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2313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6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诵古诗,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

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学习古诗《村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一 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文题目:

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

著有《拙吾诗稿》。

二 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

“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

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

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

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

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

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

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

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 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

(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

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

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

说说你的理由。

生: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

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多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指名说)

放风筝。

(板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入诗里读出来吗?

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

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 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

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

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

多美的春景图呀!

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五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1.学习古诗《咏柳》。

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咏柳》,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 知诗人,解题意

师: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

(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

歌唱,赞美。

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

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

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家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柳树的姿态,仿佛柳树就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柔柔的,那么碧绿,那么美丽,要用喜爱、惊叹的语气来读。

二 释字词,明诗意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理解词语。

妆:

(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左右结构,注意“女”的写法。

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爱打扮?

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帮助了学生熟记字形,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条条像丝带般的柳条。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剪:

上下结构。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课件展示剪刀,引导学生理解)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出的吗?

就是那像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啊!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通过理解字义,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轻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三 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前两句诗,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

柳树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万条垂丝,就像她的裙带)

2.你觉得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

第一句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教师: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点名读,其他学生说画面)

3.那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它还能剪出什么。

示例:

将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将枫树的叶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4.总结: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村  居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把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莺飞yīnɡ 拂堤fú 儿童tónɡ 杨柳liǔ

化妆zhuānɡ 垂下chuí 剪刀jiǎn 裁衣cái

 

 

4.课文综合阅读。

(1)“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2)《咏柳》中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3)《村居》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不超过30个字。

在江南二月的自然风光里,儿童们放学归来高高兴兴地放着风筝。

(4)《村居》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春天的勃勃生机。

 

 

教学

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投身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

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引领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好。

2.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书写“荡”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及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一 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早春》。

老师范读或由学生朗读。

2.你能说说早春气候的特点吗?

(学生甲:

天气暖和了,小溪的冰融化了,小草变绿了。

学生乙:

各种各样的小花陆续开放了。

学生丙:

冬眠的小动物渐渐地苏醒了)

3.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惊喜,一定会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1)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

(8个)

2.小组合作认识生字:

由组长带领,组员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大家一起借助课本后面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汇报:

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本小组认识生字的情况。

4.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棉袄  田野  寻找  害羞  嫩芽  解冻  小溪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指名读,说说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前面两个字是相同的,后面两个字也是相同的)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高高兴兴、来来往往、快快乐乐、忙忙碌碌)

探出头:

课文中说谁“探出头”?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摇哇摇:

是谁?

在哪儿“摇哇摇”?

(是春天,她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

5.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三 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2.作者把春天比作了什么?

(比作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不想让人们发现她。

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

这些小朋友都在哪儿找到了她?

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读到一处,老师出示一处的画面。

(可用课件或图片)

小结:

多美的画面啊!

多美的春天啊!

让我们跟着动听的音乐读出来吧!

(播放轻音乐,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朗读第3~7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汇报读,最好能背诵下来。

过渡:

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啊!

他们想告诉所有人。

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3.齐读第8自然段。

(1)填空。

  春天来了!

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

她在  上荡秋千,在        上摇哇摇;她在  、  嘴里叫,在  、  枝头笑…… 

(2)练习背诵。

四 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同桌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看老师示范。

4.学生练习写两遍。

五 配乐读全文

六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七 总结

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只要你细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感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其余生字。

生字卡片,写有句子的投影。

一 展示台

1.读读说说:

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大家听。

2.出示投影,读读记记。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二 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的字。

  脱tuō 袄ǎo 寻xún 羞xiū 姑ɡū 遮zhē 掩yǎn 探tàn 嫩nèn 符fú 解jiě 触chù 杜dù 鹃juān

(1)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作,演示认识:

脱、遮、掩、探。

(2)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触、鹃。

(3)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

2.出示会写的字。

  冲chōnɡ 寻xún 姑ɡū 娘niánɡ 吐tǔ 柳liǔ 荡dànɡ 桃táo 杏xìnɡ

(1)指出哪些字的结构是左窄右宽,写时应注意什么。

(冲、姑、娘、吐、柳、桃)

(2)重点指导。

柳:

部首是“木”,注意书写时末捺变点,右部是“卯”,注意笔画和布局。

荡: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这个字的笔画较多,不要丢落笔画。

(3)看田字格中的范字。

写两个字,和范字比较一下。

(4)选择几位学生的字展示,并点评。

3.用学会的新字口头组词。

三 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3.练习朗读:

同桌互相读。

四 拓展想象

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并写一句话。

  

 

 2 找 春 天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选字组词。

 西 溪  野 也  朵 躲

  

  

3.填一填。

  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4.课文综合阅读。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1)画出第一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并说说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

能看出孩子们急切,欣喜的心情。

(2)你能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春天一点一点地靠近我们,她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5.小练笔。

  课文中的几个孩子找到了春天,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到春天呢?

试着写一写吧。

  春天到了,我来到花坛边,从盛开的牡丹上找到了春天。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体会鲜花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懂得给人以美就是最好的礼物。

重点

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通过朗读,体会春天的美好。

2.体会春天鲜花的美好,弄懂为什么说“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故事大意。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有关花的词语、古诗句、图片等。

一 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小路,你喜欢什么样的小路呢?

(学生回答)(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图片,问学生)看了这幅图片,你觉得这条小路怎么样?

生:

美。

如果在我们生活的院子周围,也有这样一条小路,一到春天,鲜花盛开,芳香四溢,大家喜欢吗?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看看这样一条无意中出现的开满鲜花的小路!

(板书课文题目)

2.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完成: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用自己平时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把读不准的字做上记号。

(3)画出文中有哪些人物,想一想他们都做了什么事。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

“漏”的声母是l,是边音,不要读成了n。

“绚”的韵母是uan,中间的介母是ü。

“懊”是零声母,直接读成ào。

“黄”字的韵母是uang,中间的介母是u不是ü。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识字:

员(口+贝) 原(厂+白+小) 邮(由+阝)

②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

联系平时知道的“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来认识“局”字。

③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

  递(传递) (快递)

第(第一) (府第)

弟(弟弟) (兄弟)

④结合图片识字:

车、黄。

(3)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叔”“礼”“黄”等字的意思。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1)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

“鼹鼠先生,您的包裹单!

(2)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3)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

鼹鼠先生很懊丧。

(4)“我冬季,去年长颈鹿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三 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有几个人物?

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长颈鹿大叔 寄礼物给鼹鼠先生

黄狗 邮递员 送包裹给鼹鼠先生

鼹鼠先生 拿包裹 请松鼠太太看是什么东西

松鼠太太 鼹鼠先生到松鼠太太家做客 发现小路开满了鲜花

刺猬太太 出门,看到自己家门前也有绚丽多彩的花

狐狸太太 走出门,同样看到家门前有五颜六色的花

2.分角色朗读,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分角色朗读。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腔调来读。

例如:

黄狗、鼹鼠、长颈鹿这几个人物是男性,读的时候声调低沉一点,就像是爸爸的声音。

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都是女性,读的时候声调尖一些,就像妈妈的声音。

这样,听起来仿佛真的一样。

(2)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花籽,鼹鼠先生拿包裹时不小心把包裹弄破了,结果,花籽沿路撒落。

第二年春天,这些花籽长成了一片片绚丽多彩的花,大家都认为这是最美丽的礼物。

四 发挥想像,讲述故事

借助课文的图画讲述这个故事。

1.提示:

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要先弄明白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

2.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把故事讲得更具体、生动。

3.学生讲故事。

4.选择讲得好的在班上交流。

 

1.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美好的礼物”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有哪些美好的礼物,从而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思想教育。

2.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积累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多媒体课件。

一 温习导入

1.同学们,请大家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仿照下面的句子说一说。

课文讲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花籽,鼹鼠先生拿包裹时不小心把包裹弄破了,结果,花籽沿路撒落。

第二年春天,这些花籽长成了一片片绚丽多彩的花,大家都认为这是最美丽的礼物。

2.填空。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包裹,鼹鼠先生拿回来的包裹却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东西都漏在来时的路上,春天来了松鼠太太、刺猬太太、小狐狸太太的门前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原来长颈鹿寄来的是花籽,松鼠太太说这是美好的礼物。

二 拓展创新

1.回顾课文内容,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学生回答。

老师及时引导,并不是很贵重、很值钱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

  示例:

给人一句赞美(称赞、表扬)。

给人及时帮助(让座、借文具、做贺卡……)。

总结:

生活中,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人以帮助,快乐与大家分享。

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美的享受的东西都是美好的礼物。

2.同学们晒一晒你最好的礼物。

国际三八妇女节马上到了,你打算给妈妈送一件什么礼物呢?

画一画,你的礼物。

说一说,你的礼物。

写一写,你的礼物。

学生汇报。

三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邮、递、员、黄、原、叔、车、局、礼”。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

“邮”“礼”“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员”是上下结构的字。

“原”“递”“局”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礼:

左边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只有一点,不要多写一点。

员:

“贝”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了弯钩。

车:

“车”字第二笔是撇折,是一笔完成的,不要写成两笔。

黄:

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不是草字头,比草字头多一横。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四 总结

人们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春天最艳丽的景色,也看到了撇落的花籽给大家带来的美好感受。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送出你最好的礼物吧,它不是金钱,却比金钱更贵重!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根据拼音写词语。

yuánlái(原 来) dàshū(大 叔) zìxínɡchē(自行车) yóudìyuán(邮递员)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并组一个词语。

弟-(递)-(传递)  由-(邮)-(邮局)

3.填一填(不重复)。

一(个)包裹 一(堆)小颗粒 一(片)鲜花

一(条)小路 一(件)礼物  一(朵)鲜花

4.读了本文后,你打算给你身边的人送个礼物吗?

如果想送个礼物,你将会送什么?

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提示:

所给礼物要能够给大家带来好处。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3.学习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用自己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美化自然。

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够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3.从邓爷爷语言、动作、神情中体会他植树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邓小平画像,问:

这位爷爷谁认识?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学生自由说)

3.简介邓小平生平。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