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17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docx

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

三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2013年修订版)

 

达标等级评定说明:

1.单项达标程度分达标(A)、未完全达标(B)、不达标(C)三级。

2.凡达到A级细则全部要求的为达标(A),不完全符合A级要求又非C级细则所列情况之一的为未完全达标(B),符合C级细则所列现象任一条的为不达标(C)。

评估指标及标准

达标(A)

不达标(C)

 

1.独立设置的高中,或高中班级占一半以上的农村完全中学;高中规模不少于30个班,每班学生不超过54人。

(1)专门举办高中学历教育的独立法人,高中三个年级俱全。

农村完全中学有实施初高中分设的办学规划且规划科学、可行。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需有独立校园及基本设施。

(2)高中规模在10—20轨之间。

农村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的高中班级数和学生数需占班级总数和学生总数的1/2以上。

(3)各年级班均学生不超过54人(含借读生),不少于35人。

(4)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

(1)高中规模少于8轨(小班班额不少于35人);或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学生数少于学生总数的1/2。

(2)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无独立校园及基本设施。

(3)举办高考补习班、招收插班复读生。

 

2.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不少于13平方米。

(1)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

(2)生均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3平方米。

——高中班级规模不达10轨的学校,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为标准规模(30个班)、标准班额(54人/班)的总和(1620人),即申报学校校园面积不少于37260平方米、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1060平方米。

——核算生均资源时,需将所有在籍学生和在校借读生数纳入计算;完全中学需将在校生全额纳入计算,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只统计独立校园部分的办学资源,下同。

——土地征用手续正在报批或校舍建筑工程已经完成50%以上的均可全面积纳入计算生均资源。

(1)生均校园面积低于标准的90%(20.7平方米)。

(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低于标准的90%(11.7平方米)。

3.有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

有覆盖主要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达“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

(1)视听系统畅通、资源丰富、便于使用。

(2)“校校通”工程达到第二层次要求,节点分布合理,有主页,有师生交流平台,容丰富且更新及时。

(3)有专用计算机教室,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

(1)校园网未达到“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

4.学校教室有“三机一幕”或更先进的设备;有足够的理、化、生实验室,能按课程标准开出全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各类专用教室的教具设施齐全。

本指标相关装备原则上执行省教育厅2011年7月印发的《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学分册》的有关标准。

其中:

(1)学校教室均有“三机一幕”或更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按标准配置理、化、生实验室,高中规模为10轨制的学校按4、3、3配备。

——高中规模在10轨制以上的学校需在4、3、3配备基础上,按照常态选科情况和开足开齐实验要求适当增加相关实验室数量,一般每增加2轨则实验室总数需增加1个;有省标Ⅰ类及以上的数字化实验室;有规的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

——完全中学另需根据初中班级规模配备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

(3)高中规模为10轨制的学校至少配备2个通用技术实践室(供必修、选修用,下同);11-16轨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17轨及以上学校需同步增加通用技术实践室数量,每增加4轨通用技术实践室总数需增加1个。

(4)各类专用教室及教具设施齐全。

(1)10轨制独立高中的理、化、生实验室基本配置低于4、3、3比例要求;16轨制以上独立高中的理、化、生实验室总量少于13个。

(2)无通用技术实践室;16轨制以上学校通用技术实践室少于3个。

5.图书馆、阅览室开架借阅;生均藏书量及期刊种类达二级馆要求,年生均购书不少于1册;有较丰富齐全的、与现行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阅览室座位不少于学生数的1/12。

(1)图书馆使用面积不少于910平方米。

生均纸质藏书完全中学不少于35册/生,独立高中不少于40册/生。

电子图书系统所含图书单独计算。

(2)实行图书管理自动化,实行开架借阅,流通率较高,年生均借阅图书15册以上。

(3)定期采购新书,年生均购书不少于1册。

(4)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60台,阅览室座位达到学生数的1/12,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1)图书馆使用面积少于910平方米。

(2)独立高中生均纸质藏书少于32册,完全中学少于28册。

(2)未实行图书开架借阅,年生均借阅图书少于15册。

6.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⒋5M2,卫生设施齐全方便;食堂整洁卫生,厨房面积达标,设施良好,饭厅座位一般不少于学生人数的70%。

(1)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且卫生设施齐全方便,基本满足住宿学生需求。

校外租住民居寄宿的学生少于20%。

(2)食堂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300人就餐厨房使用面积达到100平方米,300人以上就餐每增加1人按0.25平方米计算增加厨房使用面积。

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供应间相对独立,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良好。

(3)学生餐厅餐位数不少于常年就餐学生数(含走读生)70%;能满足寄宿生一人一座的就餐需求。

(4)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要求;学生食堂实行非盈利性管理。

(1)学生有就餐需求而学校无合格学生食堂。

7.有300米以上跑道(农村400米)的田径运动场和4片以上篮球场,体育设施齐全、器材充足;有卫生室和齐全的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

(1)学校应有6跑道(塑胶)以上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城区学校达到300米以上,农村学校达到400米。

规模超过16轨的学校应相应增加运动场馆。

(2)生均活动面积(含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其他运动场地等)不少于8平方米(高中规模在8-9轨之间的学校,计算生均活动面积时,高中学生的计算基数起点为30个班级、1620名学生;其中完全中学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需在此计算基数上,将初中或小学、初中学生合并纳入计算)。

(3)有4片以上的篮球场和其他各类运动场地、风雨操场,体育器械充足;高中规模10轨以上的学校每增加2轨则相应增加1片运动场地。

(4)有独立设置的卫生保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常用医疗器械及药品齐全。

(1)城区学校无300米以上跑道(农村学校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或一校数区只有1个田径运动场。

(2)室外可供学生集中活动的场地生均活动面积少于8平方米。

8.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有足够的绿化用地和景点,建筑美观大方。

(1)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

(2)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气息较浓。

(3)重视校园绿化,生均绿化用地不少于2平方米。

校园景点应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严禁豪华、铺、耗能。

(4)建筑实用、美观、大方、节能,制度化、常态化地进行维修保养。

(1)校园布局混乱,影响正常教学。

(2)校舍有D级危房。

9.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有研究,能吸收先进的办学思想,运用于学校工作,具改革创新精神;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熟悉教育,工作负责,师生员工评议良好。

(1)校长具有高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任职符合省定中学校长资质,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

(2)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在发展规划、教师培养、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思考、有实践、有成果;近5年在省辖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3篇(至少有1篇学校管理类);主持过省或省辖市级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

(3)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职数设置、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全部达标,无犯罪现象,师生员工满意,称职率在80%以上。

(1)近5年校长未曾在省辖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2)领导班子或干部队伍不团结,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满意度低于80%。

1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上,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50%以上;图书馆、医务室、实验室均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

(1)高中专任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在85%以上,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高中专任教师的50%以上。

(2)图书馆、实验室人员数量配备适当、结构合理,理化生专职实验员的配备比例为10轨制学校不低于1:

1:

1,12-16轨制学校不低于2:

2:

1,16轨制以上需同比增加。

——三室人员均为有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医务室人员均为具有资质的医务专业人员(可聘用社区医院以上医疗机构人员全日制在校工作,在编在校专职医务人员不少于1人,寄宿制规模较大的学校需适当增加专职医务人员);图书馆、实验室非专业出身人员均经过省辖市级及以上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1)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比例低于40%。

(2)医务室无专业人员。

11.有一批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

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6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大多数学科有县(市)级学科带头人;有一批县(市)级骨干教师;部分科目的师资较强,在县市围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学生对大多数教师教学比较满意。

(1)近3年有50%以上的教师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2)6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

(3)近3年公办学校具有校际交流任教、支教、进修经历的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5%;民办学校、区域唯一高中外出进修的比例则不少于5%。

(4)三分之二的学科有县(市、区)学科带头人。

(5)15%以上的教师为县(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县市区文件为据,含县级教学能手等)。

(6)师资较强科目(学科组县级学科带头人不少于1人,县级骨干教师不少于1/3)不少于2门,能对外开设示课、观摩课,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

(7)8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测评中获得学生“比较满意”的评价。

(1)近3年兼教一门以上选修课程教师达不到40%。

(2)学生对30%以上的教师教学工作不满意。

12.基本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

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培养规划,有中心突出、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有积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保障措施;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培训效果好,经培训,大多数教师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1)学校有3年校本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配套的管理、评价标准、激励制度、经费保障等举措。

(2)学科组有实施计划和活动安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有阶段性、递进式的专业发展成果。

(3)培训经费纳入学校年度财务专项开支且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

(4)培训主题突出,培训效果显著,大部分教师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现场考察随堂听课专家评价“良好”及以上比例达到80%)。

(1)校本培训规划、计划不落实。

(2)30%以上的教师不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现场考察随堂听课专家评价“一般”及以下比例超过30%)。

 

13.办学目标明确,发展规划论证充分,切实可行;近期规划实施较好。

(1)能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并按照《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事地确立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有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的学校发展规划(3年或5年),经过充分论证且经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认定;能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2)学校和各部门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体现规划精神,工作总结能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并有丰富的佐证材料。

(1)学校发展规划中办学目标模糊、空泛,或定位严重偏离学校实际,或背离素质教育要求。

(2)学校发展规划未经充分论证,质量较差。

14.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主动,运转顺畅;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规健全,校务公开,监督周全,常规管理到位。

(1)各部门职责明确,运转顺畅,工作有主动性、创造性,师生满意度达80%以上。

(2)《省中小学管理规要求》全面落实,制度、规健全,符合教育规律,有一定的学校特色。

(3)办学行为规,无违反“五严”规定的现象。

(4)管理,校务公开,议事制度和监督机制健全。

(1)规章制度旧,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实际。

(2)违反“五严”规定,受到县(市、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等处理。

15.积极开展人事、分配、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改革,进展情况良好;初步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运行正常。

(1)人事、分配、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改革规进行,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后勤责任制等管理改革能有效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2)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课程设置及选课制运行、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与经费保障、信息技术管理、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初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1)学生食堂对外进行经营性承包。

40%以上学生反映伙食质量较差。

(2)近3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事故,受到有关部门处理。

(3)尚未形成服务于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式。

16.重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宣传发动到位,建设措施得力,积累丰富经验,取得明显效果。

(1)“三风”明确,容具有时代精神,契合素质教育要义,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容。

(2)“三风”建设重过程,有措施、有成效、有经验、有特色。

(3)教师无违反师德规、有偿家教等行为,无歧视、体罚学生的的现象,师生和社会对“三风”认同度达90%以上。

(1)教师有有偿家教行为和歧视、体罚学生的现象,社会满意度低于70%。

17.各项教育资源利用率较高,计算机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

(1)充分发挥校图书馆、阅览室、各类实验室、体育场所等资源的育人功能,学生利用率较高。

(2)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外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3)校园网成为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

(1)校图书馆、阅览室、各类实验室、体育场所等资源利用率较低。

(2)校园网无学习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18.认真贯彻各项德育工作规定,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制度健全,基地落实,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活动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效果较好。

(1)有健全的工作机构、骨干队伍、管理制度,注重发挥党团、学生会作用,学校共青团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机制顺畅、各项活动丰富、育人效果明显。

(2)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利用,有一定数量、不同类型、充分利用的德育基地。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学校德育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三结合教育富有成效。

(3)德育工作目标、思路明确,路径、载体、形式丰富多样,注重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教育富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4)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各学科均有目标要求、教学实践、评价督促。

(1)不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各学科均无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有效实践。

19.有积极的课程发展规划和基本的课程开发、更新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积极开拓校本课程,学生选择比较充分;努力提高课程质量,有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程。

(1)有校本化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开发、更新有制度、有措施、有保障。

(2)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3)有充足的课程资源,10轨制高中高一、高二的选修Ⅱ课程各不少于10门,12轨以上学校同比增加。

(4)有效提高课程质量,高质量课程数不少于所有课程的20%。

(1)未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2)选修Ⅱ课程严重不足,10轨制高中高一、高二的选修Ⅱ课程少于8门或12轨制以上的未同比增加.

(3)虽有一定数量的选修Ⅱ课程但多为学科类课程的延伸。

20.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大力倡导先进的教育思想,推行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创设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涌现一批先进教师和典型经验。

(1)能结合校情、生情,有机借鉴、应用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形成校本化的教学模式和教与学的多重策略。

(2)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各学科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课件和网络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30%的教师成为校级及以上的先进教师,并覆盖绝大多数学科,有在县(市、区)以上交流的教育教学经验。

(1)大多数课堂教学有“满堂灌”现象。

21.重视评价制度的改革。

围绕教师、学生、课程等评价,开展研究,积极实施,工作有总结。

(1)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评价等各类评价改革有方案、有研究、有实践、有成效,能互相促进,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并能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

(1)三项评价无实质性容。

(2)评价存在方向性问题,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课程。

22.基本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工作有机构有规划,有积极的措施激励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研究活动丰富多样,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应用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教师参与面广,每年半数以上教师有研究成果,30%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体现教改方向的市级及以上课题或实验项目。

(1)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基本建立,有负责部门,有研究规划,有保障措施。

(2)教研规划具体落实,研究活动丰富多样,以研促教效果明显。

(3)教师普遍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近3年均有30%的教师在市级及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论文(刊物不少于1200字、报纸不少于800字)或在市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其中公开发表论文的教师(人次)比例不低于15%;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和获奖作品均能在校园网相关栏目中查阅。

(4)近5年学校有独立承担的市级以上与高中新课程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或实验项目。

(1)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未真正建立,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2)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发表、获奖年均比例低于18%。

23.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综合考试和高考成绩高于一般;文体、公益活动参与面广,并出现一批学有专长的骨干,部分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成绩良好。

(1)晋升二星级以来学生(含借读生)中未发生事件和伤亡责任事故;

(2)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低于入学初5%;

(3)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D以上)90%以上。

(4)学生得到多样化发展,近3年共有15%以上的学生学生参加县(市、区)以上组织的各类竞赛、评选活动,并有学生获奖。

(1)晋升二星级以来发生两起以上学生(含借读生)事件、伤亡责任事故。

(2)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D以上)低于80%。

(3)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低于85%。

24.重视特色建设,初步形成了某一方面的优势。

(1)特色建设有规划,定位准确、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形成阶段性研究与实践成果。

(2)特色建设初步形成某一方面的优势,能支撑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1)无特色建设规划。

(2)特色建设定位有严重偏差。

25.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教育同行、社会各界对学校反映较好;学校生源稳定,每年能完成招生计划。

(1)制度化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并分析反馈,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教育同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反响较好,综合满意率达到80%以上。

(2)每年能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且在籍生在校率达到90%以上。

(1)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90%。

(2)外出借读学生数超过招生数1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