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224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docx

吉林市普通中学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

余秋雨

 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

“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

有可能,你们的宣传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

  的确,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

这是出于政治偏见吗?

其实不是,拿中国参加两次世界博览会来说吧,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据民意测验,在“最想去看的馆”中,中国馆排在第二位。

我去看过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灯箱,再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

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很少有人在某一个角落停步,都是用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观众一般需要排队等候参观,法国馆三小时,日本馆四小时,而中国馆却基本不需要等待。

借着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引申开来,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

这是文化交流的起点,必须认真面对。

  第一,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

如果我们更多地承认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心底里承认,情况就会大大改观。

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馆大厅是一大堆未完成的德国伟人塑像,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等等,告示牌上说,德国伟人都无法在自己国家完成,都走向了全世界,因此有理由让世界各国观众在心中去完成。

而且,还请世界各国观众在黑板上补充在自己国家出名的德国人。

德国人那么骄傲,却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

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里去,希望世界各国观众出主意,它们都突出了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

  第二,实际上,文化在呈现形态上,以差异为第一特征,以差异间的互相欣赏为第二特征。

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正如我心中的欧几里德、黑格尔、康德,遇到我心中的孔子、苏东坡、王阳明,是互相欣赏、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互相取消。

因此,我不赞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赞成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那句话:

我们为差异而欣喜。

  第三,我们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产生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文化自傲,还把别人的文化反思批判成了文化自卑。

我诚恳地希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人,一方面,需要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文化本身的支点。

 第四,最近几年不少官员和文人越来越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别人搞明白其中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

  我记得,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人情感方式的惊喜发现,是通过中国古代一部三流小说《风月好逑传》,而不是通过他早年就读过的《论语》和其他中国经典。

其实,我们对德国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过什么官方话语,而是通过歌德、贝多芬、巴赫。

  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

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

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

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利玛窦、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

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

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

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会是官员。

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

  (节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关于“文化孤立”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孤立”是其他国家因政治偏见而造成的不愿认同、接纳中国文化的一种必然现象。

B.“文化孤立”是指一国文化囿于本民族文化范围之内,盲目自大,不能与世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进而共同发展。

C.造成中国“文化孤立”于世界文化的原因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中,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D.正是因为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所以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诺威世博会与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显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孤立现象,说明中国展馆的设计方案还欠缺智慧,欠缺创新,欠缺互动性,欠缺亲和力。

B.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文化内涵丰富,有实例证明,西方人发现、接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往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阅读而实现的。

C.文化交流的结果,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应把让外国人捉摸不透的概念式语言强加给外国人。

D.作者建议,要改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利的现状,既要注重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又要以国际标准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3.根据原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如果改变以往单一的展示展品等枯燥的形式,多一点创新,多一份智慧,多一些想象,将会使中国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B.作者认为文化上存在差异是值得欣慰的,南非大主教图图也说,我们为差异而欣喜,可见,中外有识之士,都希望文化能百家争鸣而不是某种文化一统天下。

C.从泰戈尔、海明威、鉴真、姚明等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人物起到的作用看,将来的文化交流中,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演员等也将发挥巨大作用,而政府官员则不再起作用了。

D.尽管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文化孤立”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6题,每题3分;7题10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诩年十二,能通《尚书》。

早孤,孝养祖母。

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并力北边,公卿议者咸同。

诩闻之,乃说李脩曰:

“窃闻公卿定策当弃凉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

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

此不可之甚者也。

谚曰: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

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

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虽贲、育①为卒,太公为将,犹恐不足当御。

弃之非计。

”脩曰:

“吾意不及此。

微子之言,几败国事。

然则计当安出?

”诩曰:

“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

诚宜令四府九卿②,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③,外以劝厉,答其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

”脩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

于是辟凉州豪桀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

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

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

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④缝其裾为帜,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

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后羌寇武都,诩迁武都太守。

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

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

羌闻之,乃分抄傍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

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

诩曰:

“虏众多,吾兵少。

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

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

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

临终,谓其子恭曰:

“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

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

(节选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

注:

①贲、育:

贲,孟贲;育,夏育。

二人都是秦武王时的壮士。

②四府,四大官府;九卿:

九类官员。

③冗官:

无固定职事的散官。

④采綖:

通“彩线”。

4.下面各句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辟太尉李脩府辟:

征召

B.微子之言,几败国事微:

如果没有

C.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卒:

突然

D.诩为飨会,悉贳其罪贳:

惩治

5.下列各句能具体表现出虞诩的“将才”的一组是

①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②诩年十二,能通《尚书》。

早孤,孝养祖母

③于是辟凉州豪桀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④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

⑤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缝其裾为帜

⑥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因为怕耗费军饷想要放弃凉州,虞诩知道后,劝他不要这样做。

因为放弃凉州后三辅将要成为边塞,一则皇室园陵也将暴露在外了,二则尚有守城之勇的凉州百姓被弃置不用,将使局势发生动荡。

B.虞诩到朝歌县做长官,能够因势利导,招募游手好闲之人做壮士,并派遣会缝纫的贫民为反贼作标有记号的衣裳,反贼出入市里的时候便捕捉。

反贼害怕,认为有神灵相助。

C.羌人入侵,虞诩以武都太守的身份率兵抵挡,因敌众我寡,于是审时度势,采用增灶法成功地抑制住了敌人的追兵。

D.虞诩一生刚正不屈,忠心于国,所以在朝歌长任上杀掉数百名叛贼,也是忠于职守的行为,问心无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

(5分)

译文:

(2)羌闻之,乃分抄傍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

浮云变古今。

北极

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

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

玉垒:

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北极:

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西山寇盗:

指吐蕃。

梁父吟:

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

“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请结合颔联对此作出评价。

(5分)

答: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道小题回答,不答之题处画“×”)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4)子曰:

“见贤思齐焉,。

”(《论语》)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7)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8)瀚海阑干百丈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否则,仅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河豚子

王任叔

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便决心走这一步。

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豚子,悄悄地拿着向家中走来。

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已算是困难极了。

现在也只好挨饥了!

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

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

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迎去。

“爸爸,爸爸!

什么东西呵!

让我们吃哟!

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

“吃!

”他低低地答了一声后,无限的恐怖!

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

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来吃,自己托故外去一趟。

他并不是自己不愿死,不吃河豚子,不过他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所以暂时且为避开。

已过了中午了,还不见他回来。

孩子却早已绕着母亲要吃了。

这同甘共苦的妻子,对丈夫是非常敬爱,任何东西是断不肯先给孩子尝吃的。

日车已驾到斜西,河豚子,还依然煮着。

他归来了。

他的足如踏在云上一般。

他想象中一家尸体枕藉的惨状,真使他归来的力也衰了。

然而预备好的刀下舍生的决心,鼓起了他的勇气。

早已见到孩子们炯炯的眼光在门外闪发着,过后,一阵欢迎归来的声音也听到了。

“怎么没有死呢?

”他想。

“爸爸!

我们是等你来一同吃呀!

“哦!

”他知道了。

一桌上争争抢抢地吃着。

久未得到鱼味的他的一家人,自然分外感到鲜甜。

吃好后,他到床上安安稳稳地睡着,静待着黑衣死神的降临。

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煮没了,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地挨饿。

他一觉醒来,叹道:

“真是求死也不得吗?

”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

注:

王任叔(1901—1972),乳名朝伦,谱名运镗,字任叔,号愚庵,笔名巴人等,奉化市大堰镇人。

1922年5月始发表散文、诗作、小说,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杂文家、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印尼史专家和翻译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欧·亨利式结尾”,具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这篇小说就采用了这种陡转式情节结构。

B.主人公为生活无路所迫,想用河豚子毒死全家,而不去抗争,这是一种软弱,也是一种消极。

C.“日车已驾到斜西”一句环境点染很精彩,既写出了主人公外出躲避的漫长难挨,又有渲染悲凉气氛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D.小说以简洁的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在平淡中突出离奇的主题。

E.小说揭示了旧中国农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惨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主人公,请分条陈述你的看法。

(6分)

答:

(3)小说中有三处场面描写,其中两处是写孩子们欢迎爸爸回来,一处是全家吃河豚子,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4)河豚子有剧毒,俗语说:

“要死吃河豚”。

小说主人公拿回一篮子河豚子,要毒死自己的妻儿。

有人说作者这样写着重揭露社会的黑暗;也有人说,作者意在表达对苦难百姓的同情;还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

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

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

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

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

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惟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

季先生说:

“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

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

这又是一顶高帽。

组织者的心思,咱不去猜测,高占祥、李国彝二位的成就,咱也不去评估,且说季先生。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

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

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

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

季先生讲:

“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

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

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

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

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

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

“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中国牌”的荣誉有它本土特色的游戏规律:

往往,在你需要的时候,它总是千推万阻,避而不见;在你不需要的时候,它却是不邀自来,蜂拥而至。

——算了,撇开这些背后的玄机不谈,话题还是回到季先生。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

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其他几处亦有修改。

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

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

嘻嘻,胡为乎来哉!

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

证以笔者的目睹: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

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还很得意。

”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

“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

”季先生说:

“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节选自2009年7月30日《文汇报》作者卞毓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但他一生发表的诗,不超过十首;因此,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

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一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恰恰说明了“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文革”后,有人建议季先生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这种笔法在传记中颇有说服力。

(2)文中说:

“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

(6分)

答: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

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水价上调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听证会上,供水企业只说亏损,对水价构成却始终闪烁其词,这让人们讳莫如深。

B.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将实行宁缺毋滥的评选原则,即在提名投票环节中,如果所有作品得到的平均分数都未超过8.25分,那么年度最佳歌曲奖将空缺。

C.六月,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收获希望的季节。

十年寒窗,一朝定前程,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定论,人们期待着、憧憬着这个美丽的六月早日到来。

D.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无论你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模式,什么样的创新课题,你的教学也都要围绕“爱”来进行。

否则,无论多么响亮的口号都会归于黯然沉寂,无论多么厚重的课题研究都是不名一文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85%的被调查者在两年内有买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者变成买房行动,是开发商们最头疼的问题。

B.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再加上连降雨雪,许多地区的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保障师生安全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

C.周其凤表示,过早的文理分科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这不仅仅关系到知识结构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学科对一个人思维的培养、思想方法的培养是非常不一样的。

D.中国欢迎包括国际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在中国开展业务,也希望外国投资者尊重并承担中国的公众利益、文化传统、法律和相应的社会责任。

15.把下列句子组合一则短消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标题:

重庆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

①据悉,还有四处公租房年内开建,今年底向社会投放。

②昨天开建的公租房位于北部新区鸳鸯组团,西邻机场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41公顷,含城市绿地、水体及市政道路等用地。

③设计方案配置学校、商业及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④中低收入市民“住有所居”的梦想可以实现了。

⑤户型面积为35~80平方米,由专业物业公司实施管理。

⑥昨天(2月28日),重庆公共租赁房建设工程破土动工,首开内地城市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先河。

⑦明年将向社会投放6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

A.②④/⑥⑤③/①⑦B.⑦①④/②⑤③/⑥

C.⑥④/②③⑤/①⑦D.⑥④/②⑤③/⑦①

16.请指出下面文稿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