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空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299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案空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物理教案空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物理教案空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物理教案空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物理教案空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教案空表.docx

《物理教案空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案空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教案空表.docx

物理教案空表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14周星期二第4节2011年11月29日授课教师:

鲁为荣

课题

第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成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学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

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突破思路

通过对导体、绝缘体的认识,根据电流的方向,连接电路及绘画电路图。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像今天这样阴暗的天气,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好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现在,大家每两个人一组,当一回小“科学家”吧!

二、新课教学

[探究]电流和电路

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

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

这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今天的实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现在,开始动手吧!

很高兴!

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

对,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呢?

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一扳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

什么是电路呢?

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呢?

电流是如何流动的呢?

这个实验有警钟吗?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

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

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是这样.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

谁能总结一下?

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时候有电流呢?

生活中打开水笼头会得到水流,电流呢?

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很高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验、讨论、归纳出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的形成条件,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

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

[想想议议]

下面大家看课本图5.1—4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

[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

[探究]导体和绝缘体

生活中,有的物体善于导电,有的物体导电能力很差.如何判断它们呢?

.很有创意.实际上就是这样试验出来的.大家现在可以就地取材:

铅笔、橡皮、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硬币、钢笔帽…等.把这些物体接入电路,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注意要合作完成!

有的同学笑了,告诉我你得出了什么结果?

在物理学中,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conductor),导电能力差的叫绝缘体(insulator).实际上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的导体可以归结为是金属在导电.金属是常见的导体,而三角板是塑料制品不导电.

同学们注意观察投影片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

它是什么方向?

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从实验中知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

 

不能转.

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我们可以把它们接入刚才的电路中,如果是导体,灯泡就会亮,反之不亮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铅笔、橡皮、三角板不导电.

铅笔芯可以导电,小刀、硬币、钢笔帽能导电.

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教师板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2.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3.会连接简单电路.4.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5.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布置作业

同步指导P72课堂针对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物理知识太有意义了。

提高学习兴趣。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14周星期二第3节2011年11月29日授课教师:

鲁为荣

课题

第五章第一节电荷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成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

重点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教学

难点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教学

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推理法

教学突破思路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一、自学教材P98-99,完成基础训练“自主学习”部分的一、二。

你学会了什么?

你还可以补充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导学:

1.摩擦起电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1.学生展示:

用身边的物体演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2.回忆: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这些现象中,物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是根据这一现象知道他们带了电。

学生实验:

各小组的代表用自己的实验器材,摩擦后,分别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

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

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

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

(2)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检验

例题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A物体,发现互相排斥,判断A的带电情况

例题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B物体,发现互相吸引,判断B的带电情况

(3)验电器来检验。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5、原子结构、元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通过推理,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1)原子结构:

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带电,核外电子带电。

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

播放:

在上海科技馆拍摄的“电子运动模拟“的录像,

讲述:

一般情况下,核外电子都在原子核的束缚下,绕核高速运动。

知识链接: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些物质的起电顺序是这样的:

石棉、玻璃A、云母、羊毛、猫皮、铅、丝绸、纸、木棉、蜡、橡胶

上面任意两种物质相摩擦时,前面的带正电,后面的带负电。

考考你:

靠前面的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排在后面的物质(填强或弱)。

想一想:

想让玻璃带负电,应该让它和(在上面的物质中选择)摩擦。

正电荷:

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

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小组活动:

A。

了解验电器的构造;

B。

研究:

怎样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其工作原理:

C。

研究:

验电器的张角大小表示什么?

D。

思考:

验电器可以检验带电体带那种电荷吗?

 

小组活动:

A.一根没有被摩擦过的玻璃棒里面有没有电荷?

B.在摩擦过程中,原子核和电子哪一种更容易转移到别的物体?

C.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有强有弱,在摩擦中哪一个物体更容易得到电子?

D.得到电子的物体带哪种电荷?

结论:

(2)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的转移,在摩擦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

(3)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电子带正电,丝绸电子带电。

课堂小结

对照学习目标,自查学习达成情况,未达成的找组长辅导落实

布置作业

同步指导P68课堂针对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完成了大量的分组实验,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14周星期四第六节2011年12月1日授课教师:

鲁为荣

课题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成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教学

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突破思路

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一下这两串小灯泡电路,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上节讲过的[探究法](学生和老师一起说)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

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师]你们的精神非常可贵.那大家动手画出每组的电路图,讨论一下是否正确.

[师]第3组的同学,请把你的电路图拿上来,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看清楚.

大家看到了,请你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电路图.

[师]你们组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前后串接,也就是“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

[生甲]想让几盏小灯同时亮,应怎么连接呢.

[生乙]交替亮的灯泡应该怎么接?

[生丙]这两个电路的区别在哪儿呢?

[生甲]我们组认为可以把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起来试一下.

[生乙]我们组和他们不一样,我觉得把两个小灯泡并起来,让电流一块流入,再一起流出.

[生丙]我们组两个法都想试一下.

(学生画电路图,老师给予指导)

[生]我设计的电路图是这样的,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接后与电源相接.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师]很正确,“首首、尾尾”相接,我们叫并联,因为两个灯泡“并列地”连接在一起.那我们的设计正确吗?

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

[师]是该验证的时候了,但别忘了和上节一样,注意实验警钟: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学生连接电路,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师]同学们完成实验了,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演示给大家?

(两个组的同学分别上台把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演示一遍)

[师]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

谈谈你们的体会吧!

[师]很好.你的思路已经展开了,你是想每个灯泡都用一个开关去控制,再对比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是吗?

[师]你给同学们提出了有创意的问题,到底结果如何,请同学在刚才的电路中各加一个开关,再试验一次,然后,告诉我答案.

[师]你的分析很对.大家看到的全亮的彩灯就是串联的.

[师]你得出的结论正是并联电路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填入表格.(板书)

[生]可以实验一下.

[生甲]在电路中,灯泡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生乙]刚才他说的不完整,应该说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生丙]我们要先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经过思考,正确后再动手连接电路,每一步都要认真.

[生丁]老师,刚才我们手头只用了一个开关,如果您再给我们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生]对.我是看到交替亮的彩灯后,猜想可能是不同开关控制的[生甲]很有趣.串联电路中,再加一个开关,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用电器首尾相接,像串糖葫芦,一个开关足够,一管到底,所以合上开关,电灯全亮,

[生乙]并联时,情况不一样.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断开开关,电灯全灭.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2.串联时可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并联时可把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3.串联的用电器互相影响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工作.

布置作业

同步指导P76课堂针对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节内容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探索问题的过程,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2011年月日授课教师:

鲁为荣

课题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成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4.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电流的效应来研究电流的强弱,提高学生用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

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点拨法

教学突破思路

利用学生观察、收集的用电器名牌上的数据,引出电流有强弱。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

[师](出示电路示教板)这是一个由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师]说明了什么?

[师]你看到电流了吗?

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

[师]对.如果用手摸灯泡,还会感觉到热,这说明电路中通有电流时会产生各种效应,如给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热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这叫电流的热效应,除此之外,电流还有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等.本来电流是看不见、闻不出、听不到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研究它.

[师]很正确.你的思维比老师还快.实际上这是一种间接研究问题的巧妙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桌上的小灯泡,看灯泡上标有什么?

[师]灯泡上一部分是它的电流值.I是电流这个物理量的符号.0.2A是同学们实验时用的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下面我要问大家了,0.2A表示什么意思?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生]灯泡亮了.

[生]电路中有了电流.

[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生]我们周围的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刮风时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是不是一个道理?

[生]有数字和符号.[生]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2安培.

[生]安培是怎么来的?

[生]电流还有其他单位吗?

[生]说明电流有强有弱.灯泡发光越亮,电流越强.

[生]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亮一些,说明电流大.

讨论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

1: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

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

3:

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电流值小时用标着“0.6”的接线柱和“-”接线柱;电流值小于0.6A时用标着“3”接线柱和“-”接线柱.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中另外两个电流的单位,并完成下列问题:

[投影]

1.电流的单位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

2.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A=________mA

1mA=_______μA

3.把《小数据》中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值、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值.手电筒中的电流值分别换算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值.

[师]同学们阅读了一些电器的电流值,为什么都不一样呢?

[师]大家看我手里有手电筒和一只玩具小汽车,当它们的灯发光时,你能判断谁的电流强,谁的电流弱?

再换一辆不同的汽车呢?

[[实验]怎样连接电流表.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灯泡、导线、电池组成电路,先用一节电池供电,再用两节电池供电,注意观察灯泡的亮度.

[师]现在每组发一个能直接测出电流值的电表——电流表.在刚才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灯泡的电流值.不过,大家要先阅读课本,讨论一下,要注意什么原则才算正确连接电流表.

[师]掌握电流表的连接后,两人一组开始把你的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规则.

[师]经过两节的电路学习,同学们对电路不再陌生.实验时很认真,实验后又能很好地总结.现在,又提出了问题,我非常高兴!

这个问题可以用试触法解决,你把两根导线和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只要一接触(不要固定),就可看出电流表的表针是否超过你估计的量程.如表针正好在你估计的量程内,你只要把导线固定好读数即可,相反,不在你估计的量程内呢?

[师]对.这种试触法在以后的电学中还会用到,如用电压表测电压值等.

4: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

[阅读课本]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读数时,要看清两点:

看清所选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电流值;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学生读数后,教师让几个小组把测得的灯泡电流值报上来,讨论出现的问题:

[生甲]我们组测得的值与灯泡上标的正常值不太相符,我们讨论后认为是导线上消耗了一部分电能,所以电源的电能输送给灯泡时达不到灯泡需要的正常电流值,灯泡也就不如正常时的亮.

[生乙]我们组连接电路都正确,但读数时看到另外的量程刻度上了,所以和别的组不一样.经过认真检查后,改正了错误.

[生丙]我觉得连接电路时关键要注意电流表“+”接线柱是“0.6A”接线柱还是“3A”接线柱,确定之后就好办了.

[生丁]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实验中的小灯泡上标有“0.2A”于是我们选“0.3”接线柱,如果灯泡上不标电流值呢?

[生]换成另一量程的两个接线柱即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2.正确连接电流表:

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布置

作业

同步指导P81课堂针对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在讲解电流表使用时,一定要重视,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2011年月日授课教师:

鲁为荣

课题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成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3.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