金。

亲自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果树栽培和管护技术,组织观看录象与印发技术资料,自筹资金到湖南、遵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其先后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达10余场次,受训人数达50余人次;发放果树种植技术宣传资料100余份。

他还经常组织村民到自己的果园场进行参观学习。

为解决技术难题,他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资源,组织群众学习、观看果树种植技术。

同时,鼓励本村青年到外面学习先进经验和专业技术后回来创业。

四、关注民生,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扫除后顾之忧。

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邓帮忠同志进组入户了解全村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解决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各类困难,不能解决的,积极向乡反映争取政策解决,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应急水池,确保全村群众的人畜饮水安全,实施进组公路硬化工程,解决群众交通不便问题,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他同时抓好全村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认真对待每一个来访者,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地分析给群众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地帮助解决,为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创造稳定的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