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276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

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

(1)耕作工具

①原始社会:

石刀、石斧、石犁。

(刀耕火种)

②距今七八千年前:

耒耜。

(石器锄耕)

③商周时期: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

④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铁犁牛耕)

⑤汉朝: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

如,耦犁、耧车(播种工具)。

⑥隋唐:

曲辕犁。

(耕犁基本定型)

(2)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引低处水灌溉高处)。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耒耜耦犁耧车曲辕犁

翻车筒车高转筒车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

战国李冰主持修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

(氏族公社公有,集体耕种)

(2)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3)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

(2)地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商周以来政府设置工官,组织和管理手工业生产)

特点:

官府垄断生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等;

政府财政支出;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较大

评价:

①利:

推动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②弊:

服务范围小;技术推广难;劳动者长期受到束缚(匠籍制度);

缺乏市场竞争;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等。

2、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冶金业(青铜铸造业和冶铁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

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

②商周时代: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

商朝司母戊鼎(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等。

它们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③西周晚期:

已有铁器。

④春秋:

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

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炼钢技术。

④汉代:

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

(鼓风冶铁工具)

⑤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

⑥北宋:

以煤作为燃料冶铁有了明确的记载。

(2)制瓷业

①商朝: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釉陶(原始青瓷)。

②东汉:

烧出成熟的青瓷。

制瓷技术成熟。

③北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杜甫“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⑤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或为汝窑、定窑、钧窑、官窑、哥窑。

⑥明朝:

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为珍品,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

⑦清朝:

粉彩瓷的烧制在雍正时期达到顶峰,还出现珐琅彩瓷。

(3)纺织业原料使用先后顺序:

麻、葛——丝——棉。

①商朝:

已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②西汉:

素纱禅衣(出土于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

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③唐朝:

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称。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相当大。

④宋朝:

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棉纺织业发展。

⑤元朝:

黄道婆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⑥明清:

明中后期以后,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代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交易。

(明码标价的市)

汉代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有东、西9市,管理严格(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专供贸易的市)

南北朝

草市形成,且实行行政管理(“草市尉”)

(特点:

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政府管理)

唐代

草市普遍,并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但对市仍然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依然界限分明。

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宋代

“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政府不再直接管理;“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

2、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1)西汉:

长安(在今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

(2)唐代:

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都)(扬一益二),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3)宋代: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4)元朝:

大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

①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四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②出现了著名商帮:

晋商和徽商。

3、理解“重农抑商”

(1)确立:

战国商鞅变法;

(2)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内容: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4)影响:

历代王朝推行这一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

①“海禁”:

明清时期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严格控制中外交往)——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②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国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产生原因(目的):

①直接目的:

a.明初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b.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②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③根本原因:

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3)影响:

①积极:

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民族自卫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②消极:

阻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闭关自守,逐渐的落后于西方。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概况:

①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旗号:

“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④代表人物:

中央:

奕䜣;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失败根本原因: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5)评价:

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人才,客观上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2、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东南沿海)

投资人

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著名企业

方举赞、孙英德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广东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1)时间:

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3)代表:

张謇(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无锡保兴面粉厂)、周学熙(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南张北周,荣氏兄弟”)。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短暂春天”)

(1)时间:

一战期间(民国初年,1912—1919)

(2)原因:

①政治环境: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社会环境: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等运动)。

③外部条件: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表现: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4)发展结果:

一战后,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较快发展)

(1)时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2)发展原因:

①政治因素:

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②经济因素:

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主要原因)(1935年实行的法币政策的实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③群众因素: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3)结果:

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4)限制因素:

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

(官僚资本开始膨胀)。

3、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它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求发展。

(2)作用: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维新变法、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壮大的经济前提,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3)局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难以独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了解“一五”计划(1953-1957)

补充: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1)背景: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2)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实施情况:

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代表成就有: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另外还有武汉长江大桥。

(4)意义: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理解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

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实行生产合作社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

(2)实质: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3)结果(意义):

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了解中共八大(1956年)

(1)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原因:

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

根本原因:

“左”倾冒进错误。

(2)表现:

①“大跃进”: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其典型是大炼钢铁运动。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片面追求合作社的公有制程度,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特点是“一大二公”,因此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支配。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3)危害: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是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集体领导。

伟大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意义:

(1)两个“转折”:

是建国以来党和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三个“新”:

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由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①基本国情: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②体制弊端:

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过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3)性质: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将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包产到户。

(4)实质:

改革生产关系,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

(5)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

1984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主要内容:

①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②所有制:

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合资等)。

③管理体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④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3)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中国创办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目前最大的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通、连云港、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最南端的是湛江,最北端是秦皇岛,位于江苏的是连云港和南通。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5)形成的特点: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理解“南方谈话”

(1)背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概况:

1992年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3)内容: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①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判断实践的标准:

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③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发展问题: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4)意义:

澄清了对市场经济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南方谈话和中国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①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同时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1)饮食: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2)服饰:

受西方影响,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服,而后留美幼童穿着西服,剪掉辫子,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前后的“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婚姻自由: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简化。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1)轮船: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起步。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2)电车:

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3)火车:

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即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4)汽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1924年,上海出现了公共汽车。

(5)飞机:

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航空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

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1)有线电报: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电话:

1882年传人,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三、大众传播媒体媒介的发展

1、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①《申报》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是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②《中国丛报》《万国公报》,是比较著名的外文的报刊。

(2)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

(3)维新运动中出现办报高潮

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

2、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四大媒介: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1)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对人们的学习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影电视事业得到发展,电视逐渐普及,广播影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即时沟通,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1)背景:

①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对作为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渴望。

③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阻断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④客观条件:

生产力水平、地理知识、科技水平成熟。

(2)史实:

时间

人物

支持国

成就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

实现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革命:

①欧洲同各洲之间经济文化往来扩大,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②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价格革命:

①随着大量贵金属的流入,西欧市场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②封建主因收货币地租而衰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取暴利。

(3)伴随着新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