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629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docx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

申论答题技巧的得分要点

(来源:

中政申论)

申论答题技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分值最重,耗时最长,发挥余地最大。

如果能够清楚申论作文的得分要点,那么就相当于抓住了答题技巧的蛇七寸,任你怎么玩弄,申论作为高分都属于你。

那么什么是答题技巧的得分点呢?

申论主要考察三个部分:

结构,论证和语言。

得分点主要有以下八条:

一、文章是否完整,是否有标题、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内容。

二、是否引用材料中的语言、例子。

三、第一段是否符合申论“三段论”要求(第一段是申论阅卷的重点)。

四、是否清晰明确提出正确、符合主流的论点。

五、是否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六、论证手段是否丰富(如:

数字,归纳推理等)

七、论证逻辑是否清晰。

八、是否有标称性语言(如:

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另外特别注意:

第一,申论文章不是“高中议论文”,即不满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模式,而其结构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效果是”模式。

这一套路将在两个经典申论套路中详细说明。

第二,申论有卷面分数,包括字体清晰和字数要求,但最多扣分不超过5分。

第三,得分点中并没有提到对策得分,对策只是作为论证手段的一个方面,切勿本末倒置,胡乱拼凑。

第四,申论文章并没有区分什么“议论文”和“策论文”,这些只是某些人臆造出来的。

第五,省部级和地市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提出论点的高度和论证手法的深度。

第六,文笔很好固然重要,可以把文章写的神采飞扬,但必须注意到申论语言要符合官方要求,该“官方”要“官方”,做到收放自如。

领会到这些得分要点,那么也就抓住了申论的“七寸”,书写申论作文就会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申论阅卷经验,信不信由你,反正都是真实的

2011-06-1317:

31

事先声明,从人人网转的,真假大家自己辨别~~

大家一想到申论,就想到了千字文,辅导班主要也讲千字文,但是通过我老师和师兄弟多次申论阅卷的经验,以及我参与阅卷的亲身体会,申论拉开档次,最重要的是在前两道题,而不是最后一篇文章(当然了,你要是最后那个实在写得太砸,那也肯定over)。

申论都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分成几个组,每组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如果你写到格子外头去了,阅卷老师就看不到了。

80%以上的老师根本都没有看过申论试题和给出的材料,只需要记住答案要点就可以上阵了。

每组都有组长。

大家首先进行试评。

一人20份卷子,评过之后统计时间和分数分布区间,每道题根据分值的不同划定出一个误差区间。

正常情况下,一道题会有两个老师阅卷,他们给出的分数可能有高有低,如果分数差在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为该题的分数;如果分数差超过了误差区间,那就要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

电脑会自动统计出该组的三评率,如果三评率超出了规定范围,则证明这个阅卷组对于阅卷没有达成共识,对不起,前面所有的工作白费,重新停下来,大家统一规则,然后重新试评20份,误差率合格了,再重新阅卷。

想想吧,如果因为你个人的原因,分数误差大了导致全组停工试评从头再来,那是多大的罪过啊!

所以,阅卷老师们都会心照不宣的在中间分和安全分上徘徊,以免出现招人白眼的状况。

枪打出头鸟,每个老师所有给出的分数都是在电脑终端有统计的,如果给出的分数太高,或者高分太多,或者中间分数太少,那巡视员就会把这个老师叫到电脑终端屏幕前,让他看分数曲线,然后温和的说一句,要不然,你们组再试评一下?

为了集体荣誉,绝对不能重来啊!

所以,大家都会努力的向中间分靠拢。

那什么是中间分和安全分,举个例子,一道20分的题目,可能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也能打个14分吧,哈哈,错啦!

一道20分的题目,中间分是10分,标准误差是3分,也就是说,万一一个老师给该题打了10分,那你作为另一个阅卷老师,最高打到13分,最低打到7分。

但是,万一你觉得挺好的文章,另一个老师只给八九9分,你打13分就超了啊!

所以,保险一点,打个11分总不会错,就算另一个老师觉得该题答得不好,也不至于给到7分以下或者14分以上了吧。

这就是一个阅卷博弈,经过这样一番博弈,大家的默契就是:

一般的,给8-9分;还不错的,9-10分;不怎样的,7-8分;非常差的,6-7分;非常好的,10-11分。

打到6分以下的低分或者13分以上的高分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很难很难。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是100分的申论才只得了四五十分的原因啦。

那我为什么说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呢。

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太没谱了,老师就是觉得文章写得好,也不敢给高分。

所以,临考不到一个月,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那什么是采分点呢?

说起来也挺荒唐的。

阅卷组拿到申论答案以后,会根据题目分值将答案进行分配。

比如说09年国考申论第一道题吧,具体的细节有点记不太清楚了,20分由结构分2分,采分点16分(八个点),主观分2分构成,大概是只要能答出“文段说了两件事情”,有个“两件、二层”之类的字样,就能得到结构分2分,用了分号但是没写“两”,就没这2分;然后“粮食安全”“民生”还有什么的,各两分;再有什么就已经记不得了。

反正,其实批卷子到后来,已经麻木到连自己都记不得答案和完整的采分点是什么了。

就是给个中间分安全分,字好一点的看着顺眼一点,有几个点的,就给个9分,字差一点或者采分点少一点的,就7、8分,保证不会出错,误差率也在可控范围,全组的阅卷率很容易通过。

要是后面的大题就更虚了,不可能将好几十分都拆成一个个采分点,所以都是划档给分的,这就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50分的题目,给个23分-27分之间就可以了。

阅卷时间的话,都是在电脑屏幕上阅卷,想象一下,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盯着屏幕一字一字的看枯燥的重复内容,一直到晚上六点。

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基本没什么休息,脖子会酸屁股会麻胃里恶心眼睛会瞎掉,很辛苦的!

所以大家都想快点结束战斗,第一是不要取消成绩重新试评,第二是不要单位时间尽量多批一点。

而且组员之间和各个组之间也都有无声的较量,每个人的业绩量都是清晰可见的,你批得少,那就是赤裸裸的偷懒了,会遭人鄙视的。

相对来说,新手阅卷时间都比较长,反复看反复找,还要斟酌给多少分,一道200字的题目可能要阅15-30秒,这样单位时间内阅卷量就会非常少,电脑终端那里显示你的工作量和单位效率都很可怜,经过一会儿的磨练,新手就会逐渐赶超老手,争取每道题五六秒的速度,甚至更快。

400字的题目,阅卷大概是8到10秒。

最可怕的是800到1000字的大文章,阅卷时间老手差不多12秒,新手也会在16秒左右结束战斗。

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花两个小时写的东西,阅卷老师统共用不上30秒,已经决定了你的生死,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秒杀!

哦,对了,还有一点,为了便于规范统一,采分点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稍加改装整理。

除了十七大或重要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的别的词汇是不太可能成为标准答案中的采分点的。

但是完全照搬大段原文那也是死定了的。

所以,如何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字眼,然后把他们拼到答案中,是练习的关键。

某些参考答案脱离材料天马行空的提对策,即使可行,也不会是采分点的。

 

过来人谈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复习心得

首先应该承认,申论难。

一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

2007年土地问题,52分;2008年人与自然,47分;2009年经济发展,却硬生生的与前几年构成了等差数列。

  难道我越长越糊涂了?

当我得知分数后,内心的难受无法形容。

  怎样面对曾经信任自己的网友?

我在网络上气吞山河点评别人的申论,如今自己才考了这么一点可怜的分数,被我点评过的人该做何感想?

不懂装懂,好为人师,烧包透顶,大傻冒,深井冰。

  又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亲友?

对我存期望的,我让他们失望;更多的是一般朋友和同事,他们会觉得这小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高自大,其实水平也不咋地,呵呵。

  这都不主要,关键是我该怎样面对自己?

2008年我几乎放弃了行测的复习,专供申论一门。

想想自己来回奔波于洛阳郑州等地书店,各方鉴别寻找优秀复习资料,感觉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想想自己多少个夜晚在机关大院里、光阳广场上、乃至涧河滩边、青龙山上数小时来回踱步踯躅徘徊苦苦思索的情景;又回忆起网络上猴哥的文章被数万次点击,满耳一片称颂之声境况,我真的疑惑、迷茫、不明白:

我觉得我不错呀,可为什么申论考这么一点点分数?

  难道是苍天不公平?

肯定不是!

难道是评卷人有毛病,也不会是,既然让人家评卷,肯定人家是对的。

难道是评卷人把我的好文章疏忽了?

更不可能,猴哥书法还是可以的,文章的标题也很醒目别致。

那是为什么,只有一种解释:

就是自己错了。

  可是错在哪里呢?

难道我一年来的辛苦不仅白费而且还起副作用?

难道我就攻克不了申论考试这个关隘?

想振兴经济恩养百姓的雄心、想利剑出鞘整肃吏治的奇志、包括想金榜题名受人敬仰的私欲难道都要化作泡影随风而去吗?

假如是我不够努力的原因,那么越努力越下降的现实又该如何解释?

  想到几年来,领导对自己器重有加,自己对工作却是应付了事,到如今工作上平淡无奇,日渐沉暮;想到几年来,有诸多热心人关心自己终身大事,给自己介绍的对象不下数十个,然而自己却眼高过顶,任机会一个个飘走,而今年奔三十,一无所有,想找到终身伴侣愈加困难,不说自己孤苦凄凉,也连累老父亲牵肠挂肚。

突然想起了诸葛亮的话:

“。

年以志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空庐,将夫何及?

  10日中午,躺在床上,接了一个电话后,感觉无法入睡,像身体内有一阵风刮过似的,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我得承认,申论难,很难,非常难。

  再难,我也要战胜它!

  人这一生总要干一件令自己自豪的事情吧,面对先人该如何告慰?

以后面对自己的孩子,又拿什么夸耀?

我年已29岁,人生最有激情最富创造力的时间已经过去,再干别的职业已经不可能,考上公务员恐怕是唯一的出路。

  既然选择从政这条道路,那就不管如何坎坷艰辛,也要走下去的。

但是干成事业能力是必备条件,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充实自己?

国家政策、最新时事、解决办法、在申论复习过程中都能得到涉猎;存在事实、意义根源、各方观点,一篇材料中涵盖了社会百科。

学习写申论恐怕是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

  暂且抚平伤痛,忘却羞耻,平心静气审视自己的09国考,我发现以下几个原因:

  1、平时练习和申论考试脱钩。

平常一篇练习,我一直致力于出精品,所以投入大量时间,加上构思天天时评一篇要用3小时,真题则要5小时以上,看起来花团锦簇,实际一到考场上时间紧,功力不够,就显出是花架子了。

像第一题概括题,由于太想写好,用了很长的句子,结果发现语病也不敢改。

  2、文学色彩太重。

文采好是好事,但是文采太好也不是好事。

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都不是有名的文人,“二王八司马”倒是文人主政了一小段时间,但很快就下了台,而且处境悲惨。

我的申论大作文题目是“二十一世纪,看中国创造”——像一篇演讲稿啊——为什么不写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呢?

我开头第一句话是“东莞的林老板,近来比较烦”,后来又在文章中大量引用领导人讲话,文章说庄不庄,说谐不谐。

申论语言的风格是准确,平实,我犯了大忌。

  3、受思维定势影响。

在平时复习中,我得出结论:

申论第一题要求的“主要问题”是只有一个的,因为一般说来一则材料只能反映一个主要问题,在今年的国考题目中,第一题又是概括“主要问题”,但是这里的主要问题就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了。

在第一题题目要求中已经明确说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最后地市级的大作文也要求“就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文章”。

但我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只能面临一个主要问题。

搜索枯肠把工农业协调发展,产业机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面临国外竞争压力等问题概括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己还自鸣得意。

浪费时间,做负工。

其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使不完整也还可以比较全面的涵盖全部问题,可惜我接下来的陈述偏离了题目要求。

我说了四个排比句“由。

向。

转变”,这是问题吗?

这是对策啊猴哥!

  4、不学习新知识。

平常只重视研究申论答题方法,并不关心太多的时事,偶尔在天天时评和网络上对目前的油价、粮食、周老虎等事件一知半解,其实可以说是闭门造车了。

导致自己知识陈旧,今年国考考了粮价问题,可叹我枉是经济专业毕业,回答的也是差三落四。

  原因分析完了,接下来写对策:

  首先,要进行卡时间模拟考试训练。

利用真题练习组的练习计划,争取每周练习一篇申论真题,而且争取按时间完成。

平时要参加能参加的省考,花一些报名费和路费多赶赶考,只有练习当成考试,才能考试如平时。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努力适合申论要求。

文学语言适当有就可以了。

要有意识的在练习中强化规范意识。

虽然我能发现别人的语病,但是自己的也要能够发现。

我计划春节期间把自己以前写的申论再重新改一下,自己点评自己的文章。

  再次,继续揣摩申论的答题方法。

尤其是深入理解题目要求。

以前的方向没有错,我说过的话也对——要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不要偏题。

但是发现问题并不代表我就解决问题了,事实证明我更需要努力。

高守国的见解、里司令的见解都是真知灼见,可惜我推荐网友重视,自己却放松了学习和思考。

  最后,要多关心时事。

改变以前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多看报,多思考,深入思考,多和考友交流,多从网络、报纸、书籍资料中查找,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小猪薇儿曾说过我的申论比较老旧,我以前不太注意。

当公务员不与时俱进肯定是不行的。

怎么提高呢,我想了,要多写,以后要多在论坛上发表文章,或者把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写下来放在QQ空间。

然后自己在回头看,多练手才不生,才不致眼高手低。

  文章的前半部分是感想,后半部分又成了策论,晕!

2011年申论备考:

申论写作十大经典开头

一、申论文章开头之铺开型

  文章的开头采用铺开型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

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

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

一点一点铺陈开来。

此所谓“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经典开头一:

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命脉》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征用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可以说,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大力做好土地征用工作。

  经典开头二:

2007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出路——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

  听证会制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决策的利益协调度、民主化方面。

自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以后,各种听证会层出不穷,如:

铁路票价上下浮动听证会、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鞭炮禁放听证会、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等等。

至此,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成为社会焦点。

但是,近年来,在听证会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听证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点评:

铺开式的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和阅卷人刚开始接触第一段就知道你在写什么开头第一句话用叙述语言,进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直接把政策性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然后在逐一打开“议论”的口子,所以,如果要用铺开式的方法写文章,必须开头要开的好,展开议论只要有三种方法:

正面议论、反面议论和正反对比论。

正面论证即平铺直叙、正面建立论点的方法,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套路。

 二、申论文章开头之引用型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经典开头三:

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人与自然》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绿树掩映、清水环绕的村庄和小山村明亮的月亮却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

时至今日,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怒江,又面临水电开发的争论。

开发还是不开发?

社会呼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经典开头四:

2007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参考例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

  马路摊点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

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北京市的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点评:

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引言式”,文章的开头一般要求就是要引人注目。

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杜甫《水槛遣心》和宋朝诗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例文二中引用了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诗句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的文章表达显得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申论文章开头之比喻型

  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喻”,这样的开头会使得语言表达的精确贴切,拿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地告诉读者,使人消除晦涩之感,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概括的抽象原理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经典开头五:

2005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如何打造“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无疑是棵巨大的摇钱树,将给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

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奥运泡沫”的出现。

奥运志愿者活动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而且对改变中国传统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社会观念的意义更为重大。

从现在开始,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工作也要立即实施。

  经典开头六:

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新的超越。

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点评:

申论中的比喻说明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有所不同。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例文中的“奥运会”比作“摇钱树”,“创新”比作“源泉”,这两个比喻它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要求准确,但是不得夸张,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允许“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比喻夸张,在申论文章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说明事物形态特征,夸张了,就不能确切地表现事物。

 

申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抄

申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政策类和对策类。

开头的一段好写

第二段是原因分析或者意义分析

第三段是具体对策,这个最好写,看我后面写的就知道

第四部分是总结和升华

对策从12点入手:

(指的是怎样解决问题)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政府应辨证地看待...问题,解决好有什么好处,解决不好什么影响。

政府应将问题纳入重要议程方案,仔细审视..问题,建立年度计划和工作目标并向社会公布,切实解决..问题。

2,加强宣传。

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国家出台相关领域的政策营造和谐的气氛,并对政府,社会和个人形成舆论压力,促进什么问题的解决..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这点我懒得说,你们自己忽悠

4,健全法制,完善制度。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如制定什么什么的标准,为政府的解决什么问题的工作提供指导,使得开展工作时有良法可依有良章可循。

并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采用什么什么的方法等,加大什么什么违法犯规的损失成本等等。

5,改革机制,依靠科技。

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并通过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综合手段,调节和影响什么什么的行为,引导谁自觉建立什么什么的机制。

6,借鉴经验什么的。

国外在解决此问题时肯定会产生好的经验,也会出现过什么问题,所以我们要抱着虚心的态度,耐心的考察他们的东西,在不断深入的比较鉴别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7,信息系统,试点,储备系统,利益协调系统,建立档案什么

写作套路

[题目]

1、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2、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3、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

比较好的题目[例]“处处留意皆民生”、“圆城市低收入家庭安居梦”、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献礼工程”当休矣、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

比较差的题目[例]“加快县域经济创新步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正文]

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

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

问题主要表现在………………..;……………………….;…………………..;……………….。

(说问题时最好用分号间隔)

目前产生的。

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

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

(结合材料)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结合材料)

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结合材料)

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结合材料)

(以下是涉及各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时可供参考的产生原因)

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

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