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935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docx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题汇总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综合检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O—16N一14C一12C1—35.5Ca一40Cu—64Fe—56Zn—65A1—27Ag—108S-32

请注意:

把选择题的答案填于下面表格中,不填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其中16-20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计40分)

1.t℃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今有氯化钡、碳酸钠、硝酸银和盐酸等四种溶液,将它们两两混合,生成的反应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3.将N2、CO、HCl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定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A.HCl、COB.N2、CO2C.N2、COD.N2、H20(气)

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加人过量稀硫酸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K2SO4(K2C03)B.铁粉(Fe203)C.NaCl(Na2C03)D.银粉(铜粉)

5.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8%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若改用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6.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能发生反应的是

A.碳和氧气B铜和硫酸锌溶液C.铝和氧气D.氧化铜和水

7.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

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

A.0.4%B.1%C2.5%D.4%

8.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天平平衡。

分别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另一个中加入一定量的铝,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则加入Mg、Al的质量比可能是

A.11:

12B.32:

33C.3:

4D.1:

1

9.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直到反应完全,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42%B.36%C.30%D.24%.

1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6:

9:

8B.12:

8:

9C.2:

3:

6D.1:

3:

4

11.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五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2.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合理的是确

13.下列四种五色溶液①NaNO3;②Na2CO3;③BaCl2;④H2SO4,不加任何试剂,只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反应就能够区别出来的是

①NaNO3②Na2C03③BaCl2④H2SO4

A.只有②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14.粗食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杂质,需加入NaOH溶液、NaN0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过量),然后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NaOH、BaCl2、Na2CO3、HClB.BaCl2、Na2CO3、NaOH、HCl

C.Na2CO3、BaCl2、NaOH、HClD.BaCl2、NaOH、Na2CO3、HCl

15.某同学在t℃时用100g硝酸钾溶液做结晶实验。

他先将溶液蒸发掉20g水,冷却至t℃得到8g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然后继续蒸发掉10g水,冷却至t℃,又得到6g晶体。

则该同学所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4%B.35%C.37.5%D.60%

16.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

(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

(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3)将操作

(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17.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2M:

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A.HCl和KOHB.Na2CO3和Ba(OH)2

C.HCl和Ca(OH)2D.KOH和H2SO4.

18.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乙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并能跟CaO反应生成碱。

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MgSO4B.乙一定是H2SO4

C.丙可能是NaOHD.丁一定是H2O

19.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B.CaOC.Cu(NO3)2D.HCl

2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二.填空题

 21.如图所示,河岸边分布四座化工厂,环保人员为监测水质来到河边,观察到如下现象:

b处出现红褐色浑浊,c处河水由浑浊变澄清,d处河水冒气泡.测得a处水样pH=12,M处水样pH=5.已知两个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下列物质中的各一种:

Na2CO3、FeCl3、HCl和Ba(OH)2请你帮助环保人员推断,丙厂排放的是________,丁厂排放的是________,M处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 

请写出:

b处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河水由浑浊变澄清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后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不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3.某校初中化学课外小组学生,将一此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瓶溶液,共有H+、K+、Ag+、Ba2+、OH-、C1-、NO3-、

八种离子,每瓶溶液里含有的四种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瓶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蓝色.据此推知乙瓶溶液中的离子应该是________.

  24.为了将Na2SO4和FeCl3混合溶液中的SO42-、C1-、Fe3+分别完全转化为沉淀,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得到红褐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

  

(2)向

(1)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乙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

  (3)向

(2)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丙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

  回答:

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5.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将所得的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原混合物中一定还不含有________,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如果固体A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_.

  26.从你最熟悉的酸、碱、盐中,任意选出四种物质,使其符合图中的关系,图中连线的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27.Cu(OH)2、Mg(OH)2和Fe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得到的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28.有标号为A、B、C、D、E、F的六瓶溶液,只知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硝酸钠溶液、硝酸钙溶液、氯化钡溶液.若将它们按下表各以少量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内容

A+B

A+F

B+E

B+F

C+E

实验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生成气体

不反应

不反应

试推断(填写化学式):

D是___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

  29.有三种可溶性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中有两种是钾盐,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完全反应)

从以上实验可判断,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另外两种正盐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或________和________;或________和________.

三.实验题

30.草酸(H2C2O2)是一种无色晶体,实验室常用其加热来制取CO气体:

(1)加热草酸制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与实验室制---------(填“O2”“H2”或“C02”)

相同的发生装置;

(2)若要得到于燥纯净的CO气体,并用纯净的CO还原灼热的氧化铁,请你写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填写各接口的代号字母)。

混合气

()()接()()接()()接()()

(3)装置丙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尾气应如何处理----------------

31.现有稀盐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要用如图所示装置对H2和CO2的混合气体

进行分离和干燥,则:

(1)甲中应盛放----------------。

乙中应盛放----------------

(2)首先打开活塞a,可分离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再关闭活塞a,从漏斗丙加入----------------又可以分离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密度大且有毒的气体,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氯气也可以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

现在提供如下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均填序号)

(2)上述装置的烧杯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做消毒剂。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假冒“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灌装的,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鉴别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33.在盛有一定质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放入1。

8g碳,给容器加强热至无碳剩余;待冷至室温后,将容器中的气体全部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剩余气体经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有4.8g铜生成,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气体剩余。

求:

(1)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质量。

(2)白色沉淀的质量。

34.在空气中加热4.8g铜粉,使其全部转化为CuO,再把它放人足量稀H2SO4中,完全反应后,蒸发溶剂,最后可得胆矾多少克?

35.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人足量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

求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参考答案

一.

1.C2.C3.B4.A5.A6.C7.A8.B9.A10.A11.D12.B13.D14.C15.B16.AC17.CD18.B19.B20BD

二.

21.HCl,Na2CO3,OH—和CO32-

3Ba(OH)2+FeCl3

Fe(OH)3↓+BaCl2

Fe(OH)3+HCl

FeCl3+H2O

22.CuO、Fe,FeSO4,H2SO4、CuSO4

23.H+NO3--Ag+Ba2+

24.NaOH(或KOH)、Ba(NO3)2(或BaCl2)、AgNO3

Fe(OH)3、BaSO4、AgCl

25.

(1)MgCl2、KOH,CuSO4

(2)BaCl2

(3)KNO3,K2CO3,Na2CO3

26.H2SO4(HCl),Ba(OH)2(NaOH),Na2SO4(FeCl3),BaCl2(AgNO3)

27.Cu,Fe2+、Mg2+

28.D:

Ca(NO3)2E:

Na2CO3

29.一定含K2CO3,可能是CuSO4和K2SO4或KCl和CuSO4或K2SO4和CuCl2

三、

30.

(1)O2

(2)(E)(F)接(H)(G)接(D)(C)接(B)(A)

(3)吸收二氧化碳

(4)3CO+Fe2O3

2Fe+3CO2

(5)气球回收

31.

(1)甲:

NaOH溶液乙:

浓硫酸

(2)H2CO2+NaOH

Na2CO3+H2O

(3)稀盐酸CO22HCl+Na2CO3

NaCl+H2O+CO2↑

32.

(1)CH

(2)吸收尾气,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

(3)

(4)+1价

四.

33.

(1)2.1克

(2)7.5克

34.18.75克

35.181:

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