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70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docx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

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其病症复杂、病程长、容易复发,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近年来随着中医男科学的发展,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均取得一些进展,大量文献表明中医中药对本病具有一定疗效,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将近几年来中医中药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进展

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1.1对前列腺生理功能的新认识

历代中医文献均无对前列腺解剖及生理功能的认识。

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前列腺作为“男胞”在脏腑之中属于奇恒之腑,与性、生殖、排尿等功能密切相关,既是男子冲任督三脉之源,又赖后天阴阳气血所充养,生理特点具藏泻二性,泌液射精,助勃作强,与男性的成长、发育、性与生育、衰老密切相关。

这一认识丰富了中医男科学的理论。

1.2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传统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在“淋症”、“精浊”、“子痈”、“腰痛”、“虚劳”等病症中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有关症状有所描述,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是空白。

中医男科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般为:

湿热毒邪阻滞下焦,肝郁气滞血瘀,脾肾亏虚,膀胱气化开阖功能失调。

湿热毒邪为病之标,瘀血阻滞为病之渐,脾肾亏虚为病之本,肝郁气滞或为起病之因,或为病情加重之因。

病至后期往往形成湿热毒瘀及虚并存,虚实夹杂。

2.实验研究

2.1中药抗感染研究

随着现代临床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感染性前列腺炎的范围在扩大,因此抗感染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表明,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链球菌、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银花、车前子、石韦、黄连、苦参、龙胆草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体外中药药敏试验表明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地肤子、黄柏、旱莲草等对临床不同血清型支原体(uu)及其耐药菌株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车前子等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抑制作及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菌作用尤为突出。

2.2中药改善尿流动力学研究

改善尿流动力学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补肾活血中药对人前列腺平滑肌α—AR与125IBE的结合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产生类似α—AR阻滞剂的作用,解除膀胱颈,前列腺尿道痉挛,改善尿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高特灵。

2.3中药抗炎、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的研究

中药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制剂能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PGE)而减少内源性递质,抑制多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和浸润,有较强的纤维蛋白降解作用,抑制肉芽肿形成,使造模动物前列腺间质水肿、充血减轻,腺腔分泌物增加。

另外,中药复方能使造模动物全血粘度、全血还原性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明显下降;使兔微循环血管管腔、截面积、平均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

2.4中药调节微量元素锌(Zn)水平的作用

众所周知,锌(Zn)与前列腺的抗菌机制有关。

蒋毅等研究表明,中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Zn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可能的机制有直接增加前列腺Zn的含量,另外通过中改善和修复前列腺炎性组织,有助于前列腺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加前列腺上皮细胞对Zn的摄取。

中药成分车前子并可减少或不留下尿路感染所致尿路及肾脏的纤维化变化,保护泌尿系统及肾脏功能。

2.5中药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共同病因,而主张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研究表明许多补肾中药都有清除氧自由基(OFR)的作用,包括杜仲、肉苁蓉、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鹿茸、淫羊藿、山茱萸、补骨脂、冬虫夏草等;另外许多补益的中药成方,如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等均有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OFR的作用。

2.6中药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免疫与前列腺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能明显降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升高的免疫球蛋白,使TNF表达增强。

如金银花、桑寄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病菌功能,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含其成分的中药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2.7中药药物渗透作用研究

通过同位素示踪法,以盐酸小檗碱作为示踪物,发现药物经直肠吸收十分迅速,在给药后5分钟即可从血液中和靶器官前列腺中测得放射性,而且药物在前列腺中的富集浓度高于其他器官(直肠、肝、肾除外),直至24小时仍维持一定水平,而且前列腺组织中的药物放射性在24小时内均高于腹主动脉血中的药物放射性,这说明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临床治疗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势在于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重视调整患者体内环境的平衡和解除患者各种痛苦症状,而且治疗手段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是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上绝大部分中医都是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病程(湿热、瘀血、肾虚),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三大类中药,组成一个基本的专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成药大都如此),在专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症状随症加减药物。

此外,还是有一部分中医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分型治疗。

一般分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肝郁气滞、脾虚气陷等型,分别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祛浊、活血化瘀、滋养肝肾、温补肾阳、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等治则治疗。

清热利湿的中药成分如扁蓄、瞿麦、石韦、车前子、川木通、灯心草、木通子等,中药成方如三金片、银花泌炎灵片。

活血化瘀的中药成分如半枝莲、桂枝、川芎、牛膝等,可以舒张血管,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迅速作用于病灶及周边组织。

中药成方如银花泌炎灵片、川参通。

补肾的药物成分如枸杞子、五味子、何首乌、鹿茸、淫羊藿、山茱萸、补骨脂、冬虫夏草等;另外许多补益的中药成方,如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片、六味地黄丸。

但补肾的药物则需要根据临床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选择药物。

目前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下面一些思路:

1.常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三大治疗原则组方治疗;

2.重视活血化瘀,认为无论何型慢性前列腺炎,活血化瘀药应贯彻治疗始终;

3.重视局部对症与机体整体调整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病理变化相结合,宏观辨证与病理分期相结合;

4.对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大剂量长时间应用清热利湿之剂,攻伐太过恐伤气阴,故宜于清热利湿药中加益气养阴之品;

5.宜慎用温补之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因临床上单纯肾虚者少见,多伴湿热血瘀,呆补会犯实其实之戒;

6疏肝理气法是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的主要法则。

另外,中医除了把中药制成中成药便于患者服用或注射,还常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制成汤剂、栓剂等直肠给药,或会阴坐浴、局部外敷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还有用针灸、局部注射、各种理疗等方法治疗,据称均有满意疗效。

虽然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段较多,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临床研究、计划设计不够严谨,诊断、疗效判定标准不规范统一,实验研究相对较少等,因而疗效统计结果可信度不高,重复性差。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于已经研制成功的中成药除了需广泛应用以外;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探索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

尽快应用现代科研方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使其更加规范、科学,更具有重复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中药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不断深入,疗效不断地提高。

中医辨证要点

1.抓住病机特点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湿热为病,腺体瘀浊阻滞,腺液排泄不畅。

故治疗过程中需紧紧围绕瘀浊阻滞这一特点来辨证用药,无论何证都要选用祛瘀排浊之品,如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败酱草、薏苡仁、冬瓜仁、浙贝母、石菖蒲等。

2.注重局部辨证

辨证过程中除全身整体辨证外,还要注重前列腺指检及各种理化检查的局部辨证。

湿热证者,前列腺多肿大,可有灼热感,白细胞多有成堆;瘀血证者,前列腺质地偏硬,可有结节但结节光滑,EPS按出较困难,可见红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明显。

3.分清寒热虚实

湿热为病,常易阻遏阳气和伤阴、伤阳,故治疗时需分清寒热虚实。

湿热阻遏阳气者,临床除见湿热证外,还有会阴、睾丸、下腹部畏寒怕风感;湿偏胜易伤阳,而见足心凉、大便溏或全身怕冷等阳虚症状;热偏胜易伤阴,而感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症状。

中医论治

1.总的治疗原则

清利湿热,祛瘀排浊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临床治疗,可根据辨证情况,或以清热利湿为主,或以活血祛瘀为主,或偏于排泄为主。

病程日久,还可出现寒热错杂之象。

或伤于阴,或伤于阳,治疗需寒热之品并投,伤阴加二至丸,伤阳加附、桂等。

2.辨证论治

(1)湿热证

①临床表现本型病程较短。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小便有灼热感,尿黄赤,会阴部、肛门、后尿道坠胀不适或疼痛,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分泌物,伴口苦口干,肛门灼热,大便或干或溏。

前列腺略肿大,有压痛,多有热感;EPS镜检,白细胞多有成堆现象,或满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可不明显;EPS细菌培养阳性率高。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稍数。

②证候分析湿热为病,排出物及分泌物多且滞涩而不畅。

故湿热之邪留滞前列腺,前列腺液分泌较多且排泄不畅,见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

前列腺导管直接于前列腺尿道底精阜两侧,与后尿道相通,湿热波及尿道,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感及排尿不尽等症状;前列腺与直肠毗邻,湿热波及直肠则出现肛门坠胀不适或疼痛、灼热感等直肠刺激征;湿热入络,阻碍气血,故见前列腺略肿大、压痛,且有发热感。

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溏滞,舌苔黄腻,脉弦滑稍数,是湿热常见之象。

③治法清热解毒,祛湿排浊。

④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方取黄柏清热解毒燥湿;萆薢、车前子清利湿热;石菖蒲祛湿排浊;丹参凉血活血。

加虎杖、败酱草、红藤、金银花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品,有助前列腺湿热清、气血通;土茯苓、瞿麦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之品,有助于尿道湿热去而不流注前列腺,且前列腺湿热亦有去路,即从尿道去之。

大便干者,配大黄;刺痛明显者,加桃仁、赤芍、穿山甲等祛瘀之品;口干者,合天花粉,既可养阴生津,又可祛瘀排浊。

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

黄柏12克,萆薢15克,车前子15克,石菖蒲12克,丹参15克,虎杖12克,败酱草15克,红藤15克,金银花15克,瞿麦15克,大黄6~9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穿山甲15克,天花粉15克。

(2)瘀血证

①临床表现本型病程较长,接受过前列腺注射治疗史者多见。

疼痛明显,常见会阴部、后尿道刺痛,痛引睾丸、阴茎、腹股沟或小腹,尿频,排尿不适,尿有余沥,排尿时尿道刺痛,尿道口乳白色分泌物反不常见,性生活次数常因疼痛而减少(主要是射精疼痛)。

伴忧愁思虑,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精神抑郁症。

前列腺触摸质地偏硬,大小正常或偏小,或有结节,但结节光滑;EPS较难按出,镜检白细胞可出现成堆,但不似湿热型大量成堆,亦可见红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

舌质偏暗,脉弦涩。

②证候分析前列腺湿热久郁不清,入络不散而血络不通,瘀血阻滞,故前列腺质地偏硬,甚则出现结节。

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出现会阴部、后尿道刺痛,痛引睾丸、阴茎、腹股沟或小腹,排尿时尿道刺痛;性生活亦因前列腺瘀血阻滞,射精收缩不利而疼痛。

前列腺由于血脉瘀滞,腺液分泌减少且腺管排泄不畅,故尿道口乳白色分泌物反不常见,EPS较难按出。

由于前列腺部位疼痛不解,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忧愁思虑,失眠多梦。

瘀阻络伤,EPS镜检常可见红细胞,舌质偏暗,脉弦涩,为瘀血之舌脉。

③治法祛瘀排浊,软坚散结。

④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大黄(多用熟大黄)、穿山甲、桃仁、红花、当归祛瘀通络、软坚散结,且穿山甲有排浊之功;为加强排泄之力,恢复腺体分泌功能,加冬瓜仁、浙贝母、红藤、败酱草,并有清解毒的作用;柴胡引诸药入肝经,疏肝解郁,天花粉清瘀热、排浊。

前列腺结节者,合桂枝茯苓丸加水蛭、莪术破瘀消坚;刺痛明显者,加三七粉;尿道刺痛明显者,加琥珀粉;精神抑郁症者,加龙骨、牡蛎,或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交替服用,或适当服用羚羊角粉。

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

大黄6~9克,穿山甲15克,桃仁15克,红花9克,当归15克,冬瓜仁20克,浙贝母9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柴胡9克,天花粉15克,水蛭6克,莪术12克,三七粉3克,琥珀粉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羚羊角粉0.6克。

(3)寒热错杂证

①临床表现本型病程长,常达数月或数年,尿道不适、尿频、尿有余沥,会阴部、睾丸不舒或疼痛,疼痛有时游走不定,或在小腹、少腹,或在腰背、骶部。

伴腰膝酸软,下腹部、会阴、睾丸怕冷,足心发凉,或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口干;遗精,性欲减退,阳痿,早泄。

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忧愁思虑,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甚则恐惧、自卑、愤怒,严重者自杀倾向;大便或干或溏,小便时清时黄。

前列腺触诊正常或偏大、偏小、偏硬,EPS按取时易时难,镜检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白细胞时多时少,反复不定,舌质偏暗,脉弦细或细数。

②证候分析本型症状复杂,既有寒证又有热证,既有阴虚证又有阳虚证,且精神抑郁症明显。

这些症状时有时无,临床辨证需抓住病机特点。

湿热阻遏阳气,则见睾丸、会阴、下腹部怕冷;伤阳,则足心发凉、大便溏;伤阴,则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尿频、尿有余沥、排尿不适仍湿热未清之象;疼痛游走不定是瘀阻气滞不畅之症;精神抑郁、性功能障碍皆是病程日久,前列腺炎症状未改善所带来的一系列忧郁伤神症状。

舌质偏暗,脉弦细或细数是病程日久之舌脉。

③治法寒热并用,祛瘀排浊。

④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方用薏苡仁利湿排浊,附子通阳化气,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浊。

加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丹参、赤芍、当归、鸡血藤清热解毒、养血活血;冬瓜仁、穿山甲祛瘀排浊。

阴虚者,合二至丸;阳虚者,加桂枝、附子温补命门、通血脉;疼痛明显者,合复元活血汤或加三七粉;精神抑郁症者,急则治其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厚朴半夏汤、甘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四逆散等辨证化裁,待精神抑郁症缓解后,再治前列腺炎。

以上药物一般用量为:

薏苡仁20克,附子10克,败酱草2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20克,土茯苓20克,丹参15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冬瓜仁20克,穿山甲15克,二至丸18克,桂枝10克,附子9克。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角度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証治规律

江苏省中医院男科宁克勤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是我们男科和部分泌尿外科门诊的主要病种。

近二十年以来,广大男科工作者,特别是中医专科和中西医结合的同道对本病的病理生理、证治规律、辨证辨病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经验。

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别在治疗规范、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辨证和辨病的孰轻孰重等问题上,仍存在着棘手的问题。

本文就其难点和决策作一探讨,仅供参考。

一、如何驾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众所周知,前列腺炎就其诊断而言并不困难。

根据NIH国际标准分类和新近制定的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将前列腺炎分为: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四类。

一般基层医院根据常规、细菌培养以及相关检查,都能明确诊断。

但是如何与中医辨病与辨证相融通,正确驾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尤为重要。

1、前列腺炎辨病的要点:

新近修订的前列腺炎诊治指南对临床上遇到的一些难点和要点已经做了充分的说明,在辨病方面起到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临床上基本可以按照“指南”的精神操作。

2、前列腺炎辨证的要领:

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要领首要是抓住本虚标实这个大纲。

所谓本虚是指肾气亏虚或中虚体弱,标实则是湿热、瘀血、气滞、痰饮等。

因此辨证施治之际要围绕这个枢纽,作出精确判断,往往能事半功倍。

二、如何对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淋浊”与非特异性泌尿系感染所致的“淋症”的甄别

1、前列腺在解剖方面的重要性

1.1在泌尿系和生殖方面的双重角色

前列腺是泌尿生殖系统的相关器官,尿道从其中间穿过,射精管也开口于前列腺部尿道,人体尿液以及前列腺液(包括精液)均经过前列腺及前尿道排出。

所以,男性前列腺无论是在泌尿还是在省直方面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1.2泌尿系感染易于逆行感染至前列腺导致前列腺炎

正因为前列腺在泌尿系与生殖系解剖方面的双重性,所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泌尿系统炎症经尿道的逆行感染。

病原体多为肠道致病菌。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特点是由同种致病菌引起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在药物治疗期间前列腺液中的微生物保持不变,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在前列腺液中的积聚能力差,在治疗期间尿液可能变得无菌,症状也可以得到控制,然而治疗的间断性可以导致尿液的再感染和症状的复发。

1.3前列腺液必须从尿道排出,所以前列腺炎也属于泌尿系感染

2、前列腺炎的西医诊断名与中医诊断名问题

2.1“浊”与“淋”的说法各执其词

2.2.1归于“浊”(包括赤白浊、精浊),其理由“淋”与“浊”部位不同,“淋”之病变部位在溺道,“浊”之病变部位在精道。

明:

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赤白浊门》曰:

“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肝胆部;浊病在精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肾膀胱部。

”所以认为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是与“淋证”的区分之一。

古代医学由于受到解剖学及有关检查水平的限制,对前列腺炎的认识亦往往受到局限。

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除了“浊”病以外,前列腺炎与“淋”、“精”这两大病种关系密切。

淋证,中医分类包括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等与前列腺炎关系密切。

精病,包括早泄、遗精、腰酸耳鸣等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

因此,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诊断不应拘泥于“浊病”,而应结合临床实际,视其突出表现,而分别归属于“精病”还是“淋证”、“白浊”等,分别辨证施治,方为治病良策。

2.2.2掌握辨证的主要特点:

病因辨证:

非特异型泌尿系感染的一般“淋证”多由于外感邪毒或湿热下注所致,而慢性前列腺炎之“淋浊”多与房事不节或忍精不泄的有关。

《素问·痿论篇》云: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证治准绳·淋浊遗精门》云:

“考之《内经》,则淋病之因……大纲有二:

曰湿,曰热。

……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混浊,凝结而为淋。

不独此也,更有人吸金石药者,入房太甚,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

由此可见,前列腺“淋浊”的病因病机较一般的泌尿系统感染的“淋证”更为复杂。

临床辨证施治尤应慎之。

病位辨证:

古人将前列腺炎的发病部位归属于“精室”范畴,将精液排泄通道称之为“精道”,而将尿液排泄通道称之为“溺道”。

清·林珮琴《类证制裁·淋浊》所云:

“肾有两窍,一溺窍,一精窍。

淋在溺窍,病在肝脾;浊在精窍,病在心肾。

”我们理解其解剖部位精窍和溺窍实为共同通道。

现代解剖学表明,后尿道从前列腺中间穿过,输精管开口于后尿道前列腺部的精阜,而前列腺导管直接开口于精阜两侧的后尿道,三者既互有联系,又各有区别。

从病位辨证的认识可知,非特异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淋证”,病位较浅,慢性前列腺炎的“淋浊”病位在深。

前列腺组织本身的血-前列腺屏障,使得一般药物难以渗入前列腺内,也能提示前列腺炎病位较深,较一般泌尿系统感染难治,还提示我们临床辨证用药时注意考虑两者部位的深浅。

病机辨证:

一般泌尿系统感染的淋证和慢性前列腺炎的淋浊辨证有所不同。

前者多以湿热居多,以膀胱、小肠等下焦腑病为主,病机较为单纯易治。

而“淋浊”所致的慢性前列腺炎多位房室所伤,败精瘀浊留驻,易于与湿热之邪交结,多累及心肾等,往往脏腑同病,虚实夹杂,兼证较多,病机较为复杂难治。

且病程缠绵,易于复发。

每一个阶段所表现的主症都不尽相同,当细致鉴别。

三、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关系的探讨

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为男科三大主流疾病,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既互相影响,又互为因果。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贯穿在一起。

可以同时出现亦可以其一为主。

因此探讨其发病的关系,对指导辨证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1、前列腺炎与男子不育症

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患者多数伴有精液质量的改变,如精子活力差、精液迟缓液化以及精浆中的白细胞增加等等。

而可能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精液分析和前列腺液的检查,发现精液质量和前列腺液的相关指标异常,所以在制定治疗原则的时候会出现孰轻孰重的选择,而给辨证施治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按不育症的治疗常规要求对患者进行系统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按不育症的诊疗常规处理)

(2)、必须按中医理论去指导辨证论治。

尽管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但是由于两个医学理论系统区别很大,目前仍然很难按照对号入座的方法,用西医的诊断去指导中医的用药。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用中医辨证的思维去指导临床,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即使是前列腺炎,亦有虚、热、湿、瘀的不同,有虚热和实热的区别,若一味用清热利湿、清热消炎之品,过用寒凉,不但炎症不能消除,而且会伤及正气,使疾病缠绵难愈。

同样,即使是肾虚,亦有气虚、阴虚、阳虚之别,若一味温补肾阳,或益肾生精,不但可能补之不当,而且可能有恋邪之弊。

(3)、经检查确实系前列腺炎导致精液质量下降者,一般来说,宜采取祛邪扶正的原则,尽量消除炎症,使精子质量改善,或者是精浆质量的改善。

有时即使炎症未愈,亦能达到致孕的目的。

2、前列腺炎与性功能障碍

慢性前列腺炎与性功能障碍在其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方面,众说纷纭,说法不一。

我们认为两者之间有相关性,但没有必然性。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属于“精浊”范畴,其病理因素大抵为湿热瘀血阻滞精室,久病则“肾气亏虚、中气虚弱”,在病理过程的演变中多夹有肝郁,情志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后期慢性前列腺炎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反之,一些原发性的性功能障碍,长期压抑,排泄不畅,又成为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

故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重视心理疏导,才能相得益彰。

药物治疗应注意振萎疏肝与补肾益精、清热利湿的配合应用。

情绪疏导方面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医者切忌高高在上,切忌训斥性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夫妇同时就诊,以强化认知,缓解矛盾。

这样多方面结合成功的事例亦为数不少。

(2)、情绪因素的互相影响

(3)、振痿疏肝与补肾益精、清热利湿的灵活应用

四、重视辨证、辨病才能提高前列腺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

1、明确病因,针对治疗

2、坚持实事求是,辨证用药与综合治疗相结合

3、正确对待抗生素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和地位

4、如何正确运用中成药(同样要强调辨证和辨病)

5、正确指导饮食与生活调理

五、几点经验和体会

1、掁萎注重疏肝:

临床治疗男性疾病尤其是性功能障碍疾病以温补肾阳为多,临床经验证明疏肝解郁调节血流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大,所以精神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比较多,正所谓“当今男人多郁证”,针对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者我们在临床上以疏肝解郁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效果很好。

2、补虚不忘泻实:

在治疗男性不育症疾病方面,补虚应不忘泻实。

男性不育症患者,以青壮年居多,此类病人往往没有什么临床体征,只是精液化验异常,间或有症状,其表现也往往以实证为著,诸如面红目赤、耳鸣、失眠、舌质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多弦滑数有力,而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盗汗、五心烦热等肾虚之证相对少见。

因此,我们用泻实清热法,并根据临床表现佐以补肾之法,使泻实不伤正,补肾扶正而不留邪,邪实既去,而精窍通利,则阴阳合而能有子。

3、温阳不忘滋阴:

在男性病的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