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00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我国的“节水标志”是(  )

A.

B.

C.

D.

2.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11.5g氯化钠

C.测溶液酸碱性

D.熄灭酒精灯

4.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

5.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

C.pH小于7的雨水就是酸雨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

KMnO4

B.60个碳原子:

C60

C.2个氯离子:

2Cl

D.Mg2+的结构示意图:

7.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

A.酒精和水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D.铁粉和铜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9.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

分子发生了变化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

C.木炭燃烧: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D.光合作用:

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10.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11.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它是混合物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13.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14.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用碱液清洗水垢

C.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15.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A.Mg+Sn(NO3)2═Mg(NO3)2+Sn

B.Sn+H2SO4═SnSO4+H2↑

C.Sn+Hg(NO3)2═Sn(NO3)2+Hg

D.Sn+ZnSO4═SnSO4+Zn

16.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反应类型化合反应B.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1:

1

1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说明了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18.下列说法中,与化学变化中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相符合的是

A.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

D.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

19.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20.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二、填空题

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1个氧分子_____;

(3)两个钙离子_____;

(4)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元素_____;

(5)标出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密切,结合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

(填化学式)

(2)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

“低碳”就是较低的_____(填化学式)排放。

(3)新车内放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4)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_____、吸附、蒸馏、消毒等。

(5)硬水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可用_____法软化硬水。

(6)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指的是_____。

(填“元素”或“原子”)

(7)小明晚上切完西瓜后将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发现刀生锈了。

刀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和_____发生了反应。

23.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乙的溶解度。

(填“>”“=”“<”)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3)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

A氧化钙B氯化钠C氢氧化钠D硝酸铵

24.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

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字母)。

a.单质b.氧化物c.有机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

若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______。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

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

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5)应用角度

I.可用下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①据此推测,通常条件下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镁带b.氯化钠c.烧碱

②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③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6)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

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三、实验题

25.“水”在化学实验室中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试剂,以下图示实验中都用到了水。

(1)如图,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前要将集气瓶中灌满水,其目的是_____;

(2)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进行到“B”环节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A烧杯中“80℃热水”的作用是_____。

(3)已知20℃,S(NaCl)=36g,则该室温下,68g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_____。

为配制1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数字序号)。

26.某校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了有关锌和金属X的兴趣实验。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K1、K2、K3均已关闭。

(1)打开K1,用注射器向I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打开_____,关闭_____,一段时间后,I中的液体转移到II中,其原因是_____。

(3)依据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金属X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X一定是铜

B若金属X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X是氢前金属

四、综合应用题

27.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

(1)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

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b.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c.金属的回收利用

(2)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和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_____。

(3)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

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_(填字母序号)非常好。

a.可塑性b.机械性能c.抗腐蚀性能

(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I.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

II.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III.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_____作用。

五、推断题

28.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

X溶液显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表示生成)。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为_____

(3)写出反应③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9.某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产物的酸碱性。

他们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

(确定标准)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用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洁净的表面皿,分别放上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一次滴加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三条试纸的颜色依次为红色、_____和蓝色。

(实验过程)

(1)探究CO2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

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30mL水,充分振荡。

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蒸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

瓶中液体里含有_____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探究品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

该小组同学用

(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分析依据是_____。

(实验过程)有同学提出:

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七、计算题

30.(10咸宁34).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

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A、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单质,熔点较高,选项错误;

B、汞俗称水银,是通常情况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选项正确;

C、铝在常温条件下也是固体,熔点较高,选项错误;

D、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可做灯泡中的导电丝,选项错误,故选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A、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正确操作是:

左物右码,故B错误;C、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是:

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或用胶头滴管将试液滴到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放入试液中,故C错误;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容易将灯内的酒精引燃,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

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4.C

【解析】

试题分析:

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温度越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故答案选择C

考点:

分子的特征

5.A

【详解】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不符合题意;

C、pH值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故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符合题意;

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为:

60C,不符合题意;

C、离子的表示方法,就是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离子:

2Cl-,不符合题意;

D、镁的质子数是12,故Mg2+的结构示意图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原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7.B

【详解】

A、酒精和水可以互溶,故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无法将它们分开,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开,符合题意;

C、氯化钠和硝酸钾都能溶于水,故不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开,不符合题意;

D、铁粉和铜粉均不溶于水,所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不会把它们分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分析】

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

【详解】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A不正确;

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B不正确;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正确;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9.A

【解析】

试题分析:

A.食物腐败:

分子发生了变化,是正确的解释;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木炭燃烧: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D.光合作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组合成新分子;故答案选择A

考点:

分子的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10.C

【详解】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曾青得铁化为铜的反应是:

Fe+CuSO4==Cu+FeSO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是利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的原理,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

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金、银的化学性质稳定,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

溶液在稀释后溶剂的质量增多,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多,故选B。

12.D

【详解】

A、合金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两者都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能导电,但是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铝能导电是因为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13.D

【详解】

A、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开门窗通风,立即开灯容易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水的密度比油大,用水浇,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提高,不符合题意;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氧气不足,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故应增大灶具进风口,增加氧气(空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4.C

【解析】

【分析】

水的净化过程基本原理:

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 、配水。

【详解】

A、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杀菌消毒,不能够达到目的,故A不正确;

B、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之类的,碳酸钙属于强碱弱酸盐,显碱性,所以不和碱反应,不能够达到目的,故B不正确;

C、生石灰和水放出大量热,可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能够达到目的,故C正确;

D、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不能够达到目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净水作用,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15.D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根据锡位于铁和铜之间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可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汞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汞的前面,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O2

2CO2;因此:

A、观察微观示意图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过程Ⅱ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但氧气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2:

1,故选项错误;故选A.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17.D

【详解】

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B、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是c不一定是熟石灰,还可能是气体,不符合题意;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但是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a、b析出的晶体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n点为t2℃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故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答案选择A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

19.C

【分析】

25℃时,50g水中加入5g、10g固体,完全溶解,说明均没达到饱和,加入15g固体,有少量固体剩余,则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详解】

A、25℃时,50g水中加入5g,完全溶解,则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故A不正确;

B、实验说明25℃时,50g水中加入10g固体完全溶解,加入15g固体有少量固体剩余,则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g小于30g,故B不正确;

C、25℃时,50g水中加入15g、20g固体,有固体剩余,则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

D、25℃时,50g水中加入20g固体,有固体剩余,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小于20g,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20.D

【详解】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B、由题干文字可得: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

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②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③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

D、④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21.N2O22Ca2+Ag

【详解】

(1)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故填N2;

(2)分子通常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