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7134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6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

数学导学计划

学校: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中心小学            

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为目的,严格中心校的五认真要求,树立新的教育导学理念,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扎实课堂导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导学质量。

析:

本班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基本上在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5、进一步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简单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

6、学会分段统计的方法,了解复式统计表。

(二)数学思考:

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和认识对称现象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统计意识。

4、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

1、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估算和笔算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中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

2、能运用整数乘除法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对自己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初步的反思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3、经历探索数学问题,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5、在学习中培养计算仔细、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学重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导学难点

1、正确计算(口算、估算、笔算)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改专题

(1)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变数学教学为“数学活动教学”,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数学的能力—画、拼、找、剪、查

(2)改变教师的角色,强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争辨、敢于标新立异的意识与能力——教师:

解放思想、放下自我。

(3)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方法、感悟特点和规律。

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健康向上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设计、启迪、培养。

措施:

1、严格执行导学“五认真”备课时注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推动作用,加强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

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复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导学理念运用与导学之中。

3、导学中注意应用情景导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导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导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6、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7、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8、注重活动与练习形式多样。

 

9、增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11、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12、加强中差生的转化,全面提高导学质量。

课时及进度安排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6课时     1-5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5课时     6-9    

(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5课时    7-10    

(四)统计初步与不确定现象       8课时     11-13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            6课时     14-15    

(六)对称                    5课时     16-17    

(七)总复习                   5课时     18-20

 

导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例1、例2、例3,P3—课堂活动1、2,P5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2、3。

导学目标

1、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计算方法,体会某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捷。

3、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导学重点

探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1页的挂图,口算卡片。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到过体育馆看过比赛吗?

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北碚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

这儿听听,那儿瞧瞧。

发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

能列式表示吗?

3、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主题图和老师谈话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况,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善于集体讨论,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和倾听。

产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

首次探索

出示例1图:

1、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

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计算48×10=?

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中汇报)

生1:

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

生2:

48×9=432,再加上48,就是

480.

生3:

48的10倍是480。

……

师:

你们想出的这些方法都不错,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棒!

3、回忆同学们想出的这些计算方法,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计算?

看懂题意,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

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加以比较,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及时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填一填:

96×1054×885×10

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1、先独立计算。

2、同桌相互说说计算方法,并相互评判。

再次探索

出示例2情景图和左边男孩子的问话:

“一共有多少袋面粉?

你们能帮他计算吗?

1、怎样列式?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与例1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例3:

20×40

1、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怎样口算最简便。

积极动脑,完成知识迁移。

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及时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算一算:

21×2045×3050×32

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先独立计算。

同桌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师:

1、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计算?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说说通过太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

观察并发现算式的特征,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完成P3,P5的课堂活动。

1、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

2、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完成练习一第1、2、3题。

1、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

2、学生看卡片口答。

3、完成练习一第1、2、3。

导学内容

教材P4~例4,P5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9题和思考题。

导学目标

1、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

探讨估算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重温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回顾:

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说一说:

20×30,你是怎样口算的?

主动探索

学习新知

熊猫阿姨的小卖部有许多商品,学校买了11个皮球,大约要多少钱?

你能帮忙算一算吗?

出示例4图:

1、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估算方法。

3、指名说说。

1、先自主探索估算方法。

2、同桌互相说一说。

(1)18×11,买10个要180元,买11个要比180元多一些。

(2)1个大约20元,10个大约200元

反馈练习

练习一第7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算法。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算法。

课堂练习

1、P6~4

2、P6~6,怎样列式计算?

3、P6~5,夺红旗游戏。

解决问题:

P7~8题。

学生先看懂图意,再独立完成3个小问题,最后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1、学生独立连线,说说怎样想、算最快。

2、写出算式并计算。

3、在小组中积极表现,增强集体荣誉感。

4、解决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全班说一说。

 

导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P8~例1、例2,P11课堂活动1、2题。

导学目标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导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导学难点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必须写在十位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

例题挂图。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铺垫

口算:

30×2012×4050×20

40×1610×2353×30

12×412×1025×10

学生独立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例1:

课件出示例题图,

算这些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板书:

12×14

1、可以怎样计算?

(1)先算4盒多少个,再算10盒多少个,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2)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在竖式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

4、重点理解第一步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应该怎样书写。

12

×14

48表示4个12是48

120表示12个10是120,所

168以这个“2”必须写在十位上。

简写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