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968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建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

1.1、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的优点

1.2、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品种的选择

1.3、黑木耳棚室吊袋的三级菌包生产流程

1.4、吊袋大棚的结构及设施

1.5、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刺孔及复壮

1.6、棚室吊袋的具体方法

1.7、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出耳和采收

第二章地摆黑木耳栽培技术

2.1、生产流程及菌包生产制作等前期工作要点

2.2、菌包培养阶段的技术要点

2.3、黑木耳小孔栽培菌包的下地管理要点

2.4、黑木耳小孔栽培秋季开盖增产增收技术要点

2.5、黑木耳小孔栽培的晒干和烘干

第三章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3.1、罐的清洗检查与灭菌

3.2、培养基的制作

3.3、上料

3.4、培养基灭菌

3.5、降温

3.6、专用种并瓶

3.7、接种

3.8、液体菌种培养

3.9、菌包接菌操作

第四章黑木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4.1、黑木耳的病害

4.2、黑木耳的虫害

4.3、黑木耳病虫害预防

第五章黑木耳生产的建厂投资

5.1、黑木耳生产的厂房建设

5.2、黑木耳生产的设备安装

5.3、黑木耳生产的原料投入

5.4、黑木耳生产的培养室建设

5.5、棚室吊袋黑木耳生产的出耳棚室建设

第六章黑木耳生产的效益分析

6.1、黑木耳生产的销售收益

6.2、黑木耳投产的回资期

第七章黑木耳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7.1、黑木耳生产废弃物的菇类生产

7.2、黑木耳生产废弃物的生物肥生产

7.3、黑木耳生产废弃物的碳化物生产

第一章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

1.1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的优点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是一项代表着黑木耳发展方向的栽培技术。

自2011年起,经过五年多的生产实践,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现在比较成熟,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了棚室的构造、添加了卷膜、雾化、降温、程控等配套设施,可实现自动化程控管理。

提高了黑木耳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快了工业化生产菌包,程控化栽培黑木耳的进程,推动了黑木耳产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特别是海林市地区无霜期较短,传统的地摆黑木耳模式生长期短,产量低,而采用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可满足黑木耳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的要求,比地栽春季黑木耳能提前一个月采收,比地栽秋季黑木耳采摘期能延后一个月。

生产出来的棚室吊袋黑木耳无泥沙、除草剂污染,既干净又安全,省地省水省工,并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可控性强,使菌农不再像传统地摆黑木耳一样去靠天吃饭。

菌农通过对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的掌控,就可以生产出耳型好、耳质优、迎合市场需求的黑木耳产品。

1.2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品种的选择

要求选用单片、圆边、耳厚、色黑的优良品种。

根据栽培品种的特性安排生产时间,一般晚熟品种早做,可在元旦前安排三级菌生产;中熟品种在元旦至春节之间安排三级菌生产;早熟品种可在春节前后再生产,这样既能加快出耳,又能防止耳片变薄、变黄,影响产量。

1.3黑木耳棚室吊袋的三级菌包生产流程

1.原料选择及配方:

袋料栽培:

袋和料同样重要。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应选用袋料亲和力好的优质薄袋。

黑木耳的主要原料是木屑,木屑要以硬杂木为好,粗细配比为3/7或4/6。

辅料中的玉米面、豆饼粉都要粉碎的细一些,利于混拌均匀和溶融碳氮,提高培养基的固型性、持水性和利用率,增加棚室吊袋黑木耳的产量。

*常用培养基配方(三级菌):

硬杂木屑80%、麦麸16%、豆粉2%、石膏1%、石灰1%、水分65%、PH值6.5-7.5。

2.拌料装袋:

棚室吊袋栽培菌包的拌料方法与常规菌包生产的拌料方法一样,目的是使主料、辅料和水充分混拌均匀。

棚室吊袋栽培更要提高装袋的标准,培养料不但要装实,更要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料袋无褶皱。

提高装袋的质量,关键是所用装袋机的好坏,建议采用防爆袋装袋机,袋装的不但标准,还可以使用薄菌袋,是克服袋料分离较有效的办法。

采用无棉灭菌棒制菌,装袋时,在菌包中间打孔,将料面上部的菌袋窝入中间的孔中,然后将灭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

3.灭菌与接菌:

灭菌是菌包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本地区菌农多采用常压灭菌锅进行灭菌,温度达到100℃后时间必须保持在8小时以上,再闷锅2-3小时。

出锅时要趁热将菌筐搬到冷却室、接菌室或培养室。

接菌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菌室一定要干净、干净、再干净)。

把灭菌棒拔出,将菌种接到培养基内,并用固体菌种或无菌棉塞封闭袋口,液体菌种要用无菌棉塞封闭袋口。

接菌成功的基本条件:

1、严格遵守无菌生产工艺操作流程;2、菌种不可带螨和杂菌、且萌发力强;3、接菌室消毒杀虫彻底;4、抢温接菌需规范;5、接菌后培养室保持5-8天较高且稳定的温度。

4.培养室处理及三级菌包培养:

培养室的墙要求光滑平整,用石灰水粉刷一遍室内墙壁,用木杆、木板、钢材等材料建好培养菌架。

培养室灭菌需将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室内温度升至25℃以上并喷水增湿,保持48小时之后用稀释、静置后的过氧乙酸溶液把室内的墙壁和培养菌架立体喷施一遍,同时喷施杀虫杀螨剂防治虫害。

室内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条件,再用硫磺或甲醛封闭门窗熏蒸2天-3天后,开门排潮继续加温快速把室内的墙壁和培养菌架全部烘干,之后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潮、防杂菌,撒鼠药预防鼠害。

培养室必须干净和干燥(养菌室要干燥、干燥、再干燥)。

菌包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坚持低温育菌,暗室培养。

室温初期控制在28度左右,菌丝封盖或透袋后,降低袋温至24度左右,近似恒温培养。

每天通风1-2次,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

1.4吊袋大棚的结构及设施

1.棚室结构:

黑木耳吊袋大棚必须结构坚固,宽度8米--10米、长度30米—40米为适宜,大棚过长或过宽不利于通风和作业。

大棚须安装助通风设施,中间设作业道,适用于规模化、程控化栽培。

大棚有双弓和单弓两种,双弓大棚,棚肩以下斜立,高1.8米,每个弓下1.5-2米远一个立柱;单弓大棚,棚肩以下斜立或直立,另设横梁,梁高2.3米,横梁下1.8-2米远一个立柱,棚顶高度一般在3.5米左右。

系绳挂袋所用钢筋与棚同向,两根一组,间距30公分,作业道70公分左右。

棚两头开门,一般棚头的对应设2扇或4扇门,利于通风及作业。

2.配套设施及注意事项:

黑木耳吊袋大棚承重大,地面必须平整,立柱下设预埋件或网格拉筋,做好斜拉,大棚必须做到坚固不倾斜。

大棚两侧设地锚用于压实棚膜和遮阳网。

棚顶上部设置喷雾水带用于降温,大棚排水必须良好,微喷管安装在内弓或横梁上,2米一根,1-1.5米一个喷头。

大棚先扣塑料大棚膜再扣遮阳网,为方便塑料大棚膜和遮阳网卷放应安装卷膜器。

春季吊袋棚须上年秋季建棚,扣棚前要准备好大棚膜、遮阳网、压膜绳等物品。

3.扣棚及准备工作:

2月初清理积雪后用塑料大棚膜扣棚,两块大棚膜在棚顶重叠,以便棚顶开缝降温。

用压膜绳将大棚膜加固,两侧棚头和棚顶的大棚膜建议要单独安装以利于后期的通风管理。

吊袋以后再扣遮阴网。

扣棚后、吊袋前将吊袋线绳拴好,将上水管路等安装完毕。

1.5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刺孔及复壮

1.菌包入棚及复壮菌丝:

待棚内地面化冻40公分以上、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地面铺草帘等防寒物,将培养好的菌包移到棚里垛放,菌包上盖草帘防寒遮阳,夜晚覆塑料膜防冻。

4天-5天将菌包上下对倒一次,待菌丝复壮变白后方可刺孔。

2.刺孔和封闭孔眼:

大棚吊袋栽培每个菌包根据长短刺孔为180孔-220孔。

以圆钉孔为佳,孔径3毫米--4毫米,孔深6毫米--8毫米。

刺孔后5天--7天在遮阳条件下菌丝即可封闭孔眼,最好刺孔后3天--4天将菌包上下对倒一次,再过3天--4天即可进行吊袋作业。

3.垛袋复壮期间的管理:

通过喷雾状水和地面潮湿来保湿,通过开门通风达到增氧降温,春季主要是增温保湿。

刺孔后袋温控制在22℃,湿度保持棚内在75%。

温度高孔口菌丝封闭快,也可在培养室内进行刺孔。

1.6棚室吊袋的具体方法

1.吊袋时间: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一年两季,在海林市地区春耳4月初挂袋,7月末采收结束;秋耳8月初挂袋,10月末结束采耳。

2.吊袋方式:

菌包刺孔后当孔眼被菌丝封闭时即可进行吊袋,吊袋方式主要有“双线挂钩”和“三线挂钩”两种。

“双线挂钩”是将两根细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系死扣,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两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用16#铁丝做的钩,(钩的形状如手指锁喉状,长4公分)用钩将绳向里拉束紧菌包,上面再放菌包,菌包上再放钩子,以此反复进行,每串挂7袋--8袋;“三线挂钩”是用三股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也系死扣,吊袋前先放置7个--8个等边三角形塑料角扣或三角型12#铁丝钩,作用也是束紧尼龙绳固定菌包,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三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放下一个角扣,再放一个菌包放下角扣,以此每串挂7袋--8袋。

相邻两串间距为20公分--25公分。

吊袋时,最底部菌包应距离地面30公分以上,吊袋密度、每平方米在60袋--70袋左右。

1.7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出耳和采收

1.催芽期管理:

吊袋后到原基形成阶段。

技术要点是:

增温、保湿、轻通风。

这一阶段要保湿为主、通风为辅、早晚增温。

吊袋后如不及时浇水催芽,可造成菌丝老化,影响出耳和产量。

催芽期应将地面浇透水,结合喷雾状水保持棚内昼夜湿度75%以上,使菌袋表面有一层薄而不滴的“露水”,保证耳芽出的又快又齐;吊袋后前期最好喷雾状水,可防止水进入菌袋产生青苔。

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0.5-1小时,正常管理10天左右形成黑木耳原基。

2.耳片分化管理:

既原基形成至耳片形成阶段。

技术要点:

控温、增湿、常通风。

这一阶段湿度始终保持在85%左右,减少干湿交替,防止产生憋芽和连片。

加强通风,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产生畸形耳,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这一阶段更要防止高温伤菌,棚顶设置一根水带,棚内温度高于24℃在棚外浇水降温,避免菌包流“红水”和感染绿霉菌。

3.耳片展片期管理:

继耳片形成至采收期。

技术要点:

开放管理、控制生长、及时采收、干湿交替。

这一阶段随着棚内温度升高,将棚膜上卷至棚肩或棚顶。

夜晚浇水,适当控制耳片生长速度,以保证耳片长的黑厚边圆。

早春温度低白天浇水晚少浇水,春季应在下午5点至次日7点浇水;入夏后应在晚8点后至次日3点前浇水。

浇水时应先将黑木耳全部湿透,然后每小时浇水8分钟—12分钟,控制棚内湿度在90%左右。

与地栽木耳相反,吊袋黑木耳是保湿容易通风难,展片期应全天通风。

天暖后可将棚膜卷至棚顶,浇水时一般放下遮阴网,不浇水时应将遮阴网卷至棚顶或棚肩处。

及时采收、当黑木耳长到3公分应及时采收,采摘时可把晒网或地膜铺在地面上,用手采摘适合黑木耳即可,特别省工。

一定要采用网架晾晒,注意防雨。

干干湿湿:

吊袋黑木耳也要采取干干湿湿,采收两茬黑木耳应将棚膜卷至棚顶把菌包上的黑木耳晒干,然后再重复浇水管理。

4.二潮耳管理:

6月初当黑木耳采收过半后,应停一次水,将菌包上的黑木耳晒干后再进行浇水,待耳片长至3厘米--4厘米,将菌包上的黑木耳一次采收下来。

晒袋1-2天,模仿下中雨的环境进行浇水,大约7天左右再现二潮耳原基,连续浇水3-5天即可采收第二潮耳,如此管理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第二章地摆黑木耳栽培技术

    2.1生产流程及菌包生产制作等前期工作要点

黑木耳小孔栽培新技术,比传统的大V型口出耳优势明显。

主要体现在木耳一碰就掉.不用割根、撕片、木耳黑厚、圆边、单片。

商品性能好,价高。

而传统的大V型口出耳朵大,根大、需撕片商品性能差,价低。

1.黑木耳小孔栽培生产工艺流程:

菌种制作--原料选择--装袋--灭菌--冷却--接菌--培养--出耳管理--采收--晾晒--储存

2.生产季节:

每年5月中下旬,最低气温10℃以上,就可以开始往菌地进菌,最迟不超过6月初要完成木耳下地的工作。

3.菌种的选择:

黑木耳小孔栽培生产的菌种应选择出耳快、齐、黑、圆边、单片、耐高温、耐高湿、不易流耳的优质品种。

4.春耳栽培时间段:

一般母种在10月初~11月中旬前生产,原种(即二级菌种)在10月中旬~11月末生产,栽培种(即三级菌包)生产时间一般在11月末~翌年3月初前完成。

出耳期多在翌年4月~8月。

5.秋耳栽培时间段:

一般母种与原种(即二级菌种)在2月初~3月中旬生产,栽培种(即三级菌包)在4月初~5月中旬生产,在室内或室外控温培养菌包,立秋前后开口栽培,l0月中旬采摘结束。

6.菌包生产原材料选择:

菌包生产的主料以无霉变的硬杂木屑为主,也可按比例掺用15%--25%的玉米芯、豆秸秆等。

柞树、桦树、水曲柳树、榆树、山槐树等阔叶硬质木屑都是黑木耳袋料栽培的优质原材料,以柞树、桦树木屑为好。

桦树木屑与水曲柳或榆树木屑混用好于单一树种木屑,小径木粉碎颗粒料木屑与细木屑掺用效果更佳,松树木屑不能使用,另外木屑中千万别掺入过多机油。

黑木耳袋料栽培的辅料有麦麸、豆粉、玉米粉、米糠、糖、石膏粉、生石灰等。

(1)麦麸:

麦麸是黑木耳袋料栽培的主要辅料,用来调节碳氮比和提供维生素。

生产中多采用红皮、粗皮麦麸,若将麦麸粉成细粉使用,效果更好。

麦麸以新鲜的为好,霉变、虫蛀或过伏潮湿结块的麦麸不宜使用。

(2)米糠:

作用与麦麸同,应选用新鲜的细糠。

如选用粗糠应适当加量。

潮湿结块、霉变、虫蛀的米糠不宜使用,购买中防用稻壳粉碎以次充好。

(3)玉米粉:

在培养料中加入2%~3%的玉米粉,可增加素营养,增强菌丝活力,提高产量。

(4)蔗糖:

在生产菌种的配料中加入适量蔗糖有利于菌丝生长。

(5)石膏粉:

提供钙质、稳定酸碱度、定型的作用。

(6)生石灰:

调节培养料酸碱度而且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7.黑木耳小孔栽培的原料配制:

(1)原种(即二级菌种)配方:

硬杂木屑76%、麦麸20%、豆粉2%、石膏l%、蔗糖1%、含水量60%~65%,PH值(酸碱度)为6.5—7.5为好,要偏碱性。

(2)栽培种(即三级菌包)配方:

①硬杂木屑80%、麦麸16%、豆粉2%、石膏l%、生石灰1%、含水量60%~65%,PH值(酸碱度)为6.5—7.5为好,要偏碱性。

②硬杂木屑80%、米糠14%、玉米面2%、豆饼粉2%、石膏l%、生石灰1%、含水量60%~65%,PH值(酸碱度)为6.5—7.5为好,要偏碱性。

(3)培养料配制:

即将干料按比例混匀后,用水调至含水量60%--65%。

拌料时先将麦麸、石膏、生石灰、豆粉等辅料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再与木屑一起拌匀,再加水拌1遍,用筛子筛1遍。

拌完的料须闷堆使其吃透水分,含水量以60%~65%为好。

(4)检测水分的方法:

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缝间有水渍但不滴下为好。

2.2菌包培养阶段的技术要点

(一)培养室消毒、灭菌及杀虫处理

将室内杂物清理干净。

培养室的墙要求光滑平整,用石灰水粉刷一遍室内墙壁,用木杆、木板或钢材搭好培养菌架后,将室内温度升至25℃以上,保温48小时之后用稀释、静置后的过氧乙酸溶液把室内的墙壁和培养菌架喷施一遍,同时喷施防治虫害药物使室内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条件,再用硫磺、高锰酸钾+甲醛或菇宝等灭菌药物,封闭门窗熏蒸48小时后,将室内继续加温,开门排潮快速把培养室内的墙壁和培养菌架全部烘干,之后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潮、防杂菌,撒灭鼠药物预防鼠害。

若是老培养房最好增加灭菌药物的用量及灭菌次数。

(二)装袋

1.菌包袋规格选用:

菌袋选择对黑木耳小孔栽培生产至关重要,关系到生产的成败。

黑木耳小孔栽培生产应选择质地优良、袋薄且伸缩性好的料袋,这样的料袋与菌丝亲和力好,袋料不易分离。

一般选用16.2cm---17cm×33cm---38cm规格的聚乙烯菌袋,每千个菌袋重量为2.6千克—3.8千克为佳,菌袋薄且拉力强,可以使菌袋与培养料的亲合力增加并减少后期的料袋分离现象。

2.卧式防爆袋装袋机装袋法:

装制菌包时,装培养料高度为21cm---24cm左右,在含水65%的状态下,单袋菌包重约1.2kg—1.4kg。

装培养料时要求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菌包袋体无褶皱。

3.免颈圈菌棒制菌法:

即装制菌包时,装袋机在菌包袋的中间留孔,将菌包培养料上面的塑料袋塞入菌包中间的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倒置于筐中准备灭菌。

这种制菌方法关键技术在于将上部空余菌袋整齐、均匀的插入菌包中间的孔中,严防打折、起皱,造成袋口松散.使菌包接菌、培养发菌时增加感染杂菌的几率。

*用窝口机窝口能提高制做菌包的标准,使袋料不易分离。

(三)灭菌

菌包灭菌方式采用常压100℃保持8小时~10小时或高压在1.5kg/cm2的压力下持续灭菌2.5小时~3.5小时。

在灭菌时必须要求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菌包摆放不要过于紧密,灭菌结束后应闷锅2小时~3小时使培养料进一步的熟化(但不宜时间过长),利于后期黑木耳菌丝的转化,提高菌包的产量。

(四)冷却

将经过灭菌的菌包搬运入冷却室、接菌室或培养室,需冷却到30℃以下再进行接菌。

工厂化生产量大,建议在冷却室加设强冷降温设施,可以缩短菌包的冷却时间,利于下步的接菌时间的安排。

(五)接菌

经过灭菌冷却的菌包,在接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

在接种室或培养室接种。

1.接种室消毒方法:

接种前要净化和消毒接种室,清除室内杂物,用拖布拖净地面,桌面用湿布檫干净。

先用气雾消毒盒(菇宝)熏蒸,接种前开启紫外线灯1小时,以确保接种室无菌程度高,使用前用5%来苏儿消毒液空中喷雾一次,重复灭菌净化空气。

*照射紫外线灯时应先关闭照明灯,且人要离开室内以防紫外线灯辐射伤人。

2.菌包接菌的操作:

菌包接菌时,要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放入菌包的中间孔中,拨出的菌棒待下次装袋时使用,用菌种将接菌口堵严即可。

从而使菌丝从中间向外生长,上下菌龄一致,培养好的菌袋才不易出现袋料分离并且保证菌丝的转换活力,为丰产打好基础。

(六)菌包培养

黑木耳春季栽培因为我国北方室外寒冷,需要采用温室内培养菌包,并充分利用室外春季自然温度出耳。

所以便采取“室内养菌,室外出耳”的方法。

1.菌包培养室的搭建:

可利用空闲房屋、房间搭建菌包培养架,培养架宽80cm~100㎝,长度不限,层间距离45㎝,5层~8层培养床架,培养架过高容易导致上下层温差过大,管理不方便。

床架使用钢材或木材搭建,并在窗上安装排风扇,培养室的棚顶开通风口。

2、培养室的具体要求:

(1)、有良好的控温、调湿、通风设施。

(2)、要有闭光措施。

(3)、要经严格的消毒杀虫处理。

(4)、环境卫生良好,远离污染源。

(5)、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搭架,充分利用空间。

3、培养菌包的上架管理:

菌包接种后,应及时上架摆放培养,菌包要轻拿轻放,切忌用手直接拎袋口,这样很容易造成污染。

在架上摆放的菌包每排要间隔2㎝以上,便于通风降温。

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单位面积的数量而加大菌包培养数量。

4、培养发菌的温度控制:

温度对黑木耳菌丝体的发育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菌丝体生长的速度,菌丝体对培养基分解能力的强弱,菌丝体分泌酶的活性高低和菌丝体生长的强壮程度。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2℃~26℃,以25℃生长最佳。

但在温度控制要注意:

(1)随培养基内菌丝生长量的增加,菌丝发热程度将逐步加强,通常以最适培养温度为基准,每5天降1℃,在黑木耳菌丝体定植并透过菌包显现菌丝体的培养后期,要尽量的保证其在低温22℃左右培养发菌。

(2)菌包内菌丝体在袋内小气候生长其温度一般比外部空间高2~3℃,因此,室内控温时应当掌握在最适温度之下2~3℃为宜。

(3)菌包培养应严格注意菌温、气温、堆温的关系,严防烧堆,可以增加菌洞配合到菌来。

(4)菌包培养要有冬季能升温,夏季能降温的措施。

(5)黑木耳菌包培养温度要求“前高后低,守低勿高”的原则。

培养初期:

即接种后7天以内,培养室的温度应适当高些,以28℃为宜。

可以使刚接种的菌丝体迅速恢复生长。

菌丝萌发快,生长迅速,能减少杂菌污染。

培养前期:

即接种后7天至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以24℃~26℃较为适宜。

培养中期:

即接种后15天后~35天,以温度22℃~24℃较为适宜,这个时期黑木耳菌丝体已占优势,虽然室温较低,但菌丝体本身代谢也会增加温度,菌丝体也快速健壮生长。

培养后期:

基本在接种后35天以后,菌丝体已经发至菌包底部。

在培养将要结束的15天内,再将温度降至18℃~22℃,菌丝体在较低温度下生长会很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包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

(6)当菌丝体吃料1/3时,绝不可使袋体温度超过30℃,以25℃以下为宜。

因为在超温下培养的菌丝体不死也伤,严重的菌包没等划口出耳,菌丝就会收缩发软吐黄水,不仅划口处易生长绿霉,而且子实体也很难长出,这就是比较常见的“菌房培养期菌包烧包后遗症”。

5、培养发菌的湿度控制:

由于黑木耳菌丝体是在袋内生长,只要培养基水份适宜,湿度控制比较容易,为有效地防止杂菌侵入,培养室湿度应以“宜干不宜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为宜。

若湿度过大,可在培养室内多撒白灰粉吸潮,或加强通风排湿。

若发菌期过于干燥,接入的菌种在袋内发干,不宜萌发,也可在地面喷2%白灰水使其达到湿度要求。

6、培养发菌的空气控制:

应掌握“先小后大,先少后多”的原则,培养的前7天,如果不超温可不用通风。

菌丝萌发生长封面后应及时通风,每天中午通风1次,每次1小时。

菌丝体长至菌包1∕3以后应加大通风换气次数,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1小时。

必要时打开门窗进行大通风一次。

越到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后期,越要注意通风,加大通风量“通风治百病”。

总之,黑木耳菌丝体是好气性真菌,在培养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要有适当的通风设施。

另外要注意空气的对流,最低限度使培养室内不气闷,无异味。

7、培养发菌的光照控制:

黑木耳菌丝体在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光照菌丝体易老化,诱发耳基形成,形成半包出耳,影响后期产量。

因此,黑木耳菌包培养发菌室应有遮光措施,即“遮光培养,宁黑勿亮”。

8、菌包的检查与处理:

菌包培养头3天~5天,对菌丝体进行第一次粗检,主要检查菌丝体是否定植、萌发、成活;7天~10天再检查1次,主要检查菌丝体长势及污染情况;15天左右全面仔细检查一次。

详细检查培养菌包污染杂菌的情况,将污染杂菌的菌包拣出后不能随便扔弃,应集中在一起,将菌包内培养料倒出晒干后做新的培养基原料。

如袋内培养料已发臭,或感染链孢霉的菌包,应深埋或焚烧处理,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2.3黑木耳小孔栽培菌包的下地管理要点

黑木耳菌包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35天~4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袋,再培养10天~15天达到菌丝后熟即可刺口催芽出耳。

1、优质菌包的挑选:

(1)外观检查菌丝洁白,呈短绒毛状,上下均匀有弹性,粗短、密齐,包内无米黄色积水,没有干涸收缩现象,无杂菌污染,生长后期袋面可见小部分米粒状黑点原基。

(2)镜检菌丝着色深,分枝多,分枝角度大,有锁状联合,生长点明显可见。

2、劣质菌包的判断:

(1)袋内有活的杂菌。

(2)菌丝出现自溶现象。

(3)菌包干涸,脱水现象严重,且料与袋脱壁。

(4)袋底有黄色或褐色液体。

(5)菌丝不呈绒毛状,无弹力,手按发散。

3、黑木耳小孔栽培场地的整理:

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通风度强(大),地块不存水,无洪水蔓延的地块.提前搭建栽培床,一般地摆栽培床以宽1.6米为佳,长度可根据栽培场地大小而定栽培床的长短。

搭建栽培床时,栽培床面要求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栽培床面的土应压实并呈龟背型,不积水并喷封闭除草剂和杀虫剂,将栽培床面上铺稻草、打孔地膜、遮阴网、松针等有保湿、隔离泥沙的作用,栽培床之间应留有40厘米宽的排水沟,沟深以10厘米为宜。

一般大地栽培1万袋黑木耳菌包,占地面积需667平方米(一小亩)。

在未摆放菌包之前,在每个栽培床边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