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模板.docx
《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模板
昆明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XX镇XX村委会XX村
2012年度市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实施方案
XXXX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项目名称:
项目实单位:
项目责任人:
实施方案编写单位:
XXX人民政府
实施方案编写总负责人:
技术责任人:
经济负责人:
校核:
参加人员: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表一、二(附表1、附表2);
二、项目规划一览表(附表3);
三、规划建设投资绩效统计表(附表4);
四、各子项目技术标准;
五、工程概算表。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由来
根据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昆明市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昆明市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针对我县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合理、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先难后易”的原则,采用“一次规划,一次审批,分年度实施”的方法,实施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为途径,以自然村为单元,以自然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内容上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力求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村农户最终实现“九有”目标:
有安全住房;有一亩(人均)稳产农田地;有稳定增收的基础产业;年均有一头商品畜出售;有一亩特色经济林果;有沼气池或节能灶;有掌握先进适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有条件的农户培训转移一个以上劳动力;有人人享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为巩固温饱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按照省、市扶贫开发文件要求,经项目调查研究和贫困识别,该村贫困综合指数为3.2,两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XX镇XX村委会XX村为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村。
二、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界限范围。
XX村属于半山区,位于XX镇东北边,位于XX村委会所在地,距离XX镇政府13公里,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
(2)土地资源。
XX村为半山区,主要为红壤土。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2.34亩(其中:
田32.4亩,地69.94亩),人均耕地0.81亩;拥有林地770.2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8.3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4亩,主要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6亩;草地113.7亩;荒山荒地3.2亩,其他面积666亩。
(3)气候资源。
XX村海拔211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冰雹和洪灾,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4)生物资源。
项目村林地面积较大,并且经济林果面积达38.34亩,但品种老化,品质差,如果进行品种改良并加以科学种植技术,经济林果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5)能源及矿产资源。
XX村没有具有开发价值的能源及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概况。
XX村有农户48户,人口171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91人。
其中农业人口158人,劳动力86人。
该村以居住汉族为主,汉族人数156,白族人数2人。
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24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11.35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11.45万元,占总收入的46%;第二、三产业收入1.51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1.73万元,占总收入的7%。
农民人均纯收入1476元,人均有粮319.3公斤。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XX完小,中学生就读到XX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13公里。
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6人,其中小学生26人,中学生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1人,参合率100%。
3、项目村基本情况表。
见附表1、附表2。
三、贫困状况及成因
近年来该村的贫困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仍难以消除。
这些农村贫困人口的形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
1.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劣势,产生的农村群体贫困户
自然环境的恶劣是造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村位于干旱区和交通闭塞地区。
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
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旱灾、冰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很大。
2.贫困家庭一般多为“畸形”结构,导致农村家庭“单位”贫困户
(1)家庭人口“两多一少”。
即:
人口数量多、病号多,劳动力少。
贫困户户均人口4.33人,比非贫困户多出0.31人,特别是61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小孩比重明显偏高。
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数较多,据调查,有30.5%的贫困户家庭有人长期体弱多病,比非贫困户高6.9个百分点。
(2)家庭劳动力“两低一少”。
即:
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少。
农村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村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是农村贫困户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
(1)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低。
贫困户的劳动生产基本停留在“人耕牛种”的初级生产方式上。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其生产的发展。
(2)以种植业为主,结构调整进程缓慢。
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力人口多等因素,制约了农村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
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老幼、病号,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又较低,直接限制了其外出务工从业,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
因此,贫困家庭的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植业。
四、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XX村有贫困人口167人,残疾人口7人,2011年人均经济纯收入1476元。
为找准该村贫困问题及根源,XX镇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召开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及走访调查,征求群众意见等形式,了解掌握群众真正需要什么,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制约着该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制定实施方案。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制约XX村发展的问题是:
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差;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畜饮水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经济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多。
该村属条件型、素质型贫困,贫困综合指数为3.2(该村贫困综合指数见贫困村综合指数统计表)。
当地人民群众都渴望党和政府增加农业投入,改善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状况,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收入水平,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与全镇及全市人民一起建设小康社会。
因此进行XX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以贫困自然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为重点,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向小康迈进为目标,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把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不断推进贫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切实加快贫困地区跨越发展,为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
科学履行政府职能,在增加财政扶贫投入的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帮扶单位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捐资、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合力攻坚。
二、坚持项目到村、扶持到户、连片推进的原则。
坚持项目资金进村、入户,原则上以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民小组)连片开发,对50户以下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可以将周围零散户纳入一并规划,连片实施。
不能纳入规模连片的零散户,实施入户项目。
三、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
切实落实“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搞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加快群众脱贫进程。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
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村,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以人为本,优先扶持最贫困的自然村、最需要帮扶的人群。
五、坚持注重效益、讲求实效、建管并重的原则。
坚持注重工程效益,选择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并且建设及管理并重,遵循“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效益是目的”的方针,把工程管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探索、创新管护机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程运行管护新办法、新模式、新机制,保证建后工程成为老百姓持续受益的“民心工程”。
第四章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整村推进建设,使XX镇和XX村委会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综合素质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社会和谐基础更加稳固,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到2012年底,使全村群众人均年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624元,人均有粮达到400公斤。
基本实现农户、自然村“九有”目标。
农户“九有”:
有人畜分离、墙体完好的安全住房;有一亩(人均)稳产农田地;有稳定增收的基础产业;年均有一头商品畜出售;有一亩特色经济林果;有沼气池或节能灶;有掌握先进适用生产技术的科技明白人;有条件的农户培训转移一个以上劳动力;有人人享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自然村“九有”:
有团结干事的好班子和一套符合法律法规、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有正确的民展思路、科学的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有稳定增收的产业;有一批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并有稳定的劳务收入;有进村的简易公路;有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电、广播电视、通讯信号覆盖;适龄儿童有学上并能就近上学。
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产业开发工程
(一)种植业
1、扶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万寿菊100亩。
(二)养殖业
1、购种羊10只。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安居工程
1、特困户房屋改造5户。
(二)通路工程
1、村间道路硬化0.36公里1440平方米,涵洞1座4米,挡墙76米。
三、生态建设工程
1、种植绿化树木200棵。
2、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套。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1、安装太阳能路灯7盏。
五、永久性标志牌
建标志碑1块。
第六章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XX镇XX村委会XX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包含四个方面:
产业开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工程。
预计总投资40.76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整合资金7.40万元,群众自筹13.36万元。
一、产业开发工程
总投资6.00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4.40万元。
(一)种植业
总投资2.50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0.90万元。
(二)养殖业
总投资3.5万元,其中:
群众自筹3.5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总投资21.31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9.3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00万元,群众自筹6.96万元。
(一)安居工程
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
整合部门资金5.00万元,群众自筹5.00万元。
(二)通路工程
总投资11.31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9.35万元,群众自筹1.96万元。
三、生态建设工程
总投资7.00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4.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2.00万元。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总投资6.30万元,其中:
市级财政资金4.9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40万元。
五、永久性标志牌
总投资0.15万元,全部为市级财政资金。
(详见资金概算及筹措表)
第七章项目管理
一、计划管理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做好宏观布局综合平衡,加强对规划建设内容的检查督促,不折不扣的完成计划任务。
同时,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建设与管理,按项目分类管理,按设计组织管理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按效益目标进行考核。
二、质量管理
各相关业务部门认真落实责任,积极配合,认真做好项目初步设计及项目的踏勘、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验收等一整套服务工作,能全面保证工程的按时启动,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工程全面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资金使用实行报帐制,确保工程任务的全面达标。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技术标准精心组织施工,强化施工管理,严把技术质量关,推行单元工程单项验收制度。
工程指挥部将经常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配套管理
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注重并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的事自己办。
同时做好相关各部门的协调互动,协调水利、农业、林业、畜牧、规划、土地、财政、文化等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工程项目实施.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质量监督措施到位。
水务科负责人畜饮水工程及交通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林业科负责经济林果种植的技术指导及监督;农业科负责农业种植的技术指导及监督;畜牧兽医中心负责养殖业的技术指导及监督;规划建设中心负责安居工程及生态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国土所负责项目涉及土地的相关问题解决;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管及拨付。
四、资金管理
工程资金一律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明确专人对整个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在资金专户中实行报帐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成工程量,填写报帐申请书,经项目负责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签字后连同财务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经县扶贫办同意后,到资金专户报帐,并严格财经纪律。
做好项目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前,对工程项目内容、规模、资金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对工程建设规模、质量、资金进行公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资金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五、工程后续管理
改变过去工程项目重建轻管的经验教训,本着“质量是生命,管理是核心”原则,工程竣工后,入户项目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交付用户自行管理,公用项目交付村委会(自然村)管理,由村委会(各自然村)选专人管护,同时签定相关管理责任书,做到修,管、用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
1、通路工程管护措施
各受益村负责组织实施本村道路日常管护工作,保证道路完好、安全、畅通;维护道路路产路权,制止违法占用、挖掘等损坏道路的行为。
每村要配备管护人员1人,管护要做到:
边沟、排水沟排水畅通;防护设施完好;路面平整完好,清洁无杂物;保证路面无积水;涵洞完好无淤塞、开裂、漏水现象,翼墙完整、坚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过水畅通,无堆积物和漂浮物阻塞。
项目村对道路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道路和桥涵损失要组织人力物力及时修复,并应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除进行道路养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道路和道路用地范围内从事下列行为:
1、设置线杆、铁塔、变压器,沿道路埋设地下管线等永久性设施;
2、设立集贸市场或设置棚屋、摊点和其它临时性设施;
3、倾倒垃圾,堆放物料、农作物秸杆,打场、晒粮;
4、引水、排水、烧窑、制坯、沤肥或者利用道路附属设施和树木悬挂物体、拉钢筋、拴养牲畜等;
5、其它影响道路正常使用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道路。
确需上跨下穿,使用道路及道路用地,必须经镇政府批准同意,并由责任方补偿相应的修复、加固道路所需费用后方可实施。
2、太阳能路灯管护措施
项目村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护本村的太阳能路灯的日常运行管理、维修。
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
一是负责太阳能路灯日常管护工作,包括联系维修厂家、跟随维修人员现场督促等。
二是强化巡查力度。
在夜间对XX村太阳能路灯逐一进行检查,记录出现不亮或者闪烁的太阳能路灯,汇总后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三是发动村级力量。
要求各村增加对太阳能路灯的巡查频率,发现故障,及时上报,由镇新农村办联系厂家尽快进行维修。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不同情况,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清除障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按《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一)故意破坏太阳能路灯设施的;
(二)偷盗太阳能路灯设备的;
(三)未按要求对路灯合理管护的;
第八章项目效益评价与预测
一、社会效益评价与预测
该村整村推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了膳食结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可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更新了思想观念,群众有了清洁卫生的水喝,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二、生态效益评价与预测
通过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减少了水土流失;生态项目的建设,减少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排污;草食畜的发展还将减轻环境压力,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社会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整村推进建设,能够使该村生态得到保护,环境更加美好。
三、经济效益评价与预测
通过产业发展,该村群众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农户收入来源,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400元。
通过安居工程,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消除住房安全隐患,使特困户“住有所居”。
为每户特困户节约建设资金1万元。
通过通路工程,解决该村村民出行难问题,为当地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户每年可以节约运输成本200元。
通过改节能灶,消除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杂草、秸秆利用效率,每年节约燃料费300元。
通过安装太阳能,每户每天可节省烧水燃料和电费0.6元,并可以节省洗澡费用,每户每年可节约开支220元。
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夜晚活动,美化村容村貌,每户节约电费、出行成本约100元。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项目后,该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620元,比2011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40元,人均有粮420公斤,比2011年的320公斤增加了100公斤。
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一、2012年5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制定;
二、2012年5月至6月项目实施动员;
三、2012年7至9月项目实施;
四、2012年10月检查验收。
第十章组织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1、成立两区整村推进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由行政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计划、民政、扶贫、计生、土地、林业、教育、城建、电力、卫生等相关负责人和乡党委书记为成员。
其主要职责是:
审定村级规划方案,并指导项目村制定项目实施规划,综合平衡上报村级规划和分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按照市级评审批复的项目实施计划,对项目工程实施全方位监督评价,确保工程质量,管理项目资金。
配合审计部门审核稽查资金使用情况,对中小型工程和大宗物资开展政府采购,负责完成项目建设的阶段报告、总体报告及检测评价报告。
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项目建设项目的组织推动和宏观调控。
2、成立XX镇整村推进规划实施小组。
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站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驻村干部、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和全村各组组长为成员。
整村推进规划实施小组是规划实施的基础和核心。
其主要职责是:
在县规划实施工作小组的领导下,以群众广泛参与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段,编制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小型物资采购;负责票据的汇总、审核、上报,对村规划实施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价;规划完成后,建立健全保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
3、在每个实施项目的自然村,成立整村推进建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老党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村建设项目的实施。
同时负责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思想工作和前期基础工作。
二、健全协调配合机制。
县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整村推进工作为己任,把整村推进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县、乡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严把技术质量关,抓好工程进度,搞好督促落实。
广大基层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健全挂钩帮扶机制
(一)建立领导挂钩帮扶责任制。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把挂钩帮扶作为落实“四美好、五加快”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我镇抓挂钩帮扶工作立足于早,年初便制定了全年的帮扶计划,安排了专人进驻挂钩村开展帮扶工作。
镇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分管领导,将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由XX镇人大主席余艳生同志对XX村委会进行挂钩帮扶。
(二)建立单位挂钩帮扶责任制。
整合优质资源,通过上级单位的直接挂钩帮扶,便于迅速、高效地解决贫困地区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
把挂钩帮扶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积极向相关单位协调,努力提高村组农民收入,使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
由昆明市市委办公厅对XX村委会进行挂钩帮扶。
(三)建立企业挂钩帮扶联系制。
通过联系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挂钩帮扶,便于推动挂钩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拓宽贫困人口的致富之路,使扶贫工作实效立竿见影。
企业挂钩帮扶联系制,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体现,也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四)建立挂钩干部帮扶责任制。
挂钩干部深入到挂钩村,实地调研、慰问,并向村干部、普通百姓、老党员等各层次的人员征求帮扶的意见建议,以此指导各项帮扶工作的开展,为挂钩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XX财政所所长李国祥同志对XX村委会进行挂钩帮扶。
四、健全检测评价机制
成立县、镇、村检测评价机构,健全监测评价体系。
村规划实施小组是实施监测的基层组织。
通过日常统计,定点跟踪,抽样调查,实地检查等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和监测数据,全面反映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情况、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管理机构运行情况、项目受益人反映及农户影响等情况,并从中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及影响,完成并定期上报检测评价报告。
县乡检测评价机构在经常的督促、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经常对村级检测人员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对村级检测评价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汇总,研究计划执行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向下级反馈到村规划实施小组,促进项目实施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向上定期汇总、整理、上报检测报告和报表。
相关表格及附件: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表一、二(附表1、附表2);
二、项目规划一览表(附表3);
三、规划建设投资绩效统计表(附表4);
四、各子项目技术标准;
五、工程概算表。
指标
指标权重
XX村
分值
指标值
贫困人口
10%
5
0.1
人均粮食产量
20%
5
1
年人均纯收入
20%
4
0.8
土石房的比重
10%
5
0.5
人畜饮水
10%
1
0.1
自然村通电率
5%
1
0.05
自然村通路率
15%
1
0.15
地方病患病率
5%
1
0.05
儿童辍学率
5%
1
0.05
贫困综合指数
3.2
贫困村综合指数统计表
道路硬化的技术标准
一、技术要点
1、路基
(1)混凝土路面的路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质。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
(2)路基填料应优先选用碎(砾)石土、天然砂砾等透水性、强度和稳定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淤泥、有机质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