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380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1编制依据

根据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保利溪湖林语404#楼施工图纸及国家现行标准及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2工程概况

2.2-1自然环境.

该工程位于皇姑区、。

2.2-2场区现状

本工程建设场地为动迁区,地表为粘土层,内含有建筑物基础,对基础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地面较为平坦,但场区狭小,对日后的施工、材料运输及摆放都造成一定的困难。

2.3.工程概况

2.3.1.该工程为住宅楼,框架结构,主体六层楼,一、二层为框架结构。

2.3.2.

2.4.设计概况

2.4.1.本工程设计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及砖混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级,建筑主体高度除3P1部分11层的高度为36.60米外,其余六层带阁楼主体建筑高度约21.1m。

2.4.2.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桩承台及基础梁。

基楚垫层为C15混凝土、桩、梁、柱混凝土均为C30。

2.4.3.S设计使用的钢筋有:

HPB300、HRB335、HRB400等钢筋。

2.4.4.墙体砌筑±0.000以下采用粉煤灰承重实心砌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添充墙采用MU5.0轻质粉煤灰空心砖,M5.0混合砂浆砌筑,主体墙采用MU10烧结承重空心砖,二—四层用M10混合砂浆砌筑,五—顶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2.4.5.屋面工程为有组织排水,设防做法为:

防水层为SBS防水卷材4mm两道。

屋面保温层采用容重大于32Kg/m3,厚度为100mm挤塑聚苯板。

2.4.6.外墙面采用100厚阻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做保温层,外层为涂料层及外墙砖面层。

3.1施工组织及部署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实现,我们从建立完善的施工

组织机构入手,根据本工程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工程量大的实际情况,我们严选施工队伍,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骨干组成项目经理部。

在施工中,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的职能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司其职,密切协作,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对本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

3.2.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机械设备的进场。

本着方便施工、少占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布置现场,该工程拟修建各种临时料棚及临设房约600平方米。

4.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4.1.进度计划

整个施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主体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装修施工阶段;第四阶段为工程收尾阶段。

4.1.1.施工准备阶段从2009年3月25日至4月10日,主要完成临时设施的搭设;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管线埋设;大宗材料的订货及主要材料的进场;部分人员、机械设备进场。

4.1.2.主体施工阶段从2009年4月15日至2009年6月30日主要完成本合同项目的主体工程和水暖、电气工程的基本施工。

4.1.3.装饰施工阶段从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0月25

日,主要完成本合同项目的室内外装饰工程的施工。

4.1.4.工程收尾阶段从2009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主要完成收尾及现场清理、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退场、组织竣工资料,达到竣工移交条件。

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

施工进度计划)。

4.2.

5.施工准备及现场布置

5.1.施工准备

为了更加科学有序地完成预期的工程目标,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1.1.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充分把针对工程关键完善各项技术措施。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质量交底和安全交底,按有关规定编制施工预算,周密做好人员、机械、材料和机具等进场计划。

5.1.2.对工程现场进行详察,掌握现场地质、地貌、水文、

握工程内容和设计思想,对工程项目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5.1.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红线桩编制测量方

案,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布设好现场控制网。

并将水准点引入现场适当位置,设立1~2个高程控制点,基础开工前,经市规划部门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1.5.组织好各种机械设备的进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调试、检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的牌号和型号可以与计划不符,但性能应能满足计划和工程需要。

5.2.现场布置

为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做到文明施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根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生活区设立在场区的西面,材料(砂、石子、砌块等)及钢筋加工区设在场区的东南面邻近塔吊,方便材料的垂直运输。

木工加工场和模板堆放场设在场区的南面。

此方案主体施工结束后,应尽快确保规划道路位置及周转材料及时退场,施工临设及时拆除,以免影响规划道路的施工(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2.1.临时设施

现场设办公室、水泥库房、工料机具库房、厕所、木工加工场点、钢筋加工厂、脚手架具、模板堆放场、门卫等临设用房。

以砖砌为主,加工棚、搅拌机棚用脚手杆搭设,所有屋面均满覆2.5CM以上木板,并铺防水保温材料。

5.3.垂直运输

本工程拟选用QTZ40塔吊2台和门式垂直升降机3台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具体位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图)。

采用上述方案,整个施工现场无吊装死角,满足具体施工需要。

5.3.1.塔吊安装

由于场地及建筑物的限制,2台塔吊之间距离较近,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应做好防碰撞措。

5.3.1.1塔吊塔身节安装组合

根据本工程最大建筑高度21.1m和36.6m实际情况,最大塔吊安装高度应为25m和40m,最大吊运臂长40m,最大吊运荷载6T,极限吊运荷载1.5T,钢筋混凝土固定式底座,安装尺寸6m×6m,

支座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

根据地基承载力情况,采用M169型钢筋混凝土底座基础,平面尺寸为6.0m×6.0m,高度为2.6m。

5.3.1.3地基承载力验算

为了保证塔吊基础稳定,作用于基础上所有合力的偏心距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e=

≤L/3

地基压力按下式验算:

σ地=

≤[σ地]

C—L/2-e

作用于塔吊基础的不平衡力矩

作用于塔吊基础的水平力

基础高度

L—砼基础边长

V—塔吊自重

砼基础自重

[σ地]—允许地基承载力

倾覆计算

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P31页,当采用1+20+1塔身节组合,塔吊非工作状态下的有关技术参数为:

最不利情况下的支座反力为F2=161.6T,F3=-126.7T,支座间距为2M,则不平衡力矩为304.3T.M。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塔吊位置地基承载力为30T/M2

H=0T,H=1.70M,L=6.45,V=69.5,G=153T

依上有:

e=

=0.56M≤L/3=5/3=1.67

满足抗倾覆的条件要求。

地基承载力验算

C=5/2-0.56=1.94

σ地=

=8.85T

5.3.1.3塔吊安装

底座基础的角钢支座锚入基础的深度为70cm。

底座基础分层浇筑,第一层浇至楼伐板基础的下皮,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时安装锚固支座。

角钢支座与其固定架连接,并安装塔身架一节,后将其放于一层混凝土顶面上,用水准仪抄平,用经纬仪校直,合格后,与底板同时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终凝后拆下固定架和塔身节。

塔吊的安装、顶升、按装附着、拆卸必须按照原厂手册的规定进行。

上述作业必须由专业的安装队伍实施,作业时要统一组织和指挥,并有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

塔吊安装后应检查无荷状态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偏差不超过3/1000,否则应采用附着稳定塔身。

塔吊应设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5.3.2.门式垂直运输

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5.4.1临时施工用电负荷

根据施工现场投入机械设备及照明情况(见用电设备统计表),加上照明用电确定现场临时用电负荷。

用电设备统计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功率(kw)

合计功率(kw)

1

QTZ40塔式起重机

2台

40

80

2

门式垂直升降机

3台

15

45

3

钢筋弯曲机

2台

3.0

6

4

钢筋切断机

2台

2.2

4.4

5

卷扬机

1台

7.5

7.5

6

振捣器

3台

1.5

4.5

7

电焊机

1台

50

50

8

木工电锯

1台

3.0

3.0

9

水泵

1台

15

15

10

搅拌机

2台

5.5

11

总计

226.4

注:

照明用电负荷功率按40kw。

电焊机50KW

用电负荷计算如下:

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1—电动机额定电功率

P2—电焊机额定电容量

P3—照明和电热容量

COSφ—平均功率系数,取0.75

K1、K2—需要系数,取0.5

K3—需要系数,取0.9

根据机械用电量表:

P1=176.4KW,P2=50KVA,P3=40KW

P=1.1(0.5×176.4/0.75+50×0.5+40×1.0)=200.86KW

现场总用电量约为200.86KVA。

5.4.2设置临时配电系统

5.4.2.1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供电接驳点,铺设一条临时供电线路至总配电室,电缆埋地敷设,现场所有埋地电缆均设标志牌,以保护埋设电缆的安全使用。

5.4.2.2施工用电分线均采用橡胶绝缘软电缆。

照明支线采用橡胶绝缘电缆。

所有用电设备要求一机、一闸、一漏保。

5.4.2.3工地临时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控制为三级控

制,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在楼层内每隔一层设分线箱,供现场施工用电。

5.2.4.4现场均采用铁制配电箱,箱门上锁,有专人负责。

箱体设防雨设施。

5.4.3接地保护

5.4.3.1总配电室须做重复接地,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采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电气设备不准一部份接地一部份接零。

5.4.3.2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可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5.4.3.3施工现场内的塔吊、门式架、脚手架等机械、设备要做防雷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为不大于4Ω。

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5.4.4.用电规程

5.4.4.1现场配电箱要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记,要设专人负责。

5.4.4.2现场配电箱、开关箱要经常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并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5.4.4.3现场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①送电操作顺序为: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②断电操作顺序为:

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施工现场停电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5.4.4.4开关箱、配电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要保持整洁,配电箱、开关箱不准挂接其它用电设备。

5.4.4.5开关箱内的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5.4.4.6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不得承受外力。

5.4.4.7施工现场焊接机械要放置在防雷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交流焊接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3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二次侧要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焊机外壳要做接零保护。

5.4.4.8施工现场照明要采用高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大面积的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及卤钨灯,不准使用绝缘老化或破损的照明器材。

5.4.4.9一般场所选用额定电压220V的照明器,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能超过25个,并设熔断电流为15A及15A以下的熔断器保护。

5.4.4.10所有通道设临时照明灯具,危险区设安全警示灯。

5.5.施工临时用水

5.5.1施工现场按施工用水和消防要求考虑用水量,采用DN50给水管道,即可满足现场施工临时用水。

由于离水源较远,应修建一50立方米的蓄水池以防不测之需。

5.5.2按施工中施工及养生用水要求,现场配备扬程50米的高压水泵一台做为加压给水设备。

5.5.3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在污水出口处设沉淀池。

6.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实际,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的原则,实行立体交叉流水作业。

具体工序为: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基础工程→回填土→±0.00米以上主体工程→屋面工程→主体砌筑→主体验收→装饰工程→门窗框安装→室内墙面抹灰→楼、地面抹灰工程→外墙抹灰→贴苯板保温层→外墙涂料→室内装修→台阶散水→清扫→竣工。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将按此施工序安排。

6.1.施工测量

6.1.1.测量依据

根据审批的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勘察测绘部门给定的红线位置、基本座标点作为建筑放样和结构放线的依据。

进场后,对业主提供的主标高及定位点进行复测,校核无误后将其作为施工控制放线依据。

6.1.2.准备工作

认真熟悉设计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和精度要求,另外熟

悉现场条件,清理障碍,做好仪器量具准备工作,并报请技术监督局予以标识,确定放测线路、步骤和内业记录准备工作。

6.1.3.定位放线

6.1.3.1轴线定位测量

可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建筑红线来定出楼的①轴及A轴的位

置,并以这两条轴线为主轴线来测定其它各轴线的位置。

6.1.3.2为施工测量方便及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可在建筑物边

轴和中心轴线外测5-7米处设轴线控制桩,将各轴线位置引测到控制桩上,桩中心钉圆钉来代表轴线位置,并准确记录好圆钉主轴及控制轴线的距离数据。

桩应钉入土中1000mm以上,桩头周围用砼围护,施工中对控制桩严加保护,防止碰撞位移。

6.1.3.3为准确地进行施工测量,可根据设计平面图及控制桩位置绘制出轴线桩布置图以备施工测量使用。

6.1.3.4一层以上轴线位置用经纬仪按轴线控制桩点往楼上

投点控制竖向轴线。

也可采用竖向内控制法。

即在首层室内设控制网点,每层楼板预留孔洞,用线坠垂线投测,逐层引测。

每隔3-5层用外控制桩点用经纬仪复测一次。

6.1.4.建筑物水平标高控制

6.1.4.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至建筑物附近的不易沉降的坚固的结构物的表面。

根据水准点确定±0.00标高。

标高确定后在竖向做出标志辅助标高,在高程传递时,每单体建筑至少有3个向上引测点分别引测,传至上一楼层时,必须用水准仪校测各点,无误时方可据时抄出施工水平控制线,并以此做为依据测量结构标高。

6.1.4.2围护结构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墙体轴线,墙边及门、窗口位置线,根据墙柱水平标高(+500)线,控制洞口高度及水暖、电气工程的标高控制。

6.1.4.3装饰工程放线:

将+500线投测到各层墙、柱上,做

为地面、楼梯、门、窗安装等装饰工程标高依据。

6.1.4.4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和主体封顶时,均应对建筑物进

行沉降观测,采取一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并绘出沉降曲线图,已掌握其沉降变化情况。

6.1.4.5严格控制测量精度

6.1.4.5.1标定标准仪器、量具。

准备两把高标准钢尺,请计量部门校正标定,按标准尺进行现场标定,以备使用。

6.1.4.5.2主体定位按初测、复测、精测三级进行,在精测阶段采用标准拉力下的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正倒镜取平均值等措施。

6.1.4.5.3测点标桩采取砼固定,并埋于冻层以下,以防产生沉降,冻胀和位移。

施工中必须进行三次以上轴线网复测、调差和补点工作,要求始终保证工程施工在高精度测量下进行,并要求做好记录,补点原始数据进档。

6.2.土方工程

6.2.1.本工程基础及地下工程采用大开槽方式施工,土方均采用机械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定位控制线用白灰撒画出开挖边框的尺寸线。

开挖时基底的预留标高应按设计的桩顶处并预留100—150mm高,防止过挖。

机械施工挖不到位的部位,由人工配合挖掘。

6.2.2.开挖基坑的放坡按回填土考虑,一般为1∶0.5。

基坑底周围应留2m宽的作业面。

基坑边1m以内禁止堆放残土、材料,施工机械及车辆应在基坑边3m以外通行。

6.2.3.对于多余土方应及时运至指定位置。

个别部位超过基

底设计标高,不得自行处理,须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可用C20混凝土填平。

6.2.4.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标高复测,测点间距10mX10m,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部位采用人工修平。

6.2.5.基坑回填时采用人工和机械回填。

回填土应按规范要

求施工,回填前做好检查验收,基础强度须达到规定要求。

在基坑、管沟或室内外墙壁上做好水平定位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回填应分层摊铺夯实,每层铺土的厚度、夯实遍数参见(见下表)。

每层铺土厚度、夯实遍数

夯实方法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夯实遍数

人工

≯200

3~4

蛙式打夯机

200~250

3~4

羊足碾

200~350

8~16

平碾

200~300

6~8

振动平碾

600~1500

6~8

6.2.6回填如遇管道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移位或损坏管道,先用人工先在管道两侧同时填土夯实,直至管上皮0.5M以上时方可用机械实夯。

6.2.7.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高的部位依线铲平,低于标高处补土夯实。

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和验收,否则下道工序不能进行。

6.3.基础工程

6.3.1桩基础工程

该工程基础采用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基础。

6.3.1.1.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深度应保证设计深度,不小于13.5m,桩顶标高为-1.40米,并应留出不小于300的高度待桩验收合格后,将桩上部300mm范围内的桩头匝掉,确保桩头混凝土强度。

6.3.1.2.成形后的桩身必须垂直,桩位置准确,无缩径现象。

6.3.1.3.水泥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应进行动测以确定其实际强度。

6.3.4.独立基础

6.3.4.1.桩承台的混凝土垫层必须落在坚实的土层之上,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为C10,厚度为100mm。

6.3.4.2.桩承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

施工时必须保证基础的各部位的结构尺寸及混凝土的强度。

6.4.模板工程

本工程施工采用复合竹胶模板,除冷天施工保温效果好外,还可以保证砼表面平整、接缝少,拆模后局部缝部稍加打磨即可刮大白。

达到清水砼的质量,可降低工程造价。

工艺流程

框架柱位放线(模板控制线)→钢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柱根清理→模板安装→模板验收→浇筑砼→拆模板→砼养护。

(下次循环)。

6.4.1.框架柱模板工程

6.4.1.1标高控制:

将标高控制线抄到框架柱立筋上,以控制板、梁的标高。

6.4.1.2.模板底部位定位,从基础承台开始每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平整混凝土表面过程中,在柱每边距柱角150mm-200mm处(视模板厚度而定)在混凝土内预埋定位埋件。

一般用直径大于18mm粗钢筋插埋在混凝土中深度要保证。

6.4.1.3.柱模板安装模板组装前,施工人员要首先熟悉施工图纸和模板施工设计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裁木模原料时要综合考虑,合理下料,做到充分利用原料,达到节约材料的目地。

6.4.1.4.模板施工前,先在基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框架柱外边线,调整四周标高,使基面平整,便于支模。

6.4.1.5.框架柱柱模板安装

在支模前,先对柱子钢筋绑扎工作进行检查。

并检查轴线尺寸是否付和标准。

合格后对柱子底部做好清理工作,并用水冲洗柱的跟部,特别是钢筋对焊落下的焊药渣必须冲洗干净。

必要时柱底用吸尘器将细小杂物吸干净。

通柱要先安装两端柱的模板,经垂直及位置校正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6.4.1.5.1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稠度适宜,每刷一次可使用2~3次。

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标高、定位线及模板安装线,安装前做好前道工序的验收检查,检查好预埋件、预留孔洞模套的安装,做好柱模板定位基准和安装前找平好的模板,其轴线位置、垂直度、水平标高及各部位的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拼缝严密,支承可靠,整体稳定,所有模板应保证在安装至拆除的过程中不下沉、不变形,灌筑混凝土时不漏浆。

所有柱模板应在根部开200×200mm的检查口,以便在砼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方可封闭检查口。

6.4.1.5.2柱模板安装时,按位置线定位,一般先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柱。

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和线坠控制,用花篮螺栓调整校正模板垂直度。

高度较高的柱根据计算在中部加设拉杆和支杆,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

高度超过3m的柱,在中部柱模板设下料口和振捣口,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6.4.1.5.3柱箍处可用60X90mm木方和钢卡扣箍紧固定柱四周模板,柱箍间距1500mm下部,柱箍卡扣间距为300mm左右,上部为500—800mm

6.4.2.梁、板模板的安装

6.4.2.1柱子模板拆除后,在柱砼上弹出水平线,支梁底引上梁轴线。

铺设纵向长方(60X90mm)上铺横向短方间距500mm,构件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应按设计规定起拱,设计无要求时,按跨度0.15%起拱

6.4.2.2梁、楼板支顶

6.4.2.2.1.采用大头柱支撑梁底,间距为500mm左右,之间设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两跨超4m时应预先起拱,拱度为1%—3%。

在支梁模时和板底模一起支撑,上面小龙骨为方40X60mm,间距为300mm。

大龙骨为60X90mm,间距为800mm左右大头柱支撑间距为500mm。

拉杆同梁。

横向竖向水平拉子三道拉板,上下各500mmx中见一道水平拉。

柱头小头不小于80。

接板采用双面夹板

6.4.2.3梁模板安装时,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直,构件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应按设计规定起拱。

设计无要求时,按跨度的0.2%~0.3%起拱。

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检查验收后,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连接,用支撑架固定梁侧模。

安装好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

6.4.2.4.梁、柱模板安装校正好后,经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楼板模板。

安装前根据各房间的实际情况做好方案,按方案组织备料。

在地面上放好底盘线从一个角开始安装碗扣件脚手架,整个房间安装完后,用木方横铺做为临时脚手板,然后安装顶撑螺栓,拉线调平后摆放钢管,其上铺纵横向支撑钢管和分布肋钢管、木方。

6.4.2.5复合竹胶板沿长度方向铺设,先不固定,待整个房间都铺好,检查无误后,方可将模板与板缝处的分布肋木方沿模板四周用钉子固定,间距5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