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912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检测(五)鲁科版

 

章末综合检测(五)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2016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

核能的和平利用对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其反应原理为H+H―→He+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H的核外电子数为2

C.H、H、H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解析:

选C。

D和T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核素,A项错误;H的核外电子数为1,B项错误;H、H、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反应中原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但该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D项错误。

2.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

A.碱性:

KOH>Ca(OH)2>Mg(OH)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2S>H2Se

C.挥发性:

HNO3>H3PO4>H2SO4

D.原子半径:

P>S>Cl

解析:

选C。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

K>Ca>Mg,则碱性:

KOH>Ca(OH)2>Mg(OH)2,A项不符合题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

O>S>Se,则稳定性:

H2O>H2S>H2Se,B项不符合题意;挥发性难易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符合题意;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3.(2018·贵阳高三一测)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4C与16O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Sn与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NH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O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解析:

选C。

14C的中子数为14-6=8,16O的中子数为16-8=8,A项正确;Sn、Pb均为Ⅳ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B项正确;NH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而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C项错误;O、S2-的质子数均为16、电子数均为18,D项正确。

4.(2018·沈阳一模)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Y)>r(Z)>r(W)

B.Z、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仅由X、Y、Z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选B。

由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推出Z为O,由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小,推出X为H,X与W同主族,则W为Na,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推出Y为N。

原子半径:

Na>N>O,A项错误;O、Na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Na2O、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2,B项正确;非金属性:

O>N,热稳定性:

H2O>NH3,C项错误;仅由H、N、O形成的NH4NO3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5.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庚>己>戊

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解析:

选B。

由戊、己的位置及二者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判断出戊是N,己是O,则庚是F,丁是C,丙是Al,乙是Mg。

甲可能是H或Li,A项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增强,B项正确;Mg(OH)2、Al(OH)3与H2CO3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反应,C项错误;F没有正价,D项错误。

6.(2018·济南模拟)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X单质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B.简单阴离子半径:

M>Z>Y

C.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的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M

解析:

选C。

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Y为C,从而推知X为Al,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A项正确;M、Z的简单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简单阴离子半径:

M>Z,M、Z的简单阴离子比Y的多一个电子层,故简单阴离子半径:

M>Z>Y,B项正确;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从而推知X为Si,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非金属性:

Z>M,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M,D项正确。

7.(2018·石家庄高三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X、Z同主族;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其所含化学键类型均相同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X>W

C.简单离子半径:

W>Z>Y>X

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解析:

选B。

根据题意可推出X为O,Y为Na,Z为S,W为Cl。

Na与O可形成Na2O和Na2O2,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A项错误;水常温下为液体,HCl常温下为气体,B项正确;简单离子半径:

S2->Cl->O2->Na+,C项错误;O、Na、S形成的Na2SO4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D项错误。

8.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熔融的X与Z构成的化合物可以得到单质Z

B.Z的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一种耐高温物质

C.Y、Z、R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D.X、Y两种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为碱性氧化物

解析:

选D。

由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知,X、Y、Z、R分别为O、Na、Al和S。

X与Z构成的化合物为Al2O3,电解熔融Al2O3可得到单质Al,A项正确;Al在空气中加热生成Al2O3,其熔点较高,耐高温,B项正确;Na、Al和S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和H2SO4,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C项正确;O2、N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9.(2018·哈尔滨三中高三一模)

a、b、c、d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bO4,则a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3

B.若b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则c的单质不可能为半导体材料

C.若b的单质与H2易化合,则c的单质与H2更易化合

D.a与b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解析:

选A。

若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bO4,即b最高价为+6,其负价为-2,再利用a、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的主族序数比b的小1,故a的负价为-3,a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3,A项正确;若b是Si,则c是Ge,Si和Ge均为半导体材料,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c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比b的单质与氢气化合难,C项错误;若b为非金属,则a的金属性很弱,故a、b不易形成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0.(12分)A、B、C、D、E、F、G、L、I九种主族元素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位于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L分别位于同一主族,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F的质子数比D多5,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F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元素中非金属所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E、F、L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L、I两元素可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化合物X,化合物X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固体化合物E2D2投入到化合物E2L的水溶液中,只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B、C、D按原子个数比4∶1∶1∶2形成一种化合物Y,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向Y中加足量稀硫酸后,再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写出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于九种主族元素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而B、C、D位于同一周期,可以知道A为氢元素,B、C、D位于第2周期,E、F、G、L、I则位于第3周期;由A与E为同一主族元素,可确定E为钠元素;由F的质子数比D多5,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F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推知D、F为氧元素和铝元素;由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可推知C元素为氮元素;由D与L位于同一主族,可推知L为硫元素;由其原子序数关系和B与G位于同一主族可知,I只能是氯元素,B、G分别为碳元素和硅元素。

即A、B、C、D、E、F、G、L、I分别对应H、C(碳)、N、O、Na、Al、Si、S、Cl。

(1)题述非金属元素除H外,C(碳)、N、O、Si、S、Cl中硅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故形成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中SiH4的稳定性最弱。

E、F、L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S2-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Na+和Al3+则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S2-)>r(Na+)>r(Al3+)。

(2)L、I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应该是S2Cl2,其中硫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硫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均以共价单键的形式结合。

(3)Na2O2和Na2S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OH,同时有S沉淀析出。

(4)由A、B、C、D按原子个数比4∶1∶1∶2形成的化合物为(NH4)2C2O4。

C2O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答案:

(1)SiH4 r(S2-)>r(Na+)>r(Al3+)

(2)

(3)Na2O2+S2-+2H2O===S↓+2Na++4OH-

(4)(NH4)2C2O4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11.(12分)(2018·贵阳质检)X、Y、Z、M、N五种主族元素分别属于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又知: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M与Y同主族;化合物XN为分子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常温常压下,2gX2在Y2中完全燃烧放出akJ的热量,则表示X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Z可形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甲,则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

(写出化学式)

(4)X可分别与Y、M形成常见的18电子的分子乙和丙,请写出乙和丙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三种元素能以原子数目之比为1∶1∶1的比例组成三种强电解质A、B和C,测得它们各自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且常温时,在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0-7mol·L-1。

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由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推出Y为O;由X、Y、Z、M、N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以及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推出Z为Na;M与Y同主族,M为S,N为Cl;X、Y、Z、M、N分别属于三个短周期、XN为分子晶体,则X为H。

(1)书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H2(g)+O2(g)===H2O(l) ΔH=-akJ·mol-1。

(2)Y和Z形成的淡黄色固体为Na2O2,电子式为。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

Cl>S,则酸性:

HClO4>H2SO4。

(4)H分别和O、S形成的18电子分子为H2O2和H2S,两者反应生成的淡黄色沉淀为S,H2O2作氧化剂,H2S作还原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S===S↓+2H2O。

(5)由题意可知,三种物质为NaOH、NaHS、NaClO,在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0-7mol·L-1,则水的电离受到抑制,A为NaOH。

答案:

(1)H2(g)+O2(g)===H2O(l) ΔH=-akJ·mol-1

(2)

(3)HClO4 H2SO4

(4)H2O2+H2S===S↓+2H2O

(5)NaOH

12.(15分)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

甲、乙、丙。

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甲、乙、丁三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B、C、D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丁与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分子中的电子数均为________,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并结合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则三种化合物可能为C、N、O、F的氢化物。

乙和B的单质反应生成甲和C的单质,则该反应为2F2+2H2O===4HF+O2。

由丁与C的某种单质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可知丁为NO。

综合上述推断,可推知A为H,B为F,C为O,D为N,甲、乙、丙、丁分别为HF、H2O、NH3、NO。

(1)D为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ⅤA族。

(2)F、O、N分别是第2周期ⅦA、ⅥA、ⅤA族元素,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其原子半径大小为N>O>F。

(3)丁与C的某种单质反应是NO被O2氧化生成红棕色NO2的反应。

(4)HF、H2O、NH3均为10电子分子,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反应为NH3的催化氧化。

答案:

(1)第2周期ⅤA族 

(2)N>O>F (3)2NO+O2===2NO2 (4)10 三角锥形 (5)5O2+4NH36H2O+4NO

13.(16分)(2018·东北师大附中一模)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其简单离子在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Y

其最简单氢化物丙的水溶液呈碱性

Z

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周期序数相等

A、B、D三种单质(单质分别由X、Y、Z元素组成)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其中丁是一种高能燃料,一个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

请回答: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单质B电子式为________。

(3)丙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4)反应②中,0.5mo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

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X的简单离子为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则X为Al;Y的最简单氢化物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为NH3,Y为N;Z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周期序数相等,则Z为H。

A、B、D三种单质分别由X、Y、Z元素组成,丙为NH3,则B、D为N2和H2中的一种,A为Al,A与B生成的甲与水反应可生成丙(NH3),则B为N2、D为H2;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且一个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则丁为N2H4;Al与氮气反应生成的甲为AlN,AlN水解得到氨气与氢氧化铝,故戊为Al(OH)3,乙为Al2O3。

(1)X为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ⅢA族,其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单质B为N2,其电子式为N⋮⋮N。

(3)丙为NH3,N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4)反应②为氨气与NaClO的反应,0.5mo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说明氯元素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生成NaCl,同时生成N2H4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5)一定条件下,Al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Al2O3和碳化钛(Ti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TiO2+3C2Al2O3+3TiC。

答案:

(1)第3周期ⅢA族  

(2)N⋮⋮N

(3)b (4)2NH3+NaClO===N2H4+NaCl+H2O

(5)4Al+3TiO2+3C2Al2O3+3T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