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025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小数教案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小数教案 2.docx

认识小数教案2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1、文具店,2、货比三家,3、存零用钱,4、寄书,5、能通过吗?

6、练习六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元、角、分之间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认、读、写小数。

2、能结合元角分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

3、正确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的联系。

教学

重点

1、正确的认读小数。

2、经历3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

3、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

难点

理解小数的加减法原理。

第八单元教学总课时数:

6课时

1.《文具店》……………………1课时

2.《货比三家》……………………1课时

3.《存零用钱》……………………1课时

4.《寄书》……………………1课时

5、《能通过吗》……………………1课时

6、《练习六》……………………1课时

授课内容

文具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的认、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

教学方法

提问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我们过去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谁知道我们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

你能写下来吗?

2、在数学上我们把它读作:

六点四零元。

板书:

6.40

说一说:

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数呢?

3、这种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

4、揭示课题:

认识小数

二、探索新知

1、小数的认识

出示情境图

 

学生观察

 

观察情境图

小组里自由地说出每件文具的价格

(2)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a认识小数点

b认识小数的三部分

我们可以把小数分成三部分: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

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在课本中,用小数可以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1)数学书本的价钱是6.40元。

那么它到底表示几角几分呢?

(2)班内交流

(3)说说每件商品标价所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读一读各个商品的价格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文具店(小数的认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教后反思

三数(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商品价格的过程,探索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读一读:

0.50元0.02元

2.3元16.25元

6.00元1.2米

2.写一写:

(1)零点二五

(2)零点零四

(3)二点零四

(4)十六点零五

3、填一填

(1)1.02元=()元()分

(2)5.50元=()元()角

(4)元=41元8分

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对小数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讲授新课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挂图

(1)提出问题。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便宜?

(2)比较方法、过程。

师: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

2、三个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哪家文具店橡皮便宜?

(1)列出各橡皮的价格

(2)找出最小的数。

你还有什么方法找到三个数中最小的数?

一、课堂练习

83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观察插图,说一说有哪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讨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看图

学生大胆的尝试,小组讨论交流

 

作业设计

83页的练一练的第4题。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

教后反思

三数(上)教案

授课内容

存零用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以元、角、分为背景探索并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加减运算原理。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存零用钱的习惯吗?

淘气从来不乱花钱,他喜欢把零用钱都用在有用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喜欢他的这种做法吗?

2、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表格中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贴在黑板上。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今天我们来计算简单问题,好不好?

2、学生在展台展示并说出其计算方法。

(1)列竖式计算

元角

11.5

+3.2

————————

14.7

 

观察表格

 

学生提问题

(2)你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总结说出来吗?

两个小数相加,现将小数点对齐,然后再相加。

(3)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么多?

3、再请一个同学生来展示。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请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4、以上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那么你认为这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直观,比较好呢?

为什么?

5、解决问题:

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要存多少元?

(1)个别学生展台展示。

(2)我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练习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3+3.62.1+3.57.2+2.05.6-2.4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后反思

三数(上)教案

授课内容

寄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独立分析解决小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减法中需要退位的算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寄书”的生活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小数加减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如新课

播放课件:

妙想到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3.4元,一本《数学世界》16.5元,妙想一共花了多少元?

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

师:

刚才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妙想解决了一个问题,真棒!

他想要把这两本书寄给同学们阅读,以示感谢。

你们感谢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播放课件:

妙想到邮局寄书,其中一本《童话故事》需要邮费1.6元,一本《数学世界》需要邮费12.8元,一共需要邮费多少元?

(1)你能列出算式吗?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2)师:

一共需要多少元邮费?

你能估算一下吗?

(2)师:

一共需要多少元邮费?

你能估算一下吗?

解释估算过程,师小结。

(3)你能够试着解答1.6+12.8=吗?

(4)汇报交流结果。

师:

你是怎样计算1.6+12.8=?

观看课件

 

独立解答,师巡视。

 

独立列算式

生:

1.6+12.8=

12.8+1.6=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结果

 

独立解答,小组解答

 

生1:

1.6元=16角

12.8元=128角

16+128=144(角)

生2:

1.6

+12.8

----------------

14.4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森林医生。

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

在整数减小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师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数学书87页第四题。

板书设计

寄书

进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

教后反思

三数(上)教案

授课内容

能通过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内容对小数再认识,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内容对小数再认识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能运用已有知识对小数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

你们喜欢去春游吗?

我们去春游时要乘坐大客车,大客车的高度是3.25米,但在公路上行驶时遇到了一个限高杆,限高杆的高度是3.50米,我们的大客车能通过不?

2、搜集信息:

3.25米有多高?

3.5米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

(1)我们乘坐的大客车到底有多高呢?

(2)师:

限高杆的3.5米到底有多高?

(1)你能够试着解答

观看课件

 

独立解答,师巡视。

 

观察情境图。

 

(2)师:

我们能否通过这个限高杆?

2、学生独立思考。

3、验证:

谈话:

3.25米和3.50米到底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拿尺子量一量。

教师在转的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而且在交流中让孩子懂得估算长度。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练一练”第1题,第2题。

2、交流第3题。

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

在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知识大要提示大家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一说。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作业设计

89页第四题。

板书设计

能通过吗?

3.25米----3.25元3.25元=3元2角5分

3.50米------3.50元3.50元=3元5角

3.25米=3米2分米5厘米3.50米=3米5分米

3.25米<3.50米可以通过

教后反思

三数(上)教案

授课内容

练习六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内容对小数再认识,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生活中小数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小数,理解他们的意义,会用我们所学的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二、练习

1、完成练习六的1、2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元、角、分与小数的互化,体会小数的意义。

2、对号入座(课件展示)

3、想一想,填一填。

(1)4角改成用元作单位,可以写成()元。

(2)7分写成小数是()元,6厘米写成用分米作单位是()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米,1米8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4、判断题。

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解答,师巡视。

 

观察情境图。

 

集体交流

 

(1)4元9角用小数表示是4.09元。

()

(2)3.72读作三点七十二。

()

(3)小数一定比整数小,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

5、完成数学书第4题。

6、书上完成90页第5题。

7、91页第6题。

完成小调查。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

 

独立完成。

作业设计

91页第7、8、9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