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256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docx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广州大剧院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论文

题目:

广州大剧院项目管理分析

 

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黄梽烨

学生学号201130130418

指导教师王幼松

提交日期2013年11月29日

 

 

摘要

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毗邻中国新的金融中心城市、CBD总部基地。

广州大剧院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其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也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

广州大剧院采取了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广州市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选拔出来的经营管理团队,全权负责大剧院的运营,实现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经过激烈竞争,最终由文化部直属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获得经营权。

广州大剧院在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立足珠三角,合作港澳台,携手东南亚,面向全世界”的战略定位,大胆探索中国剧院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整合国际国内各类优势文化资源,聚集演艺产业链,推举舞台艺术精品,倡领先进文化,努力将广州大剧院打造成为华南最高艺术殿堂、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家的演艺舞台。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选址

广州大剧院拟建项目建设用地项目选址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区J-4地块规划的文化广场内,濒临珠江,用地范围东至逐渐达到西红线,西至华夏路东红线,南至临江大道北红线,卑职华就路南红线,用地面积42000平万米:

地处广州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上,与目前正在建设广州第二少年宫、拟建的广州图书馆和广东省博物馆等公共设施,都在同相邻,拥有广州大道、滨江大道路等诸多城市主干大道,更有地铁三号线贯穿其间,交通十分方便,项目的选址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和满足项目的要求。

1.2项目范围及建设规模

1.2.1项目范围

拟建的广州大剧院总用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106.75平方米,其中大剧场建筑面积28680.62万平方米,多功能建筑面积7347.01平方米,首层架空面积3765.6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合计39793.29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建筑面积11795.34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建筑面积12244.38平方米,地下设备用房及其他功能建筑面积6273.7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6996平方米,建筑覆盖率40.1%,容积率为1.13,绿地面积1.51万平方米,绿地率36%,室外停车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道路广场占地面积1.03玩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剧场、多功能厅、地下停车库,与总新区地下空间的连接通道,其他辅助设施与配套设施以及道路绿化等。

1.2.2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1800个座位的大剧场、4000平方米的大厅及休息厅、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和其他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具有接待师姐优秀表演艺术团体演出的条件和能力。

1.3项目功能定位

广州大剧院项目以大剧院。

多功能厅为核心内容。

由观演区、演出区,交流培训区、管理和配套区、室外环境区等功能分部组成。

根据政府对建设国际一流音乐文化设施的考虑,经过多次专家意见征集和调差论证,拟建的广州大剧院项目以举办高层次的歌剧、舞剧(含芭蕾舞)、大型交响乐、大型综合文艺演出为核心功能;多功能厅应能满足国内外各类综合文艺演出、大型唔会、电影首映、中型会议活动、文化艺术作品展览、时装表演、新闻发布等活动使用的要求。

大剧场及多功能厅均要求满足世界优秀演出团体及艺术家的演出需要,提供优良的观演条件,为演出提供齐全的功能。

同时也能作为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展示盒培训的场所。

这样,广州大剧院加油了其鲜明的个性和完美的音乐演出功能。

1.4项目建设工期

广州大剧院项目建设期为3年,前期工作从2002年开始,实际施工将从2005年1月开始,在2007年12月项目投入使用。

1.5项目建设投入总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14460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7970万元,工程其他费16403万元,预备费10235万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42000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70106.75

3

绿地率

%

36

4

容积率

1.1

5

总用水量

万m2/a

11.26

6

变压器装机容量

KVA

7145

7

空调制冷量

冷吨

1976

8

定员

96

9

总投资

万元

144608

 

1.6项目设计过程

2003年初,广州大剧院确定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英国)主持设计,其地处珠江新城,总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197平方米,包括大剧场、多功能剧场及其他配套建筑。

其外部形态独特,犹如一个平缓的山丘上置放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被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

由于采用钢-钢砼混合结构,预计用钢量将超过12000吨(未考虑深化设计时增加的各类节点板、支座板及辅助构件),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6750吨的两倍。

  其中,“大石头”地上7层,地下1层,局部4层,层高4.5-6m,建筑高度43.4m,包括1800座的大剧场及其配套的设备用房、剧务用房、演出用房、行政用房、录音棚和艺术展览厅。

其4大主要功能为:

大型歌剧、舞剧(含芭蕾舞)、大型交响乐、大型综合文艺。

大剧场的舞台形式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品”字形,设有主舞台、双侧台和后舞台。

舞台台口采用宽18米、高12米的镜框形式,台口前方是可容纳3支管制乐队伴奏的乐池。

舞台在机械上具有“升、降、推、拉、转”等多种变换形式,使表演的艺术造型、层次、动感更强。

“小石头”则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及配套餐厅,地上4层,地下1层,层高5m,建筑高度22.7m,包括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及配套餐厅。

其主要功能为:

综合文艺演出、实验性话剧、中型会议、文化艺术作品展览、时装表演、新闻发布。

  两者皆为屋盖、幕墙一体化的结构,整体性外壳最大长度约120米,高度43米。

“‘鸟巢’起码有四分之一是对称的,而广州大剧院没有一个节点相同。

仅歌剧院的钢结构三向斜交折板式网壳,就有64个面,47个转角,95000个不同形状的石材及5100个不同形状的玻璃面层。

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均要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目前国内对如此复杂的钢结构还没有规范可循。

”要将“圆润双砾”的非几何形体设计从图纸变成现实,就要克服前所未有的施工难题。

  广州大剧院于2010年3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并于2010年5月举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

项目建成后广州大剧院将成为华南地区最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中心和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与京、沪齐名的国内三大歌剧院之一。

 

第二章项目组织架构

2.1项目组织架构

项目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形成权力系统,便于统一指挥,信息沟通;民却责任关系。

项目组织的目标在于使组织成员关系和谐,士气高昂,形成团队精神。

当然,要达成上述目的,既需要制度措施的建立,也需要人文关怀的抚慰。

项目组织设置的原则表现在:

1、目的性强(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项目目标。

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就应因目标设事,因事设岗,因职责定权力)2、精干高效(大多数项目组织是一个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就要解散,因此,项目组织应精干高效,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应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3、管理跨度合理管理分层统一4、必要的弹性与流动性5、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协调一体化(项目组织往往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自企业,项目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所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有关)。

项目组织机构的类型根据其只要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类型:

工作队式项目组织、直线式项目组织、部门控制式项目组织、职能制项目组织、项目制项目组织、矩阵式项目组织、事业部式项目组织形势。

项目建设管理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

要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从项目可行性研究,组织工程方案设计招标及初步设计(含概算)报批,到工程招标、工程概、预、结算编审,以及对事实工程和通透管理等必须由装也的,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公司承担,才能确保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得以很好的控制。

为了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在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方面已开始有意的探索,代建制、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工程总承包等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的三种工程管理方式。

按市政府要求,本项目采用代建制模式,其项目组织架构图如下:

广州大剧院项目建设社会影响大,涉及面广,投资巨大,专业性强,综合技术管理要求高,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亦提出较高要求。

要是这项目顺利建成,交付使用,采用“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由广州市发展与改革无怨悔和广州市文化局。

同意协调管理,对项目代建单位进行管理和协调。

由代建单位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服务,确保项目按预定目标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2.2项目运营阶段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及其管理模式

本项目建成后日常的运营,维护和管理,需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及重要岗位人员约96人(按在运行饿伤害歌剧院估计),部分岗位课通过历史聘工解决),为使项目运营顺利进行,在今后的运营管理之中可参考国内外大剧院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实行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管理,引进竞争机制。

建议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成熟先进的运营管理公司,确定广州大剧院的运营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建设,以利于本项目平面功能规划及蛮子以后商业运营的使用功能。

同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开支,扩大社会影响,创造品牌效益。

运营阶段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如下图:

广州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剧场的概念,要营造出艺术的殿堂魅力,使观众一进入歌剧院就会被艺术的氛围所吸引。

科学的管理,有序的工作,无微不至的服务是剧院赢得观众的有力保障。

运用上述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可以使得信息沟通方便,聚到通畅,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较高,最终可以形成文化市场的良好循环。

第三章可行性研究

3.1可行性研究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在投资决策前,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分析判断投资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实践上能否实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综合论证方法。

可行性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保证项目适用较少的费用去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它能促使项目各参与方尊重客观现实,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投资综合效果。

典型的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流程如下图:

可行性研究通常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一般从市场需求的预测开始,通过多方案比较,论证项目建设规模、工艺技术、地址选择、交通、资金等建设条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然后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规划,通过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收入等指标的计算,评价项目在财务的盈利的能力,从而得出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地区总体规划和行业规划要求,对项目在技术与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为投资决策、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依据。

可行性研究被称为决定工程项目命运的关键步骤。

首先,根据组件升入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预测调整项目基础数据。

此项最为关键。

然而,因许多不可预见和难以简单预测,即使是在同一个主导思想下,同一个项目也可能被不同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确定出彼此差异很大的基础数据。

其中包含着人们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的未来的不同认识,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评定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平高低的第一位的标准就应该是这里。

其次,是使用当时确定的项目基础数据,依据当时当地的财税金融投资制度,按照经典的投资分析理论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经典的评价指标。

这是一个并不困难的纯数学过程。

这个数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超多变量的系统函数,具有多个自变量和多个因变量以及更多中间变量。

这些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的分类汇总形成我们的各种财务报表。

所有这些变量之间的计算公式和反映这些公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

理想情况下,无论是单独改变某一基础数据,还是同时改变任意多个基础数据,所有的中间结果和评价指标都在瞬间自动得出精确的最新结果。

这是许多人长期追求的境界。

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方便地多次反复调整基础数据,使目标方案更接近实际,才能方便准确地对所有基础数据的每一个或他们的任意组合进行任意敏感分析,才能方便会计地进行多方案比较。

3.2演出市场

3.2.1广州演出市场概述

广州文化市场发育较早。

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演出团队100多个,演出中介经纪与代理机构35个,艺术表演场所44个,观众座位2.4万个,年演出1000多场,年观众达400万人次,经营范围包括音乐、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马戏、曲艺、木偶、朗诵、民间文艺等门类,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演出市场和农村演出市场。

广州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也辐射到珠三角乃至省内外,国内外,不少艺术团体和个人纷纷来穗演出,进一步丰富了广州文化市场,促进了广州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3.2.2广州演出市场的特点

1.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998-2002年,全市共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500多场次,其中文化广场活动3800多场次,观众达1000万人次。

2002年,“都市热浪”广场演出采取了各区、县级市互动演出和城乡交流演出的方式,分四个篇章和若干阶段在全市多个文化广场进行,共演出500余场,参加演出人员万余人次,观众达80万人次。

2003年“都市热浪”以广场演出活动为龙头,组织了“羊城之夏”青少年文化活动、学校合唱节、老干部合唱节、街镇文化站汇演、少儿音乐广场演出活动,使“都市热浪”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据统计,全年全市共组织广场演出565场,观众达百万人。

市直各艺术团体先后赴韩国、日本、西班牙、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秘鲁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1998-2002年共有597批5674人次到境外演出、交流,有批人次国境外文化团体和个人来穗演出和访问。

广州文化艺术团赴法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成一台“南粤风韵”主题晚会,为年举办中法友好文化年打下了基础。

广州杂技团境外演出场,观众52万人次,收入115万元。

博采各国文化之长,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吸引了境外的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国际魔术大师大卫、国际小提琴大师帕尔曼、轻音乐之父詹姆斯、钢琴王子理查德、英国辣妹、日本宝家歌舞团、朝鲜《卖花姑娘》、刘德华演唱会、蔡琴演唱会、演唱会等近百场国际性文化交流。

2.整体策划、集中组织举办全市专业文艺演出

2002年广州市首创了“假日文化”品牌活动,在“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三大黄金周期间举办全市专业文艺演出,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五一”假日文化周演出20场、10台剧目:

国庆假日文化周演出23场、15台剧目。

2003年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五届全国老年合唱节、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比赛和国际艺术博览会。

第五届全国老年合唱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7支参赛队伍近2000名老年朋友参加比赛和观摩。

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比赛吸引了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31个艺术团体、39个剧目,近千名木偶、皮影艺人参赛。

在“金狮奖”比赛观摩演出期间,场演出上座率达90%以上,

尝试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广州之夜”百场精品演出,组织了56个剧团共表演145场。

仅在2001年7月份,“广州之夜”就上演了45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3月24日至7月28日,120天时间里,“广州之夜”一共演出116场,观众达6万人次,上座率为75%。

“广州之夜”吸引了全国乃至境外的专家、同行、演出商前来观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充分展示了广州文艺创作繁荣成果,充分体现了广州文化事业的活力和精神风貌。

3.精品剧目在繁荣演出市场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8-2002年共创作上演剧目107个,获得国际性和省级以上专业比赛奖项200多个,其中国际奖项34个、国家级奖项134个。

1998-2002年,全市各专业艺术团体共演出20526场,观众1389.4万人次,演出收入约5938.3万元。

2003年,广州市专业艺术团体演出1975场,收入1171.5万元。

厂一州粤剧团的一台《花月影》全年演出达13场,演出收入99.3万元。

4.文化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大多数港台明星演唱会的观众数以万计,而一些交响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演出却要靠赠票才能招揽到必要的人气。

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和广州市无论是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收入水平,都领先于全国,但广东的文化消费水平却远未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与经济运行的规律一样,消费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流通效率。

没有活跃旺盛的文化消费能力,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与活跃的文化市场。

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文化发达地区相比,广东省文化传统比较薄弱,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这使得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人们更热衷于物质享受,而对文化消费则相对淡漠。

 

3.3广州市演出市场需求预测

3.3.1广州文化消费庞大的市场容量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随着广东省和广州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大省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决策的实施,用于休闲娱乐、艺术享受和教育学习方面的文化消费,己经成为广东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

然而,由于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广东省居民文化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发展相对缓慢。

促进广东省文化消费,首先要从培养和提高居民文化消费观念入手,大力提倡健康的文化消费,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关键一环。

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不但要通过舆论引导、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还要通过提供更为丰富精彩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人们逐步体验到精神享受的美好。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更要靠市场之手,将文艺作品的创作、文化产品的生产,在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导向市场、导向消费者。

依靠作品和产品自身的闪亮“卖点”,并通过充分的市场推广手段,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

历年来广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及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变化情况见下表:

3.3.2广州演出市场和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保持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前提下,将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加快城市进程和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强调“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为此市委、市政府几年前就提出要首先把广州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在城市文化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图书馆、体育场馆、歌剧院以及开放式主题公园。

广州市现有的演出场所在建筑物外形和功能设施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州市民精神享受的需求。

许多国内外一流的剧团和演员都选择在北京和上海演出,并不是他们无视经济发达的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巨大市场和观众,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广州市没有真正的现代化的歌剧院来满足演出。

建成的广州大剧院是高雅、舒适而现代的艺术殿堂。

一旦亮相,大剧院本身就是一块磁石,将强烈地吸引广大市民置身其中,享受、参与文化生活的兴趣再者,大剧院完善的设施提供了一个高尚的、功能齐备的大舞台,为世界各地的名团名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而高质量演出的竞相登台,无疑更是吸引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港澳地区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州面向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背连幅原辽阔的大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多样的旅游资源,庞大的流动客源,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华南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国际性的旅游客流中心、资金流中心、信息流中心和旅游交易中心。

,随着广州大剧院的建成,发展“歌剧院旅游”将成为广州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机遇。

3.3.3S.W.O.T市场分析

在对广州大剧院项目市场作了上述初步预测后,可预计项目具有较好的前景。

但关键还要看项目运营后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要把项目放在大的区位体系中,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广州大剧院项目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项目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优势

1、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项目对珠江三角洲及整个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产生影响加入WTO后,到广州工作的外国友人及演出团体增加

2、项目所在的区位居中独厚。

广州大剧院地处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区位优势明显。

该区将发展成为广州未来城市最繁华的区域,集商务、会展、休闲于一体,这一带人流集中,群体消费水平高

3、项目的功能定位准确。

广州大剧院的功能定位为以演出为主,以旅游观光为辅。

这将决定项目是效益型的较上海、国家大剧院建设时间后设备选用较先进

4、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宏观环境良好独特的一年两度的广交会。

二、劣势

1、广东省和广州市文化消费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3、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难度较大。

4、项目投资较大,前期资金有一定压力。

三、机会

1、文化消费需求的机会。

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欲望、层次的日益提高,广州大剧院将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市场选择

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项目的升值空间

3、广东、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均在建设一批歌剧场馆,能吸引国内外名剧名家巡演,广州是华南政治文化中心城市毗邻香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四、威胁

1、北京、上海的政治地位、文化氛围较广州更具竞争力,国内外名家名剧必然首选该二市演出,因此北京、上海演出市场对广州大剧院项目构成竞争威胁

2、国内歌剧院建设热潮兴起,建设无序性和一批场馆经营困难影响到广州大剧院的生存环境

3、其他娱乐产业消费低廉,消费群体有加大的趋势

4、同城的其他剧场,租场费用相对低廉,准备改造计划在研讨中

第四章投资融资

4.1投资估算

4.1.1投资估算的编制范围

广州大剧院投资估算的范围为新建的广州大剧院工程的建设投资,由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构成,因不涉及银行贷款,因此没有建设期利息。

项目拟建于广州市珠江新城,总建筑面积68160平方米,包括歌剧院主体建筑及配套室外工程,主要内容如下。

1)室外广场、区内道路、绿化等、室外给排水等总图工程

2)建筑结构装饰工程,含结构、室内普通装修、精装修及建声装修等

3)常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含水、电、采暖、通风、空调以及安保监控、计算机网络、智能系统等弱电系统工程

4)舞台机械、舞台灯光及音响、外墙清洗设备、厨房设备等专用设备工程

5)其它工程费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专业咨询费、各类设计费、监理费、系统联动调试费等。

4.1.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广州大剧院总建筑面积合计为70106.75平方米

2)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包括智能化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供电照明及防雷系统、空调及通风系统、燃气供应系统、垂直交通系统等。

该部分投资根据推荐建设方案,参考国内同类型项目建设指标及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标准确定

3)除常规建筑设备之外,项目涉及的专用设备有舞台机械、舞台音响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