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153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docx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植物栽培与景观应用试验教学中心商丘学院

蔬菜栽培技术实验指导

田伟李振山

 

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十一、蔬菜学实验、实训

实验一蔬菜种子形态识别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主要蔬菜种子的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的特点,并区别种子的新陈度。

二、实验器材

1.休眠种子:

各种蔬菜的种子(芸苔属、萝卜属、茄科、南瓜属、葱属、豆科、绿叶菜类等)。

2.吸水膨胀的种子:

萝卜、黄瓜、番茄、菜豆、菠菜。

3.新、陈种子:

菜豆、韭菜、印度南瓜。

4.发芽的种子:

蚕豆、韭菜、黄瓜。

5.用具:

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钢卷尺、镊子、刀片。

三、实验步骤

1.种子识别:

根据种子形态学区别的方法,参考主要蔬菜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表,按照科、种识别本次实验所规定的各种休眠的蔬菜种子。

2.主要蔬菜种子解剖:

用解剖针和刀片纵切已吸水膨胀的番茄、菠菜、菜豆、萝卜、黄瓜种子,在解剖镜和放大镜下观察五种胚的形态,并判断有无胚乳。

(1)用感官识别菜豆、韭菜、印度南瓜的新、陈种子。

(2)观察蚕豆、韭菜、黄瓜的出土方式。

四、实验报告

1.识别各种休眠的蔬菜种子,并填写表11.1。

2.比较新陈种子在色泽及气味上的区别,并填写表11.2。

3.指出蚕豆、韭菜、黄瓜的出土方式,并注意黄瓜的带帽出土和韭菜的弓形出土。

4.根据种皮特征如何确定伞形科的播种技术?

5.蔬菜种类不同,萌发出土方式也不同,生产上应如何区别对待?

蔬菜种子形态特征记载表

科名

种名

形状

大小

色泽

表面

特征

种子或果实

有无

胚乳

气味

新陈种子对比

蔬菜名称

颜色

光泽

气味

菜豆

韭菜

印度南瓜

实验二蔬菜种子质量及活力测定

1、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品质测定及活力测定在生产上的意义,并掌握其测定及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材料:

各种蔬菜种子、瓜类和豆类蔬菜吸水膨胀的新种子和陈种子(贮藏三年以上的种子)、红墨水或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2.用具:

恒温箱、棕色试剂瓶、刀片、剪刀、电炉一个、烧杯、量筒、盆、培养皿、纱布、标签、毛巾。

三、方法步骤

1.种子纯度测定

(1)取样:

将样品置于光滑平坦的平面上,均匀搅拌。

然后耙平,使之呈正方形,画对角线将样品分成四等份,除去上下对角线中的种子,将剩余种子混匀后再用划线法分离,如此重复直到获得需要供试之样品重量为止。

(2)测定:

根据种子大小,称出种子2份,每份50(小粒种子)~500(大粒种子),仔细清除混杂物,然后称重计算,取2份种子,取其平均值作为被测种子的纯洁度。

2.种子绝对重量(千粒重)

自纯净种子中不加选择地数出1000粒种子(大粒种子500粒),称重,重复一次,取2份种子,取其平均值作为被测种子的绝对重量。

3.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

(1)发芽床准备:

在培养皿中铺放2~3层滤纸,滤纸浸湿,水量以培养皿倾斜而水不滴出为度。

(2)种子的准备:

从纯净种子中按取样的方法取得平均样品,而后随机连续数取种子2-4份,作为检验样品,每份种子50粒(大粒)~100粒(小粒)。

(3)播放种子:

将种子均匀排放于发芽床中,培养皿贴上标签,注明蔬菜名称、重复次数、处理日期等。

然后将种子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见表11.3、11.4、11.5)在恒温箱或温室内进行发芽。

(4)种子管理:

发芽期间,每天早晨或晚上检查温度并适当补充水分、氧气,发现霉烂种子随时拣出登记,有5%以上种子发霉时,应更换发芽床,种皮上生霉时可洗净后仍放在发芽床上。

在恒温箱底部放一定期换水的水槽,利于保持箱内的湿度。

(5)发芽情况统计:

种子的胚根长大种子的一半时可以认为是发芽的种子。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都作为不发芽的种子:

没有幼根的种子或有根而无芽者;种子柔软、腐烂而不能发芽着;幼根和幼芽为畸形者;豆科有些不发芽也不腐烂的硬粒种子。

4.种子生活力

(1)取样:

用取样的方法随机取两份吸水膨胀的种子和煮死的植物种子,每份100粒(大粒种子取50粒)。

种子去皮,然后沿种胚中央准确切开,取一半放入培养皿备用。

(2)染色:

将种子浸于红墨水(药水比为1:

20)或0.5%~1%的TTC试剂中,红墨水染色在常温下染色15~20分钟,TTC染色于35~40℃恒温箱中染色40分钟。

(3)统计生活力:

取出种子反复冲洗,冲掉多余的红墨水或TTC,然后逐个检查染色情况,分别统计胚部呈红色、浅红色、未染色的种子数。

其中红墨水未染色或TTC染红色的种子生活力强,红墨水染红色或TTC未染色的种子为死种子,胚部浅红色的种子生活力弱,但能发芽。

四、实验报告

1.分析催芽试验和染色法鉴定种子活力的优缺点。

2.比较不同种类种子的生活力,说明生产上选种的依据。

实验三果菜类蔬菜种子的播前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处理在生产上的意义,并掌握果菜类蔬菜种子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材料:

黄瓜、西瓜、番茄、茄子等。

2.用具:

培养皿、滤纸、镊子、烧杯、玻棒、开水、温度表、电炉、恒温箱等。

三、实验步骤

1.温汤浸种

将—定数量的黄瓜种子(约100粒)置于烧杯中,如入55℃温水,水量为种量的5、6倍不停搅拌,并随时加温水,维持55℃水温10分钟;而后加凉水,使水温降至25~30℃,浸泡4~5小时,而后捞出,稍晾;将种子平铺在有潮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皿盖要留一定的间隙),置25~30℃恒温箱中催芽。

2.热水烫种

取冬瓜种子100粒,置于茶缸内加85℃水,立即用另一个茶缸来回倒换,动作要迅速,当水温降至55℃时,改用搅棒搅动,以后步骤同前面温水浸种。

浸种后的种子若不行催芽,于浸完洗净后使水分稍蒸发至互不粘结时即可播种,或加入一些细沙、草木灰以助分散。

另外,经过浸种的种子必须播在湿度适宜的土壤中,若播在干燥土壤中反而不如不浸种。

四、实验报告

1.果菜类蔬菜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如何根据果菜类蔬菜种子的特性确定浸种催芽的条件。

蔬菜种子浸种催芽适宜温度和时间

蔬菜种类

浸种水温

浸种时间

催芽适温

黄瓜

20~30℃

4~5小时

20~25℃

南瓜

20~30℃

6小时

20~25℃

冬瓜

25~35℃

1~2天

25~30℃

丝瓜

25~35℃

1~2天

25~30℃

瓠瓜

25~35℃

1~2天

25~30℃

苦瓜

25~35℃

3天

25~30℃

番茄

20~30℃

8~9小时

20~25℃

辣椒

30℃

8~24小时

22~27℃

茄子

30~35℃

1~2天

25~30℃

油菜

15~20℃

4~5小时

浸后播种

莴笋

15~20℃

3~4小时

浸后播种

莴苣

15~20℃

3~4小时

浸后播种

菠菜

15~20℃

10~24小时

浸后播种

蔬菜种类

浸种水温

浸种时间

催芽适温

香菜

15~20℃

24小时

浸后播种

甜菜

15~20℃

24小时

浸后播种

芹菜

15~20℃

8~48小时

20~22℃

韭菜

15~20℃

10~24小时

浸后播种

大葱

15~20℃

10~24小时

浸后播种

洋葱

15~20℃

10~24小时

浸后播种

茴香

15~20℃

1~2天

浸后播种

茼蒿

15~20℃

10~24小时

浸后播种

蕹菜

15~20℃

3~4小时

浸后播种

荠菜

15~20℃

10小时

浸后播种

主要蔬菜种子催芽所需时间(20~25℃)

蔬菜种类

催芽所需时间

豆类、甜瓜、黄瓜

40~60小时

茄果类、莴苣、南瓜

60~80小时

伞形科、百合科、西瓜

70~80小时

黄瓜浸种及催芽情况记载表

供试种子数

浸种

浸种后出水的处理

催芽

发芽率

发芽势

水温

时间

温度

时间

实验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1.试剂:

2,4-D(2,4-二氯苯氧乙酸)、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乙烯利和95%乙醇等。

2.用具:

量筒、烧杯、试剂瓶、容量瓶和天平等。

三、实验步骤

1.2,4-D(2,4-二氯苯氧乙酸)

准确称取2,4-D钠盐1g倒入20ml水中,搅拌待其全部容解后,倒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到1000ml定容,配好后,再倒入1000ml的试剂瓶中,即得1000mg/L的2,4-D原液,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备用。

在蔬菜生产上,2,4-D主要用于防止番茄、茄子、西葫芦等果菜类蔬菜的落花落果,经2,4-D处理的番茄,果实膨大快,可提高5~7天成熟、并且果实大、种子少、糖分含量高,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浓度适宜:

番茄以10~20mg/L,茄子以30~40mg/L为宜,不同番茄品种对浓度的要求稍有差异,不同温度下,使用浓度也不同。

气温低时使用浓度稍高,气温较高时使用浓度宜低。

(2)方法正确:

方法有两种,浸花和抹花。

浸花:

将配好的药液放在小玻璃杯中,然后把张开的花放入药液中,浸入花柄后立即取出,并将留在花上多余的药液在杯边刮掉,防止因花朵上2,4-D药液过多造成畸形果或裂果。

抹花:

将配好的适宜浓度的2,4-D倒入小玻璃杯中,用毛笔蘸了药液抹到花瓣的蕊柱头上,抹花不易抹匀,抹花的浓度略高于浸花。

两种方法都是只能进行一次,并且是刚开放的花,但不要让药液洒在生长点或嫩叶上以免发生药害,影响生长,经过处理的植株要进行肥水管理。

2.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

称取1g的番茄灵放入95%的酒精中进行溶解,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番茄灵1000mg/L的原液,使用时,取1000mg/L的原液20ml加水980ml,便成为20mg/L的药液,其它浓度依此类推。

番茄灵又叫防落素。

防止番茄落花的浓度一般掌握在20~40mg/L,低温季节使用浓度为35~40mg/L,高温时以25~30mg/L为宜。

番茄灵一般采用喷花法,将配好的药液灌入小喷壶中,在每个花序开放2~3朵花时,往花序上喷洒药液,以喷湿花朵为最佳,避免把药液喷到嫩叶上以免产生药害。

一个花序最多喷两次,一般需4~5天处理一次,此方法省时省工效率高,经过处理的番茄果实膨大,生长较快,单果重增加,有利于早熟丰产。

3.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

易溶于水,目前国产的乙烯利为40%的水溶制剂,使用时,只要先计算好所需要的浓度与体积,现用现配,方法简便。

乙烯利是一种抑制剂,能促进瓜类蔬菜雌花的形成。

在黄瓜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用100mg/L的乙烯利喷施1~2次,可于4、5节连续出现雌花,在第3片真叶展开时用200mg/L的乙烯利进叶面喷雾,喷施乙烯利后,需增加追肥量,否则容易化瓜。

经乙烯利处理后能减少雄花数目,所以也可用于杂交去雄。

有些瓜果类蔬菜经乙烯利处理后,能提前成熟,提早上市。

用1000mg/L的乙烯利涂抹绿果,能提前3~4天成熟,或用2000mg/L的乙烯利溶液浸泡绿熟期番茄,捞出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熟,果实可提前4~5天转红。

四、实验报告

1.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重要种类?

及在蔬菜上有哪些应用?

2.列表比较以上几种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时间、浓度与效果。

实验五园艺植物育苗营养土配制及床土消毒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园艺植物育苗营养土的组成成分、配制及床土消毒方法。

二、实验器材

园土、腐熟有机肥、无机肥、药剂、铁锹、四齿等。

三、实验步骤

(一)营养土配制

园艺植物营养土的配制是将园土、腐熟有机肥及无机肥等按一定比例混匀制成适宜园艺植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培养土。

营养土配制原则上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园艺植物营养土的成分包括肥沃的园土、腐叶土、充分腐熟的粪及其他农家肥、有机质堆肥、河泥、塘泥、炭化稻泥;草炭、稻壳等有机物,并加入适量化肥、农药等。

园土要选用肥沃、无病菌虫卵,最好是无种植过与所育秧苗同科植物的并充分熟化的菜园土,过筛备用。

不可用生土,因其理化性质较差,且微生物群落不好。

有机肥可选用充分腐熟的马粪、鸡粪、猪圈粪、秸秆肥等优质肥料,并打碎过筛。

切忌用生粪、块粪,以免发生烧根。

有机肥和园土按4:

6或3:

7的体积混匀,最好加施些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磷酸氢二铵等无机肥,以保证营养土营养充足。

营养土还分为播种用营养土和分苗用营养土两类。

播种用营养土应配制得疏松轻软一些,以利于幼苗发根及拔苗抖土。

园土五六份、有机肥四五份,若土质较黏可掺人适量锯末、稻壳、炉灰渣或多掺些腐熟的马粪等。

分苗用营养土其土质应有一定黏度,以防止囤苗、起苗时散坨。

园土六七份、有机肥三四份,若土壤沙性大可掺入一些牛粪或黏土。

亦可将营养土做成土方或装入育苗盘、营养钵中使用。

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以及园艺植物种类,适当调整营养土组成成分、配比,以保证育苗营养土质量。

(二)床土消毒

床土需用药剂、蒸汽和微波等方法进行消毒,以药剂消毒最常用;常用的药剂有福尔马林;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用0.5%福尔马林喷洒床土,拌匀后堆置,用薄膜密封5~7d,揭去薄膜待药味挥发后即可使用;50%多菌灵粉剂每m3床土用50g,或70%代森锰锌粉剂40g,拌匀后用薄膜覆盖2~3d,揭去薄膜待药味挥发后即可使用;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和70%代森锰锌等量混合,每m3床土用药60~80g混匀消毒;也可用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合剂或氯化苦及甲醛等药剂进行床土消毒。

四、实验报告

1.按照操作程序,学会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及床土消毒方法。

2.试比较育苗营养土和常规田园土,消毒前后营养土幼苗生长的差异及原因。

3.为什么要进行园艺植物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4.播种用营养土和分苗用营养土有何区别?

实验六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母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工作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

1.试剂:

四水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七水硫酸镁。

2.溶液:

硼酸2.86g/L(1000倍液)、硫酸锰2.13g/L(1000倍液)、硫酸锌0.22g/L(1000倍液)、硫酸铜0.8g/L(10000倍液)、钼酸铵0.2g/L(10000倍液)、EDTA-铁30g/L(1000倍液)。

3.用具:

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试剂瓶、移液管、吸耳球、洗瓶、牛角勺、塑料桶、标签纸、硫酸纸、毛刷、洗衣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表11.6,园试配方,浓缩10倍)

(1)列出配方中各化合物的用量。

(2)根据浓缩倍数和体积计算各化合物的用量。

(3)划分A、B母液。

(4)分别称量,溶解,定容。

(5)贴好标签(母液的名称、倍数和元素组成)

园试配方营养液母液配制(A、B,10×,1L)

列配方(g/L)

Ca(NO3)24H2O

KNO3

NH4H2PO4

MgSO47H2O

0.945

0.809

0.153

0.493

10×用量(g/L)

9.45

8.09

1.53

4.93

划分A、B母液

A

B

溶解配制

各溶解在500ml水中混合

各溶解在500ml水中混合

贴标签

A10×  N、K、Ca

B10× N、P、Mg、S

营养液名称

营养液名称

班级、组别、配制日期

班级、组别、配制日期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表11.7,阿农通用配方,50倍,1L)

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阿农通用配方,50×,1L)

列配方(g/L)

硼酸

硫酸锰

硫酸锌

硫酸铜

钼酸铵

EDTA-Fe

2.86

2.13

0.22

0.08

0.02

30

间接母液倍数

1000

1000

1000

10000

10000

1000

50×用量(ml/L)

50

50

50

5

5

50

稀释配制

分别稀释在100ml水中,混合,定容,摇匀

贴标签

C  50× B、Mn、Cu、Ze、Mo、Fe

营养液名称

班级、组别、配制日期

3.工作液的配制(表11.8,1个剂量单位,1L)

(1)根据母液倍数和工作液的剂量单位(S)计算各母液和水的用量。

(2)先加入40%的水,再加入A母液,摇匀。

(3)随水加入B母液,控制总体积在80%左右,摇匀。

(4)随水加入C母液,补足水量,摇匀。

配制1L工作液各母液的用量

母液

A(10×)

B(10×)

C(50×)

用量(ml)

100

100

20

780

四、实验报告

1.列表配制日本山崎黄瓜营养液,要求A、B母液100×,1L,C母液200×,1L,工作液为0.5个剂量单位,50L,配方如下:

四水硝酸钙:

826mg/l

硝酸钾:

607mg/l

磷酸二氢铵:

115mg/l

七水硫酸镁:

485mg/l

2.母液划分的依据及实际意义。

3.配制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环节。

实验七无土栽培基质的识别与理化性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无土栽培基质的分类方法,掌握主要基质的理化性状,掌握无土育苗和无土栽培基质复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器材

1.常用无土基质:

包括蛭石、珍珠岩、草炭、炉渣、陶粒、岩绵、砂、锯末、炭化稻壳、腐叶土等。

2.实验设备及用具:

酸度计、pH试纸、电导仪、卡尺、烘箱、天平、台秤、烧杯(50毫升、250毫升)、硫酸纸、塑料盘、穴盘、25升塑料桶等。

三、实验步骤

1.基质物理性质的测定

(1)粒径:

粒径大小直接影响空气和水的含量以及容重和孔隙等指标。

基质应有各自适宜的大小粒径。

取一定数量基质用卡尺测定基质颗粒大小,取平均数。

(2)容重:

将各种基质装入烧杯中,再放入烘箱烘24小时,取出后称量一定体积,并称取重量,得出容重。

一般认为,基质容重在0.1~0.8g/cm3,效果较好。

(3)总孔隙度:

反映基质中孔隙的状况,总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孔隙度大,基质容纳空气与水的量大,反之则小。

孔隙度大小对植株根系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一般基质总孔隙度在54%~96%范围内均可。

(4)大小孔隙比(水气比)大孔隙一般孔隙直径在1毫米以上,主要作用是贮气。

小孔隙是指直径在0.001~0.1毫米的孔隙,称为毛管孔隙,贮水称为毛管水,主要作用是贮水。

一般大小孔隙比(气水比)保持在1比2~4范围宜。

2.基质化学性质测定

基质化学性质包括:

酸碱度、电导率、缓冲能力、阳离子代换量和其他化学成分等。

(1)酸碱度:

酸碱度表示基质的酸碱程度,取3份基质按照体积比各加5份蒸馏水混合,充分搅拌后测定氢离子浓度(pH值),取平均值表示。

(2)电导率:

又叫电导度,表示基质中已经电离盐类的溶液浓度,一般用mS/cm表示,测定方法同酸碱度。

四、实验报告

1.根据测试和计算结果,列表表示供试基质及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

2.提供几种适合穴盘育苗(工厂化)的复配基质。

3.如何按照基质的理化性质复配基质?

4.园艺植物无土栽培中常用基质有哪些种类?

各有何性质?

实训一瓜类嫁接育苗技术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学习掌握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生产。

二、实训器材

1.黄瓜苗:

(1)第一片真叶展开的苗

(2)子叶由黄变绿的苗

(3)子叶平展的苗

2.南瓜苗(黑籽南瓜、中国南瓜):

需第一片真叶展开的苗。

3.用具:

刀片、竹签、二重皿、嫁接夹

三、实训步骤

1.靠接法又称“舌靠接”、“靠插接”。

靠接法嫁接的嫁接苗后期去夹断根工作繁锁,接口处愈合不牢固,但靠接苗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因此,仍是目前被采用的主要嫁接方法之一。

(1)砧木的准备:

靠接法砧木应比接穗晚插3~5天,即砧木比接穗晚浸种催芽l~2天。

第一片真叶半展开,下胚轴长度在6~7厘米之间为嫁接适期。

嫁接时先用刀片或竹签剔掉砧木的生长点,在子叶下方l厘米处呈30°~45°角向下斜切一刀,切口长度0.5厘米左右,深度要达到下胚轴粗的l/2左右,切面平滑。

(2)接穗的准备:

接穗应比砧木早播35天,印接穗比砧木早浸种催芽l2天。

当子叶充分展开、真叶显露时为嫁接适期。

接穗的削法与砧木相反,在距生长点l1.5厘米处向上斜切,深度为下胚轴粗度的3/5~2/3,切口平滑,切口长度0.5~0.6厘米,切口不可过长。

过长容易在断根后产生不定根,愈合较缓慢,且嫁接后期易折断。

(3)嫁接:

将接穗切口插入砧木下胚轴的切口,使二者紧密结合,从接穗的一方用嫁接夹固定,使嫁接夹夹板平面与切口平面垂直。

(4)断根:

靠接后l0~15天伤口基本可以愈合好,从接穗外部表现来看,其第一片真叶已展开,需进行断根。

在断根前l天捏扁接穗的胚轴,破坏其维管束,第二天在接口以下l厘米处下刀断根。

断根以后,视接口愈合程度酌情去掉嫁接夹。

2.顶插接法又称“斜插接法”、“插接法”。

顶插接要求嫁接后管理条件严格,但后期伤口愈合牢固,不易折断,现被广泛采用。

(1)竹签的制备:

选竹织针或竹片削成单面半圆锥形竹签或双面楔形竹签。

楔形面要求平滑,长度0.5~0.6厘米。

竹签直径视接穗粗度以及砧木粗度而定,一般直径为0.1~0.2厘米。

(2)砧木以及接穗的准备:

这种方法要求砧木比接穗早播种35天,即砧木比接穗早浸种催芽6~7天。

当砧木苗高6~7厘米第一片真叶半展开、宽度不超过l厘米时为嫁接适期。

此时黄瓜心叶刚刚显露,子叶展平。

嫁接时用竹签剔去砧木生长点,然后用竹签从一侧子叶基部中脉处向另一侧子叶下方胚轴内穿刺.到竹签从胚轴另一侧隐约可见时为止。

扎孔深0.4~0.5厘米,暂时不要拔下竹签,接穗的削袄通常视竹釜的情况而定。

如果是单平面竹签,接穗就应削成单平面,如果是楔形竹签,接穗就削成楔形,在距子叶0.5~l厘米处以30°角斜切,切口长度为0.4~0.5厘米。

(3)相互嫁接:

拔出竹签,立即将接穗插入孔中,使接穗平面与竹签平面吻合。

接穗子叶方向与砧木子叶方向呈交叉状。

3.接后管理:

凡是顶插接、劈接等接后接穗无根的嫁接成活率,除与嫁接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外,最主要因素就是接后的管理水平。

(1)所需设施为给嫁接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冬春季苗床应设置在日光温室、塑料薄膜拱棚等保护设施内,苗床上还应架设塑料小拱棚,并备有苇席、草帘、遮阳网等覆盖遮光物;若地温低,苗床还应辅设地热线以提高地温。

秋延后栽培的蔬菜,苗期多处于炎热的夏季,幼苗嫁接后,应立即移入具有遮阴、防雨、降温设施的苗床内,精心管理。

(2)温度嫁接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接口快速愈合。

多数试验认为,嫁接苗愈合的适宜温度,瓜类蔬菜为白天25~28℃,夜间18~22℃;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接口愈合,并影响成活率。

早春低温期嫁接,应采取增温保l0天,幼苗成活后,恢复常规育苗温度管理。

若采用靠接法,幼苗成活后,需对接穗断根,断根后,温度适当提高,促进伤口愈合,2~3天后恢复常规管理。

(3)湿度:

砧木、接穗维管束连通前,接穗水分来源被切断,仅靠与砧木切面间水分渗透,水分来源极少。

若环境中空气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