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69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docx

汉硕文化要略大题背诵概述

第一章简论

1.简述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概括。

一、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象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

二、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三、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

2.简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墨、道、法四家的综合,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

第二章地理状况

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的舞台;

第二是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第三是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三章历史发展

1.简述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

四大区域说:

文化区域

代表性文化

地点

相应年代

黄河流域文化区

裴李岗文化

河南省新郑市

距今八千年左右

仰韶文化

河南省渑池村

距今五六千年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泰安市

距今约五千年左右

龙山文化

山东省章丘市

距今约四五千年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临洮县

距今约四五千年

齐家文化

甘肃省政和县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二里头文化

河南省偃师市

可能是夏代文化

长江流域文化区

(包括江汉流域、太湖流域和巴蜀地区)

河姆渡文化

浙江省余姚市

距今约七千年左右

马家浜文化

浙江省嘉兴市

距今约五六千年

良渚文化

浙江省余杭市

距今约四五千年

屈家岭文化

湖北省京山县

距今约三四千年

珠江流域文化区

石峡遗址

广东省韶关市

距今四五千年

百越文化

——

——

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红山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距今五千年左右

牛梁河遗址

辽宁西部地区

发现庞大的积石冢、女神庙和女神头像等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

1.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一、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如果某个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数千年以前。

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与封建礼教相结合,标榜同宗同姓,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那样,还有古时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

三、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在历史中有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也有臣子被皇帝赐予“国姓”,因此姓张的不一定都是汉族,姓慕容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2.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一、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

二、以国邑为氏。

三、以官职为姓。

四、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

五、以排行次第为氏。

六、以爵号、谥号为氏。

七、以居住地为氏。

八、以职业或技能为氏。

九、以事为氏。

十、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

十一、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称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

3.谈谈名与字的关系。

一、名与字意义相同。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关。

三、名与字意义相反

四、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

六、取于古语或成语等情况。

2.简述中国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其产生一般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此时的姓多带女字旁。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

《左传·隐公》: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践者无氏。

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其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随之变化。

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公孙鞅”,也可称“卫鞅”,后来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

这即是“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而女子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

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姬等。

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周幽王的褒姒,本人姓姒,来自褒国;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来自齐国,故可称“卫姜”或“齐姜”,甚至在卫庄公死后还可因卫庄公的谥号而被称作“庄姜”或“卫庄姜”。

“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用词,因为周代时嬴姓的秦国和姬姓的晋国世代通婚,而晋鲁两国因为同姓姬而不能联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姓与氏大约在秦汉世代混合为一。

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这表明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已毫无意义了。

第五章汉字

1.简述汉字的产生过程。

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

一是说,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说,

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说,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仓颉造字说早在战国末期已经广泛流传。

据古籍记载说仓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在社会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十分低下的原始阶段,由一个人创造发明一种文字是根本不可能的;从文字的产生来看,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因此,仓颉造字说是不足信的。

但是我们也不应当完全否认仓颉和文字的关系。

从前边的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窥到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些信息。

所谓“奎星圜曲之势,龟纹鸟迹之象”,实际指象形符号;所谓“博采众美”实际是指图形之美。

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原始社会有很多氏族,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某些图腾。

他们把这些图腾当作本氏族的名称或徽号,往往在常用器物甚至自己身上画出来,以示与其他氏族的区别。

后来,各氏族联合成部落联盟,器物上就涂画有多种图腾。

我们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都绘有花纹和图形,这其中就可能有不少图腾。

如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在出土的彩陶上就画有野鹿、野马、大鱼、青蛙等,这些图形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除此之外,许多遗址中的陶器的外口沿上,都刻有许多笔画比较简略的符号,可能代表了器物的数量或是器物主人及制陶工的标志,这些符号似乎是汉字的雏形,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里的一些符号。

这些图形和符号对文字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

古人所说的仓颉,很可能是一个原始部落,或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扩大交往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吸收和整理了其他部落的图形和记事符号,称为当时文化最先进的原始部落之一。

从“仓颉是黄帝史官”推测,不妨认为仓颉是黄帝部落的一支。

2.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一、写实主义精神。

二、人体本位精神。

三、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第七章宗教信仰

1.简述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的过程。

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又叫“释子”。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不一,大致说法有以下几种:

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秦始皇时传入说、汉武帝时传入说、西汉末年传入说和东汉明帝时传入说等。

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是比较可信的。

佛教初入中国,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神灵来崇拜,跟神化的黄帝、老子一样,在朝廷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家里供奉,民间还没有什么人信仰。

从文献记载看,汉桓帝可能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曾在宫中建立黄老、浮屠之祠。

最早出家信佛而又见于记载的汉人是汉灵帝时的严佛调,此时已是东汉晚期了。

至于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国时代的人了,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和尚。

可见佛教初来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2.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有了突出的发展,表现在:

一、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

二、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

三、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四、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五、在思想信仰方面,已部满足于前一时期只求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极乐世界)。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有如此突出的发展的原因是:

一、社会基础: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

二、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谈。

三:

阶级基础:

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

2.佛教在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这是因为隋唐帝王笃信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持佛教发展的政策,在全国各地广建寺院,剃度僧尼。

而唐代前期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经济富裕、文化繁荣、武力强盛的帝国,对各种宗教都采取了极为宽容和大力提倡的政策,佛教本身也极力向民间渗透,在教义和礼仪方面努力适合中国民众的需要。

这个时期佛教的特点是:

一、佛学大盛。

二、寺产丰肥。

三、宗派林立。

2.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与中国哲学史。

二、佛教与中国文学。

四、佛教与中国语言。

3.道教产生的渊源有哪些?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

它正式形成的时间晚于佛教,但渊源却很早,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始宗教和巫术。

二、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

三、阴阳五行学说。

四、黄老学说。

4.基本特点:

一、道教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

二、它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三、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等几个层次;

四、它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列举道教的宗派。

5.道教因产生的渊源不同,内部早分化成两大派:

丹鼎派和符箓派。

但这两派不过是就其宗教活动形式不同而做的区分,各派并无严密的组织系统。

丹鼎派:

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

符箓派:

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其特点。

远在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与天师道一并流行。

楼观派:

以起于楼观台(今陕西省周至县)而得名,相传创于三国,盛于北魏,经历代流传,到元代并入“全真道”。

这一派内外丹兼修,又以符箓召神驱鬼,为人治病。

为了与佛教对抗,该派极力主张“老子化胡”说,认为老子出关教化胡人才形成佛教。

茅山派:

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市)为其修炼地而得名,主要以符咒降神驱鬼,也兼修炼丹术和导引术,到元代归入“正一道”。

上清派:

由传授《上清经》而得名,成于晋末,历代流行,元代归入“正一道”。

这一派主张存思内修,不重视炼丹。

灵宝派:

因传授《灵宝经》而得名,由葛玄、葛洪创立,甚重斋法仪规,南朝道士陆修静以此为主,改革道教,创立南天师道。

南、北天师道在发展中逐渐合流,到元代形成比较统一的正一道。

至此,正一道与金代创立的全真教,成为长期并行的两大教派。

金代,在北方产生过“太一道”、“真大道”等教派,但流行时间较短,影响微弱。

正一道:

是以天师道为主,融合上清、灵宝、茅山等派形成的一大教派,保留了符箓派的许多特点。

该派以江西的龙虎山为传道基地,历代天师均为张道陵后裔,唐宋以来,受到皇室尊崇。

元大德八年,第38代天师张与材受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

这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天师世袭,明代很盛。

全真道:

创于金代,其创始人为王重阳,号“重阳子”,本为金熙宗时的武举,因郁郁不得志,遁入空门,弃家修道,在终南山自筑坟墓居住,称“活死人墓”,自称遇神人教授修炼秘诀和仙术,往山东地区传道,收马钰和孙不二夫妇以及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郝大通等七人为徒,世称“七真”。

这一派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不重符箓,也不烧炼,专重养生修性,但道士必须出家。

至元代丘处机掌管全国道教,全真教获得巨大发展。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召请丘处机,封为“长春真人”,赐号“神仙”,居北京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掌管全国道教,其西行事迹,由弟子整理为《长春真人西游记》。

6.简述道教的发展。

道教之所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并取得某种成功,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从战国到东汉末年已经流行了四五百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民族根基。

道教所信仰的神祗,都从远古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天文地理等诸家学说中演化而来,为中国民众所熟悉。

二、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

三、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

7.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信仰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和古代神话,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儒家思想和佛教精神,构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给予了巨大影响。

首先,道教的某些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因而对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某种贡献。

如炼丹,实开中国冶炼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先河,火药的发明与利用即与此有关;采药治病,促进了中国医药的发展。

其次,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的直接来源,其养生理论仍是当今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第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想像力,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李白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封神演义》、《西游记》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八仙故事”等,都直接以道教神仙活动为题材。

第四,在民间习俗方面,不少传统节日渗入道教内容,许多道教神仙如玉帝、王母、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等在民间有普遍信仰,给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深刻的影响。

9.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虽然比不上佛教的影响那么深广,但依然是不能忽视的。

一、伊斯兰教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了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

二、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八章古代教育

1.中国的书院文化。

书院的发展过程。

书院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些相当于今天的私立大学,是从古代的精舍、精庐、学馆发展而来的,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其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都与国子监与太学等有重大区别,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据地方志记载,最早出现的书院是唐开元年间遂宁人张九宗创办的书院,但只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而不是一个讲学授徒的机构。

其后,史书记载的于开元年间设立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都设在宫中,也不用于讲学,而是整理和校勘国家藏书的场所。

直到唐代的中晚期,一些私人建立的书院才开始教授生徒,引发了教育书院的诞生。

教育书院的出现和兴起是在宋代初年。

宋王朝建立以后,初步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但是,朝廷的主要精力还用于征服南方仍在割据的地方政权,无暇顾及文化教育问题,官学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后周遗留下来的国子监不过是一个空架子。

而散居于草野之中的那些读书人,由于国家的初步统一和安定,又产生了强烈的进身要求,希望通过读书获得功名。

书院教育就在这种历史契机下开始兴盛起来。

宋朝统治者看到这些民办书院为之解决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维护它的统治,于是从政策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这就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一个高潮。

此时出现了一些大的书院,如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茅山书院等。

但为时不长,北宋的书院就沉寂和冷落下来。

其原因是宋王朝把兴办教育的重点逐渐转向官学,一方面是书院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其内政和外交的大量需要,另一方面是北宋的一些名臣如范仲淹、王安石等大力兴学,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多数读书人看到通过官学才有进身机会,自然不往书院求学,书院教育也就冷落下来。

南宋时,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

这时,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并亲自讲课,指导生徒,各地纷纷效法,蔚然成风,书院有了迅速的发展,数量众多,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二个高潮。

当时的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四个书院,因张栻、朱熹、吕祖谦和陆九渊的主持,称为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被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元朝征服对书院的政策,一是提倡利用,二是加强控制,尽力使书院教育官学化。

元朝建立以后,首先由中央征服在燕京设立了太极书院,这是一所官办的书院,与南宋书院的性质已截然不同。

及至统一江南以后,许多南宋名儒不愿在元朝政府做官,退居山林讲学。

元朝政府也不强其所难,反而给予鼓励和支持,因此,元代书院也比较兴盛,但元朝政府把书院的领导权控制在手里,书院的领导人和管理人员由政府委派,或经政府批准。

明代初年,转而注重官学,提倡科举,书院又一次衰落。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以王守仁、湛若水等为代表的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成为书院教育的第三个高潮。

这一阶段书院教育的特点,就是学术活动与政治活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其结果是政治活动威胁到封建专制统治,于是书院屡遭禁限。

著名的“东林学案”即发生在无锡的“东林书院”。

当时书院的主持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以东林书院为中心,“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专权的宦官头子魏忠贤,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听讲,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因而被视为“东林党人”遭到残酷的镇压。

苏州的“五人墓”和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记述了苏州东林党人与魏忠贤阉党激烈斗争的历史事实。

清朝建立之初,怀疑书院为群聚党徒之所,曾极力加以抑制。

直到雍正十一年才准许在各省省会设立一所书院,领导人由政府任命,经费由国家拨给,教育为科举做准备,这已完全成为官办书院了。

书院的教学方式。

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历代官学并无太大不同,但因为书院的发达与宋代的理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也可以说,书院和理学是互为表里。

其基本教材仍是《四书》、《五经》,辅助教材和参考读物则是理学家们的著作和语录,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伊川语录》、朱熹的《朱子语录》、王守仁的《传习录》、湛若水的《心性图说》等。

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学。

各个书院都很重视学生自学。

朱熹为此提出了六条读书原则:

居敬持志(讲学习态度);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讲学习方法);切己体察,着紧用力(讲领会方法)。

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

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所谓“讲会”,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斗争。

“讲会”中最著名的就是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

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书院的组织。

书院的组织结构,开初比较简单,官学化以后,日渐复杂。

以清代大书院为例,设有山长(也称洞主、洞正、主洞、院长、教授等)、副山长、堂长、管干、典谒、经长、学长、引赞、伙夫、门斗等行政和教学管理人员。

山长是书院的最高负责人,管理全院事务,聘请海内名儒担任;堂长主管教务;管干负责财务和后勤;典谒负责接待;经长分管习经;学长分管习事(礼、乐、射、御等);引赞负责接引来宾;伙夫负责膳食;门斗负责门卫和夜间巡守。

学生在院中分斋学习,斋即今天的教室。

各斋的功用不同,有的专供习文,有的专供习武,有的供习艺等。

书院的学规明确而又严格。

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历代书院大都依此行事,也有增订和补充。

清朝康熙年间,贺来汤入主白鹿洞,拟定七条学规,分别是:

专心立品、潜心读书、澄心烛理、虚心求益、实心任事、平心论人、公心求学,其中有一些直到今天还有借鉴意义。

第九章科举制度

1.简述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教育用于培养人才,官制用于使用人才,而以科举为中心环节。

这就决定了科举制度的某些特点:

一、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都与教育密不可分。

二、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三、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皇帝的工具和奴仆。

四、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贱、官重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科举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历史原因。

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些人甚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栋梁,至今仍有巨大影响。

从不拘资历,以才取人这一点上,科举也有其可取之处。

2.宋代是我国科举制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礼部的考试,主考官直接由皇帝任命,而不是按例由礼部侍郎担任。

二、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对那些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决定录取的名词。

三、到宋神宗时,又于国子监内实行三舍法取士。

由于理学在宋代的发展,宋代的科举选官特别注重考生对理学的理解和运用,理学便逐渐成为后来科举取士的最高标准。

3.科举的流弊与功过。

科举的弊端:

一、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二、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名额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比较正直一点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到了明清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

人们为了应试不得不学作八股,人的灵气和才思全被湮没了。

且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如清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江南乡试,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考舞弊案了。

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如永乐皇帝的“以宽压暴”。

科举制的意义:

由于它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国家和民族在缓慢的历史进程中使用了较为广泛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多为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

而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佞之徒,多数不是通过科举考试上台的,如唐代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