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76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docx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

论包装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在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学校对该工作重视不够、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呈现退化趋势等问题。

采取树立共同的包装专业发展目标和愿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配备和组合队伍成员等措施是建立包装专业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包装专业“双师型”激励机制校企合作

  中国包装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相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多年来,中国包装工业从小到大,已经实现了“包装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包装强国”的目标进军[1]。

但是,中国包装产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包装专业人才的缺乏。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包装产业的发展,社会对能设计高速精密的包装机械,能开发新型包装材料,能进行综合项目管理的、具有创新及独立开发能力的高级包装科技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包装专业技术人才变得非常急迫。

而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包装专业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优秀的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此,笔者拟分析中国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建设一支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1中国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984年,教育部将包装工程专业列入本科专业试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包装教育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然而,对国内高校包装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企业用人情况调查表明,包装教育仍然不能适应包装产业发展的需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

  1.1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视不够

  有的高校在开设包装专业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重视,主要表现在:

其一,忽视“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使用工作,没有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对“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缺少政策性支持和制度性保障;没有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实施办法。

其二,用人制度僵硬。

灵活的用人需求和较封闭的教师用人制度形成矛盾:

要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要引进大量专、兼职教师。

但是,高校的编制等因素,大大限制了教师的使用、调整和补充。

  1.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笔者通过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调查发现: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教师引进渠道的差异造成专业技能训练的差异,从企业引进的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好于毕业于师范大学的教师。

不同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存在差异,包装设计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好于包装工程专业的教师。

二是教学理念需要转变。

尽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是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来预测其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不足。

而且部分教师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接受教学改革的要求[2]。

  1.3从事包装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存在退化现象

  目前,中国各类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三高”的现象:

兼职教师比例偏高(兼职教师的波动随时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波动);兼职教师中年龄大者比例偏高;专业分布集中度偏高,在高校众多专业中,信息、加工制造、医疗卫生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占所有专业“双师型”教师的90%,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偏低。

  现任包装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一毕业就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其本身的包装实践经验很少。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许能够讲清楚如何进行某一项包装设计,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和不这样设计有什么样的后果等问题可能就不能阐述清楚。

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发现了这类问题的存在,并针对该问题采取了老教师“传、帮、带”等形式来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大多走走过场,只是认个师傅后就各干各的,所以收效甚微。

加之,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大都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课堂教学,就课本论课本,逐渐脱离实践,丧失了从事包装专业教学所要求的基本技能。

甚至有包装专业教师从事包装专业教学多年,却不能从事包装设计,也不能正确使用包装机械的现象发生。

  许多高校通过从包装相关企业吸收专门人才的方法来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

然而,事实上高校较难吸收到最优秀的员工。

因为包装企业真正的优秀员工,大都可以自主创业或者被企业重用。

当然,也有些包装行业的优秀员工愿意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且有些学校已经成功地将一些企业优秀员工充实到了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来。

但是,随着包装产业的发展,包装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没有长期深入包装一线,所以其势必会慢慢地与实践脱节,其实践教学的能力也会有所降低。

更何况,引进的一流员工不一定会是合格的教师,因为没有进行过相关的教师资格培训,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往往对教学规律不太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心理,因而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的问题,高校应当意识到包装专业要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包装专业培养方向,合理的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需要一支优秀的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2加强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建设高水平的的高校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包装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和输出岗位型包装人才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确立同质的包装专业发展目标和愿景

  高校包装专业教育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的传统定位,确立为经济服务的办学目标,构建与市场互动的、开放式的办学体制,产学研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造就社会急需的包装应用型人才。

明确的、有意义的包装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能确定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奋斗目标,能激发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当然,共同的目标应当以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为教师指引努力的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

同时,目标要随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这样才能实现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绩效的最大化。

如:

在教师个人发展方面,包装专业的年轻老师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老教师也需要从年轻教师那里吸收新观点,学习新技术。

这样,青年教师在成长中有了归属感,老教师在自豪中有了满足感。

只有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不断促进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促进包装专业的不断发展。

  2.2建立“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这种激励机制应该由以下3个方面构成。

首先是效益驱动,这是激励机制最本源的力量,是由若干年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效益,要产生效益,需要组织整体的有效运行;同时,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是效益的分享者,出于物质利益或效益分享的诱导,开展有助于实现组织功能的行动,以此有效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

第二是利用强制政策推动,而这是由管理规律所决定的。

管理者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性地要求被管理者做出有助于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以此是的整个系统的运行。

第三是利用人的心理规律。

管理者采取各种管理手段或方法,教育和激励管理对象,调动其内在积极性,使得其自愿为实现组织功能去行动。

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职能,追根到底,其实是要将包装专业发展目标与教师的需要统一协调,在使教师既满足了自身需要,同时实现包装专业教育的发展。

  2.2.1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经费

  各高校包装学院应当成立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指导委员会,并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且专款专用。

指导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企业管理专家、专业协会负责人、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学院人事、教务、系部负责人和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术骨干为成员。

下设校企共建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培训计划、教师顶岗实践、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校企人才共享等工作。

  2.2.2建立“教授(或博士)+大师(包装工程师、设计师)”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具有高级教师职称或者学历较高的教师和包装技术职称的教师共同构建包装专业“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落实包装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制度,与企业签订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具体协议。

这样既能达到为学院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的目的,同时又为企业提供了新鲜活力和动力。

此外,学院每年要为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做出具体的计划,保证专业课教师平均每年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45天;要求专业课教师每2年到包装生产企业顶岗工作1次,时间不少于2个月。

  2.2.3建立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

  建立“双师型”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是督促教师自觉更新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和项目开发的动力来源。

学校除开实行传统考评和奖励的措施之外,还应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队伍评价,结合包装专业的特点,把业绩作为核心,兼顾同行认可、学生评价,建立高效而又公平得考评指标体系,既考虑定性考评,又考虑定量评价,充分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的结合。

另外,“岗位实绩管理”值得采用,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要挂起钩来。

“双师型”教师在岗位上承担什么任务,创造了什么业绩,就应该拿什么津贴。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包装专业教学知识、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3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包装“专业+项目+工作室”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平台

  2.3.1构建“专业+项目+工作室”模式,对接包装产业的工作平台,工学结合

  其实就是指根据包装产业岗位需要设置包装专业课程,密切联系实际生产需要,将真实的包装项目或根据企业创新方向导入设计仿真项目。

学生和老师都能在专业工作室完成项目设计与制作,真正做到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双赢。

  2.3.2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建立包装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发展机制

  高校应当建立包装学院教授、博士与包装设计企业、包装行业(企业)负责人及包装美术大师组成的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1~2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

指导委员会实行动态管理,每隔2年,对委员会成员及时作出调整。

对于积极关心学院专业建设,参与专业设置与调研工作的企业技术骨干、技师,及时选聘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担当专家,参照学院客座教授的报酬标准计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依据面向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教育要求,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紧紧围绕包装艺术设计、包装工艺美术行业、包装工程产业的发展需求,适时开发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现代包装设计专业和包装工程专业。

同时,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实行重点发展。

包装学院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围绕岗位需要构建项目导向、工学结合这种实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单元模块专项技能训练体系。

将传统的课堂灌输改为工作室制“教学做合一”的工作情境行动教学,真正实现“对接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完善校企紧密配合的对接机制。

[3]

  2.4合理配备和组合教师队伍成员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组成优秀的教师队伍,包装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在年龄、职称、性格等方面应该互相补充、互相配合,通过合理的配备,既能弥补队伍的缺点,又能使每一个教师的优点得到发扬,如年轻教师有新奇的创意,老教师有缜密的思维[4]。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思想的碰撞激发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力,促使整个教师队伍工作能够灵活、高效、敏捷地进行。

然而,包装专业教师队伍的规模应当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不宜过大,队伍成员间要进行恰当的任务分解和职能分解,否则会弱化成员的责任意识,导致队伍游离现象的出现;同时,队伍成员过多也会导致成员间无法正常有序地沟通,在队伍内容易产生一些小群体,这样不利于队伍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依赖,进而会影响整个包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3结语

  包装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由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的转变需要大量人才,这一过程需要包装行业的共同努力和企业的不懈奋斗,包装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5]。

作为包装教育主体,开办了包装教育专业的高校应当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而所有包装专业教师应当在提高自己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着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秘书处.增设“包装工程”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论证[J].包装学报,2010,2

(1):

1-7.

  [2]韩春阳,孙炳新,刘天植,等.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包装学报,2011,3

(2):

87-89.

  [3]魏风军,贾秋丽.我国包装人才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中国包装工业,2006(10):

56-57.

  [4]张锋.高校师资队伍的队伍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00,4(4):

11-13.

  [5]许成林.论我国包装工程高等教育的变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6):

1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